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集字春联,迎春接福!

创业   2025-01-28 07:02   重庆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集字是指从书法家的作品中找出需要的字,重新排列在一起,形成新的作品。唐代僧人怀仁集王羲之行书所作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是著名的集字作品。
集字大多是从某位书法家的一幅或几幅作品中选字,为使集出的作品整体和谐,选字时要尽量选择字体与风格一致的字。
初学书法者,适合采用集字的方式进行创作。我们可以从经典碑帖中找出需要的字,集成作品范例,然后临写。

赵孟頫行书集字春联欣赏


东风引紫气江山壮伟,大地发春华桃李芬芳


爆竹声中辞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


春回大地百花艳,日暖神州万木荣。


人逢盛世豪情壮,节到新春喜气盈。


人有笑颜春不老,室存和气福无边。


勤俭门第生喜气,祥和岁月映春光。


春风浩荡辞旧岁,朝霞绚丽迎新年。

画里江山飞花点翠,
枝头梅鹊斗艳争春。

水色山光阳春万里,花香鸟语丽景九州。

春风得意草木增秀色,
时雨润心山河添笑颜。

天地有情日月常新春不老,

古今无尽江河永清水长流。





福寿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文化春联



神传天外诗无草,春到人间笔有花。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流尘。





行业春联


心与中华齐奋进,业随时代共腾飞。

生意如同春意好,财源更比水源长。

为人师表诲而不倦,
与国树才教必有方。

艺苑逢春多妙品,文坛展志著佳篇。

救死扶伤人永健,行医治病岁长春。

绿水青山华佗有术,春风杨柳扁鹊再生。


丽日祥云承盛世,和风福气载新春。





横 批




喜气盈门
出入平安
国泰民安
五福临门
福寿安康
辞旧迎新
心想事成
合家欢乐
恭贺新喜
万事如意
新春祥和
万象更新
百花吐艳
春和景明
岁丰人寿
春满人间
财源广进
迎春接福
欢度春节
春回大地


人物介绍


赵孟頫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2日-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
赵孟頫自幼聪慧,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屡次辟命,直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才赶赴大都觐见元世祖,被授为兵部郎中。此后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获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获赠魏国公,谥号“文敏”,被后世称为“赵文敏”。
赵孟頫博学多才,工古文诗词,通音律,精鉴赏。在书法上,他精于正书、行书和小楷,其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与鲜于枢并称“鲜赵”,又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其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俱工,并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变革风行已久的南宋画院的体制格调,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为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有“元人冠冕”之誉。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此外,他的诗文风格和婉,兼涉篆印,以“圆朱文”著称。有《松雪斋文集》等著作传世。





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为传播而发。若涉及版权问题敬                      请原作者告知  我们会立即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 请点“在看 ” , 欢迎分享!



墨语亭
宣传 推广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