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丨北京:赴一场文学与乡村的美丽约会

文摘   2025-01-02 18:30   北京  

赴文学之约,赏山水兴寿,品乡村之美。近日,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走进昌平,作家们深入兴寿镇8个村庄,走村串户、采风采访,与村民“唠家常”“交朋友”,用心感受农村的新变化、农业的新发展、农民的新面貌。


“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是北京市文联联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北京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策划推出的大规模的作家深扎创作项目。首批将组织百名作家赴10个区100个村开展驻村采风,采取“上下联动”“驻走结合”的形式,组织作家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新时代首都乡村振兴的优秀文学作品。此前的11月4日,创作计划在顺义区龙湾屯镇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顺义区12个村的创作采风。


几天走访下来,作家们带着新鲜感受相聚在12月25日举办的“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昌平区座谈会上,作家们分享了走村感受,各村负责人分享了未来村庄发展的思路,双方讨论了下一步驻村深扎计划。

座谈会上,昌平区委农工委副书记郑亚会面对作家们说,昌平区大力推进“百千工程”建设,突出梯次推进、示范创建、地域特色,实施乡村风貌提升、莓好产业促进、京韵文化传承、乡村善治激发、城乡共富探索五大工程,计划在10个涉农镇建设1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已启动两批示范创建工作,涉及4个示范村、8个提升村,旨在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打造“莓”好山水兴寿、昌金路沿线两个示范片区。

本次创作计划聚焦的正是这两个示范片区,8个村全部集中在兴寿镇,包括辛庄、沙坨、东新城、西新城4个示范村和上苑、下苑、秦城、暴峪泉4个提升村。兴寿镇党委书记鞠国栋说,兴寿镇是传统农业镇,该镇有“京郊草莓第一镇”之称,草莓、苹果等水果、有机蔬菜种植和养殖业是该镇的特色产业。“百千工程”实施以来,有“京郊小大理”之称的辛庄村、艺术与乡村和谐共生的下苑艺术家村等特色村庄吸引众多游客,成为颇具影响的网红打卡地。

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表示,自己在昌平生活的16年间,感受到了昌平、昌平乡村的巨大变化,在走村的过程中,又看到了很多丰富的、意想不到的细节,很受启发。“我们的祖先都生活在乡村,因此每个人都是从乡村放出去的风筝,回到乡村就相当于燕子回巢。直到今天,乡村依然喂养着我们每一个人,除了享受乡村带给我们的营养,我们是否还能有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是摆在写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徐迅谈到,作为一个在南方乡村长大的作家,他对北方的乡村相对陌生,下一步要扎根乡村,认真理解乡村,找出新时代不一样的乡村样貌,重新思索人与土地的关系,并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北京作协理事、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星河谈到,由于长期从事科幻小说创作,他对乡村振兴中的科技元素很感兴趣。在沙坨村采风过程中,他与草莓园农场主进行交谈,发现草莓种植销售中融入了很多科技的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正是新农村、新农业区别于传统农村、传统农业的关键点。他计划从科技的角度切入,寻找创作的素材和方向。

作为昌平本土作家,作家韩瑞莲表示,她是属于村庄的一个人。她认为,村庄是距离自然、距离土地最近的地方。无论城市的文化与我们如何相融,我们的内心始终留恋乡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乡村是赋予作家和给艺术家灵感的地方。

座谈会上,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总结道,高质量完成创作计划需要真重视、真投入、真感情、真书写。他提出要做到“四个精准”:精准对接,即不断更新深扎村庄名单,将“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推进情况与作家的创作需求精准对接;精准配合,镇村要提供基本情况、翔实数据,并从自然生态、村史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各个角度,挖掘各村特色亮点、鲜活故事,帮助作家抓住写作线索;精准服务,为作家走村串户、采风采访做好必要的服务保障,帮助他们了解真实的乡村生活;精准表达,作家要重点写政策、写变化、写经验、写故事、写感情,书写好新时代首都乡村的新发展。

未来,北京市文联围绕创作计划,将推出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推出一系列宣传片,提炼一批具有首都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讲述一批可敬可爱的人物故事,并建立起作家与京郊农村长期结对的机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审校:赵敏

书香中国
“书香中国”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全民阅读官方新媒体平台,以权威政策、专业智慧、全国联动、媒体融合为原则,通过全民阅读政策指导、工作动态报道、监测数据发布、研究成果宣传等,促进全民阅读繁荣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