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代的书法隐士,实力与文征明相当,而名字却被人遗忘

创业   2025-02-03 07:00   四川  
视频:方放老师行书创作示范

记得启功先生在评价唐代的民间写经体时曾经说过,那些字与知名大家的碑帖只差一个官职。大意是说,古代书法家成名的前提,第一当然是与书家的书写水平有关,第二则是与书家本人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关系。


纵观历史上在书坛留名的书法家,他们大多是朝廷的大官。例如,了解书圣王羲之的人都知道,王羲之所属的王氏家族,是晋代的名门望族,社会地位极其高;又例如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宋代的苏轼黄庭坚、元代赵孟頫等等,他们本就是在当时比较出名的大人物,这与他们的书法能够扬名书坛不无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完全凭借社会地位成为了书法家,而是说他们的书法与社会地位共同成就了他们在书坛的地位。

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名家大家的背后,还有一些书法写得不错的人,虽然他们的书法曾经在小范围内颇受认可,但是因为个人的影响力有限,所以他们的书法也仅限于一小部分人知晓而已。例如明代的这位书法家金琮,他本是明代的一位隐士,也是一位颇有实力的大才子。但是因为其仅仅是一位隐居的文人,社会交际圈很小,只是跟当时附近的一些文人有互相之间的交往,所以虽然他的书法很好,但是在历史上记载很少。他的书法并没有大量的流传下来,自然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所以时至今日,能够熟悉他的人很少。

而金琮的书法实力则能够与明代的大书法家文征明相提并论。甚至在专业领域,有人认为文征明的书法就受到金琮的很大影响。金琮比较有名的是他写的赵体行书,因为颇似赵孟頫,而经常被人拿来收藏,甚至拿他的字来冒充赵孟頫的字。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字也被人认为缺乏自我特点,不能够成家立派,这也是其并未成为像文征明那样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书法家的原因之一。




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为传播而发。若涉及版权问题敬                      请原作者告知  我们会立即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 请点“在看 ” , 欢迎分享!


墨语亭
宣传 推广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