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18-20)

文摘   2024-08-25 02:55   陕西  

本文摘自韩鹏杰的《道德经说什么》。

十八 十九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经典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楚简本: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

大道荒废了,就有人站出来提倡仁和义;智慧、谋略、心机被推崇,就会有大奸大伪;六亲不和睦了,才会看出慈父孝子;国家昏乱之时,才会看出谁忠谁奸!

(为政者)弃绝智谋算计和巧言令色,对百姓是有百倍之利;弃绝投机取巧和功利之心,那么也就没有盗贼之行;弃绝虚伪和焦虑,百姓方能复归于孩童般真实。当然,仅仅以这三个方面作为规定条文还不够,还要经常有师来耳提面命地嘱托为政者:要内怀纯朴、表里如一,要减少自己私欲清静为政。

十九章系后学者借老子之名攻击儒家之语,属于窜入,故按楚简本重新梳理,正本清源。现在来看第十八章。当年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是用楚国的文字刻成的。这本书当时没名字,也没分章,是后人把它分成九九八十一章。所以大家一听就知道,这为了应九九归一,九九八十一。所以有的本来是一章的内容,你比如说第十八章、第十九章是一章的内容,第二十章开头这四个字“绝学无忧”是第十九章里边的内容。当年河上公,汉初的时候,这个人年纪就蛮大了,这个人把它分章的时候,为了应“九九八十一”,第十八章第十九章一章内容,他强行拆成两章,而且本来明确的属于这一章的内容“绝学无忧”,他又给放到了第二十章。所以这本书,我们尽管选的是经典本,但它本身也有这种字数,有这种碎片化的倾向,大家要注意。所以,后来清朝的启蒙思想家魏源就把它分成六十八章,像这个都是合并到一块的。我们现在虽然用八十一章的本子讲,但要明确的是一章的内容,我们在讲的时候也把它合并到一起。

这几章讲的事情是什么呢?大家知道老子讲两个字“道”和“德”,这两个字是有历史顺序的,因为按照老子的理论是,有“道”的时候,德就可以不用去管它,“道”没有了就得提倡“德”了,“德”没有了就得用“法”了。他说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因为在当时老子就已经看得出来了,叫“大道废,有仁义”。大道没有了,大家就起来提倡仁义了。道家对儒家的仁义之说,他还是有看法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反对,为什么呢?没办法。越缺什么越提倡什么,这就是这两章的核心的逻辑。一个社会天天提倡道德的时候,证明什么?证明它道德已经滑坡了。一个社会天天讲要关爱妇女的时候,就证明妇女的地位出问题。什么时候三八妇女节取消了,那就说明妇女的地位真的提升了一步了,什么时候教师节没有了,证明教师地位真正提高了。现在每年都过三八妇女节,每年都过教师节,就证明现在你还处在弱势群体。所以这个是老子的逻辑,就是说,按照历史发展的情况上来讲,有道的时候就不需要德,有德的时候就不需要法。这个德就是儒家的仁义,儒家的用法。你看不就是这样嘛,在战国时代大家都敬于气力,所以韩非子讲中古敬于仁义,就是春秋时候大家还讲仁义,现在敬于气力,就开始用法了,谁力量强,谁孔武有力,谁个大,那天下就是谁的。

这不就是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嘛。西方有一种理论叫“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它是在讲历史发展的进程,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衰落。老子的感慨也是这样,以前这有道的时候不需要,现在大道废,有仁义,大道被废止了,没有了,所以大家开始提倡仁义。孔孟的仁义不行了,韩非子就提倡法,这是他这个里边讲的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大家都讲智慧就是巧智,是挺好的,可是大家知道这人一有了智慧,觉得自己智慧高了,心眼多了,就开始想骗别人了,就开始想琢磨别人了。很多懂得运用智慧来骗人的人,就成了最大的伪君子,包括我们说历史上像王莽那样,后人感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现在我们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当时很多人认为他就是抢周成王的位置嘛,就是奸臣。假使当时那时候周公大家都骂他的时候,他那时候没了,谁知道他是忠是奸。王莽当初未篡的时候,礼贤下士,所有的事情做得都非常的妥当,结果篡完权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人。所以这个事情“慧智出,有大伪”。这就是老子讲问题的方式,他说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你千万不敢说这件事情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就智慧这个事儿。大家都在努力地培养,让我们更有智慧,可是智慧的另一面不就是欺骗嘛。想骗人的人不都是认为自己智慧高巧智高嘛,能力强嘛。慧智出,有大伪。

下边讲的这个就跟我们日常的关联比较密切了。六亲不和有孝慈。如果大家原来在家里做的都是这个样子,对长辈很好,对父母很好,都很孝,那提倡什么孝?大家都孝,提倡它干吗。就像我们经常说那句话叫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都应该这样。现在为什么提倡孝?为什么提倡慈?因为有的人他就不是慈父慈母,有的他就不是孝子,乱了套了,家里六亲父母、夫妇、兄弟,六亲不和,才有孝有慈这回事。“国家昏乱,有忠臣”,大家想不是这么回事,你看我们讲历史上那些忠臣,包括像岳飞,他们这些人,不都是在国家混乱的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吗?天下和平的时候看得出谁忠谁奸呢?我们经常讲,你这黄金得靠火炼,就这个才显示出来的。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重要的是他要讲的前面那两句。大道废,有仁义,如果真的大家回归大道了,仁义都是大家做的正常的事情不用提倡,大家都是这样。“慧智出,有大伪”,大家都返璞归真的时候,互相以诚相待的时候,没有必要那么多的虚与委蛇,也没那么多的伪事了。

所以应该怎么做呢?绝圣弃智。大家知道三绝,在禅宗的话语里叫截断众流,这就是开头就像霹雳闪电一样,如果我们大家觉得我们都应该向圣靠拢,向智者靠拢,向仁义靠拢,可你看这章的“三绝”:第一条“绝圣弃智”,把这些什么圣、智,这些他们提倡的这些东西,你把它们都去掉,大家不需要这个。“民利百倍”——真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对人民来讲是最大的福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二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不要提倡仁义。你一提倡大家觉得那个东西做起来很难,太高了,这时候大家应该做的,日常就该为的事情,没有什么特殊的,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他做到孝慈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就是日常应该做的事情嘛,大家都应该这样,不这样才不正常。正常现象,你一提倡不就是不正常了吗?正常现象,不这样做才是不正常的。又复归到了有道的时候,那种孝慈的状态。第三条“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大家都不追名逐利,当然这是个理想状态了。让投机取巧之人无以可为,就像我们前面第三章里面讲的内容一样。你这样使夫智者不敢为,则无不治,现在绝巧弃智,让他们投机取巧的人,大家都不把这个当作一个该追求的目标,大家都不愿意这样做,这样做的人也没有立足之地。“绝巧弃智,民利百倍”。

有的这些我们叫“惊人之语”。听了就觉得这个简直就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这在禅宗里边话头就叫“截断众流”。所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这三者是:“绝圣弃智”,“绝仁去义”,“绝巧弃利”,是说这三者作为制度来讲,章程来讲还是不足以治国,因为这只是“破”。把这个仁义破掉,把三者破掉还不足,不足以作为治国,以为文则不足。我们讲以前这法令它是公布的,以为文则不足,还应该怎么样呢?另有所属,还得找到正确的方向,让大家思想精神有个归宿。因为我们经常讲,你看大家发微信时候经常说,唉!心“哈”了。陕西人的这个“哈”嘛,就是“坏”的意思。“心坏”了——什么制度都没用了。所以先思想有所属,这是老子给提出来的正确的方向,后边这个是他针对上边提的内容,他给我们认为应该是我们另有所属的方向,应该“见素抱朴”。

以前我那个时期有个作家叫张炜,他的小说《古船》后来拍成了电视剧。《古船》里边有个人物,喜欢道家的思想,给他两个儿子起名就是“隋见素”,“隋抱朴”。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道教里边的一个重要的人物葛洪,在杭州,葛岭炼丹的葛洪,自号“抱朴子”,他的著作也是《抱朴子》。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她就是从这《抱朴子》里边得到的启发。“见素抱朴”——很多人喜欢用这个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作为自己的名字,你让大家回归到这种敦厚朴素之心,不要很巧智,不要很多花哨的东西,最后返璞归真,见素抱朴,这让大家另有归宿的两点,“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家是不是禁欲思想?不。道家是说现在我们其实欲望太多了,私心太重了。人都有私心,有欲望,但是不要欲望膨胀,不要欲壑难填,不要私利,什么事情都只考虑到自己的私心私利,所以少私寡欲。说白了,人生两种方式,要么你做加法,不停地增加增长,要么做减法。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欲望少一分,私心减一分,其实幸福也多一分,它两个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一个就是“见素抱朴”,一个是“少私寡欲”,还有一个“绝学无忧”。把上边这些东西,断它。这不是已经讲了吗?绝仁去义,绝巧弃智,把这些东西去掉。前边讲的此三者,圣智、仁义、巧利,把这些东西去掉,那么这就是另有所属,说白了就一句话,返璞归真,让大家心都回归于简单而朴素。

这个问题,如果大家觉得讲半天还不是很透彻的话,我给大家说一个咱们关学的人对这个问题的领悟。陕西西安这一带的学问在历史上就属于关学。我们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处在四关之中的,所以叫“关学”!函谷关,武关,萧关,大散关,处在关中。关学里边三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宋朝的张载,字子厚;一个是明朝的冯从吾,冯少墟;一个是清朝的李顒,李二曲。那么张载讲的理论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认为天地其实都是一体的,所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家都是同胞,万物都是朋友,都是平等的。这是张载。

那么跟这章关联最密切的关学人物的领悟,就是明朝时候的御史冯从吾,他就在关中书院教学。关中书院是冯从吾建的。原来这地方是个寺院,就是现在西安南门那个地方,文化一条街那个地方。现在门口不还是关中书院嘛,他就在那宝庆寺讲课。你别看陕西人外表挺粗糙,但陕西人有一点——他对知识很尊重,这是历史上的文化传统。所以冯从吾在宝庆寺讲学的时候,听者千人,后来这寺院装不下了。好朋友们和官府给他修了一个关中书院,在此讲课。冯先生对中国文化的领悟的学问只概括为一百〇八个字,而这一百〇八个字,最后就剩下三句话了。冯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其实都不出乎这三句话。第一句话,“做个好人”。第二句话,“存点好心”。第三句话,“行些好事”。大家看,这里边没什么仁和义吧,没什么巧和智吧。这就是大家应该做的,你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存点好心,行些好事。你看不就归到最原初的人的心灵的状态,“见素抱朴”——朴素,“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不要学那么多的,天天学这些东西,倒把人搞乱了!道家认为人的本心便是真心,人的真心便是朴素之心,人的朴素之心便是少私寡欲。这个是最大的学问,不要为外在的花花绿绿的纷纷繁繁的那些学问所蒙蔽。

所以为什么大家到最后会读的书,会“由博返约”,越读越少,其实到最后伴随着我们人生的也许只是那一两本书,也可能到最后只剩下一篇文章,也可能到一生最后只剩下一两句话。真传一句话,假传才万卷书。所以我在前面说,你不管这古代的先贤哪一句话打动了你的心灵,拨动了你的心弦,令你想要击节赞赏,深得吾心,一定要持而保之,那可能才是你一生与之相伴随的,真正有智慧的,有价值的,有内涵的寓言。

二十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

译文:懂得道的学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烦了。真心同意与阿谀奉承,外表看起来能有多少差别呢?行善行恶又怎么能明确辨别呢?大家都敬畏的不能不去敬畏!这里面的智慧简直是没有边际啊!

宫庭里的人啊,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盛宴,去登春台赏景,我却独自淡泊没有一丝不难的征兆,就像婴儿还不知道笑一样。风骨刚健的独自站立而不站到任何一队。众人都有可夸耀的富有,可我却感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我是多么愚而笨啊!世俗中人都明察秋豪、斤斤计较,而我总是闷声不响、吃亏似无所知,淡定从容就像平静的大海,力量无尽就像无形的长风。俗人都好像知其所以,而我却似冥顽鄙陋的乡下人。我总和这些人不一样啊,我把奉养大道看作是最珍贵的行为。我们下面就来讲第二十章,得道者的自画像,或者明确地说,就是这位老先生的自画像。大家了解这一点,很多东西解释起来就相对来讲容易点,要不谁也不知道这一章在讲什么。先讲这是“绝学”,也就是高级的学问,绝学无忧,了解这个学问则是智者,智者无忧。按道家的说法则是有道者不忧。接着老子在这个地方讲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我很认真地听,你讲得对。你讲得太好了,老师你简直就是大师。这个能听出来是真心钦佩还是阿谀奉承吗?语气都是一样,讲的话都一样,相去几何,这差别到底有多大?谁能够鉴别出来呢?“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善恶,我们经常讲惩恶扬善,老子就讲善和恶这个事不也是这样吗?“相去若何”,也是想说“几”的意思,换了一个字意思都一样,这两者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

我们以为自己做了一个善事:我看一个人走路踉踉跄跄的,浑身是血,那个帮他到医院里边了,然后说这人走的时候我们还给人叫辆车,结果这个人是逃犯——我到底做的好事还是坏事?现在大家在街上开车,有很多人拿着布啪啪啪给你擦两下,然后跟你要钱,给,人得行善嘛,好家伙,每次都有人给他,他天天在开车的地方要,哪一天出车祸了,你做的好事还是恶事?这个东西你能够判鉴别吗?你以为做了好事,里边其他的也可能是祸事,那这事到底怎么办?你看一个人这样给大家讲,这样的人我们觉得很讨厌——说我今天做了个善事。你怎么知道是善事——我帮了一个人。你帮的那是好人还是坏人,你知道吗?

所以这个东西看老子的答案,老子给这个答案“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个社会有它一些规则,这是大家公认的规则,大家都按照规则做,你就按照规则去做。大家都说是黑的,那个东西是黑的,你非得说白的,你非得跟大家反着来,别人说什么你都好像高人一头一样,跟大家强辩,这样的人其实就不好了!所以我们经常讲顺应,叫做“外圆而内方”,叫做“与世推移,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大家都公认的事情,都遵守的事情,你为什么不遵守?我课堂上为什么要遵守你老师纪律,你在这讲课,我在这玩了咋了,我自由我愿意。“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为什么要敬重父母,有什么可敬重的,父母照顾我们是应该的,我还不愿来到这个世界,让我来到这个世界受苦。我尊重他,我不骂他一顿就好了。你这人不对吧,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连这么一个思想高深的人,最后给大家的解决的答案,那你也就知道在没有更高的解决的答案了,不要老在这个事情上纠结,按照公认的规则来,你管他是好人是坏人。你觉得做了一件好事,当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已经把善事做了,在你的心里无愧嘛。

我觉得有一件事情对我影响很大。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碰见要饭,就给他施舍的钱,旁边人告诉你给他干吗,那是个骗子!然后这人说他是不是骗子,与我何干?我把我的事情做了。这是我的心里边散发出了一种善,一种能量。我做了,去追究那个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我们很多人做了善事之后还去“追究”。甚至有人没做,为了平衡自己,也要追究人家,去追究人家种种不足,种种的不好、欺骗的行为,诸如此类。其实,这个做法不敢说不正确,起码这是不厚道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对吧?这个道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不敬畏大家公认的划出的道。一直探讨下去这个道理可是无边无际,也就是荒兮其未央哉!

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要顺应常理,下边该讲他的自画像了,既然是这样的,那大家怎么做?我怎么做?“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熙熙”就是欢乐的样子。大家都很欢乐,很高兴,像春天来的时候登台旅游一样,郊游一样,像享受盛宴一样。“太牢”——以前请客宴客的时候把那牛羊都关在那个圈里,关在太牢里,等祭祀的时候用,这个时候大家享受这个盛宴,别人都是这个样子,就像去赴宴一样,像登在高台上享受和煦的春风一样。大家注意,这个“熙”字非常有奥妙。本来这个熙字大家直接看了,好像是一个非常好的字,可是在中国文字里边,大家还知道一个词叫“熙熙攘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中国的文字里,这个字里边是吉凶各半,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好的字眼。老子用这个字其实两边的意思都在,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却非常淡泊,其未兆。兆就是兆头,我就淡泊,没有这个方面征兆的表现,大家都很高兴,我没觉得高兴,哪怕他说他不去参加盛宴,没有跟大家一起登高台,其实隐含的更深意思是“其未兆”。我哪怕去了,我也没有这个样子,我也不会感觉到特别高兴。我也不觉得这个是特别兴奋的事情。我感觉到是非常的平和平稳淡泊。

就是把自己跟别人在做区分,像什么样呢?“如婴儿之未孩”,你不要说还没有婴儿没有变成小孩,这就成了鬼话。这个“孩”就是笑声,就像这婴儿还不知道笑一样,不知道笑,没有征兆,按理说大家高兴的时候,这么好的事情,对大家都觉得很好的,不去了那就悲伤了。我不去也不悲伤,人家不叫我,不叫就不叫,独处也是一种智慧。那叫我去了,我也不会感觉到特别高兴,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比如那个人叫大家吃饭,遇见熟人都不敢问,你这一问就出事了。你也去,咱们一起走。你去干啥?那谁吃饭没叫你吗?坏事了。你这就不厚道了,真没叫的话,那边人也怨你,这个人还怨他。所以我觉得有的人就是这样,你看吃饭他也不想去,但是不叫他心里无限地不舒服,就觉得被冷落了,老子就讲你不叫我,我也没什么悲伤的,你叫我去,我也没什么特别高兴。如果保持内心这样的一份淡然、一份淡泊,“儽儽兮若无所归”。这个儽字太难认了,用“磊”也可通假,就是我好像很闲散的样子,好像是无家可归,“儽儽兮若无所归”。为什么?因为有道的人以天地为家,觉得到哪都很好,所以这个时候好像别人看着我个样子,就像当年魏王看的庄子那个样子,觉得他穷困潦倒一样,他自己不觉得这样。好像又不是,好像无所归,其实心里边对这个事情不在意。这个事情怎么解释最好呢?夏丏尊评价李叔同,弘一法师。说这个人是个什么样人呢?好。什么他都说好。穿着草鞋,他说好;吃着咸菜,又咸又苦的咸菜,他说好;吃着不好的东西走着不好的路,住着什么不好的房子,都说好。他觉得无比的有滋味,就是这样。别人觉得好像你整个一个无家可归的样子,没人喜欢的样子,没人照料穷困潦倒的样子,但是自己内心却觉得很坦然。

老子在努力地给自己画像,或者说在给得道者画像。众人皆有余”,大家都觉得东西很多,都好像有剩余一样,“而我独若亏”。很多版本注音为遗留的“遗”是不对的,它音义都同“匮”,也就是缺少,而我独若亏,大家都好像东西很多,知识很多,我就好像不足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得了,自己什么东西都可以给别人,好为人师,什么东西教导别人。我不行,我到哪都向别人学。你看这聪明人是这样,到哪都听人讲,讲完之后哪一点不明白,说我问一下我请教一下,每次他都有进步。

有的人别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他都给人打断,你们俩不要讲了,要听我讲,不听我讲你不会成功的,好多人不都是这样吗?这不是“有余”吗?他的东西多,他老想往出往输出,而真正聪明的有智慧的人,而我独若亏。这又是一个鲜明的比较。“我愚人之心也哉”,是不是我的心就这样很愚笨?其实这个画成一个问号倒更好了。我是不是这样?其实到一个叹号也行,就是一个肯定了,就这样淡然笑了,我这人就是这样愚人之心!我这人就是这样的愚笨!我这人就是这样的不开窍!自己调侃自己,开自己的玩笑,其实是冷眼看世界,其实是对自己还是充满自信的,甚至要被自己感动。到往后边看,大家就清楚了,“沌沌兮”——因为我愚人之心也在,就是这样的混沌。你看这个混沌就是只不过不分别,不要老分人家高我低,人家有我没有。我自己把这个说出来,证明我对这个东西是持有一种调侃的态度,你认为你有愚,我还认为我有愚。沌沌兮,我不去分辨这些事情。这个“混沌”最后到了庄子那里,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因为庄子在讲“应帝王”的时候就讲,南方之帝为鯈,北方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这两个人觉得这混沌对他们很好,后来要帮助他把混沌给凿出来七窍,结果七窍凿完了,这混沌就死了。刚才讲的其实是一个得道者不妄加分别的一个状态,我们用的这词叫什么?叫无差别。老子是在自我调侃往低了说,我们给他往高里拔,是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你看下边转过来了——“俗人昭昭”。一下子把这个问题就锋芒一转,这些平常人,这些看不懂,不得道之人,不了解道的人,他们什么都认为自己知道,认为自己都很聪明。我们经常用那个成语叫“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什么都明白。俗人才认为自己无所不懂,无所不知!我独昏昏,得道之人是这样。有道之人是这样迷迷糊糊,不是那样的精明的样子。“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闷闷”就是朴素的样子,淳朴的样子。你看那精明的人,什么事情都能明察秋毫,吃一点儿小亏,这都能看得出来,都不干。所以钱锺书讲了,人有时候对小的东西,你度量得太准确,你就失之大矣。锱铢必较必失之尺寸,就锱铢一点点都很计较,看不准远大的东西,所以老子把它叫“俗人察察”。一切明察我独闷闷,我就是那种很为敦厚朴素的。

澹兮其若海”——广博深远,像大海一样。现在老子开始不客气了。这得道的人可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你看现在是拿大海来比喻这自己了。“飂兮若无止”,“飂”很多本子注音为“留”,这个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字还有另外一个写法,就是“蓼”,蓼花那个“蓼”,它是指风,风是大象无形的。其实我们讲道家的大象无形,最好的形象就是这个风。没人看就过风。但大家都知道风是客观存在,我们可以从麦浪的翻滚、柳梢的摆动、河面上的波纹,知道风是存在的。风到底向哪一个方向吹?你是没办法去约束它的。其无止。

其实这个东西用什么东西来比喻最好?后来庄子讲的一个形象,因为庄子老子的很多的包括“混沌”这个形象在庄子那里人格化了,还有无止。你没有办法把它掌控住,没办法把它约束住。庄子讲的一个形象叫“不系之舟”。系就是系住那个“系”——不系之舟。这个不系之舟有人理解为说我们躺在周礼躺在船里不系缰绳,让它随流而去,而不知其所止。其实不是,其实就是指着一条船,船上也没人,你看船,水怎么走它就往哪个方向——自由自在。庄子讲的不系之舟是自由自在。于是大家要知道,任何在《道德经》里边的一句话,我们都不可轻易放过,就包括“飂兮若无止”。它里边就会演化出很多后来我们可能读过的名篇名句里的出处。你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不是在讲不系之舟。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的话,那么你解读这个独怜幽草涧边生,这是在讲隐士吧?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像没人渡河艄公在船里边,然后等待有人过?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野渡无人舟自横,讲的就是船上没人,就是这个船,随着水顺波逐流而不知其所止,讲的就是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不受拘束的状态。

大家读的另外一个名篇,苏轼的前《赤壁赋》。大家有没有注意,这里边是不是也有这一句,“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微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讲的这样一种状态。“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大家开始干吗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就是“凭”的意思,就像是乘风一样。这船就像乘风,到处走一样,不知道哪个地方,反正也没划。“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你看这里边,如果你单纯地说而不知其所止,就把他的“止”理解为不知道停在哪里。可是你知道,就这样的一句话里边,这个出处就可以上升到《道德经》里边,包括我们讲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所以我们说老子在这儿给自己或者说给得道者的画像——像大海一样深远,像风一样自由闲散,不受那么多东西所累。因为我们生活在世界上被所累的东西太多了,人渴望像风一样自由,但却也做不到。

我看过一个日本电影《寅次郎的故事》,我非常喜欢里面的主角寅次郎,因为他有一个做法令人感觉太好了。他每次出去做买卖,带一点小东西出去卖,旅行,出去之后就试一下风向哪一个方向吹,然后就向哪个方向走。我觉得这个很符合道家的这种思想——“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大家都有归宿,“而我独顽似鄙”。大家都觉得自己有故事,都觉得自己聪明,反正这个可以包含很多的,都自以为是,自以为很聪明,自以为有归宿,自以为活得很好。可是我还是坚持我这个样子,我那样的顽皮在别人看来好像很粗俗的样子,不高雅,这很多人就自命高雅,这高雅是要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如果人的内心是另外一种状态,自由的这种状态,你觉得那种状态是你的本真,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装了,你看,这个鄙像乡下人。都城的“都”和“郭”都是城郭,都是耳朵旁,都是代表城池的,“鄙”代表乡下,“郭”代表城里。我就这样顽皮,像一个来自乡下不大懂事的乡下人一样。下边这个被自己感动了,“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跟大家不一样,跟这些人不一样,因为我是按照道来做的。我在前面给大家讲过,其实我觉得小孩应该读《道德经》的有些章节,是因为这些章节里边母亲的母,每次都用它来概括一个高大上的事情,高大伟大的事情。你看这而贵食母,食母就代表守道,它用母亲的母来代表道。大家那样做,都把这些枝节末叶的东西当作自己追逐的目标,我呢,却是按照道来做的,按照道来做的人,最后化成了这个样子,画像就是这个样子。

我独异于人,我跟这些人不一样。因为我是按照道来做的——“而贵食母”,最后的老子这句话是不是会把自己都感动得哭了呢?你看写的这种“得道”的人。因为不是出自内心的很多的伪善伪饰,其实是“余行”,叫“余食赘形”,剩余的饭,多余的肉,装成那个样子也没有什么用。在历史上有很多在当时被认为跟大家格格不入的人,独异于人的人,他只是跟很多人追逐的目标不一样,而追逐的目标不一样,是因为他境界不同,他把这些东西看得很清楚,表面上是愚,实际上是大智若愚,所以独异于人。

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两个人,一个是庄子,一个是嵇康,这应该都是在历史上跟当时的很多人追逐的目标非常不一样。楚威王来找庄子,让他去楚国为相。庄子这个人可能是有楚文化的背景,可能是吴起变法出了问题以后,他们家遭受了追杀,迁到宋国,所以他跟楚国的宫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威王来找他的时候想拜他做相,多好的事。庄子不去,庄子就给人家讲故事。说你看见那个龟了吗?楚国有大龟活了三千多年,然后被逮到了,把它杀掉,蒙上红布,放那祭祀灵龟。你看乌龟在泥塘里边打滚,曳尾于泥中,在泥里摇晃着尾巴。然后他就问那个使者,你说你想做哪一个?使者当然说我要做第二个,别看它在泥塘里边打滚很脏,但是它还活着。庄子说,那你回去吧。庄子认为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去做官,就等于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他就这个又没有自由,所以他不干,他所追求的这种状态,跟很多人都非常不一样。所以我们说庄子这个人,他的精神境界是独异于人的,而他天天讲的这个事情,最后落脚点都归于这一个字——道。所以我们说在道家历史上很多人物,为什么大家最后认为道家真正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时代,就“老子”和“庄子”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跟当时很多人追求的想要得到的东西不一样,恰恰是他们给我们人生留下了更广阔的一个空间。我们不一定去追求外物,内心的追求也可得到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愉悦,所以人可以悦智,也可以悦心,也可以悦神。到了这样一个境界的时候,他可以是独异于人,是按照道来做这种事情。

魏晋南北朝时候的嵇康,我为什么要讲他呢?因为嵇康讲他的精神的境界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从庄子一个故事演化来的。庄子讲,鲁王得到了一只大鸟,这大鸟太漂亮,鲁王把他关到金笼子里边给它喂好吃的,一看这鸟不高兴,给它来个乐队奏乐,结果把这鸟就吓死了。然后庄子就讲,你就是把自己的喜欢强加在别人身上。对于鸟来讲,它所喜欢的不是这个,它有它的追求,它有跟你这个人相异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故事虽然好但是讲得不美。因为这个鸟,海上的鸟到底什么样大家想象不出来。可是嵇康讲这个故事,在这篇文章里边——《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讲了这样一故事,说你看那个鹿,鹿这个形象好,大家看美丽的“丽”,繁体字的美丽的“麗”,上边是个丽,底下不就是个鹿吗?这个就是美丽的“丽”的形象。现在我们叫“伉俪”,你看伉俪的“俪”,来源就是两头鹿并肩奔跑。所以嵇康就讲,说你看这个鹿,它喜欢的什么?它喜欢是在原野里边,绿草上面自由地奔跑,这是它喜欢的竞技。你把这个鹿逮到了,你给它关到金笼子里边,是饰以金镳,喂以饱腹,你给它喂肉。戴上金铃铛,但它不高兴,不喜欢。因为它丧失了自由,丧失了本性。所以“欲思其长林丰草也”。长短的“长”,丰收的“丰”,长林丰草也。所以我觉得历史上的“道家”和“新道家”这些人,魏晋南北朝那时候算“新道家”了,“道家”和“新道家”的人物在不停地重复这个观点。

其实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有的人可以有他自己追寻的目标。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认为自己有归宿,认为自己有余,但是真正得道的人也许跟他们正相反,觉得自己有缺,觉得自己没有归宿,认为会更有自由,更加自由自在。可能让别人觉得自己顽似鄙,但是自己却感觉到很快乐。因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这是按照自然之道,在做人,在做事,在行走。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得道者,是按照道来做的,他觉得同于道者,按照道去做的人,道也会成就他,每天在道的这条路上会不停地进步。这是我们后边要了解的话,“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也想去成就他。“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当然今天我们只讲三章的内容,本来觉得这一章我们也会讲到的,既然讲不到,大家回去的时候,把后边我们要讲的这些内容也预习一下,希望下次我们再有机会来读这本书的时候,大家提前按照注音版把这个内容能够读一下。既然是读书会,就不能只是看,也应该有读。书声琅琅才是读书会应有的声音,也才是读书会的乐曲

************(End)************

愿我们所遇之人,所历之事,所见之物,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美好。

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虾响者
草根级教育家,犀鸟级创业者,马拉松中度成瘾者,羽毛球,摄影爱好者;笃信天道酬善,利他自利。专注分拣设备研发,聚焦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