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寺》
唐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唐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物介绍: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2日-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
赵孟頫自幼聪慧,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屡次辟命,直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才赶赴大都觐见元世祖,被授为兵部郎中。此后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获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获赠魏国公,谥号“文敏”,被后世称为“赵文敏”。
赵孟頫博学多才,工古文诗词,通音律,精鉴赏。在书法上,他精于正书、行书和小楷,其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与鲜于枢并称“鲜赵”,又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其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俱工,并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变革风行已久的南宋画院的体制格调,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为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有“元人冠冕”之誉。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此外,他的诗文风格和婉,兼涉篆印,以“圆朱文”著称。有《松雪斋文集》等著作传世。
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为传播而发。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 请点“在看 ” , 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