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楷书教程》图解 (部首篇)

创业   2025-01-31 07:36   重庆  
视频:赵孟頫《三门记》介绍



教程 | 精读精练:赵孟頫偏旁部首写法图解
一、单耳旁
——范字【卿 御】
①先写横折弯钩,再写竖;
②横折弯钩的起笔应重写,折既可以写成圆笔也可以写成方笔,弯钩既可以用斜钩代替也可以写成弯钩,钩的出钩方向对准起笔;
③竖的起笔可方可圆,但一定要垂直。

 
二、右耳旁
——范字【郑 乡】
①先写横折撇,再写弧钩,后写竖;
②横折撇的起笔用方笔,折的角度不宜太大,横不宜太长,弧钩的起笔应轻,钩要写得厚实;
③竖可用垂露竖,也可用悬针竖,但要垂直。

 
三、欠字旁
——范字【欢 饮】
①先写斜撇,再写横钩,后写撇捺;
②斜撇一般用弯头撇,横钩的横不宜太长,钩要舒展;
③撇的重心要稳,捺可写成斜捺,也可以写成反捺;
④该偏旁上要写紧下要写松。

 
四、反文旁
——范字【徼 教】
①先写斜撇,再写横,后写撇捺;
②撇可写成斜撇也可写成弯头撇,但不宜过长;
③撇的起笔在横的中腹部,撇画要轻写,但不能轻浮,捺画要重写,以稳定全字的重心。

 
五、戈部
——范字【或 域】
①先写横,再写斜钩,后写撇和点;
②戈字旁一般与左撇组成半包围结构,因此横要写长,斜钩要写得挺拔有力,撇应用斜短撇,书写时要避开其他笔画;
③点要凌空取势,其位置要根据字的需要而变化。

 
六、页字旁
——范字【预 頫】
①先写上横,再写撇,后写下部的贝字;
②横的起笔为方笔,不宜写得过长,撇的起笔应在横的中部;
③贝字的内两横右边要留空,以通气;
④底部的撇捺要写得坚实有力,以托起其上部笔画。

 
七、辛字旁
——范字【辩 辩】
①先写上点,再写横,后写其下部的羊部;
②上点凌空立起,上横应写长;
③下两点左呼右应;
④古人常将辛部的下两横写成三横,但上横应比下横短;
⑤竖要垂直。

 
八、隹部
——范字【杂 雕】
赵体字借鉴行书的运笔方法,将隹部的笔画作连写或简写。如上撇折笔画出锋后与左垂露竖相连;四横中,中间两横连写,省略上点,直接以右竖替代。

 
九、殳部
——范字【毁 杀】
上撇收笔折锋后提笔出锋与横折相连,中撇和下撇直接出锋,上紧下松。上撇起笔与下撇及捺的交点在同一垂直线上。

 
十、月字旁
——范字【朝 湖】
①左撇用竖撇,力至笔端;
②横折钩的折画轮廓分明,钩画有力;
③内两横重心向上,与右竖不宜相接。

 
十一、斤字旁
——范字【所 斯】
①先写平撇,再写左竖撇,后写横和竖;
②上撇必须用平撇,竖撇可改写为竖钩撇以体现其筋骨;
③竖可写为垂露竖也可写为悬针竖,但必须垂直。

 
十二、文字头
——范字【雍 言】
①上点要写得厚重,一般用方点,且该点一般要驻于字的垂直中心线上;
②横画一般要写成长横,该横要覆盖整个字的下部分笔画,该横左低右高,但在视觉上是平稳的。

 
十三、宝盖头
——范字【家 客】
①先写上点,再写下点,后写横钩;
②上点一般驻于字的中心垂直线上,横钩要平,竖点有时垂直;
③宝盖头除少数个别字外,一般应宽大,以覆盖其下部笔画。

 
十四、穴字头
——范字【突 穷】
①先写上点,再写左点和横钩,后写撇和竖弯;
②上点一般驻于字的中心垂直线上;
③除少数个别字外,穴字头一般要写宽阔,以覆盖其下部笔画;
④其内部撇和竖弯要收缩,以让出空间使其下部笔画伸展。

 
十五、常字头
——范字【当 堂】
①先写短竖,再写其左右两点,后写左点和横钩;
②短竖应驻于字的中心垂直线上,左右两点围其左右相互呼应,此三笔不宜宽大;
③除少数个别字外,常字头的横钩应写宽阔,以覆盖其下部笔画。

 
十六、雨字头
——范字【云 灵】
①先写上短横,再写左竖和横钩,后写竖和内四点;
②上横不宜太长,竖要驻于字的中心垂直线上;
③除少数个别字外,横钩要写宽阔,以覆盖其下部笔画;
④内四点一笔连写,收笔出锋与下一笔画相连。

 
十七、草字头
——范字【落 苦】
①先写左竖,再写左提,后写撇和横;
②竖和撇不宜过长,同时应遵循左收右放的原则;
③古人在书写草字头时,将横分做两段写,其目的在于体现笔画的节奏感,并取得布白上的艺术感觉。

 
十八、竹字头
——范字【篁 竹】
①先写左撇和短横,再写下点,后写右撇和短横,再写其下点;
②竹字头应遵循左紧右松的原则,同时应左低右高;
③由于左右笔画相同,因此要将其笔画的形态、大小、方向进行合理的变化;
④该字头不宜写大。

 
十九、广字头
——范字【度 应】
上面一点要写在字中间,写横时要求与上点相连接,可以写成拱横。一般竖撇不要与横相连。

 
二十、病字头
——范字【疾 疢】
①先写上点,再写横和撇,后写旁两点;
②上点一般要驻于字的中心垂直线上;
③横一般要写长,撇要么长舒展,要么写成回锋撇,以体现其骨力;
④旁两点重心应向上提,以驻于字的重心左部为宜。

 
二十一、尸字头
——范字【居 履】
①先写横折,再写横,后写撇;
②尸字头为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包围部分,因此横画要写长,以覆盖其下部笔画;
③撇画要用竖撇,行笔要舒展,力至笔端。

 
二十二、春字头
——范字【奏 春】
①先写三横,再写撇和捺;
②三横的长短、方向以及形态应有所变化,其间距离相等;
③撇应写舒展,捺应写厚重,春字头一般应比其下部宽阔,以覆盖其下部笔画。

 
二十三、人字头
——范字【今 会】
①先写撇画,再写捺画;
②撇画一般较瘦和轻,捺画一般较重且捺脚肥厚;
③撇和捺舒展开阔,撇的起点高,落点低,捺画的起点低,而捺脚高。

 
二十四、白字头
——范字【泉 皇】
①上撇不宜长,左竖向左倾
②横折向右倾,内横抗肩;
③形体上宽下窄。

 
二十五、爪字头
——范字【采 受】
爪部取斜势,上撇短而平,不能写得斜而长,三个点依撇势安排,相互照应各具特色。

 
二十六、走之底
——范字【过 遂】
①先写上点,再写横折撇折撇,后写底捺;
②上点凌空取势,横折撇折撇可用行法写成点,出锋与下底捺相连;
③底捺要写得厚实而平稳。

 
二十七、走字底
——范字【赵 起】
①先写上横,再写竖,后写横,再写两点和捺;
②横画的起笔为方笔,应厚重,竖要写短,下横要写得瘦而有骨力, 其下部改为一点和短撇;
③底捺要厚重而平稳。

 
二十八、心字底
——范字【意 应】
①先写左点,再写卧钩,后写中点和右点;
②左右两点既可用方笔也可用圆笔;
③中点和右点可连写也可以分写;
④卧钩重心要平稳,出钩有力。

 
二十九、口字底
——范字【居 吾】
①先写左竖,再写横折,后写底横;
②口部的开状为上宽下窄,因此左竖应向左斜横折的折画要有轮廓,要写得厚重;
③底横要托起其上部的所有笔画,因此要写得壮实有力。

 
三十、巾字底
——范字【帝 希】
①先写左竖,再写横折钩,后写竖;
②左竖要用垂露竖,但不宜写得过肥,横折钩的折处和钩要写得轮廓分明,厚实而健壮;
③竖画要挺拔有力。力至笔端,且要垂直。

三十一、木字底
——范字【梁 乐】
①先写横,再写竖钩,后写两点;
②横画的起笔为方笔,横画要写得精瘦而有力,同时要写长,写平稳;
③竖钩不宜长,出钩含蓄有力;
④撇捺缩写为两点,以与上部形成布白上的对应。

三十二、皿字底
——范字【盖 孟】
①先写左竖,再写横折,后写两竖和底横;
②皿字底左竖向内斜,横折角度小于90°,形成上大下小。内两竖垂直,也可以用行法书写;
③底横写长,写实,写平稳,以托起其上部笔画。

三十三、日字底
——范字【书 会】
①先写左竖,再写横折,后写内横和下横;
②左竖用垂露竖;
③横画间距相等,内横右留空间以通气;
④口框或上下等宽或上宽下窄,据字不同具体安排。

 
三十四、月字底
——范字【青 有】
①左竖用垂露竖;
②横折钩起笔用逆锋,折画轮廓分明,竖钩垂直有力;
③内两横用行法连写。

三十五、土字底
——范字【台 堂】
①竖不宜长,但要垂直;
②上横写短,可逆锋起笔,也可顺锋起笔;
③下横要逆锋起笔,书写平实,以托起上部笔画。

三十六、贝字底
——范字【贺 实】
形状窄长,下面的一个横和两个点可以放开些,中间两横要写短些。左竖短右竖长,右点要藏在右竖之下。

三十七、八字底
——范字【与 冀】
先写左边的短挑,起笔较重,略停顿以蓄势,行笔快捷,干净利落,右边变捺为点,行笔慢而凝重。

三十八、四点底
——范字【兼 然】
①先写左点,再写中两点,后写右点;
②左点和右点的起笔既可以用方笔也可以用圆笔,但相对于中间两点来说,要写得厚重而大;
③中两点较小,其上端应与左右点的上端同在一个水平线上。






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为传播而发。若涉及版权问题敬                      请原作者告知  我们会立即删除。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 请点“在看 ” , 欢迎分享!


墨语亭
宣传 推广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