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零利率时代何时到来

文摘   2024-12-30 18:31   上海  

:潘晓俊

这是数说的述说第343篇原创文章

近日,一张老截图又在社交网络流传,称“11月1日起,中国内地出现第一家零利率银行,XX银行5000元以下存款利率为零。”这张截图已经网络谣传了8年之久,在马上要踏入2025年的时刻,又有人在微信群里分发了。但这次可能是最接谣言的时刻。

上一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2008~2010年,期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4.14%调降至2.7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从保持了十几年的“稳健”政策,再次调整到“适度宽松”,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

家里老人有存款的习惯,最近去银行柜台办理存款业务时说利率太低了。工作人员告诉她:利率会越来越低,最后发展成客户需要交钱给银行换服务,外国已经有了。家里老人回忆,90年代初的时候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达11%以上。现在1字头的利率,只是30年前的零头了,的确这么看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近了。

2019年,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亚洲博鳌论坛上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这里划个重点,2019年的时候,周行长就说的不是“可能会进入”,而是“避免快速进入”。时代的趋势难以避免,存款基准利率从90年代的超过10%调降至2017年的1.5%,然后维持了8年之久,和文章开头的谣言一样,这次看来是扛不住了。

日本的经验

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波提到过,在日本银行的门口,上面写着“自2024年7月1日起,购买XX理财产品,可享年金0.25%。”他说国内保险从业人员引用了,然后营销文案倒也一致:“0.25%的年利率都能打广告,这是他们的现在,也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日本央行于2024年3 月 19 日 以7-2 的表决结果决定将短期利率上调至 0-0.1%。虽然这只是一个略大于零的数字,但是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自2007年以来日本首次加息,意味着一个被执行了17年的政策就此作古。日本成为当前全球最后一家取消负利率政策的中央银行,日本结束了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利率在一个更长的周期里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个周期的起点是1998年。

随着银行业危机在1997年11月达到顶峰,日本经济在1998年陷入严重衰退。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这一年开始实施的《日本银行法》赋予了日本央行独立于政府的超级地位,时年已经72岁高龄的且早已从央行退休的速水优(Masaru Hayami)临危受命成为独立后的日本央行第一任行长。为应对急剧恶化的经济状况,央行在经过几次降息操作后,最终在1999年2月12日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从1999年日本首次实施零利率政策算起,在过去25年里,非正利率一直日本货币政策的常态,只有2006年到2008年的短暂阶段是个例外,当时的政策利率虽低但为正值,即 0.25%至 0.5%。全球金融危机后,利率再次回到接近零的水平。

这种非常规的操作在世界货币史都属异象,而日本则坚持了数十年。当然其背后的苦衷只有日本政府和货币当局能够体会,日本经济在过去20年里一直处于一种长期停滞状态,负利率的历史也是一部日本抗通缩的奋斗史。


我们会怎样

如果2025年,央行再降息50个基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现在的1.1%下调到0字头,五年期下调到1.0%左右,已经可以数着日子倒计时了。距离周小川说的负利率时代到底还有几年?这个不好说,但距离存款利率0字头,真的很近很近了,这些小数点后的利率其实就约等于零了。对比过往十年,现在的利率是最低点;但对比往后十年,现在的利率可能就是最高点。不可否认,以前的中产靠着存款利息就能躺平生活,可现在已经很现实了。十年前拿10万定存五年,到期利息能有2万多(利率4.25%);现在存,要是利率低于1.0%,那连5000块利息都拿不到。

存款即使零利率,能刺激消费么?答案是肯定不能,中国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消费,主要是为了应对失业、疾病、养老等问题,这部分钱即使存款再降,也不会拿出来用于消费的。把存款降至“零利率”反而不利于刺激国民消费。如果银行存款没有实现“零利率”,老百姓会有一笔利息收入,倒是有可能拿出一部分利息用于消费。这样国民消费需求会有所提升。而如果存款是“零利率”了,老百姓就更没钱去消费了。如果存款降至“零利率”了,很多人会觉得经济形势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反而会收缩资金不敢再投资和消费了。

存款零利率,有利于银行的净息差。我在上一篇《狂卷的净息差,挣扎的银行人中提到过,现在的银行还是靠着存款和贷款的净息差过日子的,但这个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54%,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就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而言,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42家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1.64%,较2023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2023年4月10日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1.8%是警戒线。也就是说,目前已有30家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1.8%。如果存款零利率且较为普遍的话,的确有利于银行的经营业绩改善。

我们普通人怎么办?我这里还是推荐银行存款,现在有存款保护法,50万以内的个人存款是国家存款法保护的,大家可以就近选择一家民营银行,目前民营银行因为品牌和网点的劣势,存款还是较高的,甚至有些民营银行还能给到3%以上的定期存款,50万以内就选最高的存吧。

有些闲钱可以考虑股票,号称从融资市转变为投资市了,但不要相信太多。

反正,我是这么干的。

数说的述说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和TO B路上的求索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