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克天下最坚强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能够穿过没有缝隙的地方,我因此知道了“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我们说“反者,道之动”是整个这本书思维的总纲,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思维模式、思维方法。第四十章一开头就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这里边出现了两个在《道德经》里边非常重要的字,一个是“弱”,也可以称其为“柔”,另一个就是“无”。第四十三章是对这些内容进一步的引申和展开。
第一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最柔弱的东西,反而能够攻克最坚硬的东西。那些没有间隙的地方,无形的东西却能够进入,能攻克。就像风,没有什么地方它进不去的。这些就是“道”,道讲完了。老子开始讲“德”。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从“至柔驰骋于至坚”,“无有入无间”中知道:人类也是一样,有些事情,无为比有为效果更好——“无为之有益”。可是话说回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按照无为的道理去做事,所获得的好处、益处,天下的人却很少能够知道,很少能够达到。
这些话该怎样进一步理解呢?老子在第七十章讲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什么意思?其实,我讲的道理都是非常简单的、平常。但是大家为什么不知道呢?做不到呢?因为这里边就隔了一个东西——欲望。有些事情大家明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很多东西被欲望牵引就变得难做了。就像我们说“不贪为宝”,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上当?有些人上当了还不好意思说出来。因为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是因为贪心才是上当受骗了嘛。没有这个贪心,很多事情理解起来就太容易,太简单了。但一个骗局,往往能骗很多很多人!
再说回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天下的“至柔”是什么?无形是风,有形是水。第七十八章就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不是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吗?天下什么东西最坚硬,石头?水滴石穿;金属?水刀切可以割金属。有什么坚硬的东西是水它克服不了的呢?风更是弥漫天下,摧枯拉朽,无所不在,力量无尽。你说这个东西没有间隙,但是无形的东西,它反而能够穿透它。现在,科学发现有一些微小的东西,比如说中子、粒子、量子……他们是无形的,你看不见,但没间隙的地方,它们都能够进入。我们眼里没有间隙的地方,对于它们来讲,缝隙简直太大了。
“无有入无间”,在强调无的东西的作用。道家的“无为”相当一部分内容在讲“无之为”——这些无形的东西、无用的东西的作为。所以,不要把“无”理解为“没有”,把“无为”理解为“不做事”。
“吾不言之教”,第二章讲过“行不言之教”,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话太多了,老去教化,训导别人,反而会起负面的作用。老师也罢,家长也罢,国家的领导也罢,做一个好的榜样,上行下效。孔子也讲了一句话,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小人不是道德上的低下,而是指人民、平民、一般人。榜样的“不言之教”就像风一样,一般人就像草一样。风向哪个方向吹,他们跟随着风而倒。
无之为所带来的益处,天下却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希及之”!在讲第三十七章的时候我们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的规律、规则就是“无为”,而“无为”的效果却是“无不为”——覆盖面更广,效果更好。这不就是“无为之益”吗?一开始讲第一章的时候,我就给大家说过,道家讲的“無”和舞蹈的“舞”字形极为相近。因为对于原始人来讲,舞蹈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大了。有形的几个姿势,产生出的力量却是巨大的。
既然是“无”是“无之为”,那么“无用”,也就是“无用之用”。你认为没用的东西,其实不是它没用,只是你没有看见它的用处。书法有什么用,绘画有什么用?不能当吃,不能当穿,可是如果大家否定了这些,那不就进入了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的境地了吗?人生最没用的事是什么?睡觉。睡着了什么都做不成。小孩最讨厌睡觉了,可是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被失眠所折磨,为睡不着觉而痛苦。这些“没用”的事你做不成,那么有用的事你也做不来。
最后一句,“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老子的感慨。大家老看不到这一点,老觉得无为的事情没用。殊不知你不做这些无为的事,就不能真正的有为。不了解这些无用东西的作用,你也就不知道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有用。
从“反者,道之动”,一直到现在,都在讲述一个道理。
【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生命和财货哪一个更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一个更有害?过于爱惜必定会有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必然会导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遭到危险失败,这样才能长久。前面我们说了第四十三章,最后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然后说这都是前面“反者,道之动”这种思维方式的进一步的延伸和具体的例证。这种方法我们大家已经习惯了,在哲学上叫做“二分法”,叫做“对立的统一”。第四十四章讲的也是这个。一开始先列出来三个对立的事物——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进行比较。
“名与身孰亲?”“名”和“身”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是对大家来讲是更亲的东西?“身与货孰多?”我们的生命和外在的物质相,财富哪一个更重要?“亲”也罢,“多”也罢,意思都在说哪一个更重要。我们常说“身外之物”,常说名和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看,这一章就在解读这个问题了。第三个,“得与亡孰病?”这个好理解,参照我们前面讲的“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是得到的好还是失去的好?哪一个危害更大呢?“病”当然不是什么好词了,“得与亡孰病?”其实在问的时候这个答案已经有了。这就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强调。因为有的人在名和自己生命的选择之中选择了殉名;有的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为财富的事,把自己的生命搭上去了。真的是得到就好,失去就不好吗?比如,我们读像《道德经》这样的书,我们会得到什么?也许什么都没得到,但是我们失去了焦虑,失去了急躁,失去了自高自大,这些东西失去了,那不就是一种得到吗?不是说得到就好,失去就不好。有的东西失去,反而是获得;有些东西得到,反而是真正地失去。三个反问句,答案其实都在里边。
下面这几句话,讲得就更深刻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一个东西太珍爱了,最后一定会付出大的代价。比如,有的人他有这种癖好,他喜欢古玩,别人送的别的东西他不要,你拿着古玩一贿赂他就收下来,最后就因为这个自己犯了事儿——“甚爱必大费”。有的人把减肥当作唯一的事业,尝试各种各样靠谱不靠谱的方法,把身体折腾得一塌糊涂,那不就得付出大的代价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结果。“甚爱”,太过分了,不是说不好,但是过分了,这就走向了它的反面,物极必反嘛!“多藏必厚亡”,很多东西收敛、搜刮到了,自己把它藏起来,能藏得住吗?最后这个搜刮来的东西一定都成为自己的污点和罪证。多藏必厚亡,“厚”也是大的意思。
下边这两句话大家都熟:“知足不辱”。我们知道满足有边界,这样才不会受屈辱。这事我知足,我不卑躬屈膝求别人,我觉得我这个已经很好了,这是我自己奋斗来的,额外的,不择手段得来的东西,我不需要,“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这个地方,我得给大家多说几句。老子这个人真的是不得了,他只用一个“走道”的形象,就说清楚了很多问题。我们走在道上,应该注意什么呢?有几个最重要的内容: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方向、目标。我们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呢?只要是道就有边界,道外边往往就是深沟,就是深渊,就是歧路。我们了解边界底线,不贸然地前闯,有“底线思维”,“红线思维”,给我们的欲望划出边界,就是“知足”。知足才能不辱。“知止不殆”,“殆”就是危险失败。知道边界、底线不闯,我们才能没有危险,没有失败。当年杨虎城在陕西把他办公的行园就改名叫“止园”。出处就是这四个字,“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义在哪儿呢?——“可以长久”。其实这些事情不用举太多的例证,为什么?因为例证太多了,不了解边界、底线,冒进、冒险,肯定会导致大的,糟糕的后果。
这一章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但是内容也非常深刻,尤其是前边这三个提问或者叫反问,都是我们应该深深思考,并做出回答的。拿我们的生命和名声去交换名利,到底划得来划不来?到底哪个更重要?哪个对我们更亲?身与货和这些财富进行比较的时候,到底哪个更重要?我们拿生命去换财富,回头再拿财富来换健康——有时候,甚至换不回来。“得与亡孰病?”不要认为得到就高兴,失去就不高兴,其实得失就是这样的相反相成。很多事情反而是损之而益,有的是益之而损。祸福相依,相互转化,物极必反。既然物极必反,下面这几句话就好理解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因此应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可以不辱,知止可以不殆。知足、知止,我们才能长久。不管是对于生命,还是对于事业而言,才能稳定致远,长久地发展。
这是第四十四章的内容,内容不多,但是我们应该熟记,尤其是几个对偶的句子:“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的,但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的,最精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真正辩才高的人出语谨慎。运动可以克服寒冷,静可以战胜热,(治天下的人)保持内心清静才能将天下领上正道。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有几个词我们要注意先区分一下。比如说大辩若讷,这个讷呢,我们知道一个词叫做木讷,也就是说,说话不是那么样的流利,不是那么样的辩才无碍。但实际上在这章里,它所要表达的是谨慎,说话严谨、谨慎。为什么要给大家说“讷”这个字呢?大家知道,毛泽东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可是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广播员都把这个念成nà ,其实这个讷,只有一个读音,应该读作nè(讷)。毛泽东两个女儿的名字出自《论语》,“讷于言而敏于行”。先把这个事情给大家说一下,然后我们从头一句一句来解释。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个是在讲,完满的东西都仿佛有缺陷。我们平常讲一句话叫完美诚不易。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有缺点的。了解到这一点,引申到道家的思想,那么这句话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就是,一个越是有大成就的人,他越了解自己的缺点,越觉得自己有缺点,有缺憾。所以,他就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这样的一种动力,它发挥的作用,那么是无穷无尽的。认识到自己有缺点,这样他才能够很好地避免自己的弊端,很好地使自己的缺点得以改正和进步。这个道理在《道德经》里边多处谈到,比如说第七十一章就在讲,“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你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才是水平高的。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出问题了,出弊端了。所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一个越是有大成就的人,越懂得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努力,不断充电。反而是一些有一点小小成就的人,喜欢到处吹嘘,不把旁边人吹得感觉到活不下去,他都不松口。其实遇到这种人,我们根本不用去揭穿他,淡然一笑就可以了。一个越是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其实越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反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其实这个道理不止局限于此,我们还可以把这个道理向更深处延展一下。比如说中国人从月圆月缺,领悟出一个道理,其实任何事物发展到到它的极点的时候,它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人生的最美的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花全开了,就往凋零的方向走了,月圆了就往缺的方向走了。所以在临近全圆和全开那时候,才是最美的境界。其实大家注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喜欢用一个词,来对人表示一种赞赏,叫如日中天。其实这个不是一个好的事情。你说人如日中天,不是马上就说他要走下坡路了吗?用道家的这种思想我们来理解。明白在我们生活中讲的很多事情,和这个道理的吻合。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盈”就是满,“大盈”就是大满。“大盈若冲”,“冲”就是冲虚。我们经常讲,用这个冲虚来代表着谦逊谦虚,就像大家看《笑傲江湖》里边的武当的掌门,冲虚道长,大盈若冲。一个越是智慧高的人,智慧聪明的人,他越谦虚,越谦逊。在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满招损,谦受益”,这话出自《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总集。在《尚书》里边有一篇讲到了君臣之间探讨治国的谋略,大禹手下的第二号人物叫伯益。就给他的领导讲了这样的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并且伯益还制作了一件警戒器,叫欹器。这个东西非常奥妙,水装满了就颠倒了,倾覆了。装得不满的时候,它稳稳当当。提醒告诫我们这个道理,“满招损,谦受益。”孔子的后半生这个警戒器也一直放在身旁,这么大的一个学问家,还经常提醒自己,“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何况我们。所以“大盈若冲”!一个越是知识充盈的人,知识多的人,越表现得外在的谦逊谦虚,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其用不穷”,这样他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它的作用无穷无尽,不会出现上边所说的那些弊端,其用不穷。这都是相反相成的道理,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再解释下边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一个越是正直的人,越是有正直的、高尚的境界的人,反而外在表现得都比较随和,对很多的事情不那么喜欢争锋,对很多的事情都能够宽容。若屈并不是真的屈枉,他只是懂得外圆而内方,用这种方式和外面的人相处、相衔接,“大直若屈”。关于“大巧若拙,”这个我们得多说几句,在第二十五章里我们讲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就像中国的艺术品一样,一开始没有技巧,后来学到了很多技巧。真正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的时候,反而把这些技巧忘掉了,返璞归真。中国雕塑的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有机会大家到汉武帝的陵墓——茂陵看一看,就会有所体会。那儿被认为是中国雕塑的顶峰。可是大家进去一看却发现非常奇怪,汉代的雕塑几乎一件精巧的东西都没有,都是那样的笨拙、朴拙。特别是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那简直笨拙到了极点。团块、圆雕。可是那是中国象征雕塑的顶峰,正因为它这个拙,反而体现出大气势、大气象、大境界,“大巧若拙。”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而然,返璞归真。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大的书法家最后写得越来越笨拙,越来越稚拙,反而开拓出一片新的气象。我读过一本书法书,是凌云超先生的《中国五千年书法史》。凌云超先生讲到这样一件事,他说中国的书法到后来写得越来越精巧,越来越美,但是像小家碧玉。而中国早期的书法,比如说石鼓文、金文,如旷野风月,给人一种大开大合的气象,这当然是我们在欣赏过程中感觉到的。越是这种稚拙、朴拙、笨拙,反而给人带来更强烈的一种审美的气势和感觉,崇高的一种味道。所以“大巧若拙”。其实《道德经》里边主要讲的并不只是这些,主要说的是人格。一个人格发展到一种高点的时候,他就达到了一种自然而然,返璞归真,忘记了那些小的技巧,心眼、套路,回归到一种真正的高尚的人格的境界。“大巧若拙”,返璞归真,自然而然,明月清风。这是我们说“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讷”字我们前面解释过了,这个意思也就非常清楚。真正辩才高的人,他出语反而非常谨慎,让人感觉到仿佛他语言不是那么样的流畅,辩才无碍。其实他不只是为了用语言和人争锋,用语言和人争辩,出语谨慎,这也是我们讲的道家思想里边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大的这种辩才的人,“大辩若讷”。
下边这几句话原文上就有争论了。我们按照原文先解释一下。
“躁胜寒,静胜热”。这个“躁”,表面上意思是急躁,燥热,实际上在讲的是运动。运动可以战胜寒冷。“静胜热”是说冷静可以战胜昏热。因为比如说我们夏天的时候用冰镇,这个方式可以解暑,战胜暑热,但这个地方要讲的实际上是内心的这样的一种冷静,可以战胜我们头脑发热,“静胜热”。但有的人也认为,其实这句话应该是静胜躁,寒胜热。这样和原文连接起来就更顺了,我倒是同意这样的一种说法。因为比如说我们夏天的时候用冰镇,这个方式可以解暑,战胜暑热,所比喻的也是冷静下来时才能战胜头脑发热,而且句式更为对称。现在很多本子也这样做了这样的一种改动。我觉得这个说法更为成立。总之都是讲,内心冷静、宁静、安静,它可以战胜我们的急躁。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安静、冷静,这样就可以战胜我们的浮躁、急躁、暴躁、狂躁,宁静以致远,这个和原文意思比较吻合。寒胜热,也是这样一个意思的表现,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一个人冷静下来,可以战胜头脑发热,万物静观犹自得,我们冷静下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貌,冷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所以这六个字,大家不妨把它理解为静胜躁,寒胜热。这样后边这句话就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来了,“清静为天下正”。我们保持内心的清静,一个王者、统治者、领导者保持内心的清静,这样才能够引导天下走上正道。“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让内心的清静、冷静、宁静,又具备这样的一种修养。这才能够引导天下走向正道。
这个是天下最正的一种领导的方式方法,也是我们修养的由内圣而外王的一种正确的修养的方式方法。
【第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天下有道,善跑的马退还给农夫用来耕田;天下无道,所有的马用来征战甚至母马都要在疆场生小马。祸患没有大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大于什么都想占有的了。所以知足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段话也是《道德经》里边非常精彩的一章。因为它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对待和平的热爱。前面我们讲的第三十章的内容,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队打过仗的地方,一片衰草枯杨,断壁残垣,“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打过仗以后,灾荒瘟疫都来了。第三十一章,老子讲得更为沉痛,说中国人把战争当作丧礼一样来对待,“以悲哀泣之,以丧礼处之,胜而不美,胜而美者是乐于杀人。”
我以前讲过,通过“四大名著”让国外了解我们的文化,效果恐怕不尽如人意,应该让他们看什么呢?让他们看《道德经》,这部能真正代表中国人思想理念、境界和智慧的经典,像我们讲过的三十章、三十一章和现在要讲的第四十六章,就是如此。
“天下有道”,普天下清明有道,这个“天下”包括各个诸侯国了。“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却”就是推却,“走马”就是跑马,也就是好马。这好马不用来打仗,离开战场,推却战争,干吗呢?回来耕田。当然,古人耕田是要上肥的,撒上粪肥,马耕着田,把地耕好,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卸甲归田,“卸马归田”,把马从战场上拉回来,干它的本务工作。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普天下无道的时候,混乱不堪不清明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呢?战马把小马驹生到了战场之上,“郊”就是郊野,此处指疆场,战马把小马驹生到了疆场之上。打仗公马不够用了,母马也上去了,最后出现这种情况——“戎马生于郊”,说得非常形象。
我要重点强调一下,这四句是以马喻道,马之却为有道,戎马生于郊为无道,也就是以马的“却”与“生”,比拟天下之有道与无道:以“粪马”与“戎马”,象征国家之治与不治。比喻巧妙,寓意深远。
纵观《道德经》的治国之道,当以无为自然以养民,以无欲之事而安民。好像马匹一样,虽是有用之物,用之于疆场可以卫国,用之于战阵可以御敌,用之于农事可以耕田。道行天下之时,国泰民安,上下祥和,无兵甲之患,天下太平安然,百姓安居乐业,故用走马耕田种地,积粪肥田。所以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太精辟了。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个大家清楚,老子生活在春秋,春秋无义战——没有什么正义的战争。大家都为了争夺财富、城池、人口,相互混战,战火频仍,烽火四起。面对这种情况,老子在当时总结出这两句话:“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惹祸最大的原因在哪呢?在于内心的贪念,贪心不足,得到了还想更多,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这句话,不单只对当时的现实概括,对我们现在也有这种启发的意义。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有了还想更有,多了还想更多,衣架里边永远缺一件衣服,房子永远少一间,总是处在不知足的这种状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咎”罪过,过错,动辄得咎,过往不咎。这个“欲得”,就是别人的东西,自己也想要,把别人东西尽量弄到自己手上——这就成了一种罪过了。前面讲“不知足”是一种“祸”,祸患,而“欲得”就是一种罪过了,甚至可以是一种罪恶。别人的城,想要;别人的人民,想要,什么都想占有,用占有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天下是我的。他说古代封建时代皇帝是什么样子呢?“离散天下人之儿女,屠毒天下人之肝脑,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是说皇帝他觉得天下都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想拿就拿,想要就要,想占有就占有。这不就是“欲得”吗,这不就是一种大的过错、罪过吗?“咎莫大于欲得。”
这个事情该怎么样来处理呢?该我们得的,我们应该得,不该我们的,“虽一毫而莫取也”。这段话大家也知道,东坡先生的《前赤壁赋》,“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划清边界,该得的得,不该得的不要老去强占,不要老是欲得。我们有了边界、底线、标准,那么就知道知足,知足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知足者富,所以如果永远处在不知足的状态,人也就永远不会有心灵的安宁。
我们把这段话和第四十四章联系起来理解就更加明确了。第四十四章最后的三句话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一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不用出家门,便能知天下之事;不用通过窗户去看,就能知道自然的规律法则。越是向外寻找求索,对道的认识就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行却能知事理,不观察却能明白道理,无为却能成功。
为学是一天一天地增加知识,为道是一天一天地减少私欲。减少又减少,以致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取得天下要常常不多事不扰民,如果妄为滋扰,就不配取得天下。由于这两章的内容非常相吻合、相近,所以我们合到一起作为一章来讲解。
四十七章讲的是一个什么事儿呢?是说人的感性认识,从哲学上说就是我们的感官接触客观世界,有时候接触得多了,它反而会造成一种迷乱和混乱,要通过人的智慧、理性认识,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事物的规律,也就是这一章里边所说的“天道”。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句句来解释。
“不出户,知天下。”“户”就是门户,也就是大门。我不用走出家门,不用去外边到处跑,也能了解天下的大事。为什么?因为道家认为,天下大道归根到底,融于人的内心。内心里边有道,也就了解了天下的正道,了解了天下的大事。
“不窥牖,见天道。”“窥”,从小孔里看;“牖”,就是窗户。我不用通过窗户去看,也知道天地之间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所以你看这个地方,“出户”是行走,出行,行万里路;“窥牖”是眼睛看,用感官接触客观世界,我不用这样。所以这个地方大家就感觉到,直观的一开始看,就觉得老子这个人有点轻视感性认识,人得通过实践嘛,人得通过感官接触客观世界,才能产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是老子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否认了呢?不是的。因为大家从书里已经看得非常的清楚,《道德经》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比如说“凿户牖以为室”,比如“说三十辐共一毂”,前面讲过的,这不都是生活中的例证吗?他对这个东西也很熟悉,怎么知道的呢?通过接触、了解。为什么在这一章里一开始他就讲这个事呢?要落到下面这八个字上。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弥”就是越来越,有的人走的地方越多,见得越多,不懂得甄别,不懂得筛选,不懂得提炼概括,“乱花渐欲迷人眼”,出得越远,反而了解到的真知越少,进步越少,为什么?不懂得反观自省,不懂得人心像一面镜子,如果你这个镜子是被灰尘蒙蔽的,你见得越多,其实反而获得的真知越少。这八个字在强调什么?我们要反观自省,要自我修行,自我修养,从哲学上说,从那些感性认识要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所以你看,天下、天道代表着对事物全面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个规律性的认识,需要我们安静地学习,在家里边读古往今来的著作,这不也是“不出户”嘛,也是“不窥牖”!我们了解这些间接的经验,从前人那里得到根本性的、全面的、通过理论阐释的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了解事物的本质,更了解事物的规律。所以不要只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出去跑一跑,看一看,以为这样我们的知识就会越来越深刻,很多事情其实要通过理性的思维,这样我们才能进入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如果从中国的文化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的话,它还探讨一个什么问题、强调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人的品德。“大道之行,以心之知。”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自我的内在的精神世界,这是道的重要的方面。所以很多人认为知识就是智慧,知识就是品德。不是的,很多人知识很多,不一定有智慧,知识多也不一定有境界、有品德。所以《道德经》强调的根本的“知”,从前面的比较中,相对于我们的感官而言,是人的理性的思维,理性认识、智慧,相对于外面的世界而言,它又是人的道德品德、人的品德。明朝的时候,关学的代表人物冯从吾先生讲过的一句话,我觉得冯从吾先生的这句话就非常能够解释这个道理,冯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大学问都不出乎三句话:“做个好人,存点好心,行些好事。”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所以一个人内心的品德、境界,通过自我的反省,自我的修养,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返璞归真,“归根曰静”,这些也是通过内在的自我修养来达到的。所以《道德经》认为人的理性认识,人这样的内心、这样的根本,它可以通过“不出户”、“不窥牖”,也可以自我修养,自我认知,不断地进步以达到。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是以”,“是”就是这样,“以”就是用,“是”可以解释为所以。“圣人”,好的统治者、领导者,在《道德经》称其为圣人。这些圣人,好的领导者、统治者要经常反躬自省,要经常内心关照,提高自己对大道和规律的认知水平。“不行而知”,不用到处跑,这一点也是可以得到的。“不见而明”,不用亲自去看,也能够明了道理,明了了这个道理,那就内心清净、无欲。“不为而成”,“不为”就是无为,就是按照大道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去做,而不去妄为,这样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这是我们第四十七章里边讲的内容,字虽然不多,但道理需要我们认真体会,“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当然对这一章的更进一步的理解需要我们和第四十八章,也就是我后面要讲的这一章相互参照,我们对这个理解才会更深刻、更准确。
一开始就给大家说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我们要合起来,相互参照,为什么?这两章的内容讲的是非常吻合的,事实上也应该是一章的内容。第四十七章里边讲,“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八章一开头就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八个字一下子和上边的内容就衔接起来,为什么跑得越远反而知道的越少,这是站在道的角度来讲的。“为学”,在学知识,学到的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当然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讲,这是非常有益的,不断地增多,可是我们获得很多的东西,见到了很多的东西,其实对我们了解根本性的规律和本质,了解大道并没有好处。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理解,就是说我们“为学”,讲究的是越多越好,见得多,看得多,见多识广。但是“为道”讲究的是什么呢?讲究的是内心的修行,讲究的是减少,用我们前面讲的话来讲,为学做的是加法,为道做的是减法,减少我们内心的欲念,减少我们的贪念,减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一种受了外界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的纷扰、困惑、迷乱,把这些东西损之又损,一点一点地把它减少,就像那镜子的灰尘一点点擦掉一样,“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就是自然而为,把欲望减少,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一种“无为”的境界,没那么多的贪念,没那么多的纷扰。我们用镜子来照这个天下,来照事物,万物进入到镜子里边,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我们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了解了大道按照它来做,“无为而无不为”达到的是“无不为”的效果。所以在这儿借着这个机会,我再说一下道家自然无为的具体的含义:第一,不妄为;第十六章里边就讲,“不知常,妄作,凶。”你不了解事物的规律、规则,瞎折腾、胡折腾,那结果是非常糟糕的。我们“损之又损”,减少了这些遮挡着我们的认识,遮挡了我们的心窍的这些外在的事物、灰尘、迷乱,我们就照见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就“不妄为”。第二,不多为;抓住关键,举重若轻,静观,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方法,抓住关键,举重若轻。第三,有所不为;人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要想有所得,必须有所舍。我们舍弃了那些阻碍了我们正确行动、阻碍我们沿着大道行走的那些纷纷扰扰,这样能达到一个无不为的效果,也就是覆盖面广,效果更好,“无为而无不为”。
下面这一段就讲,按照“无为”的方式来理解天下万事万物。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的规则是什么呢?“无事”。“无事”就是不多事,不干涉,不扰民,这样一切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所以第五十七章里边讲的这个事情就比较明确,“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及其有事”,如果老是多事,老是妄为,不懂得事物的规律、规则,瞎折腾、胡折腾,这就是“及其有事”。则“不足以取天下”,那就不能够获得天下。得到的天下也得失去,因为它违背了大道。
************(End)************
愿我们所遇之人,所历之事,所见之物,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美好。
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