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32-37)

文摘   2024-09-07 10:16   陕西  

【第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的特质是隐而无名,它朴素而不张扬。它虽然不起眼却是天下最有力量的。侯王若能坚守朴实无华的道,才能得到大家真正的信任、支持。天地相互作用产生及时雨,没有人布置它却下得很均匀。人类社会自原始状态慢慢出现了文明、制度,各种各样的名称、名分。这制度、名分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一定要知道其作用的边界、限度,知道这些制度、名分的边界,才能没有危险、失败。道如同大江大海,善于处下,不辞小流,故泽被万物,天下归之。这一章在讲,道虽然不好去命名它。但它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朴实厚道。“朴”为原木,中国人喜欢拿原木来比喻朴实厚道和“大制不割”。完整的东西,你把它一割它就离散了。老子以此来讲他对制度的评价和看法。我们一句一句来说。

“道常无名”。“常”就是规律,而规律是永恒的,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它。它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的,它变化不居。“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是道的重要特质,朴实厚道这件事情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天下莫能臣”——没有什么能让它臣服,意思也就是说按照“朴”去做,就是走在大道上,就拥有非常强大的让人臣服的力量。“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在前面我们说过,其实《道德经》本质上也是对话体,对面是坐着人的。现在坐在老子对面的就是侯王。所以老子对侯王讲,你要能够坚守朴实厚道公平的理念,大家最后都会支持你,服从你。“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宾”,支持服从。

下面老子在谈到他对人类文明发展,对侯王用制度、管理国家的看法。谈这个看法之前,老子采用一种习惯的表达方式:就是拿天地来说事。因为天地代表自然,代表着“本该如此”的规律。“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属阳,地属阴,天地相合也代表了阴阳相合的意思。天地相合,降甘露雨水。“民莫之令而自均”——并没有人去强行命令它,让它这样。你把甘露下到这里,你把甘露下到那里,没人命令它,但它是雨露均匀,“民莫之令而自均”。

把这个道理讲完了,所以老子就接着讲,“始制有名”。人类社会开始的时候,是一种原始的状态,然后慢慢出现了文明,出现了制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名分——“始制有名”。这当然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老子接着警告这些领导者,“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有了这些制度名分规定,要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得过分,不能制度崇拜,名分崇拜,认为这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就走到了它的反面。所以“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殆”就是危险失败!知道边界在哪里,知道它作用的限度,这样这个事情才能够发挥它合理的作用,把事情做得过分了,就走到了它的反面。所谓两极相通,物极必反,知止可以不殆。这个地方有一件事情我还要给大家强调一下,别看《道德经》有五千字之多,可它翻来覆去也就讲了那么几条原则。我们怎么知道这是老子最强调的是这个重要的思想呢?他强调的时候一般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重复”。比如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十二个字被周恩来认为是《道德经》里边的核心和精华部分。这一段话的意思,在第二章、第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一章都重复出现,这也不是排版排错了,这是有意识的强调。所以大家一看,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同一个意思。你就知道,这就是老子在强调他重要的思想和智慧。另外一个强调的方法,是在每一章开始的时候讲的这个观点,到结尾的时候,再一次把它当作重点强调一下。比如,说我们前面讲到的第二十二章,开头讲“曲则全,枉则直”,结尾的时候说,“古之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这哪里是一句假话,是一句虚话。“诚全而归之”——实在是能把好的结果,圆满的结果归到我们这来。大家注意这个地方我们讲到的“知止不殆”,知道边界底线在哪里,到这儿不能再过分了,不能再往前走了,不能超越这个边界去强为,这样才能没有危险,没有失败。其实,这个意思不仅在这一章出现,第四十四章又一次出现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你看,原文在这个地方就出现两次,我们很明显可以感觉到,这是老子重点强调的一个思想和智慧。

话讲完了,老子又来拿一个比方,让我们来更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譬道之在天下”,这就像道在天下发挥作用,像什么样子,“犹川谷之于江海”。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称江就是指长江,最大的江。有一些小的河流水系都汇到大江大海来了——为什么汇到它这儿来?因为它地势低。你做事朴实厚道,不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谦下的位置吗?你这样做,就像川谷之于江海,那些小的河流,大大小小的水系就都汇到它这个地方来。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是强迫。你看前面讲“民莫之令而自均”,没谁强迫,你做事朴实厚道公平,大家自然宾服你,臣服你,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强为。自然无为,自然而然,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所以这一章从哲学上说就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极相通,物极必反的,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一样,很多制度名分的规定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把这个事情过于强调,做到了过分的程度,事物就走到了它的反面。

所以我们经常讲,这《道德经》讲话,他跟我们平常讲话区别就在于,他也喜欢用一些比喻的方式、类比的方式、格言的方式。但是他有机会的时候,总是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有了普遍性,也就有了自己深刻这样的一种智慧的表现。这是我们在学这一章的时候需要认真体会和品味的。

【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了解自己的,是明智的。能战胜别人则证明有力量,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坚持不懈地按照“道”去做,这才是有远大志向的。不失掉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自己的存在更为长久。身体殁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真正的寿命长久。第三十三章是非常有趣的一章,这一章里有些话在我们文化中已经演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这一章在讲什么呢?其实,这一章是说,我们要了解别人,这是很有智慧的表现,但是了解自己更难。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

其实,我们了解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有的哲学家说,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了解另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你看有的人经常发感慨说——有一个懂我的人多好!什么也不如别人懂我啊。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到,了解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人者智”。因为老子很多话是对这个“士”、“王”的阶层讲,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讲——了解自己的下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就给领导者出主意:你怎么了解自己的下属呢?你让他在你身边,看他谗佞不谗佞;把他放到远的地方工作,看他对你忠诚不忠诚;你让他喝醉了,看他是不是酒后失态;你让他管钱,看他贪不贪……多少心思啊!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讲“知人”的难度,所以,了解别人是有智慧的!

可是,下面语锋一转,“自知者明”,比这个了解别人更难的是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像什么?就像眉毛,我们眼睛可以看到远方,但是看不到自己的眉毛。我们人类认为自己对自己了解最多,实际上我们最缺乏的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所以,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大家注意“自知之明”,这个成语就是出自《道德经》的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下面这句话大家要认真品味,“胜人者有力”,你是不是不服我?经常在领导背后给我打小报告,那你过来,过来咱俩打一架,我把你打倒了以后,你少这样做。问题在于,你把别人打倒了,能证明什么?除了证明你比别人有力量,其他什么也证明不了,胜人者只是“有力”。说到这里,我得把这个事情延伸一下。这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很多西方的强国,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什么?喜欢强加于人——把自己的理念、思想强加给别人。你不服,我就用武力来征服你。这不是只强调“胜人者有力”吗?这能说明什么?除了证明他有点力量外,智慧方面,什么也证明不了!

我们的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各美其美,美人其美”。不强加于别人,大家各自和平共处。所以,我们的领导人到国际上讲话的时候,经常会讲,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温和的、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不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别人,当然你也不要把你的强加于我。

胜人者只是有力,那什么样的人是强大的呢?自胜者强,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所以我们经常说,这世界上唯一的敌人,就是我自己。我们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也就战胜了一切,超越了一切。前面这一段讲得非常明了,其实这几句理解起来除了“强行者有力”,语锋要转一下,其他的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知足者富”,什么是“富”?我们不能把它只归于到一个物质的标准。其实在《道德经》一开头第一章就讲,有和无是相互统一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是相互统一的,物质和精神两者不可或缺,富不只指物质,更指精神。富有止境吗?所以我们经常说钱是赚不完的,它没有边界,没有止境。我们知足,这样才能够是一种真正的富。“是谓知足者富”,反之,欲壑难填,有多少我们都感觉到不够。这就是一种“不知足”的表现。

“强行者有志”,“强”就是坚持不懈,了解了“道”并坚持不懈地按照它去做,这才是有远大志向的。在解释书名的时候,我就给大家讲,“道”在前而“德”在后,了解了“道”并坚定不移地按照道去做,这样才能“有德”。所以,了解了“道”,坚持不懈地按照它去做,就属于“强行者”,这样有远大志向。

“不失其所者久”。前面的内容不要扔掉,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所”。我们经常讲“死得其所”,这个“所”就是归宿的意思。人类的归宿是什么?人类伟大的归宿是“精神”,这个“所”就是我们精神的寄居之所。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用的这个词叫“精神家园”。“不失其所”就是不脱离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失掉我们的精神家园,不让我们的精神家园在物质财富的发展过程中“花果飘零”!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存在得更为长久。这不仅针对我们个人,也是对我们整个人类。紧接着,这个意思就更好理解了。“死而不亡者寿”,人死了,殁了,没了,消失了,但是精神永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伟大的,寿命长久的人。

第三十三章我觉得大家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哲理诗来读。这样我们既可以欣赏到中国诗的韵味,也可以领悟语言中富有的哲理和智慧。

【第34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大道如江河无所不在。万物倚仗她生养却从不推辞,泽被苍生而不将自己视为主宰者。她无欲而静,隐微虚无,发挥作用时往往不被注意,所以可以称它为“小”;万物最后都归于道,她却不自以为能主宰万物。所以可称其为伟大。也正是道不自以为伟大,不眼高手低,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做起,才能一步步成就伟大。前面我们讲了第三十三章,现在接着讲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一开始就用了一个类比,或者一个“形象”:“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这个“左右”不是“掌握”的意思,这个左右是指方位——上下左右。这句意思就是说,道左右逢源无处不在,就像水滋润万物一样。其实我觉得“大道氾兮”还不如在第四十一章讲的“大象无形”更准确。道就像风一样,你看不见,但是无处不在。所以后来道家的第二号人物庄子就讲,道无在无不在。你看不见,但它无处不在,它是万事万物生长的决定性的力量,所以“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恃”就是倚仗、倚靠、凭借,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所以万事万物依赖它生长发展而不辞,道不推辞,不推三阻四,该我完成的使命和任务,我就自然而然地完成。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衣”就是覆盖。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词——“衣养万物,泽被苍生”。当然有人也把它读成“披”,意思是一样的,就像衣被遮体覆盖于寒冷下起保护作用一样,道也保护万事完物,这自然是有恩德的表现。所以,这个道啊,“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虽然,它对万事万物的恩德很广,但是它却不是以一种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它不是说,你们生命都靠我,我是你们万事万物的主宰,你应该感谢我。应该对我感恩戴德!不是这样。“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不是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

常无欲,可名于小”,“常”在这个地方也可以解释为“经常”。所以“道”经常的样子是“无欲”,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张扬、不主宰。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觉得“可名于小”——你会觉得道的作用是很小的。因为,很多事情你看不见。道既然是大象无形的,它发挥作用的时候,很多人不大注意,就像空气一样。我们其实不到呼吸不上来的时候,很少意识到空气的存在,但它其实是决定性的重要的。所以,一方面“道”不主宰,没有这样“主宰者”的欲望,不是把自己看作一个“大人物”,所以可以把它叫做“小”,但反过来另一面大家有注意到吗,“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这不就是大吗?作用大也罢,你说他是一个“大人物”也罢,如果用拟人化的方法来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其大”——“万物归焉”却不把自己当作一个主宰,这一点你就可以把它叫做“大”。道看不见,看不见它的欲望,看不见它的主宰者的样子,可名其小。可事实上却又有“万物归焉而不为主”的品格,真是伟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讲的是一个量变质变的道理,大家学哲学时经常会提到,量的积累会达到一种质的变化。所以道的规则是怎么样的呢?一点一点从小事做起,不是经常强调远大的目标,伟大的抱负。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吗?“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做起,一步一步地成就自己伟大的事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段话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的解释。“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要看不起那容易的事情,想要做好难的事情,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要把容易的事情当作难的事情来做。这样,你就不会有什么难的事情了。为什么?你把容易的事情当作难的事情来做,你才能有充分的准备,一步一步才能够做得非常到位。这样中间才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你对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事情才能够顺理成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就是小,想要做好大的事情,从小处做起,一步一步成就自己的伟大,“以其终不加自为大”。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泽被苍生,不是把好高骛远的所谓伟大的目标当作自己唯一的一种寄托,而是虚怀若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成其大。

【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掌握了大象无形的道,往来于天下。往来者皆不受到伤害,安详、平和、太平。音乐和美食,会将路人吸引的停下脚步。可道呢,却只是无声无味,看不见,听不见,用的时候自己却不知道。第三十五章我们先来一句一句解释一下。“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道,就是无边无际的形象。第四十一章就有“大象无形”嘛。“大象无形”就是用来形容道的。所以“执大象”意思是掌握着这个道,了解了这个道。“天下往”——往来天下。“往而不害”——按照道去做,不管到哪里,其实都不会受到伤害。“安、平、太”——在我们的文化里,这三个字都是非常好的。中国人起名字也非常喜欢用三个字,“安详”、“平稳”、“太平”。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无往而不利。说完这个话题,语锋一转——有两种好东西,什么好东西?音乐与美食。“乐与饵,过客止”——一个制造美味的地方,大家经过的时候受不了这种诱惑,止,指停下了脚步,美好的音乐也能让人停下脚步。这个对人是有吸引力的。老子把这个讲完了,然后做一个比较,“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和乐与饵不一样,道是淡而无味的,所以,我们经常讲返璞归真,经常讲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都是我们中国人在有意无意地运用“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道理。“出口”,当然有拿美食来比喻的意思。我们大家都知道,饮食讲究这种平淡,清淡,少盐少油,“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这样对人的健康更有益。反过来讲也是一样。人的行为、语言,也像是“没有味道的道”一样,“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看,看不见的,听也听不见。“用之不足既”——用的时候你自己还不知道。我们常说,道我们日常所用而不知。我们听过这样一句歌词:“灿烂星空,谁是真正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最多的感动……”平凡、平淡才是真!其实都在讲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平常都在应用这个道。道无处不在,可是有时候我们用的时候却不自觉不自知。

老子讲道就像大象无形的风一样,它弥漫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然后,又讲了道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我们中国人讲到艺术的境界的时候,经常也运用到这样的一个道理。比如,说我们的诗歌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的雕塑、书法讲究返璞归真;我们的人格,最后返璞归真的人格。我们年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其实成为伟大的人物,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有把自己看得平凡了,这才是“重归于朴,重归于真,重归于道”。

三十五章是说道大象无形,却力量无穷无尽,无处不在。

【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想要收敛、合上,首先要打开、张开;想要减弱、削弱,则需先让它感觉强大;想要彻底废掉,则需让它登极高而跌极重;想要得到,则需先给与。这是微妙难察的智慧。怎么理解这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呢?就像鱼生活在水中,水都有边界,越过边界跳到岸上便是自取灭亡。同样道理,国家最重要的领导权术、最锋利最尖端的武装力量,就像宝剑在鞘中是不可轻易脱鞘而出的。

道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规则。能顺乎自然,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这样,“无为”就能产生比“有为”更好的结果。诸侯王若能坚守这个道理,万事万物、人民百姓就能自我化育、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欲望、私心杂念膨胀时,得道的人将用朴实、厚道的理念来克制心中之贼。治理天下的人要做表率,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天下自会安定。第三十六章仍然是讲《道德经》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相反相成的道理。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是前边这一段。这一段也不难理解,它都是讲对立面的相反相成。你想要把这个东西打开,你得先把它合上,本来它就是打开的,你打开它干吗。“将欲合歙之,必固张之”,“歙”就是合,先把它打开,你才能把它合上。“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要想削弱他的力量,先要把他吹捧得强大。你这人真不得了,天下没人能打过你。让他膨胀,这样再削弱起来就很容易了。“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想让它报废,你先把它往高举,举得越高,摔得越重。我们经常讲“捧杀”就是这个道理。关于这“捧杀”我得多说几句,因为这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尤其是现在。捧杀的典故出自东汉应邵的《风俗通》:“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蔡元培先生也引用并概括为“杀君马者道旁儿”,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再如三国关羽战场上威风八面,可过不了被人奉承这一关,结果最后一战走了麦城,兵败被杀。这种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正是《道德经》所提醒的要警醒“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捧杀”。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中有一篇《骂杀与捧杀》的杂文,将捧杀之事概括得简炼而明确,使捧杀一词大为流行,以至于而今仍成为网络热词。

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尤其是现在一些所谓的“小鲜肉”,被人捧到那样的高度,什么时候掉下来,可就再也起不来了。“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个道理大家懂,钓鱼时的鱼饵,这不是“与之”吗?咬上钩可就不能摆脱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看《三国演义》这类的书,就会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你看《三国演义》里,两军对垒的时候,拿什么来搦战?让老弱残兵进行挑衅。你看着一帮老弱残兵,好家伙,你放松警惕了,以为很轻易就解决问题——追杀,强大的伏兵一拥而出,一下子就被人收拾掉了!“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打仗的时候敌人在逃跑的时候扔下了各种各样的辎重。这士兵在追杀的过程中一看敌人望风逃窜,留下了这么多好的东西,下马开始抢。好家伙,人家又反手杀了一个回马枪,又被收拾了。

这些道理非常有意思,这个叫什么?——“是谓微明”。“微”就是微妙,“明”就是智慧,这就是一种微妙的谋略与智慧。其实前面这一段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想把它合起来,先张开!“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想要削弱他,你让他变得强大,吹捧他强大!有的人一到了强大的时候,就临近灭亡了。“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往高举它,举得高,跌得重。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我们平常讲这叫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所以这个要注意了,为什么有一个说法叫“糖衣炮弹”。别人给戴的高帽子、送的好东西,就像裹着糖衣的炮弹一样,非常危险。别人心里想的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大家要全面地理解这里边的思想与智慧。

下句“柔弱胜刚强”,老子把要讲的主要问题强调出来了。有生命的东西,比如春天,看似柔弱,但是却有强大的生命力。柳丝非常细弱,但是它里边有水分,你难把它折断,它有韧性。秋冬季节,你看那树枝气昂昂地挺在那里,看似坚硬,可是一折就断了。“柔弱胜刚强”,柔弱比刚强更有强大的生命力,更有长远的力量。所以人要懂得示弱,不逞强,这样才能够存在得更长久,更能够积蓄力量,最后战胜所谓的强大。古往今来,谁把道家的“柔弱胜刚强”的道理理解得最深刻呢?当然首先我们说到的还是老子本人。老子在讲水的时候不就说“夫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吗?第七十八章又是一个很好的形象,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呢?你拿什么容器装就是什么样,随方就圆的。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比水的力量更强大呢,发挥作用的时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石头怎么样?“水滴尚且石穿”;金属怎么样?切割金属的不是有“水刀”吗?“柔弱胜刚强”其实是告诉大家要懂得示弱,不妄自逞强,不自谓强大。这是一种使自己能够走得更远,获得更大胜利的思想与智慧。

按照这个道理,下边又讲了两条。第一条,“鱼不可脱于渊”。大家都知道,鱼是生活于水中的,任何水都是有边界的。水少的时候不要老在水里边自我炫耀:你过来,你看我跳得多高。什么时候跳到岸上,就自寻死路了。我们就像鱼一样,我们的能力、权力其实都是有边界的。我们自我炫耀,自我宣扬就像什么?就像鱼老是往高蹦,什么时候当我们蹦到岸上,那不就“脱于渊”了吗?别说鱼,就是龙也没戏了。第二条,“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一条说到了关键点。“国之利器”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解释是国家制度的力量。韩非认为赏和罚就是国家利器,称其为“国之二柄”。你不要经常把这个东西拿出来炫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里边运用的奥妙,“存乎于一心”,不要经常拿出来向别人炫耀,显摆。第二个理解就是国家的最锋利、最尖端的武装力量,最尖利的兵器,不要老拿出来向别人炫耀。这些国之利器就像宝剑一样,一把宝剑藏在剑鞘里边,不单是为了保护它,更重要的是隐藏其光芒。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一个词叫“韬晦”。“韬”就是宝剑的鞘,“晦”隐藏光芒。明晃晃的剑不在剑鞘里放着,有事没事老喜欢拔出来去威胁别人,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一定要齐心协力把你这把剑折断,因为你威胁到我们大家了。所以,一把剑放到剑鞘里,不到关键的时候,不要脱颖而出,脱颖而出的时候就要保证一击必中。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非常懂得这样的思想和智慧,这对我们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弱势的领域,我们要懂得韬晦。韬晦才能够积蓄力量,才能够最后战胜所谓的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柔弱胜刚强。”

除了老子,还有谁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领悟得最深刻呢?游击战争十六字令:“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有人说是毛泽东概括的,有人说是朱德概括的,反正都是咱们中国人的思想与智慧。大家注意这十六个字,非常有见地,有智慧。“敌进我退”打不过你,我跑,我不跟你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以退为进,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来换时间。“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不就是集中优势力量吗?化弱为强,“敌疲我打”已经够狠了吧?事情还没完,最后一句话“敌退我追”——“宜将剩勇追穷寇”,真的到我们掌握了强大的力量的时候,有了话语权的时候,那属于我们东西自然都不放过。没到时机的时候,切不可妄自张扬,妄自狂妄,以为自己强大到无人能够战胜。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的具体的表现。

这一章讲明白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与道理!就是“韬晦”。为什么在我们文化里边自古至今很多人都强调它,因为这也是一种“微明”,一种微妙的思想和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地品味和体会。

第三十六章也在讲道的具体的运用。“反者,道之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这是道的具体应用。

第三十七章也是,不过这个应用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一开始就说“道常”。“常”代表规律、规则,也代表着永恒。荀子《天论》里边就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是有它的规律、规则,不认为尧很善良,就为它而存在,也不认为夏桀很残暴,就为它而灭亡。这一章一开始老子言明了主旨,讲道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规则。

下面来我们具体说第三十七章,也就是上一章的具体运用,按照“道”来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大家是否记得第三十二章就讲,“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是说坐在我对面这个诸侯王,我给你讲个道理,你要能坚守的话,大家都会自觉地支持你,服从你。那么第三十七章,大家看语式是一样的“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就是自生自长,自我化育,自我成长。不是说你做王了,就什么事都管。你看这天地,它对万事万物不是什么事都管的,它只为万事万物提供条件,阳光雨露土壤任其自然地生长。侯王也应该是一样。“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你按照这个方式来做,万事万物自我成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于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个结局目标可是大得不得了。怎么样才能让天下自然而然平稳安定呢?所以老子前边这一串的道理,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我们一句一句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无不为”是什么意思?有些事你“无为”,结果反而是“无不为”。你不去做反而比你什么都做的效果更好。什么叫“无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道德经》开头的第一章就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就在强调“无”的重要意义。“无为”也就是老子讲的“无的作为”,这是道的一种属性,是“道”的作为。换句话说,就是按照“道”自然而然地作为,不要妄为,多为,而要有所不为。

关于“无为”,我们具体解释三条。

第一条,“不妄为”,狂妄的“妄”。在第十六章里边,《道德经》第十六章——“不知常,妄作凶”,你不了解这个“常”,不了解道的规律、规则,瞎折腾胡折腾,最后的结果是非常糟糕的。不知常,妄作凶。

第二条,“不多为”。做事情要抓住关键,要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结局和结果。如果以此来衡量诸葛亮,他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的领导方式是什么呢?首先,事无巨细全都抓在自己手上。司马懿逮到一个蜀国的小兵就问他,你家丞相在干吗呀?这小兵说我家丞相可累了!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全都抓在自己手上。司马懿就撂下一句话,“你家丞相这样岂能久乎?”统兵打仗的时候,将领出征前,他往往会给个锦囊,还强调——到时候什么什么时候再打开。这些将领打开的时候都是一句话,“丞相此计大妙”。很多事情,他都采用这种神秘的方式,因此,他底下的人并没有得到锻炼。大家都只靠他一个人的脑子思维。不把担子压给下属,不让他们得到一种锻炼,那诸葛亮完了,蜀国不也就完了吗?真是一个人都没有锻炼出来。我们评价一个领导者,不是只看其本人的能力,而是看你用什么样的人培养了什么人。“万物将自化”,应该让他们得到自我成长,自我化育。

第三条“有所不为”。人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比如,你现在在课,脑子想别的事情,那两个事情都做不好。有的人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好像生活很丰富,很忙的样子,结果一事无成。做事应该抓住关键,想要有所得,你必须有所舍,懂得这个“舍”,我们才能有那个“得”。要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为了那些小事斤斤计较;想要成为大树,何必老与草争?反之,私心私利如果过于膨胀,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肯舍,必定是非常危险的结局。

老子就讲了道的规律、规则,是要我们懂得“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我们后边讲《德经》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说我这人品德很好,为什么?我喜欢做好事。一个人做完好事喜欢向别人宣扬,觉得自己不得了……这都不是“无为”,而是一种“有为”的态度。人做好事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这样才是真正符合道的思想和境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想要“无不为”达到的结果,你得懂得“无为”的理念。说到这儿,我倒想给大家把这个问题延伸一下。我们的一位领导者在讲话的时候喜欢引这样的两句话,第一句话叫“我无事而民自富”,意思是:不多事,不扰民,不刁难,百姓自然就富起来了。不要天天老搞让大家证明“你是你”这样繁琐的事情。第二句话,“我无为而民自化”。这不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进一步的引申和运用吗?就像我们刚才解读的那样,我无为——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百姓才能得到自我化育自我成长。这两句话出自什么地方呢?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七章最后的一段由四句话构成,这位领导引的是两句话,把顺序换了一下而已。

对于理解这一章,“无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我们多花一点时间来解读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当然,自我成长,自我化育也会有问题出现的。所以,领导经常放手的时候不放心。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这就成了一个恶的循环的逻辑。所以,“化而欲作”,你让万事万物,让人民百姓自我成长的时候,自我成长自我化育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什么问题出现了?欲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一旦膨胀起来,很难遏制。你看现在我们用这个词——“作”。这个词是不是也有这种张扬膨胀的意思?“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嘛!化而欲作,现在欲望膨胀了。老子对这个问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用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教导大家理解朴实厚道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都能回归到朴实、厚道、公平的心理的状态,有这样的民风和精神境界,回到返璞归真的人格。那么“不欲以静”——欲望得到了节制,得到了减弱,我们的心里也就重归于一种安静、宁静、冷静。因为有时候欲望迷惑了我们的双眼,遮挡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野,让我们在计较之中,纠结之中,有了一种“无谓的执着”。很多时候,就是想不开:这个东西就该我的,为什么不给我?评奖的时候,你凭什么不评我?我原来还是你的领导呢……天天都在纠结这些事情。等这些欲望得到减弱,节制的时候,我们心灵重归于宁静、安静与冷静。其实人生说到底,生活的态度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做加法”,不停地累积叠加,有了还想有,多了还想多,要了还想要,无止境,欲壑难填嘛;另一种,就是“做减法”。我们的欲望减少一分,我们的幸福也就多一分,“知足者富嘛”。

不欲以静”,做领导者的,尤其是做国家的领导者,心里没那么多欲望的纠缠,私利的膨胀,让自己安静、冷静、宁静下来。“清静无为,天下将自定”,天下为什么乱?大家都争名夺利嘛。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你上面瞎折腾,把民心都折腾乱了,所以难以治理。上面的欲望小了,不妄为,不多为了——天下将自定。汉朝建国七十年的治国方略是一位叫陆贾的,讲给刘邦听的。天下刚定下来,百姓需要恢复生机,你不要老折腾他,清静无为,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恢复生产,收拢民心,这才有后来的文景之治。所以,我们说这一章看似简单,其实讲的道理却并不那么简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将自定”。越过中间的这些语句,到最后这句话我们会清楚的看到这样一个结论:自然而然的作为,不妄加干涉,妄加干扰,不刁难,这样天下一切才能顺理成章,这样才能让百姓得到自我化育、自我成长。在民风方面,提倡淳朴,返璞归真,让做事厚道的老实人不吃亏,有这样的指向与指引,那一切都会顺利成长。这是我们说的第三十七章的内容。

说到这有个问题还要给大家强调一下,《道德经》一分为二,“道经”和“德经”就是第三十八章为界。一到第三十七章,也就是我们刚刚讲到的这一章,属于“道经”的部分。从第三十八章开始,后边属于“德经”,合起来就叫《道德经》。其实《道德经》并不是说前三十七章讲“道”,从第三十八章开始才讲“德”的,不是这样。其实老子每一章都在讲“道”讲“德”,“德”就是按照“道”去做,所以他每一章先讲道理,天道如此,人按照这个道去做,这不就是德的部分吗?万事万物按照道去做,这不也是德的部分吗?所以每一章都在讲“道”讲“德”,并不是说前三十七章讲“道”,后边从第三十八章开始讲“德”。那为什么非得把它强行分成上下两部分呢?其实,就是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他这本书讲的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道在前而德在后”。把“道”搞清楚了,坚定地坚持地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如果反过来,那么这本书的智慧和思想就会被过滤掉很多。有人认为这本书应该叫“德道经”,而不应该叫“道德经”。这个说法是非常没道理的。有人如果认为这本书应该是“道在前而德在后”,我们可以拿《道德经》的原文,第二十一章的开头这八个字来质询他。“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就是大,“孔德”就是大德。有大德的人是什么形象,什么样的气质呢?坚定地坚持地按照道去做。大家应该注意,我们前边讲的三十七章叫“道经”,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只讲道不讲德”,实际上是每一章几乎都在“讲道讲德”,后边从第三十八章开始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前边三十七章,作为《道德经》的上部分《道经》,讲到第三十七章就作为一个结束。不过,我不希望大家非得把这两个部分强行地分开。其实这两部分内容在书里边也是水乳交融的,合到一块是一块完璧,不要把它强行分开。只是作为一种强调,告诉大家,这本书要读的时候,一定要读清楚他这个思想与逻辑——“道在前而德在后”。这样我们做的一切才能够顺理成章。反之,则会破坏我们对这本书的思想与智慧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到今天为止,前三十七章我们就逐章解读完了,希望大家花点时间读这三十七章,而且还要把它认真地记一下。各位,记下来,背下来才是自己的。我赞成这样的说法,一要“死记”,二要“硬背”,记下来背下来,我们有的是时间去理解去运用。你得先有钱,先把钱存到那里,学花钱的方法还不容易吗?所以大家不仅要读,而且要记,要背。这样在我们以后的人生中,它就像我们存的那些宝贵的财富一样,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问题,理解问题,正确地看待人生,理解人生。

***********(End)************
愿我们所遇之人,所历之事,所见之物,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美好。
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虾响者
草根级教育家,犀鸟级创业者,马拉松中度成瘾者,羽毛球,摄影爱好者;笃信天道酬善,利他自利。专注分拣设备研发,聚焦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