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65-69)
文摘
2024-09-28 06:15
陕西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以前那些善于按照道来治理国家的人,不教百姓有心眼、技巧,而是使人民敦厚淳朴。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奇技淫巧太多。所以用技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技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知道这两者的差别,这就是治国的法则。按照规律了解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啊,远啊,最后又返回了宁静朴实的根本,这样就符合自然,达到了最大的和顺。
这一章所涉及的,也是我们现在哲学里面经常讲的一个道理,叫“否定之否定”规律,讲事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肯定,第二个阶段是否定,第三个阶段是否定之否定
。比如说麦粒长出麦苗,最后结出更多的麦粒,这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常常重复第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却是在更高的程度上重复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这一章和第四十章讲的“
反者,道之动
”,所运用的哲学的智慧和道理是一样的,既然这样,把这个道理运用到治国上,应该如何呢?这就用到了一个我们大家熟悉的词,叫“返璞归真”,《道德经》认为治民最关键的是要使民风纯朴,不要那么多的技巧,不要那么多的套路。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这一章,就明白了老先生的良苦用心。
“古之善为道者”,以前的那些善于按照道来治理国家的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是让百姓有那么多的心眼技巧。
这个“愚”,不是愚民,而是敦厚、厚道,让人民的民风纯朴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他心眼多、技巧多。“智”就是技巧、心眼、套路。“故以智治国,国之贼”,用技巧来治国,经常用骗术谎言,这是国家的灾难。“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用这些技巧,让民风纯朴、敦厚,这个才是国家的福祉、国家的福分。
“知此两者,亦稽式。”“稽式”就是法则。知道这两个的差别,这就是一个法则,治国的一个法则。“常知稽式”,“常”就是规律。按照规律,我们来了解这个法则。这叫什么?“是谓玄德”,
“玄”就是深远的意思
,这个就是深远的智慧与品德。
下面这句话就是我一开头讲的,这个品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与物反矣”不就是“反者,道之动”吗?我们都能看到事物的正向的发展,所以《道德经》经常提醒我们,“反者,道之动”,道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你理解问题也不能只看一面。“与物反矣”怎么解释呢?第二十五章,“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最后又回到了它的根本。根本是什么?“
归根曰静
”。民心没那么多的躁动,变得清静宁静、敦厚朴实,这不就符合大道了嘛。“然后乃至大顺”,这样慢慢地就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符合自然之道。
所以,这一章讲的就一个问题:你用什么方式治国呢?要让民心变得纯朴、敦厚,返璞归真,没那么多的技巧,没那么多的套路,没那么多骗人的把戏,这样才是符合大道。
【第66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
所以要想站在上面领导好人民,必须在言语上懂得谦逊;
要想站在前面领导好人民,必须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
所以圣人在上面领导大家而大家没有感到沉重的负担,在前面领导大家而大家没有感觉受到伤害。
所以天下人都乐于拥戴他而不会感觉厌倦。
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这一章所讲的这个道理是《道德经》从头至尾所强调的“
善于处下
”,只有善于处下,才能真正居上。
我们在一开始说过,《道德经》的很多话是针对那些领导者、统治者讲的,所以老先生认为越是位置高的领导者、统治者,越要善于处下,为什么呢?
首先从处下的结果上来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句话我在前面也多次引用过。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江大海,是因为善于处下,不辞细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先拿“百川归海”的形象讲了这个道理,让大家有一个感知。下面就开始讲具体的做法和内容。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所以你要想站在上面领导好下面这些人,在语言上要懂得谦逊、谦让。领导者,尤其国君、皇帝这一类的,讲话的时候不能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自尊自大,不可一世。第三十九章说过“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
”,所以在语言上要谦逊。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要站在前面当好领导、当好领头的,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想要领导别人就得给别人利益。一个人既要领导别人,又想什么好处、利益、功名都抢在自己手上,这个人下场不是不言而喻的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官、做领导不得如此吗?钱钟书先生认为范仲淹这两句话就是出自《道德经》的。但是人家学得比较好,不也成了大家都熟悉的名句了吗?
“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你在上面领导大家,大家没有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处前而民不害
”,你在前面领导大家,大家没有感觉到你对他的危害。因为你要想领导别人,得让别人得到利益。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说:“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这里的食禄者不与民争利,意思是做官的人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所以天下的人民都往高举你,往前推你,不感觉到厌倦、厌烦。如果统治者穷奢极欲,危害百姓,草菅人命,下面的人就会感觉到“害”、感觉到“重”,这样的人百姓会“乐推”吗?当然不会。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领导者,能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拥戴,正因为你不争,不与民争利,不与其他人争名,“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结果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越是争的人,最后往往失败得越惨,因为你的位置已经规定了你应有的担当、使命和责任。陈毅元帅讲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形象而深刻,那么,反过来用这个道理讲,就得以更加明确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不争”,并不是消极被动,“不争”,当然要了解边界,不争边界之外的东西,这样的话才能“天下乐推而不厌”。
【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天下都说我的道大,似乎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是因为道大,所以不像。如果像,就早已归为具体事物了。我有三件最珍贵的宝物,值得永久保持。一个是“慈”,一个是“俭”,一个是“不敢为天下先”。有了慈母的情怀,才能真正的勇敢;节俭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遇到利益不争先,懂得先人后己,才能成器、成长。现在的人舍弃慈母的情怀而炫耀勇武,舍弃节俭还奢求长久持续的发展,遇到利益争先恐后、一点都不退让,这是自寻死路!拥有慈母的情怀,自然是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如果天要拯救谁的话,一定是以慈母的情怀来守卫。
老子、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这都是同时代人,在他们那个时代,书其实只有一种题材,就是对话体。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的,记得非常清楚,坐在对面的是什么人,提了什么问题,老师怎么回答,所以大家读起来一目了然。佛经呢?很多的佛经也都是释迦牟尼对弟子问题的回答,大家看《金刚经》,是回答须菩提的,《心经》是回答舍利子的,都是针对他们的问题的回答。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叫柏拉图,写了一本《对话录》,就是记载当时苏格拉底跟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各种问题的解答。其实《道德经》的最早的形成也是这种形式,也是对面坐的人问的问题,老先生给予回答,也是对话体,所以我们读这本书,始终要感觉到这是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解释和回答,这样很多问题我们才能够得以正确地理解。
那么这一章是在回答什么问题呢?对面坐的人,问老子关于道和德的事,老先生给他讲半天,他没听懂,于是提出要求:能不能把你的思想概括得简单点?你让我也能听得明白。大家自然会有疑问,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是不是我自己在杜撰?让我们回到原文,大家看一下这一章的开头就清楚了。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老子这个意思就是说,不仅是你,天下人都认为我把道讲得太大、
太宽泛了,听不懂
。你听不懂,我得给你打比方,类比虽然不能够说明问题,但是它可以让人理解问题。我说道就像风一样,大象无形,你们说不像;我说道就像水一样,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你们还说不像……“夫唯大,故似不肖。”正因为把道讲得这么大,拿什么给他打比方,他都说不肖,所以老子就感慨,
假如真的像的话,“久矣其细也夫”。意思是假如真的像,那早就归到小道了
。比如,说道像一条大河,你拿这个比方,要像的话,就像支流了。道就像一条大道,你要说比方像的话,就像小道。其实意思就说,拿道打比方,要是真的像的话,就是把道说得太小、太细了。
那怎么办?不跟你讲那么多了,把我的思想概括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剩下三个方面,“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把我的思想概括到最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剩下三个方面拿出去,按照去做就行。那这“三宝”是什么呢?“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大家解读这三组词的时候,不可以单独先解释几个字词,一定要把“三宝”里边的字词和后面的语句连接来解读:“一曰慈,慈故能勇;二曰俭,俭故能广;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否则,会失之宽泛。
“一曰慈,慈故能勇。”“慈”是指什么?指的是慈母的情怀。做领导、做家长,有了慈母的情怀,才能有真正的担当、勇敢。如果你单独解释这个“慈”就麻烦了,慈母有时候也唠里唠叨,有时也无原则地爱,不是经常说“慈母多败儿”吗?可是《道德经》为什么把“慈”放到第一位呢?这是针对坐在对面的提问者的。作为领导、作为诸侯王,你在这个位置,就要有慈母的情怀,才能有真正的担当、勇敢。如果没有慈母的情怀,一出事就会出卖国家和人民,一出事就把自己的部下当做替罪羊推到前边。
“二曰俭,俭故能广。”我还是觉得这位老先生对咱们中国人了解得非常深刻,我们中国人致命的弱点是什么?好面子,好虚荣,好攀比。所以一旦是公开的场合,一旦是监督不力,往往就奢靡之风盛行,浪费之风盛行。
没有节俭节制,而是有奢靡之风浪费之风,那就没办法“广”,“广”就是长久持续。家庭没有培养出节俭、节制之风,家庭就没有办法长久持续地发展,所以要勤俭持家
。国家人民没有培养出节俭节制之风,而是奢靡浪费,这个国家也没有办法长久持续地发展。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先理解“成器长”,咱们中国很多的词是组合性的,所以大家理解的时候,也要把它组合的东西拆开,“成器长”拆成四个字“成器成长”。我们怎么样才能不断地成长,终成大器呢?“不敢为天下先”,现在咱们天天讲叫“敢为天下先”,这又来一个“不敢为天下先”,这两句话不就怼上了吗?其实这两句话根本不矛盾,讲的不是一回事儿。
我们现在强调的“敢为天下先”,是敢闯敢创新,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道德经》讲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呢?
做领导,领着大家做事,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要懂得先人后己,不要私欲膨胀,不要什么事情只关注自己,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终成大器。
各位是否还记得我在前面给大家说过,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用别人给你画出重点,你自己都能感觉到,因为老子在书里不断地强调自己的重点,
一种强调的方法是重复,第二种强调的方法是头尾,第三种强调的方式就叫正反
,也就是他正面讲完了,觉得是还言犹未尽,要从相反方面给大家再论证一下,你看这一章不就是这样吗?现在的人是什么样的,本来应该按照道的方式来做,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我们把这“不敢为天下先”也可以概括成两个字叫“谦让”,或者概括一个字叫“让”。我有三宝,
慈、俭、让
。可是老子对当时的人不满意,这些人都怎么做的?“舍慈且勇”,根本没有这种情怀,还到处炫耀自己的勇敢。我们现在不也经常看到这种情况?酒驾了,还拍个视频给警察发过去,我醉驾,警察你来抓我呀,炫耀自己无赖似的勇敢。“舍俭且广”,没有这种节俭、节制,还奢求长久持续地发展,不可能。“舍后且先”,遇到好处、利益,争先恐后,一点都不肯让,甚至不该自己的也抢,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死矣!”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把自己弄到死路上去了。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些讲完了,又把他讲的第一个“慈”再说一遍。有这种慈母情怀的人,那么面临事情的时候就会“以战则胜”。他勇于担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领着这个大家当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守则固”,国家遇到侵犯的时候,领导者的这种情怀,力量无尽,守无不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如果天真的有情感的话,他要拯救国家的人民,拯救团队团体,一定是“以慈卫之”,你一定有这种慈母的情怀才值得,因为它本身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六十七章,核心的就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要坚定、坚持地按照去做。
【第6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善于做基层领导的人,不耀武扬威、盛气凌人;善于作战的人,懂得制怒而不会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善于处下。这就叫不争的品德,这就叫善于集中大家的力量,这就叫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这一章讲什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喜欢拿战争的术语来打比方,比如说我们现在吃个饭,也可以说“打个冲锋”,来个“歼灭战”,平常我们也经常讲“占领制高点”。这一章既是在讲战争,又通过战争延伸开来,讲普遍性的制度。
“善为士者不武”,
“武”的意思就是耀武扬威
。善于做基层领导者的人,或者说指挥打仗的士官,不耀武扬威。不要有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就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善为士者不武”,保持一种谦逊的、平和的、冷静的心态。
“善战者不怒”,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是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不怒”,懂得制怒。任何一个人不管他位置多高,在急躁、浮躁、暴躁、狂躁的心理状态下都谈不上智慧
。我们看一下“怒”的写法,上面是个“奴隶”的“奴”,下面是个“心”,当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心成了情绪的奴隶,没有办法保持清醒、冷静、理智的心理状态,才会发怒。所以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善于做事的人,要保持这种清醒、冷静、理智的心理状态。
“善胜敌者不与”,“不与”,就是不和他发生正面的冲突。
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讲,善于制胜的人,懂得用委婉迂回的方式获得胜利。我们把这个“战争术语”延伸一下,其实在家里也一样,两个人情绪都到达高点、发生剧烈的冲突,这时候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懂得以退为进,懂得用委婉迂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战胜对方,说服对方。
“善用人者为之下”,我在前面多次说过,这是《道德经》从头至尾强调的一个最普遍的原则,
善于处下者方能真正居上。
一个领导者也是如此,朋友之间相处也是如此,保持自己这种谦逊处下的态度,这样才能够跟人和谐相处,才能“用人之力”。
这个叫什么?“是谓不争之德”。“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尤其是“善用人者为之下”,都是《道德经》里边从头至尾强调的“不争之德”。说到“不争之德”,我们的思路又回到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后边讲了“不争”的七种品德:去大家不愿意去的地方——“居善地”;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静水流深——“心善渊”;和别人相处,要懂得关爱,一视同仁——“与善仁”;讲话要讲诚信——“言善信”;公平、公正、清廉,所谓政清如水——“政善治”;做事情的时候要尽其所能,像水一样有多种多样的这种本领——“事善能”;善于把握时机,掌握机会——“动善时”。所以,这里的“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也是对这个“不争之德”的进一步说明。这个就叫“用人之力”,我们熟悉的一个词叫“借力打力”,熟悉的一句话叫“孤举者不起,众行者易趋”。一个人举重物举不起来,大家同心协力,形成这种趋势,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既然如此,就要懂得用人之力,而不是孤军奋斗,这样做才能够很好地和别人和谐团结。再往高了说“是谓配天古之极”,“古”就是古往今来,所谓“配天”就是符合天道,这些是古往今来的大智慧。
第六十八章没有什么难的地方。大家要明白一点,我们中国人习惯用战争的术语来讲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第69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译文】懂得用兵的人曾说:我不敢主动发动战争进犯别人,而只在被进犯时不得已而应战;作战时不敢盲目进军哪怕一寸,而要后退一尺,以退为进。(在入侵国家的领土上)虽然人民没有排成行列阵势,没有面对人民奋臂作怒,虽然好像没有面对敌人,虽然人民手中没有兵器,但四处都是侵略者的敌人。没有比轻敌更大的祸患,轻敌就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相持时,被同情、被支持的一方会获胜。第六十八章是用战争的术语来做比方,讲的道理当然比仅局限于战争更为广泛。第六十九章我们也当作如是观,他讲的是战争的事情,但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做延伸、做扩展,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工作中的普遍的思想与智慧。
我们知道《道德经》里边很多的内容并不是老子本人的话语,他也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经常在回答坐在对面的圣、王、士这些领导者的问题的时候,引用当时或者以前那些智者的语言。
第一句话,“用兵者言”,懂得用兵的人怎么做谋划?怎么来认识问题呢?“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才不去老是发动战争去侵略别人,“国虽大,好战必亡。”“我不敢进寸而退尺”,打不过的时候,对手力量太强大的时候,就要懂得以退为进,这个叫什么呢?这个就叫“
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这十二个字怎么理解?我先换一个角度给大家来认知这个问题。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有很多日本人就对这场战争表示不是很服气,因为他们有的认为,是因为东条英机改变了战略,才导致这场战争在中国的战场上的失利;有的人认为,日本战败是因为美军的加入,所以他们也想专门研究战败的原因。有一位日本学者专程来到了中国,他也是通过一本经典来了解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思想与智慧,这本经典就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各位知道,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的八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五日,就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洛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就已经开始讲持久战的思想,一九三八年的时候这本书就面世,这不是战后的马后炮,是战前的预测。他把整个战争的进程就概括为六个字,而历史就是沿着这六个字发展:退却,相持,反攻。一开始当然日本侵略者锋芒外露,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跟他们对抗,因为日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当时我们的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政令不统一。日本军队装备精良,又蓄谋已久,所以一开始没有可能把他们赶出去,他们肯定会占领我们很多地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懂得退却,以退为进。但是日本的军队又不多,占领我们的地方多了,双方就进入了一种相持的阶段。因为武汉和鄂西会战之后,双方就进入相持阶段,咬牙坚持。我们中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况且我们是一个统一的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拖住了那么多的日本军队,自然要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国际力量的援助,最后获得胜利。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陷在中国的战场上?因为原本按照日本人的想法,中国战场很快就能拿下来,以此为基地,北面是针对苏联,南面是针对南洋的那些国家,很多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它的主要的目标并不是在中国。可是没想到中国的战场,几乎拖住了它绝大部分的力量,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几句话,“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侵略者进入了另外一个国家,虽然这个国家的人民没有站成军队的样子,“行无行”,但是他们不都是你的敌人吗?“攘无臂”,打击你非得用拳头吗?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坚壁清野可不可以?游击战可不可以?全民皆兵,所以叫“扔无敌”。“执无兵”,虽然他们手中没有兵器,但他们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侵略者对抗,到处都是敌人。所以为什么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因为你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进入到别的国家的军队会遭到别的国家人民的反抗,到处都是你的敌人,“扔无敌,执无兵”。所以对于战争而言,你不要认为一个小的国家就好侵略,“祸莫大于轻敌”,对双方皆是如此。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轻敌,就把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道”丢掉。所以在战争中要冷静理智,要对对方予以重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不要轻敌。
下面这句话基于上面的这个意思就好理解,“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就是站在正义一方的抵抗的军队、防御的军队,对抗侵略者,处在相持的阶段,双方相持不下、在那较劲的时候,旁边只要有人帮一下,都会起大的作用。可是大家知道问题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在旁人,没有形成相持的状态谁帮也没用。所以我们说这句话让我们领悟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人获得这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中国人自身,而不在于外面力量的援助。斯大林曾经说过,
拉开窗帘天是亮,你不拉开窗帘,天也是亮
,反正中国人会获胜,应该帮一下。所以这决定的作用不在外部,而在于我们中国自身。讲得最妙的是最后一句话,最后谁获胜呢?“哀者胜矣”,“哀”可不是哀伤的意思。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中有一句话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哀”就是同情
。我们中国人从古汉语里面延续了一个习惯,讲话的时候这种使动用法,通俗地说就是被动型用法。比如我们说老头晒太阳,其实是老头被太阳晒。比如大家到陕西来吃的肉夹馍,那是肉夹馍吗?那是肉被馍夹住了。所以这种使动的用法,用这个来理解,这句话就很清楚了,“哀者胜矣”,谁是被同情、被支持的一方,最后获得胜利。
“退却,相持,反攻”——惊人的一致。毛泽东从十几岁就开始读《道德经》,我觉得他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最大的启发就是这种格局上的、战略上的。人站得高了才能看得远,对未来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这种预测。
所以我说第六十九章,大家不要只局限在战争的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我们的智慧得以扩展和延伸,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思想与智慧,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
************(End)************
愿我们所遇之人,所历之事,所见之物,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美好。
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4MTcyNzQ5MA==&mid=2247495291&idx=4&sn=960dd08cd889e70f3fd6bfd9d5d1388c
虾响者
草根级教育家,犀鸟级创业者,马拉松中度成瘾者,羽毛球,摄影爱好者;笃信天道酬善,利他自利。专注分拣设备研发,聚焦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最新文章
物流学、高等物流学和低空物流学
毛姆:真、美、善之我见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65-69)
工程伦理2—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引导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59-64)
五种智能邮政快递装备的功能模块和核心技术
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53-58)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49-52)
工程与伦理
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43-47)
想象力和意识
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41-42)
什么是问题意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道德经38-40)
《物流学》的20个基本问题
邮票上的奥运【海明老师传邮No.5(101-153)】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32-37)
“一个概念”的九层含义——黑格尔
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快递人之间、快递人与客户之间
研究生《信息素养》课的六个关键问题
《工程伦理》典型案例分析
《工程伦理》主要内容
“人机裹法环”——快递行业安全管理五要素
普货,敏感货和禁寄物品
圣人为腹不为目(道德经10-12)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7-8)
微视野-202408
生活、精英和哲学的内涵
《工程伦理》课程的基本概念
伦理与道德关系
观点100(No.10)——敬过往爱当下向未来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18-20)
天上西藏主题邮局——拉萨打卡圣地
云上桃源主题邮局——林芝最热打卡点
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
观点100(No.9)——人永远都有一套哲理来解释自己为何缺乏勇气
和光同尘——韩鹏杰讲《道德经》
如何激活运气
郭春林:哲学智慧与人生思考
韩鹏杰:道前德后始识经(道德经讲什么)
苏兆强:行者风笛(No.1)
中医减肥的常识
观点100(No.8)——这个人绝不是你
网坛四奇才(大威、小威、李娜和郑钦文)背后的超男
苏兆强:箴言絮语——心灵驿站(No.3)
《道德经》全文
《大学》原文
《中庸》全文
《论语》全文
人间“政道”:李先生身上的《道德经》智慧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