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假如让我稍微有些认知,行走在大道上,最害怕走到斜路上去。大道非常平坦,但一般人喜欢走捷径。(无道之君)朝政非常混乱,田园非常荒芜,仓库非常空虚。穿着华美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吃饱喝足,积存财货有余,这是夸耀自己的强盗途径。无道啊!讲到这里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了,老子衡量事情的最高原则就是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芥”就是小的、稍微的意思。假如让我稍微有知识、有智慧,“行于大道”,走在大道上。我最怕的是什么呢?“唯施是畏”,“施”,就是逶迤、曲折,在这里指的是邪路、歧路。走在大道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呢?就是害怕歧路太多,害怕走到邪路上去。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其实大道是非常平坦的,但是一般人都喜欢走捷径,老想抄近道。
“朝甚除”,朝政非常得混乱。“田甚芜”,田园都已经荒芜了。“仓甚虚”,仓廪实才好嘛,现在仓库里边都是空虚的。可是那些统治者在干吗呢?
“服文采,带利剑。”穿着漂亮的、非常昂贵的衣服,带着珍珠宝石装饰的利剑。“厌饮食”,什么东西都吃腻了,对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已经感觉到厌烦了。“财货有余”,家里的财宝有那么多的富余。这叫什么?“是为盗夸。”《道德经》认为这个就叫“盗夸”,强盗,还夸耀自己的强盗行为。《道德经》在第七十七章里边就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现在这些人做的是什么呢?“损不足,以奉有余”。“非道也哉”,这完全不符合道的规律、规则,完全不是按照道的方式来做嘛。
这一章表现了老子的平民的思想、公平的思想,指责在“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情况下,那些人“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夸耀自己的强盗行为。
这一章有一些字,我们还得具体地、细致地解释一下。“唯施是畏”,凭什么把这个“施”念成“迤”,解释成歧路呢?因为道弯弯曲曲的时候,歧路众多。在《列子•说符篇》里边讲的一件事——歧路亡羊。杨朱他们家的邻居羊丢了,很多人都出去找,杨朱就觉得很奇怪就问,就一只羊怎么这么多人去找啊?邻居就告诉他,歧路多,岔路太多了。找羊的人回来了,杨朱问找到了吗?邻居说没找到。又派更多的人去找,还没有找到。歧路中又有歧路,岔路中又有岔路,所以常常使人丧失了大道,迷失了大道,所以杨朱听了之后几天都不说话。古人有“歧路亡羊”,也有遇穷途而哭,走道遇到没有路了,痛哭而返,其实都是感觉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很值得人害怕的事情。行于大道,最害怕的就是歧路、岔路,一旦走错路,方向一错,后边的一切麻烦就都来了。所以老子说“大道甚夷”,“夷”就是平坦的意思,大道其实极为平坦。“而民好径”,人却老喜欢去走这个捷径,走了捷径之后,最后发现回到正确的大道上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很多的所谓捷径就是歧路,就是邪路,人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够行走在正确的大道上。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而不要投机取巧,更不要把投机取巧里边得到的东西当作一种炫耀夸耀,这个叫什么?“盗夸,非道也哉。”
【第54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善于进行精神上的建设这是不可拔除的,善于掌握道的人不会脱离道,子孙世世代代不断尊敬、学习这个原则。用这个道理来修身,他的德会是真实的;将这个道理贯彻到修家,这样他的德才能有余;用这个道理来治乡,他的德才能不断丰富成长;用这个道理来治国,他的德才会丰盛;用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他的德才会是普遍的。所以按照修身的原则来观察个人,按照齐家的原则来观察家庭,按照治乡的原则来观照乡,按照治国的原则来观照国,按照治天下的原则来观照天下。我怎么知道天下是这样的呢?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第五十四章由三段构成。
第一段:“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这一段在讲按照大道来建设,没有人能够攻击倒它,把它拔除掉。大家想,人类建设的很多的东西,有成必有毁,都是会被拔除掉的,而大自然呢,比如说山川,这是大自然建筑的东西,有的或许可以被拔除掉,但这一章讲的不是这个意思。
“善建者”指的是人精神方面的建设,大道方面的建设,这个伟大的思想是不会被攻击倒、被拔除掉的。比如我们现在学的《道德经》,历经两千多年,很多人都在攻击,在否定,在嘲笑,可是这无碍于它伟大的思想,现在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从里边得到一种智慧的启迪。另外像佛祖释迦牟尼,像孔子,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像什么?就像夜幕中的星光,给我们在黑暗中指引方向,有的甚至像光明普照的太阳。这些思想属于“善建者”,是没有办法把它攻击倒、拔除掉的。
“善抱者”是什么意思呢?直观的理解就是善于把你抱住的人,你是脱离不开他的掌控的,其实这只是望文生义的理解。在《道德经》里边多次提到“抱”字,比如说第二十二章,“抱一为天下式”;比如说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抱的是什么?“负阴抱阳”。所以这个“善抱者”就是掌握阴阳之不测,掌握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变化的规律规则,而“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善抱者”,也就是了解大道的人。“不脱”,脱离不开大道的掌控,脱离了大道就走到了一个危险的境界。
“子孙以祭祀不辍”,一代一代,千秋万代,按照“善建者”、“善抱者”这些伟大的思想来做,对他们表示一种尊重、敬仰,不断地学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按照这个伟大的思想来做事、来修身,这样所得到的德,才是真实的、纯净的。“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按照大道来修家,一家人遵循大道,这样获得的家的品德才是丰盈有余的,积德之家必有余庆嘛。“修之于乡,其德乃长。”拿大道来传达给一个乡,按照这个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乡风。
“长”就是领导的意思。你把这个方式在乡里边普及,让大家坚定地按照道的方式来做,你才能成为这个乡的好的领导者。我们知道,在宋朝的时候,陕西“蓝田四吕”首先制定了乡约,它对我们中国良好的乡风的培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不就是“修之于乡,其德乃长”的具体表现嘛。“修之于国,其德乃丰。”按照这样的一个方式来治理国家,让国家按照大道去做,所收获的德才是丰盛的、伟大的。同样的道理,“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所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按照善建、善抱的大道来做,修之于天下,这样大家得到的才是普遍的,如光明之普照。这是第二段,老子在讲按照“善建”、“善抱”的原则来做,所获得的伟大的结果。
“以身观身”,“观”就是观察。我们按照修身的要求,大道修身的方式来观察这个人,他修身方面是不是善建、善抱,是不是没有脱离大道。“以家观家”,按照家庭的修养的要求来观察家庭的品德、家风。当然这个“观”的时候就自然有对比的意思,和其他的家里边进行对比,相互比较,看哪一个是更能按照“善建”、“善抱”的这种符合大道的原则方式来修身、来齐家。下边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乡观乡”,乡自有乡的要求,和家是不一样的,范围扩展了,有很多家庭。但是如果这个大道一以贯穿,都是按照对“善建”的、“善抱”的原则祭祀不辍、尊敬,敬仰,以按照这样的一种规则来作为荣耀,都为良好的家风、乡风做出贡献,这不就是道一以贯之吗?同样的道理,“以国观国”,一个国家有这个国家的精神、思想、风貌,按照大道要求来做,在和其他国家比较中,取长补短。同样的道理,“以天下观天下”。大道一以贯之,一条主线,一切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无往而不胜。
所以最后老子说,我怎么知道天下也会是这个样子?“以此”。大道所向无往而不胜,虽然人世间有那么多的枝枝蔓蔓,但是核心“善建”、“善抱”之大道,不要脱离开大道,坚定地、坚持地按照它去做,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修身得到的是“真”,修家得到的是“余”,修乡得到的是“长”,修国得到的是“丰”,修天下得到的是“普”。所以,从修身开始,最后落到天下,不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吗?
其实读这一章的时候,大家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中国先秦时代是中国的轴心时代,各个思想流派之间的思想,虽然有差别,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看这和儒家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都是从修身开始,最后才能够成为国家的好的领导者,才能把这种思想普及到天下。“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从自身做起,要求自己按照大道的这种修养、修为,按照“善建”、“善抱”的原则,坚持地、坚定地去做,我们才能真正地有德。五五
【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含德深厚的人,可比于刚出生的小孩。蜂蝎毒蛇等都不会刺咬他,猛兽不抓他,猛禽不攫取他。筋骨柔弱但小拳头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会举起,这是因为他精气充足。整天嚎哭但嗓子不会哭哑,这是因为他元气醇和。知道醇和、平和就是了解了道的规律、规则,了解这个事物规律、规则的人才是明智,让我们的生命有益才是一个吉祥,纵心任气,是强暴、强蛮的表现。强壮会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便会早早灭亡。这章开头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就是“赤子”,这是因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浑身是红色的,但这个词更重要的作用是比喻心地的纯净、纯洁。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按照道的标准来衡量,赤子心地纯净,无恃无为。这是含德浑厚的一种表现。其实,不只老子,孔子也对婴儿的状态充满了景仰,认为这是一种有道的含德之厚的表现。孟子也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心”。老子更是把婴儿作为一个范本与榜样,第十章就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人精神集中,气息平和,那不就是像婴儿的样子吗?
下边这些都是从经验的角度来讲获得的感受。小孩的他精神状态很安稳,蜂子、毒虫、蛇也不蜇他,也不咬他,为什么呢?因为小孩没有危险,没有对这些动物造成威胁的举动。其实有时候蜂子落到我们脸上,也许只是为了得一滴汗液,没有汗液,它采的蜜也不能凝固,可是我们一打它,它当作危险的时候,就要用它的毒针来蜇我们。很多动物也是这样,人没有危险动作的时候,其实也不会攻击人,但人见到它就害怕,就有一种防范甚至攻击性的动作,这也是难免的。
老子说你看,这婴儿啊,“毒虫不螫”,毒虫不蜇他。“猛兽不据”,虎啊、狼啊这些猛兽,也不把它叼走,不用爪子把他抓走。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事,很多动物还喂养、抚育这些落在田野里边的荒野上的小孩,当然这也不是全部的情况,我估计老子也是拿这个做一个说明而已。“攫鸟不搏”,攫,攫取。有的时候,人手上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比如说拿着肉,在一些荒远的地方,老鹰就飞下来把这肉抢走了,但是对小孩它却不这样做,除非是尸体。
“骨弱筋柔而握固”,这小孩其实身体是最柔软的,但是你看他这小拳头却握得很紧固。这人生啊,深究起来是有点意思。小孩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握着拳头,似乎想抓住点什么,但人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是放手了,知道什么也抓不住。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牝牡”本来指的是雄性和雌性的动物,但是这个地方指的是男女。小孩刚出生不知道什么男女的事情,但是你看他的小生殖器却非常坚挺。老子用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做形容,说婴儿精气很纯、很多、很壮,“精之至也”,达到了一个最好的状态,老子是这样认为。
下边这个描述确实挺有意思,叫“终日号而不嗄”,小孩终日啼哭,但是嗓子却不哑,那不是精气足的表现吗?我现在讲课,讲一段时间喉咙就哑了,我们现在为什么会这样?老子可能认为,这人长大了,欲望多了,精气耗费得多了,所以就不像小孩那样精气充足。这一段把婴儿作为一个得道者的良好状态的表现讲完了,下边老子该阐述自己的观点了。
“知和曰常”,“常”就是规律、规则。了解了这个“和”,通过婴儿引出来的“和之至”,谁能够像婴儿一样,让我们气息平和,让我们的欲望平和,不那么欲壑难填,就了解大道的规律、规则。“知常曰明”,了解这个事物规律、规则的人,那才是明智。“益生曰祥”,让我们的生命有益,这个才是一个吉祥的表现。这是正面,那负面呢?“心使气曰强”,老是盛气凌人,体现的是这种强横、强暴,这个是道家所反对的。气息不平和,纵心任气、任性,这个是强暴、强蛮的表现。在前面第二十三章讲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暴风骤雨它不会持久,天地的使强也不过只是持续一阵子,它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强不能持久。“心使气曰强”,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物壮则老”,事物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人到了壮年之后,就逐渐向衰老的方向发展了。“谓之不道”,这已经使气,老是以强壮来作为目标、作为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是不符合大道的。“不道早已”,既然不符合大道,那这个事情就不能持久,很快就会结束了。
你看这婴儿的状态,其实应该能存活得更长久、寿命更长,为什么后来很多人变得短寿了呢?那就是让自己脱离了大道,没有像婴儿那样,“精之至”,“和之至”。所以人应该“知和,知常,益生”,而不应该使气,不应该“物壮”,如日中天的时候就走下坡路了。人生最美的境界是什么?花未全开月未圆。所以,按照大道的方式来处事、认知事物,这样我们才能够明,才能够益,否则的话就会“不道早已”。
【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多言,多说话的人不是有智慧的。塞上欲望的孔穴,闭上欲望的门户,收敛锋芒,解除纷扰,在光明之处便与光融合,在尘垢之处便与尘垢同一,这就叫“玄同”。这样就没有了亲疏之别、利害之分、贵贱之差。所以为天下所尊贵。这一章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讲,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的,所谓“行不言之教”,还有“悠兮其贵言”,都在讲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多嘴多舌的,不会去乱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以为自己有智慧的人,其实是不具备真正的智慧的。
“塞其兑,闭其门。”我们前边解释过,“兑”指的就是耳、目、鼻、舌这些感官,所以它强调的是感性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可信的。“塞其兑,闭其门”,这样才能对事物本质的根本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下面讲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做人的思想与智慧,要“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不要锋芒外露,这样才能长久。要解除那些纷纷扰扰,不要让纷纷扰扰在心里打成结——心有千千结。真正了解道的含义的人,按照道去做事的人,是很容易摆脱这些纷纷扰扰的。“和光同尘”,也就是讲同流而不合污,所谓外圆而内方,所谓与世推移。那么这个叫什么呢?就叫做“玄同”。“玄”本来是天的颜色,意味着深远,这样的同是深远的、深刻的,同流而不合污,当然里边就非常有玄妙了。
下面的内容讲得也非常清楚,就是说道并不是为人谋利益的,得道的人他怎么样来和万事万物打交道呢?就像道一样,“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道并不是对谁更亲近,或者对谁更疏远。有亲就必有疏,有疏就必有亲,这个就不平等了,这就不“玄同”了。所以,按照道的、“玄同”的方式来做,没有亲疏之别,无差别。“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有利必有害,有害也必有利。所以你并不能凭借道而获利,也不能用这个道来危害别人,无差别,无利无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道对谁也没有贵贱之分,还是依然玄同、平等,一旦有贵贱之别,便也就丧失了道的本质的属性。所以庄子讲,“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从物的角度来看,都认为自己是珍贵的、宝贵的,其他的东西比不上自己的尊贵。用世俗的观点来看,贵和贱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别人的评价,在于外在的标准。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的角度来看,这万事万物并没有什么贵贱之分,所谓公正、平等、无差别、无贵贱之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它成为天下最尊贵的,“故为天下贵”。
所以这章的内容啊,道表现为玄同,按照这样的深远的玄同的道理来理解事物,就是从道的角度来观察问题。道没有亲疏之别,没有利害之分,没有贵贱之差,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这个才使它成为天下最令人敬重尊仰的,“故为天下贵”。
【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以清静无为之正道治国,以奇巧诡计用兵,以不多事滋扰来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因为上述。天下的忌讳太多,人民就越来越贫穷;百姓拥有很多锋利武器,国家就会越来越混乱;人民拥有很多奇技淫巧,奇怪甚至邪恶之事就会越来越多;法律条文越严苛,盗贼反而会越来越多。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便自我化育成长;我喜好清静,人民就会自己走上正道;我不多事不扰民,人民自己就会富起来;我没有私欲,人民自然就会淳朴。第五十七章的这段话非常有智慧,因为这段话一开始就指出来了,事物之间的不同,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国讲究的是堂堂正道。道家讲的“正”当然就是清静无为,不多事,不扰民,这就是道家讲的正道,是治国的大道理。可是用兵讲究的是“以奇用兵”,“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所以不能把用兵的方式、战争的方式用到治国的上面来,这两者不同,解决的方式也不一样。“以无事取天下”,无事就是不多事、不扰民、不刁难,这样才能够得到天下,并且坐得了江山。道家“无事”是“无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多事、不扰民、不刁难,而“有为”讲的是妄为,多事、扰民、刁难,我们在前边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了。“吾何以知其然哉”,我怎么知道是这个样子呢?所谓“以此”就是依据上边“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它们之间的本质不一样,所以解决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而得出的结论。
下面,老子开始谈他对治理天下的重要的看法。违背了大道,违背了道家的以“清静无为”为根本来治理国家的方式,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治理天下、领导国家忌讳太多,这个也不能动,那个也不能动,这个人的职务比较高,法令涉及不到他,当然出现了忌讳,不敢动,这个地方一定会形成一个空场,形成一个腐败的群体。百姓当然越来越穷了,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上。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滋”就是越来越。如果民间利器众多,武器众多,民与民之间械斗、抗法,那国家当然越来越混乱。“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伎巧”就是各种各样的奇技淫巧,越来越多,大家对这些越来越感兴趣,这个技巧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那么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东西,甚至包括那些妖孽的东西,就不断兴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既然这样,要用法律来管,法条定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苛,反而盗贼越来越多。
在前面这一段讲完之后,《道德经》说“故圣人云”,很明显,这是引用以往的通达事理的王们的话,老子用自己心中有智慧的人的语言来作为结尾。
“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家讲的无为,第一,“不妄为”。第十六章里边说“不知常,妄作,凶”,不了解事物的规律、规则,瞎折腾、胡折腾,这个结果是非常糟糕的。第二是“不多为”。抓住关键,举重若轻,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第三讲究的是“有所不为”。人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一个政府也罢,一个领导者也罢,所有的事情都抓在自己手上,那底下的人怎么得到锻炼呢?不把担子压给他,他怎么练出独当一面的能力呢?什么事都控制在自己手上,那众人怎么样自我化育自我成长呢?所以无为才能让国家的人民、才能让自己的属下自我化育自我成长。事情成了应该怎么样呢?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事情做成了,百姓都说这是我们的努力把这事情做成的,这就叫“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前面我们讲过,道家讲的静,内心的清净,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事物的正确的方法。我清静,走正道,不那么浮躁、急躁、暴躁、狂躁,做一个好的表率,上梁而正,百姓当然也就正了,百姓当然也就好静而走正道了。
“我无事而民自富”,不多事、不扰民、不刁难,那百姓自然就富起来了。
“我无欲而民自朴”,“朴”就是原木,《道德经》里用原木喻指做事敦厚、朴实、厚道,没那么多欲望,不是老想抢夺别人、占有别人的。就像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边讲的,古代的那些皇帝都是什么样的?“离散天下人之儿女,荼毒天下人之肝脑,以供一人之淫乐。”这是我的,普天之下都是我的。所以欲望无止境,你让百姓能够朴实厚道,这也不可能。所以不要欲壑难填,不要什么东西都看作是自己的,可以任意掠夺,这样百姓自然就朴实、厚道,民心淳朴。
这里边的两句话,我们国家的领导者讲话的时候也经常引用:“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所以,第五十七章讲了两个重要的道理,第一个不能把打仗的这一套用到治国之上。治国讲究的是堂堂大道,讲究的是清静无为,所以以无事取天下。第二个就讲站在领导者的角度,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应该怎么做呢?无为、好静、无事、无欲,这样自然一切顺理成章,百姓就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事成了也会“功遂身退,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好的政府做事的道理之所在,反之越多事儿,越是用那种严苛的法令,导致的结果适得其反。忌讳多了,百姓就越来越穷,民间的利器多了,国家就越来越混乱,大家都倾向于奇技淫巧,把这个当作一种喜欢的甚至不停地去追求的目标,那这个国家就越来越怪,各种奇葩的事情都纷至沓来。越觉得法令不够,越制定得严格、细致,以为单靠着法令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反而适得其反,盗贼多有。所以,这一章里边讲的,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这本书的总纲:“反者,道之动”。我们考虑问题,不要只考虑它一面,要相反相成,用一个更高的观察事物的角度来理解。
【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治国者)为政宽容,人民就会淳厚;为政苛察,人民就会因感觉不足而欺上。祸啊,福倚靠着它;福啊,祸就藏伏其中。谁知它们的极点在哪呢?没有确定的标准。正转变为邪,善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所以圣人方正而不割伤别人,有棱角但不刺伤别人,直率但不会放肆,有光芒但内敛,不刺眼炫耀。第五十八章有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一个叫“祸福相依”,一个叫“光而不耀”,也是这一章核心的内容。祸福相依,福和祸是相互转化的,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分不开的。“光而不耀”在讲什么呢?我们大家看到过月亮,月光是明亮的,在黑暗中给我们指引以方向;同时月光也是不张扬的、不炫耀的、不刺眼的。中国人喜欢拿月亮来比喻君子的形象,做君子得先有光,但是不管我们有什么,都不要老想着去张扬、炫耀,让别人感觉到刺眼。所以《道德经》很多章节,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才华、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不要老想着去张扬、炫耀。以这两个成语为切入点,我们会对这一章的内容有个直观的感觉。
我们来逐字逐句地解释一下。
“其政闷闷”,“闷”就是淳厚。就说政治比较淳厚宽容,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也就是敦朴淳厚,不耍心眼。“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假如这个政治非常苛察,对一切都监控得到位,那老百姓就会感觉到有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就要耍心眼。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淳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和祸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民间的很多说法,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意思的延伸和运用,比如,我们经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好事多磨”……福和祸是相伴而行的,有时候我们认为是福的事情,它可以转化为祸,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这就叫“祸福相依”。怎么样来理解这个事情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其实各民族的智慧到达高点的时候,往往是相互重合的,印度有一本佛经叫《大般涅槃经》,在这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早晨,一家主人一开门,门口站着一个衣着光鲜、非常漂亮的女子,主人就问你是谁,女子说我是“功德大天”,我到谁家谁家就一切兴旺。主人高兴地请进来,焚香供拜。刚一关门又有人敲门,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个衣衫褴褛,非常丑陋的、黑瘦的女子,主人就没好气了,主人就问你是谁呀,那女子说我是“黑暗”,我到谁家,谁家就一切破败!主人当然不让她进来,拿着刀驱赶。结果这女孩说你太笨了,刚进去的是我姐姐,我们俩从出生这天起就没有分开过,你把我赶走了,她也留不下。主人不信,进去一问果然是这样。福跟祸是相伴而行的,所以它就提醒我们,遇到福事的时候就要小心谨慎,避免乐极生悲;遇到祸事的时候,也不要感觉到沮丧,因为我们对灾祸有所警惕,它可以避免后面更大的灾难。韩非子讲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发现了这个蚂蚁窝,知道它是一个祸患,很早的把它堵上,那就避免了以后更大祸事的发生。这就是“祸福相依”的道理,在我们文化中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讲完这一段后,《道德经》就说“孰知其极?”这个事物到达极点的时候,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两极相通,所谓物极必反,但是这个极在哪里呢?这个是需要我们认真去体会把握的。“其无正”,其实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所以并没有说我们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一定会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这是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需要我们认真去领会把握的、体悟的一种智慧。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你把它弄到极点它就偏了,“善”到达极点的时候,它就转化为它相反的方面。
有些人老想寻找一个固定的标准,《道德经》就说:“人之迷,其日固久。”在这个方面的迷惑,时间已经由来已久。所以我们总是要寻找一个固定的标准,总是觉得做事情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固定的套路,这个就不圆融。
下面就讲,“是以圣人方而不割”,“方”就是方正,“割”就是生硬。有原则但是不生硬,人要懂得去碰硬,但是不要去硬碰。方正而不生硬,这样才能圆融,我们把它叫做“外圆而内方”。“廉而不刿”,“廉”就是棱角,“刿”就是锐利。有棱角但是不要老用锐利之处去刺伤人。“直而不肆”,有人经常就说,我说这话你别在意,我这人很直。其实有的时候不是直而是自私,是放肆、过分。所以我们说直率,它是一种心态,但是你讲话的方式得懂得圆融,直率而不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但是不要老去张扬、炫耀,让别人感觉到刺眼。咱们中国人喜欢讲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中国人除了用月亮来代表君子“光而不耀”的特点之外,另外,也喜欢用玉来代表君子的形象,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出自《易经·谦卦》,原话叫“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一个人保持这种内敛的、谦逊的风度,这样才能走好人生长远的坎坷的道路。另外一个是出自《诗经》的“温润如玉”,谁都知道闪着贼光的肯定不是什么好玉,真正的好玉都是光芒内敛,给人一种温润感。我认为“光而不耀”是中国文化里,对君子形象用得最好的一个比喻。我们有知识,不要老想着去张扬、炫耀,大家聚到一块的时候,一个人老去炫耀自己的知识,对别人的说法都嗤之以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百事通,时间长了,大家就不喜欢跟这人打交道了。有道德,道德是约束我们内心的,不是老是向别人去张扬炫耀。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开头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上德不德”,最有道德的人从来不去张扬、炫耀自己的道德。当然,至于炫官、炫富,这不仅不是一种君子的形象,还会给自己惹来无尽的祸殃。是否还记得第九章里“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炫富炫贵,会给自己惹来无尽的祸殃。在第二章里“功成而弗居”,哪怕我们有功劳,不管是对家庭、对单位、对国家有功劳,也不要老想着去张扬、炫耀,越是不张扬、不炫耀,这个才能在人心里长久地存在。第九章里面也说“功遂身退,天之道”,这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第五十八章讲完之后,我再做一下梳理和强调。这一章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祸福相依”的道理,一个是“光而不耀”的形象,怎么样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明白“物极必反,两极相通”。了解这样的智慧与道理,我们做事情才能够圆融。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领导者,为人处事应该方正而不生硬,要圆融,有棱角,但不要老去割伤人,要懂得委婉迂回地处理问题的方式。直率,但又不越界进入到了放肆、无所顾忌的程度,光芒内敛而不要老去张扬、炫耀,要给人留下一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形象。这是我们和别人、和这个社会打交道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