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课标
能说会“画”
秋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实效、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近日,小学美术课堂开放暨“能说会“画”的特色美育课程”研讨会在繁荣路学校举行。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李炳亮老师及全市各学校美术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课例展示显风采
繁荣路学校小学部的臧婕老师执教了《我喜欢的动物》一课,以学生们喜欢的动物为主线,始终遵循“学为主体”的设计理念,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感知小动物的不同特点和韩美林大师笔下的动物之美,让学生通过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说一说等方式,运用图文结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将“能说”与“会画”相结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将欣赏评述提到首位,“能说”比“会画”更重要,通过语言表达和绘画创作的双重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艺术之美,体现了美术教育理念从注重技能培养向注重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摄影技巧详解析
课例展示之后,来自诸城市大华学校的王晓燕老师为参会老师讲解《手机摄影技巧》,王老师从基本概念入手,结合自身经历和实践经验,对构图、参数、调色等摄影基础知识和图片处理方法,以及生活类题材的拍摄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和图片素材、亲切的交流互动,让大家对手机摄影技巧有了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整个培训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许多教师边学边操作。王老师的讲解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高度,既有具体做法,又是宝贵经验,老师们受益良多。
经验交流共成长
诸城市第一小学的王玲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从启发思维、观察生活、提升美术素养三个方面进行经验介绍。王老师指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求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依托,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形成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诸城市繁荣路学校小学部的徐仕林老师进行了《赋能成长 蓄势而行——美术新课标的变化与应用》的经验分享。徐老师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阐明新课程标准对学科间的横向连接,强调对问题的导向,情境创设,学生的体验的优化设计,从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从备出精彩、多元互动、实践创新、评价反馈、个性释放五个模块细致进行了策略与方法的“干货”分享;以教材为依托,针对不同课型在备课时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寻找“燃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技巧。
诸城市府前街小学的曲卉老师就“如何营造高效美术课堂”进行经验介绍,她从教学方法、课堂评价、奖励机制、因材施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曲老师指出,美术课堂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我们采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避免呆板课堂。课堂评价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正面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学生的管理要适时有度,讲究技巧,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师应精心备课,开展跨学科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曲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打造美术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专业引领铸辉煌
诸城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李炳亮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并总结,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师要善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课堂引领者,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应具备能说会“画”的能力,李主任同时对美术学科下阶段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解读,为全市美术教师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进行了专业引领。
教而致知,研以履远。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高效研备的平台,通过多层次互动交流,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美育浸润,以美育人。
编辑|马丽
供稿|马丽
审核|房雪冰 任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