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65-69)

文摘   2024-09-28 06:15   陕西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以前那些善于按照道来治理国家的人,不教百姓有心眼、技巧,而是使人民敦厚淳朴。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奇技淫巧太多。所以用技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技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知道这两者的差别,这就是治国的法则。按照规律了解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啊,远啊,最后又返回了宁静朴实的根本,这样就符合自然,达到了最大的和顺。
这一章所涉及的,也是我们现在哲学里面经常讲的一个道理,叫“否定之否定”规律,讲事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肯定,第二个阶段是否定,第三个阶段是否定之否定。比如说麦粒长出麦苗,最后结出更多的麦粒,这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常常重复第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却是在更高的程度上重复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这一章和第四十章讲的“反者,道之动”,所运用的哲学的智慧和道理是一样的,既然这样,把这个道理运用到治国上,应该如何呢?这就用到了一个我们大家熟悉的词,叫“返璞归真”,《道德经》认为治民最关键的是要使民风纯朴,不要那么多的技巧,不要那么多的套路。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这一章,就明白了老先生的良苦用心。
“古之善为道者”,以前的那些善于按照道来治理国家的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是让百姓有那么多的心眼技巧。这个“愚”,不是愚民,而是敦厚、厚道,让人民的民风纯朴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他心眼多、技巧多。“智”就是技巧、心眼、套路。“故以智治国,国之贼”,用技巧来治国,经常用骗术谎言,这是国家的灾难。“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用这些技巧,让民风纯朴、敦厚,这个才是国家的福祉、国家的福分。
“知此两者,亦稽式。”“稽式”就是法则。知道这两个的差别,这就是一个法则,治国的一个法则。“常知稽式”,“常”就是规律。按照规律,我们来了解这个法则。这叫什么?“是谓玄德”,“玄”就是深远的意思,这个就是深远的智慧与品德。
下面这句话就是我一开头讲的,这个品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与物反矣”不就是“反者,道之动”吗?我们都能看到事物的正向的发展,所以《道德经》经常提醒我们,“反者,道之动”,道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你理解问题也不能只看一面。“与物反矣”怎么解释呢?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最后又回到了它的根本。根本是什么?“归根曰静”。民心没那么多的躁动,变得清静宁静、敦厚朴实,这不就符合大道了嘛。“然后乃至大顺”,这样慢慢地就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符合自然之道。
所以,这一章讲的就一个问题:你用什么方式治国呢?要让民心变得纯朴、敦厚,返璞归真,没那么多的技巧,没那么多的套路,没那么多骗人的把戏,这样才是符合大道。
【第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所以要想站在上面领导好人民,必须在言语上懂得谦逊;要想站在前面领导好人民,必须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所以圣人在上面领导大家而大家没有感到沉重的负担,在前面领导大家而大家没有感觉受到伤害。所以天下人都乐于拥戴他而不会感觉厌倦。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这一章所讲的这个道理是《道德经》从头至尾所强调的“善于处下”,只有善于处下,才能真正居上。我们在一开始说过,《道德经》的很多话是针对那些领导者、统治者讲的,所以老先生认为越是位置高的领导者、统治者,越要善于处下,为什么呢?
首先从处下的结果上来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句话我在前面也多次引用过。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江大海,是因为善于处下,不辞细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先拿“百川归海”的形象讲了这个道理,让大家有一个感知。下面就开始讲具体的做法和内容。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所以你要想站在上面领导好下面这些人,在语言上要懂得谦逊、谦让。领导者,尤其国君、皇帝这一类的,讲话的时候不能够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自尊自大,不可一世。第三十九章说过“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所以在语言上要谦逊。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要站在前面当好领导、当好领头的,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想要领导别人就得给别人利益。一个人既要领导别人,又想什么好处、利益、功名都抢在自己手上,这个人下场不是不言而喻的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官、做领导不得如此吗?钱钟书先生认为范仲淹这两句话就是出自《道德经》的。但是人家学得比较好,不也成了大家都熟悉的名句了吗?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你在上面领导大家,大家没有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处前而民不害”,你在前面领导大家,大家没有感觉到你对他的危害。因为你要想领导别人,得让别人得到利益。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说:“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这里的食禄者不与民争利,意思是做官的人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所以天下的人民都往高举你,往前推你,不感觉到厌倦、厌烦。如果统治者穷奢极欲,危害百姓,草菅人命,下面的人就会感觉到“害”、感觉到“重”,这样的人百姓会“乐推”吗?当然不会。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领导者,能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拥戴,正因为你不争,不与民争利,不与其他人争名,“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结果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越是争的人,最后往往失败得越惨,因为你的位置已经规定了你应有的担当、使命和责任。陈毅元帅讲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形象而深刻,那么,反过来用这个道理讲,就得以更加明确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不争”,并不是消极被动,“不争”,当然要了解边界,不争边界之外的东西,这样的话才能“天下乐推而不厌”。
【第67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天下都说我的道大,似乎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是因为道大,所以不像。如果像,就早已归为具体事物了。我有三件最珍贵的宝物,值得永久保持。一个是“慈”,一个是“俭”,一个是“不敢为天下先”。有了慈母的情怀,才能真正的勇敢;节俭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遇到利益不争先,懂得先人后己,才能成器、成长。现在的人舍弃慈母的情怀而炫耀勇武,舍弃节俭还奢求长久持续的发展,遇到利益争先恐后、一点都不退让,这是自寻死路!拥有慈母的情怀,自然是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如果天要拯救谁的话,一定是以慈母的情怀来守卫。
老子、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这都是同时代人,在他们那个时代,书其实只有一种题材,就是对话体。《论语》是孔子弟子记的,记得非常清楚,坐在对面的是什么人,提了什么问题,老师怎么回答,所以大家读起来一目了然。佛经呢?很多的佛经也都是释迦牟尼对弟子问题的回答,大家看《金刚经》,是回答须菩提的,《心经》是回答舍利子的,都是针对他们的问题的回答。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叫柏拉图,写了一本《对话录》,就是记载当时苏格拉底跟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各种问题的解答。其实《道德经》的最早的形成也是这种形式,也是对面坐的人问的问题,老先生给予回答,也是对话体,所以我们读这本书,始终要感觉到这是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解释和回答,这样很多问题我们才能够得以正确地理解。
那么这一章是在回答什么问题呢?对面坐的人,问老子关于道和德的事,老先生给他讲半天,他没听懂,于是提出要求:能不能把你的思想概括得简单点?你让我也能听得明白。大家自然会有疑问,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是不是我自己在杜撰?让我们回到原文,大家看一下这一章的开头就清楚了。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老子这个意思就是说,不仅是你,天下人都认为我把道讲得太大、太宽泛了,听不懂。你听不懂,我得给你打比方,类比虽然不能够说明问题,但是它可以让人理解问题。我说道就像风一样,大象无形,你们说不像;我说道就像水一样,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你们还说不像……“夫唯大,故似不肖。”正因为把道讲得这么大,拿什么给他打比方,他都说不肖,所以老子就感慨,假如真的像的话,“久矣其细也夫”。意思是假如真的像,那早就归到小道了。比如,说道像一条大河,你拿这个比方,要像的话,就像支流了。道就像一条大道,你要说比方像的话,就像小道。其实意思就说,拿道打比方,要是真的像的话,就是把道说得太小、太细了。
那怎么办?不跟你讲那么多了,把我的思想概括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剩下三个方面,“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把我的思想概括到最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剩下三个方面拿出去,按照去做就行。那这“三宝”是什么呢?“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大家解读这三组词的时候,不可以单独先解释几个字词,一定要把“三宝”里边的字词和后面的语句连接来解读:“一曰慈,慈故能勇;二曰俭,俭故能广;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否则,会失之宽泛。
“一曰慈,慈故能勇。”“慈”是指什么?指的是慈母的情怀。做领导、做家长,有了慈母的情怀,才能有真正的担当、勇敢。如果你单独解释这个“慈”就麻烦了,慈母有时候也唠里唠叨,有时也无原则地爱,不是经常说“慈母多败儿”吗?可是《道德经》为什么把“慈”放到第一位呢?这是针对坐在对面的提问者的。作为领导、作为诸侯王,你在这个位置,就要有慈母的情怀,才能有真正的担当、勇敢。如果没有慈母的情怀,一出事就会出卖国家和人民,一出事就把自己的部下当做替罪羊推到前边。
“二曰俭,俭故能广。”我还是觉得这位老先生对咱们中国人了解得非常深刻,我们中国人致命的弱点是什么?好面子,好虚荣,好攀比。所以一旦是公开的场合,一旦是监督不力,往往就奢靡之风盛行,浪费之风盛行。没有节俭节制,而是有奢靡之风浪费之风,那就没办法“广”,“广”就是长久持续。家庭没有培养出节俭、节制之风,家庭就没有办法长久持续地发展,所以要勤俭持家。国家人民没有培养出节俭节制之风,而是奢靡浪费,这个国家也没有办法长久持续地发展。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先理解“成器长”,咱们中国很多的词是组合性的,所以大家理解的时候,也要把它组合的东西拆开,“成器长”拆成四个字“成器成长”。我们怎么样才能不断地成长,终成大器呢?“不敢为天下先”,现在咱们天天讲叫“敢为天下先”,这又来一个“不敢为天下先”,这两句话不就怼上了吗?其实这两句话根本不矛盾,讲的不是一回事儿。我们现在强调的“敢为天下先”,是敢闯敢创新,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道德经》讲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呢?做领导,领着大家做事,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要懂得先人后己,不要私欲膨胀,不要什么事情只关注自己,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终成大器。
各位是否还记得我在前面给大家说过,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用别人给你画出重点,你自己都能感觉到,因为老子在书里不断地强调自己的重点,一种强调的方法是重复,第二种强调的方法是头尾,第三种强调的方式就叫正反,也就是他正面讲完了,觉得是还言犹未尽,要从相反方面给大家再论证一下,你看这一章不就是这样吗?现在的人是什么样的,本来应该按照道的方式来做,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我们把这“不敢为天下先”也可以概括成两个字叫“谦让”,或者概括一个字叫“让”。我有三宝,慈、俭、让。可是老子对当时的人不满意,这些人都怎么做的?“舍慈且勇”,根本没有这种情怀,还到处炫耀自己的勇敢。我们现在不也经常看到这种情况?酒驾了,还拍个视频给警察发过去,我醉驾,警察你来抓我呀,炫耀自己无赖似的勇敢。“舍俭且广”,没有这种节俭、节制,还奢求长久持续地发展,不可能。“舍后且先”,遇到好处、利益,争先恐后,一点都不肯让,甚至不该自己的也抢,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死矣!”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把自己弄到死路上去了。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些讲完了,又把他讲的第一个“慈”再说一遍。有这种慈母情怀的人,那么面临事情的时候就会“以战则胜”。他勇于担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领着这个大家当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守则固”,国家遇到侵犯的时候,领导者的这种情怀,力量无尽,守无不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如果天真的有情感的话,他要拯救国家的人民,拯救团队团体,一定是“以慈卫之”,你一定有这种慈母的情怀才值得,因为它本身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六十七章,核心的就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要坚定、坚持地按照去做。
【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善于做基层领导的人,不耀武扬威、盛气凌人;善于作战的人,懂得制怒而不会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善于处下。这就叫不争的品德,这就叫善于集中大家的力量,这就叫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这一章讲什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喜欢拿战争的术语来打比方,比如说我们现在吃个饭,也可以说“打个冲锋”,来个“歼灭战”,平常我们也经常讲“占领制高点”。这一章既是在讲战争,又通过战争延伸开来,讲普遍性的制度。
“善为士者不武”,“武”的意思就是耀武扬威。善于做基层领导者的人,或者说指挥打仗的士官,不耀武扬威。不要有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就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善为士者不武”,保持一种谦逊的、平和的、冷静的心态。
“善战者不怒”,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是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不怒”,懂得制怒。任何一个人不管他位置多高,在急躁、浮躁、暴躁、狂躁的心理状态下都谈不上智慧。我们看一下“怒”的写法,上面是个“奴隶”的“奴”,下面是个“心”,当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心成了情绪的奴隶,没有办法保持清醒、冷静、理智的心理状态,才会发怒。所以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善于做事的人,要保持这种清醒、冷静、理智的心理状态。
“善胜敌者不与”,“不与”,就是不和他发生正面的冲突。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讲,善于制胜的人,懂得用委婉迂回的方式获得胜利。我们把这个“战争术语”延伸一下,其实在家里也一样,两个人情绪都到达高点、发生剧烈的冲突,这时候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懂得以退为进,懂得用委婉迂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战胜对方,说服对方。
“善用人者为之下”,我在前面多次说过,这是《道德经》从头至尾强调的一个最普遍的原则,善于处下者方能真正居上。一个领导者也是如此,朋友之间相处也是如此,保持自己这种谦逊处下的态度,这样才能够跟人和谐相处,才能“用人之力”。
这个叫什么?“是谓不争之德”。“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尤其是“善用人者为之下”,都是《道德经》里边从头至尾强调的“不争之德”。说到“不争之德”,我们的思路又回到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后边讲了“不争”的七种品德:去大家不愿意去的地方——“居善地”;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静水流深——“心善渊”;和别人相处,要懂得关爱,一视同仁——“与善仁”;讲话要讲诚信——“言善信”;公平、公正、清廉,所谓政清如水——“政善治”;做事情的时候要尽其所能,像水一样有多种多样的这种本领——“事善能”;善于把握时机,掌握机会——“动善时”。所以,这里的“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也是对这个“不争之德”的进一步说明。这个就叫“用人之力”,我们熟悉的一个词叫“借力打力”,熟悉的一句话叫“孤举者不起,众行者易趋”。一个人举重物举不起来,大家同心协力,形成这种趋势,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既然如此,就要懂得用人之力,而不是孤军奋斗,这样做才能够很好地和别人和谐团结。再往高了说“是谓配天古之极”,“古”就是古往今来,所谓“配天”就是符合天道,这些是古往今来的大智慧。
第六十八章没有什么难的地方。大家要明白一点,我们中国人习惯用战争的术语来讲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第69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译文】懂得用兵的人曾说:我不敢主动发动战争进犯别人,而只在被进犯时不得已而应战;作战时不敢盲目进军哪怕一寸,而要后退一尺,以退为进。(在入侵国家的领土上)虽然人民没有排成行列阵势,没有面对人民奋臂作怒,虽然好像没有面对敌人,虽然人民手中没有兵器,但四处都是侵略者的敌人。没有比轻敌更大的祸患,轻敌就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相持时,被同情、被支持的一方会获胜。第六十八章是用战争的术语来做比方,讲的道理当然比仅局限于战争更为广泛。第六十九章我们也当作如是观,他讲的是战争的事情,但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做延伸、做扩展,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工作中的普遍的思想与智慧。
我们知道《道德经》里边很多的内容并不是老子本人的话语,他也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经常在回答坐在对面的圣、王、士这些领导者的问题的时候,引用当时或者以前那些智者的语言。
第一句话,“用兵者言”,懂得用兵的人怎么做谋划?怎么来认识问题呢?“吾不敢为主而为客”,我才不去老是发动战争去侵略别人,“国虽大,好战必亡。”“我不敢进寸而退尺”,打不过的时候,对手力量太强大的时候,就要懂得以退为进,这个叫什么呢?这个就叫“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这十二个字怎么理解?我先换一个角度给大家来认知这个问题。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有很多日本人就对这场战争表示不是很服气,因为他们有的认为,是因为东条英机改变了战略,才导致这场战争在中国的战场上的失利;有的人认为,日本战败是因为美军的加入,所以他们也想专门研究战败的原因。有一位日本学者专程来到了中国,他也是通过一本经典来了解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思想与智慧,这本经典就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各位知道,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的八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五日,就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洛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就已经开始讲持久战的思想,一九三八年的时候这本书就面世,这不是战后的马后炮,是战前的预测。他把整个战争的进程就概括为六个字,而历史就是沿着这六个字发展:退却,相持,反攻。一开始当然日本侵略者锋芒外露,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跟他们对抗,因为日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当时我们的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政令不统一。日本军队装备精良,又蓄谋已久,所以一开始没有可能把他们赶出去,他们肯定会占领我们很多地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懂得退却,以退为进。但是日本的军队又不多,占领我们的地方多了,双方就进入了一种相持的阶段。因为武汉和鄂西会战之后,双方就进入相持阶段,咬牙坚持。我们中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况且我们是一个统一的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拖住了那么多的日本军队,自然要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国际力量的援助,最后获得胜利。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陷在中国的战场上?因为原本按照日本人的想法,中国战场很快就能拿下来,以此为基地,北面是针对苏联,南面是针对南洋的那些国家,很多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它的主要的目标并不是在中国。可是没想到中国的战场,几乎拖住了它绝大部分的力量,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几句话,“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侵略者进入了另外一个国家,虽然这个国家的人民没有站成军队的样子,“行无行”,但是他们不都是你的敌人吗?“攘无臂”,打击你非得用拳头吗?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坚壁清野可不可以?游击战可不可以?全民皆兵,所以叫“扔无敌”。“执无兵”,虽然他们手中没有兵器,但他们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侵略者对抗,到处都是敌人。所以为什么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因为你侵略者是不得人心的,进入到别的国家的军队会遭到别的国家人民的反抗,到处都是你的敌人,“扔无敌,执无兵”。所以对于战争而言,你不要认为一个小的国家就好侵略,“祸莫大于轻敌”,对双方皆是如此。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就把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道”丢掉。所以在战争中要冷静理智,要对对方予以重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不要轻敌。
下面这句话基于上面的这个意思就好理解,“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就是站在正义一方的抵抗的军队、防御的军队,对抗侵略者,处在相持的阶段,双方相持不下、在那较劲的时候,旁边只要有人帮一下,都会起大的作用。可是大家知道问题的决定性作用并不在旁人,没有形成相持的状态谁帮也没用。所以我们说这句话让我们领悟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人获得这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中国人自身,而不在于外面力量的援助。斯大林曾经说过,拉开窗帘天是亮,你不拉开窗帘,天也是亮,反正中国人会获胜,应该帮一下。所以这决定的作用不在外部,而在于我们中国自身。讲得最妙的是最后一句话,最后谁获胜呢?“哀者胜矣”,“哀”可不是哀伤的意思。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中有一句话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哀”就是同情。我们中国人从古汉语里面延续了一个习惯,讲话的时候这种使动用法,通俗地说就是被动型用法。比如我们说老头晒太阳,其实是老头被太阳晒。比如大家到陕西来吃的肉夹馍,那是肉夹馍吗?那是肉被馍夹住了。所以这种使动的用法,用这个来理解,这句话就很清楚了,“哀者胜矣”,谁是被同情、被支持的一方,最后获得胜利。
“退却,相持,反攻”——惊人的一致。毛泽东从十几岁就开始读《道德经》,我觉得他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最大的启发就是这种格局上的、战略上的。人站得高了才能看得远,对未来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这种预测。
所以我说第六十九章,大家不要只局限在战争的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我们的智慧得以扩展和延伸,成为一个普遍性的思想与智慧,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
************(End)************
愿我们所遇之人,所历之事,所见之物,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美好。
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虾响者
草根级教育家,犀鸟级创业者,马拉松中度成瘾者,羽毛球,摄影爱好者;笃信天道酬善,利他自利。专注分拣设备研发,聚焦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