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行书墨迹《临王献之敬祖鄱阳站》
创业
2025-02-02 07:00
重庆
(作品释文)还山阴,与严使知闻,颇多岁月。今属天寒,拟适远,为当奈何。岂不令念姊,远路不能追求耳。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宜。五吉老词坛,辛卯,王铎学古。鉴藏印:林朗庵鉴藏印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 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天启二年,科举考试名列二甲。在考试当中,他认识了黄道周、倪元璐二人。三人同为庶吉士,在之后颇有深交,因为三位都是文学大家,亦工书画,渐渐的在民间有了“三株树”之称。 时间来到崇祯十七年,也是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王铎与好友钱谦益一起,亲自率百官开城门投降,跪迎清军,并接受了清授礼部尚书一职,开始了在清朝的生活。 清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王铎的身后名转折点发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修撰《四库全书》期间。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发现了王铎留下的诗文集,就立刻下旨全部焚毁,并大骂王铎是奸臣,还把他放在了明史的《贰臣传》中。相反,生前因抗清斗争而殉国的王铎好友黄道周,反而被乾隆盛赞为“一代完人”,王铎还有倪元璐,也被尊谥号为“文贞”,如此看来,明末三株树的命运的确令人唏嘘。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为传播而发。若涉及版权
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 我们会立即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 请点“在看 ” , 欢迎分享!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