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晓俊
都说戏子无情,我倒是说仗义多是屠狗辈。
陈奕迅(Eason Chan),1974年7月2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东莞市,华语流行乐团殿堂级明星。1月10日发布《陈奕迅 FEAR and DREAMS 世界巡回演唱会曼谷站》取消公告,“对于陈奕迅先生以及主办方而言,观众朋友们的安全至上,是我们最为关切的。”公告表示10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
结合近期热点背景,中国演员王星在泰缅边境失联一事引发全网关注,虽然王星已获救,但是后续牵扯出的缅甸诈骗令人触目惊心,诈骗手段也一直在更新迭代,有爆料称在利用剧组拍戏诈骗演员后,最新缅甸诈骗以明星演唱会诈骗粉丝的计划正在进行。陈奕迅作为华语乐坛的殿堂级明星,其粉丝大概率也会被纳入类似计划,为了保护粉丝安全,陈奕迅不惜巨大经济损失,临时取消泰国演唱会。
不用想这次临时取消除了经济损失,一定会影响陈奕迅的整体计划和带来一些其他负面,而且仅仅从概率上说其粉丝可能受到电诈影响,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发生极端事件也和陈奕迅本人无关,但陈奕迅作为演艺服务人员,体现了歌迷至上的原则。把我们银行常挂在口边的“客户至上”真的做到了实处,银行不就是拿了专属牌照的服务机构么,存贷汇本质上经营的都是信誉,信誉没有了,牌照也好业务也罢基本都是不作数的。
这次陈奕迅真的给各位行长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不是年终总结时候办公室写几句公关稿,也不是捐献的块儿八毛的(那玩意还能抵税)。
社会责任就是对每个服务客户真正的负责,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说说网贷这回事儿。现在超前消费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所以一人欠债一家还款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现在还借着网贷特别是高息网贷的都是直面生活困苦的可怜人。而不少银行为了那几个铜板的利润,还在充当这高息网贷背后的资金方,我就想问,少这几个钱,你们行是要倒闭还是要关门?口口声声服务客户,客户至上,你就这么安心理得吃着客户高利贷的血馒头?行长不如戏子!
网贷贷出容易收回来难
网贷资产进入存量时代已成为行业共识;同时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消费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之前网贷行业快速扩张过程中积累的风险开始释放,导致不良上升并掣肘业绩。2024年二季报/半年报显示,上市线上助贷平台的90天+逾期率多数仍有小幅环比上升,头部平台收缩比较明显。但中小平台由于资金汹涌,仍在狂飙。奇富科技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资产组合的变化及质量的提升,公司不认为贷款规模是驱动业绩的合适指标,因此将不在财报中披露贷款规模指引。乐信未给出贷款规模的预期,但预期2024年的GMV将低于2023年。信也科技预计2024年国内业务促成贷款1957亿元至2050亿元,同比增长5%至10%。嘉银科技预计全年促成贷款在930亿元至980亿元,同比增长5.6%至11.2%。
可以看到这个行业的特征是越是头部的平台越是谨慎,从过往动辄十几个二十几个点的规模增长变成个位数甚至负增长。没有任何平台不是嗜血的,我认为并不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行业网传的客户逾期和不良激增是真的事实。从前如果是年轻人超额消费,年轻人自己能有时间和前途可能挣回来,实在挣不回来,还有家里父母甚至其他亲戚好几个口袋帮着还。现在贷款还不上的越来越多养家糊口的中年生意人,还不上就是还不上了。这两年狂冲规模的腰部和腰部以下平台,他们拿的是什么客户?是头部平台淘汰的逾期客户。但如果他们一旦倒下,头部平台还转贷给谁?背后的银行怎么办,多米诺骨牌一触既倒。
比起银行等传统贷款渠道,网贷平台的门槛更低、放款更快、可贷款额度更高。这些平台为了投放和利润增长会研究用户习惯和人性,在你最难的时候出现,用最简便的方式引你入局。但因为网贷套路多难清偿、隐私泄露及暴力催收等问题,也会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综合各媒体报道来看,涉足网贷的原因不一而足,有的是为了满足个人消费,有的是为了交培训费用,还有的是为了投资创业……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因为对网贷缺乏足够了解,同时也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与理财观念,最终导致“一入网贷深似海”,在“拆东墙补西墙”中惶惶不可终日。
不少网贷多少都有点套路,要么就是用各项名义比如会员费,咨询费等多收利息费,要么就是偷偷收多利息。不然我们315也不会有那么多曝光了,这些乱收费更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网贷作为一个网络时代便捷化的金融平台,本无可厚非。它便捷的流程,让人动动手指头就能贷款到账,无疑给很多年轻人带来了一个金钱的诱惑也给走投无路的中年人一个陷阱。特别是那些无良的广告,给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消费观。没钱了,不要急,点这里马上消费马上有钱!创业失败了,不要急,我这里有笔应急资金马上解决问题!最终陷入以贷养贷。
最后用人民网7月2日的报道结尾,贷款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公众的燃眉之急,不能成为某些人趁火打劫的工具,更不能成为不法分子坑蒙拐骗的幌子。我们的行长们,真的要多向陈奕迅学习,学习什么是社会责任,不能富而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