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译文】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自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其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却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才试图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提倡遵守礼而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那些占卜、预言等行为,不过是道的虚华外表。而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舍弃轻薄而采取厚实,舍弃浮华而处于真实的状态。前面三十七章是《道经》,从第三十八章开始是《德经》。有人说这个得名和原文有关系。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有个“道”,所以叫《道经》。第三十八章开始,“上德不德”,有个“德”字,所以叫《德经》。我们先来看三十八章原文,有像点绕口令。“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下边这段话要一口气读完。“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几句可以看成是一句话,一口气完整地读下来。“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彼是什么?此是什么?当然,老子讲的那些好的部分属于“此”,要取的。他认为那些不好的部分属于“彼”,要去掉的。念完了大家也许会感觉到一片茫然,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一句话一句话来解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有德的人是什么样子呢?“上德不德”,做了有德的事儿,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们要表扬我——不是这样。上德不德,自然而然。做完了这事就过去了,这才是真正有德的,不是有意作秀。“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是什么样子呢?老是把这个当作一回事,老害怕它失去,我做了好事没人看得见,那我这不就失去,我就做这个事情的意义不就没有了吗?所以老在强调,你看,这事是我做的,我是个有德的人。这样就坏事了。下德不失德,老害怕这个东西失去,老在攥在手上,反而是一种境界不高的表现。这个事倒是真的有意义。所以我们说有的人只是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就像我们经常讲,做好事的日子——三月五日来了,把老太太扶过马路。刚扶到这边,那边又给扶回来,这都只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这不是一种好的风气。“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最有品德的人什么样呢?“无为”就是自然而然地作为。自然而然地作为,做完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忘掉了。一切顺其自然,这是真正有德的表现,当然这个确实也很难做到。哪天做了一件好事,别人问起,是吗?什么好事我怎么不知道?那不是应该的事情嘛,没有什么嘛。顺其自然,无为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关于这句话,说法很杂乱,有的版本甚至把这句话删去了。其实只要仔细看看这几句话中有为、无为的排序,就明白“下德无为有以为”是正确的语句。意思是本来做时没太多想法,但是做完了好事却念念不忘,恨不得时刻提起,故落入“下德”甚至“无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仁”就是仁爱,同情心,有同情心的人,有仁爱思想的人。“上仁”,水平高的属于上。“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有意为之,我要去做好事。这种做好事的事情很好,我要主动去做——为之,但是,过后也把它努力把它忘掉了。“上仁”和“上德”的区别在哪?“上德”做好事是自然而然的,无为无以为。“仁”比“德”已经差了一个层次了。它的做法就是“为之而无以为”。遇到这个觉得应该有仁爱之心的事,考虑到它是提倡的价值等等,要做个榜样,就努力去做了,也就是有心为善,而且做完之后就努力把它忘掉,并不想心心念念,不想求什么回报,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应该说,上仁比上德低一个层次,但是比“义”要高一个层次。大家注意老子在划分层次,“上仁”的人主动去做事情,这是有为的表现。有为——主动去做,这是一件好事。这件好事我要设计一下,怎么把这事情做得更好。当然做完了也不错,把这事情忘掉了——无以为。这跟“上德无为无以为”的差别在于:“上德”做这好事情是自然而然的。遇到这个事情不多加考虑,做完了就把它忘掉了,风一样地吹掉了。“上仁”的人是有意识而为之,然后才把它强行忘掉。如果大家理解不了的话,我换一个角度,比如说明天我要考试了,我今天就想,明天我要考试了,我今天要早点睡,早点休息,休息好,为明天做准备。坏事了。你越想让自己休息好,越强行地压制自己,其实这结果可能就相反,想要静下来便是不静。这就是“上仁”,它和“上德”之间是有区别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比“仁”又差了一个层次,大家看这里边划的层次,最高的应该是“道”,按照道去做的就是“德”。然后是“仁”,然后是“义”。有“上义”的人——上等的这种正义的人是什么样子呢?“为之而有以为”。主动去做,而且做完了也把这事情牢牢记住,念念不忘。你看我这人多坚持正义,我这个人大义凛然吧!所以老子认为其实这样都属于有意为之,不符合道自然而然的方式与原则。好,这一段绕口令一样的东西讲过了,下面就说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礼”是什么?儒家讲“礼”嘛,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我们说要讲礼貌,讲礼制,你不讲礼就要收拾你。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每次见到父亲贾政都吓得要死。因为它有一些“礼法”,礼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有法律一样的作用。你不按照礼制做,那就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老子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拿这个礼来约束别人,我提倡,“莫之应”——没人响应。你看结果,“则攘臂而扔之”:高举手臂呼唤大家,大家往这个方向走,一定要按照这个去做。老子是在讲,一旦礼成为礼制就有了一种强制性。他认为本来不该有强制性的,但是却强行要求大家,就得遵循它。一旦莫之应,就急了,跳起来,暴跳如雷呼喊大家:你必须按照这个去做,不按照这个去做,那就乱了套了,国将不国了。“上礼为之而莫之应”,没人响应,“则攘臂而扔之”。这一段讲完了,大家可能理解得还很困难。下边这段话讲完了就清楚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在讲这样的一个逻辑:“道”这个东西被人忘掉了,丢掉了,失去了,然后才提倡“德”;“德”没人理了,然后再提倡“仁”,要仁爱;“仁”也觉得没有什么约束力了,然后才提倡“义”;提倡义大家也不理它了,也不遵守了,于是就出现了礼,出现了礼仪礼法。说起来老子这个人的确不简单,我们来看历史的发展:老子讲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韩非子讲法……这不正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吗?礼是什么?“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提倡礼是什么时代?就是大家都不讲忠信的时候。“薄”变得稀薄了,稀缺了。“乱之首”,提倡礼的时候,大乱就将出现了,乱世就将出现了。为什么?提倡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应该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现在缺了,把它变成了制度性的“礼”,所以老子就说礼的时代已经就是“忠信之薄,祸乱之首”的时代了。下面换到了一个我们比较有疑惑的地方。因为我们经常信一些预言,有些人也说自己是预言家。过来,过来我给你算算命,我预言一下你八十岁会怎么样。也有人对历史也做这种预言。当然,老子也讲了上述的逻辑,但是这个逻辑其实不算什么预言,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序。下边开始讲“前识者”,“前识”就是预言。有人认为自己可以未卜先知,是“前识者”,是预言家。老子把这种人叫“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只不过是道的外表,是愚昧的开始,不是真正的学问。这种“前识者”不是真正的思想家,绝大多数都是骗子。老子这句话不知道戳穿了多少骗子的假面目。很多人不就是这样吗?我给你讲国学你不听,那我给你讲《易经》。我把《易经》讲得神秘玄妙,讲成占卜命运,讲成人类的预测。我成为“前识者”,成为“大师”。这样的人是什么人?“道之华,而愚之始”。所以各位不要认为老子是个迷信人,他非常清醒和理智的。他也看到很多所谓的“前识者”,所以他认为大丈夫,也就是君子,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实”就是“厚”,“华”就是“薄”,把“华”去掉,把“薄”去掉,居于“实”、“厚”才是符合道的行为,才是一种符合道的思想与智慧。第三十八章我们解读完了,客观地说这一章确实比较难读,尤其是有些本子语句不同,更增加了我们理解第三十八章的难度。我再重申一下,要正确地理解原文的表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有道德的人,做了好事不它当作有德的表现,而是自然而然地作为,又自然而然地忘却。“下德”和上德比起来差了一个层次:做了好事之后,老害怕别人不知道,老害怕失去,老害怕功劳得不到肯定,想牢牢地攥在手上,这反而是一种无德的表现。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的人做事情也顺应自然,但是在顺应自然地“作秀”。阮籍在他的《咏怀》诗里边就说:“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也就是扭曲,曲折,作秀。下面接着讲“上仁”,仁也是蛮高的一种境界,仁人志士嘛。真正的仁人是什么样子呢?把事情做了,但是很自然地把它忘掉了。虽然做的时候有一些强加自己的成分,觉得这是一种仁爱的事情,所以我一定要去做,有意为之。但是却真的过后没有把这个当作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把它自然而然忘掉了。比“仁”差一个层次的就是“义”,我做这个事是正义的,大义凛然,我一定去做,赴汤蹈火我也去做。做完之后大肆强调,你们应该向我学习,我大义凛然吧?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子呢?“义”比仁的“无以为”又差了一个层次。道家的思想逻辑看似绕来绕去,其实道理倒是比较简单比较明确的。下边说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礼”。我们自称“礼仪之邦”,儒家也强调“礼”。老子对礼的评价是什么?“上礼为之而莫之应”。讲这“礼”的人,提倡的东西没人响应,“则攘臂而扔之”,就高举起手臂,告诉大家,应该按照我这个来做。不按照我这个来做你就应该被抛弃,被否定,被指责。下面的内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前者不管用的时候,后者就出现了。到礼出现的时候,社会就进入到一种“忠信之薄而祸乱之首”的时代。其实,老子对人类社会还是有预见的,但是他对那些装出来自己有预见的人是持有否定、批评态度的。把自己打扮成预言家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能预测人类未来的人。老子认为他们“处其华,而没有处其实。处其薄,而没有处其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把这些东西抛弃掉,沿着符合道的正确的道路行进。【第39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译文】以前了解事物内部阴阳两种力量的统一的得道的,比如天得到阴阳统一,而成为清明的天;地得到阴阳统一而成为平静安宁的地;所谓的神也是得到阴阳统一而有神秘莫测的灵验;溪谷得到阴阳统一,水源充盈而生命旺盛。总之,万物皆是得到阴阳统一而生生不息。那么侯王呢?不也是因为得到了内部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统一而成其自身?所以侯王按照道去做才能使天下安定。反之,没有这一阴一阳的道,那么天地万物就没办法清宁盈灵了,侯王也无法坚守正道了。因为不懂得高贵是以低贱为根本的,高位是以稳固的基础为根本的。懂这个道理的侯王要时刻把“孤、寡、不谷”挂在嘴边,时刻提醒自己,忘记了上述的历史教训,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就会吃不上饭饿死。所以说,屡次得到称誉也就没有称誉了。得道的人不愿像华美的玉,而愿效铺路的坚硬的石头。第三十九章也非常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多;另一方面,这章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首先必须得解释一下,就是这个“一”。这一章连续出现了七个“一”。这个“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统一”的意思,当然相互有区别的东西合到一块才叫“统一”。《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有一段话,其实大家是比较熟的,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道德经》里“道”也就可以称其为“一”。为什么呢?“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就是阴阳两者的相互统一。所以,从概念上就可以把“一”看作就是道。但是从它内部结构上你要知道,它既然是“一”,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相合。这个“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太极”,它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所构成的。在哲学上我们就把它叫做“统一”。道就叫做“道”,为什么称其为“一”呢?这个有奥妙!比如说一个军队的最高的领导者,我们可以把他叫做“总司令”。知道他是最高的领导者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称他为“总司令”呢?这是对他的一个别称,但是这个别称把他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清楚。又比如说“主席”,它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大家坐在一块,有一个主要的席的位置,就叫“主席”。所以,一说到主席,大家就明白了它的特点。“一”也是这样,老子通过“一”强调了道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阴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现在,大家再来读这段话,就不那么神秘了。“昔之得一者”,说以前得到“一”的,万物万事也罢,人也罢,得到这个道的,懂得统一的。“天得一以清”——天也有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天的运动变化。它在运动中平衡,所以才能清澈清明。“地得一以宁”——大地也是一样。我再重申一遍,任何事物内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统一,形成了这种和谐平衡,并且是在运动中和谐平衡。有人会有疑问,不对,天不是阳吗?地不是阴吗?怎么天本身还有阴和阳?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常识。以我的手掌为例,大拇指为阳,其他四指为阴。可是,单以大拇指而论,能活动的部分为阳,不能动的部分为阴。所以,这个东西就得相对而言。天是一个单一的事物,但它内部也存在着阴阳两种力量。我面前这张桌子内部就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哲学里边讲的阴阳两个方面。所以天内部也有阴阳两种力量,有这两种力量的推动,它在运动中平衡,所以它清澈清明。地也一样,有阴阳的相互作用,因此宁静祥和。“神得一以灵”,这个神我们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也包括人在内,就是人和神得到了道,他才有灵气。“谷得一以盈”,山谷得到了道之后,按照道去运动,所以它才能够充盈。“万物得一以生”。我要说一下,其实在竹简本和帛书本里都没有这句话,但放到这儿其实也可以解释。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都是因为道才能够存在。有生命的东西,因为道才能生长。前边讲的这六个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说话的习惯。中国人喜欢谈天说地。说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喜欢从天地往下引申道理。天地如此……然后再往下说,天地如此,然后再往下讲。你看我们前边引的那句话,大家有没有注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十二个字。生而不有。这不是在讲天地嘛?天地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它创造了万事万物,却不把它当作一个私有的财产。它只为万事万物提供条件。然后再讲人应该怎么做:“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一章也一样,前边讲的这六个最后归到“一”。然后说,“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有的本子叫“正”,意思都是一样的。“贞”就是坚持,“正”就是位置。侯王只有得道,按照道去做,才能够成为天下的正位。前边六个“一”,落到最后一个。这话是对这些侯王讲的。前边我们说过,其实《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对话体的著作,是对面有人问问题,老先生给予回答,在合适的时候把这些给予的答案进行整理、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形成的一本著作。书里也能很明确地反映出来这一点。你看这段话就是针对王讲的,讲了天,讲了地,讲了神,讲了谷,讲了万物,然后就告诉侯王也应该是这样,也应该得道,按照道去做,用统一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大家都知道,老子是强调统一的,不强调分,不强调争,不强调对抗。因为当时的争、分、对抗已经非常强烈了,所以他就给那些侯王提出自己的建议,给予了自己的答案。说只有这样,才能够得以正位,坚守正道。“其致之”,用我们现在的词表达就叫“推而广之”,把上面讲的内容推而广之。下面就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说明。《道德经》非常喜欢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下面又从反面来讲。推而广之,“天无以清将恐裂”。裂,分裂,裂开。如果天没有这个道,没有阴阳的平衡和统一,它恐怕早都裂掉了。“地无以宁将恐发”,这个“发”读音为“废”。意思大家一听就理解了:大地得不到阴阳的作用,没有形成运动中的平衡,早都被废掉了。“神无以灵将恐歇”。如果神也罢,人也罢,得不到这个“一”,没有按照这个道去做,没有阴阳两者的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个“歇”我们可以读为“竭”,跟后边的竭的意思表达的一样,也都是“枯竭废掉”的意思。其实这些不同的词,裂呀、废呀、歇呀、竭呀、灭呀要表达意思都差不多。“神无以灵将恐歇”——恐怕就歇菜了。“谷无以盈将恐竭”——谷如果得不到“一”,没有道就不会充盈,恐怕就衰竭了。“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万事万物,无道,没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恐怕早就都已经灭绝了。其实我们讲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包括自然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这样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如果没有这种相互区别的像阴阳的这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万事万物恐怕早都被灭掉了。下面重点出现了,“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因为你侯王得到了“一”,得到了这个道,你才能够正,才能够贞,才能够真正有高贵的位置。意思就是说对于侯王来讲,如果无道的话,就不会有现在这种高贵的位置。接着,老子告诫这些侯王:你们高贵的位置哪来的?怎么样才能够让这高贵的位置继续?下面这两句话是这部书的重点,叫“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在读古书的时候也都会有一个疑问,你说那些皇帝为什么老喜欢叫自己“孤家寡人”?《甄嬛传》里的太后还喜欢叫自己“哀家”,这明显都不是什么好词,这些称呼是在警告自己,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变成孤家寡人,其出处就在这儿。“贵以贱为本”——坐在我对的侯王,你不要认为你身份高贵,没有国家的人民,也就是很多人眼中所谓的贱民,哪来的你高贵的身份和位置?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根本。电视剧《琅琊榜》,其中有一段非常耐人寻味:靖王和他父亲对峙的时候,他父亲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这靖王就对他父亲讲,你可以把我杀掉,你可以把这些人都杀掉,把国家的人民都杀掉,但是你把他们都杀掉,你还是那个王吗?这些都没有了,哪来你王的高贵的身份?所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其实很多的统治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位置越高其实越危险。所谓“危如累卵”,鸡蛋摞在最上边,掉下来不是摔得最粉碎吗?哪怕是金字塔的塔尖,没有底下一层一层的基础和平台,不也得轰然倒塌吗?大家都知道民间有一句话,虽然有点幸灾乐祸,但是道理还在:“眼见他盖高楼,眼见他楼塌了”。没有底下一层一层稳固的基础和平台,楼越高不是越危险,忘记了这一点不也得轰然倒塌吗?这就是历史的教训。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就是常常忘记历史的教训。所以,老子提醒他们这些侯王,都要学会经常告诫自己,警醒自己,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要经常用“孤”、“寡人”、“不谷”这样的词来提醒自己。“不谷”就是吃不上饭,饿死。“此非以贱为本邪?”相比较国家的其他人,侯王要更了解这一点,不要让自己变成孤家寡人,那就得对人民好一点,他们才是国家的根本,不要自以为身份高贵,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最后一定是高下相倾,轰然倒塌。“非乎?”其实这都是根据语气加的符号,大家也能够感觉出来,同时确实也是这句话的本意——不是这样吗?就是这样。所以站在老子这样的角度,他提醒这些统治者,如果自己目空一切,居高临下,不可一世,其实结果是非常糟糕的。所以要懂得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更能够保持长久。其实在老子之前和之后,都有很多的为王、为皇帝的人是被饿死的,就是“不谷”。比如说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管仲辅佐的齐桓公。管仲去世之前,就跟齐桓公建议过,有几个人你是不能用的。比如说其中有一个人叫“易牙”。齐桓公说自己没有吃过人肉,易牙把自己的小孩烹了,送给齐桓公去品尝,所以管仲就告诫齐桓公这人心太狠了,这人不能用,但齐桓公不听嘛。管仲去世了之后,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常规,最后他的儿子们起来谋逆,把他困到宫里,活活地给饿死了。后来的梁武帝,最后也是饿死的。所以,老子并不是危言耸听——忘记了历史的教训,真的就会导致这样的一种后果。大家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才有这种警醒的机制,在古代这种警醒的机制也很发达。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故宫前边那华表?华表干吗用的?提醒皇帝,出去玩的时候早点回来干正事,别在外边玩得高兴了,乐不思蜀。这一章对我们现在也有启迪和警醒的意义。这一章最后这句话也非常难理解,叫“(数)致舆无舆”,“舆”就是车。如果老数那个零件,你看不见整车,把零件当作车自然是错的,反之没有这些零件,没有这车轮、车轴,没这些就无所谓的“整车”。举个例子,当年公孙龙有个命题叫“白马不是马”,马是什么?马就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必须通过具体的东西你才能够体现出来。白马也是马,黑马也是马,青马也是马,黄马也是马。但是你找一个抽象的马,它是不存在的,他只能通过具体的东西表达出来。老子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只看到了这个车,你没有看到那些零件,这个车是不成立的。反过来你只看到这个车,你不知道那些零件的作用,这也是对问题的一种误解。所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每一个人构成了这个天下。这两者你不能把它割裂开来。这还是在讲“一”,车是“一”,具体的部分里边统一起来才形成的。“故致数舆无舆”。你老是看那些具体的零件,你不看到这整体,其实车都不存在了,你认为车轴是车吗?既是又不是。轮子是车吗?既是又不是。为什么?没有这个它成不了车,但是它单独不行!事物是一个整体,如第二十八章最后四个字所言“大制不割”,你不能用割裂的方式来对待它。所以做帝王也罢,做其他的位置也罢,包括做人也罢,“不欲琭琭如玉”。“琭琭”就是华美的意思,不必让自己那么华美如玉,这只是外表,而应该怎么样?“珞珞如石”——就像坚硬的石头一样。为什么?石头能铺路,这以下为基嘛。你按照这个东西来要求自己,把自己当成坚硬的石头,你可以给大家提供很多的便利,换得大家对你的称赞。华美的玉,看似高贵,其实又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呢。所以做人应该“处其实,不居其华,处其厚,不居其薄”。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呢?不要老让自己像华美的玉,应该像坚硬的石头,这样善于处下,坚硬坚持,这才是有道的表现。我们把三十九章做个强调、总结。这一章里有两个重要部分:第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连续出现七次。“一”就是道,就是阴阳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理解问题应该也是从统一的角度来理解。二是重点语句:“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大家要不停地去重复记忆。【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译文】道向与之相反的方向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的体现。“有”和“无”是天下万物生成的根源。前面我们讲的第三十八章和第三十九章,大家应该还有一些印象。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就是“相反相成”的思维方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有的时候这个事情做过了,就走到了它的负面。越是“不居于德”的人,不在意外在的形式的人,他反而是“有德的”。越认为自己有德的,做了事情不停地炫耀、表现,反而成了无德。第三十九章讲“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你看,贵和贱是相反的。但是真正有着高贵身份的人,得到大家支持的,反而“善于处下”,把大家,把那些所谓贱民当作是事物的根本。越是位置高的人,越要注意底下的平台,基础牢固稳定,这样才能不断地居于高位。这种思维方式几乎是《道德经》里最普遍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那这种思维方法怎么来概括它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第四十章。这一章话虽然少,但是分量却最重,开头这五个字正是对全书思维方式的总结与概括。我们来看一下原文“反者,道之动”——道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运动。这话讲得太好了。前面我跟大家说得清楚,我们要跟着道走。道现在已经运动到相反的方面了,你不能还站在原地,你得跟过去吧?你得站在和自己相反的角度和立场,来分析和梳理同样一个问题。这就是从道的运动中我们得到的“德”,获得的思维方式方面的德。每个人的正向思维水平都很高,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自己的立场,都能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振振有词。可是我们都不习惯换位思考,对待同一个问题都不习惯站在和自己相反的角度和立场,分析梳理同一个问题。如果我这儿有纸笔,我在这里写个阿拉伯数字“6”,大家坐在对面看,这不就是个“9”吗?可是从我的角度看,这不就是个“6”吗?如果我们都画地为牢,只懂得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来看问题,那永远也形成不了和谐的状态。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争论一辈子也不会有确定的结果,而且都认为对方太固执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同意啊,换过来嘛,站在对方的角度一看不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事情到这并没有完。“反者,道之动”,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首先得懂得换位思考,其次要求我们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我们的思维水平才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国古典哲学泰斗黑格尔把我们整个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概括为三个字:“正、反、合”。正面看,换到对面看,合起来看,统一起来看。其实相比黑格尔,一千多年前的《道德经》里,老子就已经在讲这种思维方式了,一种辩证法的思维,一种哲学的思维。“反者,道之动”,道向它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我们要“正、反、合”地来看问题。大家是否还记得讲第二章的时候,我们列举出来了这些对立的概念: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恒也”——一个稳定的规律与规则。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反者,道之动”。大家往往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那一面被忽略了,所以老子要把另一面强调出来,这样大家的思维方式就会达到更高的水平。《道德经》里相反相成的例子,内容是深刻而丰富的。比如,我们说“难易相成”,你要把容易的事儿当作难的事来做,这样你才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想学会解决难题,要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这个意思出自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不就是“反者,道之动”嘛。什么叫有无相生呢?我们在前面解释得还是比较多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和无是分不开的。你看一栋房子,有的部分是墙、地、棚,但是我们用的是中间无的部分,有无相生嘛。例如这个壶,外面是有的部分,内部是无的部分,可是我们用的是无的部分,有无相生,相反相成。当然,进一步地理解,这个“反”还有往返的意思。在第二十五章里我们讲的那段话,大家应该还记得叫“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的,大了以后就离开了,就像小孩一样,长大了就会离开父母了。起码在心理上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大曰逝,逝曰远”,越走越远。“远曰反”——到最后又回来了。很多的小孩都以为父母对自己还不够爱,老觉得爱在远方,到处去寻找。这些经历了之后再回来才会发现原来最爱自己的人就在身旁。有这一个经历,我们对这个问题才能够有真正深切的体会。这个妙就妙在“过程的重要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回返。返璞归真在我们中国文化里的影响非常之大。你看在中国的艺术之中,所强调的不都是返璞归真的境界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这两句诗好像随口吟出的,一点都不费力,画面感就在大家前边。这正是中国诗歌的最高的境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而然,不事雕琢,清新雅致,难以企及。中国园林是人工雕琢的,可是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像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样,所谓“虽自人工,宛如天开”……这些不都是“反者,道之动”吗?人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人生经历得多了才发现,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返璞归真”才是真。“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实厚道,你别看这事情不起眼,但它却是力量无穷。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所谓的聪明人、心眼多、套路深的人。厚道才是最高的聪明,返璞归真才是最高的人格……这些依然是“反者,道之动”。后边我们要讲到的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五章里边这些例证就更多了。比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大成若缺……这不都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的例证嘛。下边第二句话,“弱者,道之用”。我再强调一下,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老子这个人看不到强的作用,有些事不用强,你是没有办法去做成的。就像我们前边第三十三章讲的“强行者有志”,但是为什么叫“弱者,道之用”呢?因为在老子那个时代,大家都觉得强才能把事情做成。强才是硬道理。大家都只看到了强,这不就是偏颇吗?所以老子强调,其实大家忘却了和强对立的那一面——弱。弱和强拥有同样的智慧力量。所以,老子要强调“弱者,道之用”,它是道具体作用的体现。所以老子在第七十八章里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第四十三章里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三十六章讲“柔弱胜刚强”……就当时的环境,大家看中的事情而言,这个“弱”被大家远远地忽略了。所以,老子这个要强调“弱”的作用,“弱者,道之用”。贵柔守雌,这是道家的宗旨。我还是要强调一遍,大家千万不要只注重这一面。哲学上叫“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强和弱两点你都要看到,作用都在,但是相对于时代而言,个人而言,哪个方面更重要呢?这就是你要关注的重点。老子认为在他那个时代,重点应该是被大家忘掉的“弱”的部分,它才是道的作用的具体的体现。强和弱,无论忽略哪一点,都不是道的全面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这句话涉及“本子”之间的参照。我们的通行本里边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老子在讲有无相生,没有哪一件事情是只有“有”或者只有“无”的部分,那就不统一,就不属于道了!“有生于无”,怎么去解释?任何事情一出现,哪怕你看不见,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我们说的道一样,你看不见,它像风一样,但大家都知道风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还要给它分级嘛,一级、两级……十一级、十二级。所以这句话中间有一个“有”字是重出,也就是多出来的。我们根据楚简本重读一遍这句话的正文:“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这不就是有无相生吗?哪怕是天地开始的时候,我们看不见,浑然一体,不也是“有”和“无”两个方面都存在吗?天下没有哪一件事情只有“有”或者只有“无”,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形无形的统一。如同我们人一样,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在提醒我们应该用统一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万事万物。包括前边的“反”,它是正反的反;“弱”,它是强弱的弱;“有”,是有无的有……《庄子》里边讲了一句话,叫“东西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东和西是相反的,但是其中哪一个都不能缺,没有东就没有西,没有西也就无所谓东——“相反而不可以相无”。是啊!天下万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就像第一章讲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把“有”和“无”结合起来,能观察到事物的边界,也能观察到事物的妙处。我再重申一遍,这一章,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一句话的哲理都非常深刻。“反者,道之动”,是整个这本书思维的总纲。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相反,一个是往返,相反相成。任何事物的发展到最后又复归它的本根,就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但是经历这个过程已经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弱者,道之用”,弱是强弱的弱,大家都逞强,所以弱反而成了强调的重点,这样才是统一的思维方式。“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有”的方面让我们能观察它的边界;“无”的方面,让我们能观察它的妙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还要看到无形东西的作用;不能只看到这个世界物质财富的作用,更要看到人的精神的作用。这样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才能更全面。如果一个社会只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而忽略了那些无形东西的作用,甚至把它视为无用,那我们的物质世界越发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越花果飘零。第四十章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解释起来是无穷无尽的。它的具体的例证在后边我们还会不断涉及。************(End)************
愿我们所遇之人,所历之事,所见之物,都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美好。
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