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教育者,更是塑造孩子性格、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影响者。
但实际上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很容易做错事情,伤害孩子自尊心。
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避免,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
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
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
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
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让家长感觉没面子,就大声呵斥孩子。
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但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
所以,大家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不信任孩子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
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进行判断、进行质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
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
很多家长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要知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
到现在,还有家长固执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体罚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味的惩罚打骂只能使孩子感觉孤立无助,毫无尊严。
小编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建议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这些行为。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尽可能地鼓励和支持他们。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拥有自信和自尊。
欢迎扫码添加心理咨询师
我们会贴心解答
您的咨询困惑
或者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96320
只要你愿意
我就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