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科普】世界关节炎日:保护关节,远离关节炎

健康   2024-10-12 17:03   上海  


关节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越来越多的人被关节炎所困扰,但大家认为只要吃个止痛药,疼痛缓解就万事大吉,很容易疾病被忽视,治疗不及时。世界关节炎日是每年的10月12日,关节炎被称为头号致残性疾病,发病率极高,并且不再是“老年人”的标配,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所以说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致残至关重要。

关节炎表现

关节炎共有100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当我们出现关节不适时,要加以重视,建议及时到风湿病科就诊。

认识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手指近端、腕、肘、膝、踝关节疼痛,并伴有晨僵。多见于35-50岁的中青年女性,所以又叫“中青年女性致残杀手”。可能由于关节受凉、过度劳累或者是气候环境变化过大所致,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血沉多升高。若治疗不及时或未规律治疗,具有较强的致残性和致畸性,影响正常生活运动。除此之外,它还会影响关节之外的组织和器官,常见的有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心包炎和胸膜炎等。


2、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通常是由于大量饮酒或吃大量海鲜之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沉积诱发关节炎,疼痛剧烈、红肿明显,多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初期可自然消退,若不规律治疗,则会反复发作,出现痛风石,继而发生关节破坏和毁损,更甚者损害肾功能,出现尿毒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但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年龄日趋年轻,临床上甚至有十几岁的男孩发作痛风性关节炎,更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3、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主要侵犯中轴关节,比如骶髂和脊柱关节,也可以侵犯髋、膝关节等外周关节,起病缓慢且隐匿,早期表现为腰骶部的钝痛和晨僵,活动后可以减轻,若治疗不及时,逐渐出现脊柱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呈“竹节样改变”,从而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或脊柱畸形,甚者不能平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多由于关节软骨的老化、磨损引起的,常见于50岁以上者,因此被称为“中老年人致残杀手”。骨关节炎主要累及髋、膝、踝等负重关节。通常表现为上下楼梯、蹲起时膝盖疼痛不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膝盖感觉发僵。随病情加重,患者可能走平路就会出现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等症状。虽然年龄是发生此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但随着中青年人群不科学的运动习惯、运动过度以及肥胖等因素,使得更多的年轻人也得上了“老年病”。


西医对于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通过局部外用或口服止痛药、关节软骨保护剂、关节腔注射药物等,但长时间口服止痛药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中医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显示出它的优势。

中医治疗特色

1、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病”范畴,又称“顽痹”、“历节风”、“尫痹”等。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我科创始人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先生提出“7+1”理论辨证类风湿关节炎,即风寒湿热瘀痰毒七邪与肾虚。治疗上采用祛风、散寒、祛湿、清热、化瘀、蠲饮、解毒以及益肾七种治疗方法。我们将西医病理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中药药理有机结合,筛选出一些既能祛风散寒、化痰蠲饮、活血通络,又能针对疾病病理而消肿止痛、抑制免疫的中药,几经优化,拟定风免四号方、羌活地黄汤、补肾通络方等一系列协定方分型分期论治,配合中药泡洗、穴位敷贴、中医定向治疗烫熨等中医特色疗法,综合治疗,治疗方案日臻完善。


2、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对于痛风的详尽论述追溯到元代朱丹溪所著的《格致余论•痛风论》,认为素体血热,后天调护不当,感受湿、风、寒邪,外寒内热,郁结化为浊瘀引发痛风。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水液,脾主运化水湿。素体肾虚则水液不利而聚湿,加之长期饮食不节伤脾,水湿不化,郁久化为湿热,湿热下注关节发为痛风性关节炎。湿热郁久,阻滞气血,化为痰瘀,痹于关节成痛风石,痹于心脉而心脉不养,损及肾络则加重肾损。因此,脾肾亏虚是本,痰瘀湿浊是标,治疗上标本兼顾,采用健脾益肾,行气利湿、祛瘀化湿等治疗原则,整体上调节水湿平衡与脏腑功能,调治痛风,将更易于控制尿酸,避免波动,减少发作。


3、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古人称之为“龟背峰”“竹节风”“骨痹”“肾痹”“大偻”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当所致,为本虚标实之病。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肝主筋”,本病常起于腰骶部的骶髂关节,沿脊柱向上逐渐发展至颈椎,与督脉循行路线吻合。故我们认为肝肾、督脉虚损为本,风、寒、湿、热及痰浊、瘀血为标。治疗采用补益肝肾、祛邪疏经、强督通络之法标本兼治,达到柔筋健骨壮督通络的治疗目的。此外在冬季根据个人体质服用个性化定制的膏方,以温肾壮督。


我科特色:①上海市名中医经验方鹿角壮督汤、羌活地黄汤中药内服祛风通络、益肾壮督,有效改善症情并助减西药用量;②在督脉循行部位采用督灸温经络;②采用督脉循行穴位为主、阿是穴为辅的穴位帖敷法行气活血;③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分别针对颈、肩、背、腰、膝、足中药熏蒸或泡洗浴疗法,发挥温督通络作用;④采用热奄包疗法热敷发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作用;⑤通过红外线照射使药物定向通过穴位渗透脊柱关节促进局部循环,温通经络。


4、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是“五体痹”之一,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痹病,冬遇此者为骨痹。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在外感受六淫之邪,以致经脉闭塞不畅,气血津液郁留局部不达筋骨关窍,骨肉节窍失于润泽是以骨痛不可行、骨重不可举,脉络不畅便生肿胀,甚至骨节拘挛畸形。如《素问·痹论》中指出风、寒、湿三种邪气相互交搏合为痹证。《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中人”。除了口服药物外,还可以通过关节腔注射激素、几丁糖消炎止痛、润滑关节,我科还开设了中药穴位贴敷、泡洗、熏蒸、热奄包、督灸、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内外同治,共同缓解关节疼痛。

科室介绍

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创建于1983年,是国内最早成立风湿科的医院之一,创始人为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教授。2000年成立风湿病科病房,上海市名中医苏晓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强直性脊柱炎、多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尤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最具特色。2000年中医红斑狼疮特色专科成为上海市级重点特色学科,2012年入选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与上海市传统医学示范中心。2017年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的2018年版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沈丕安教授负责的“羌活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及实验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奖三等奖。苏晓教授负责的“养阴清热活血利水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作用”获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科室负责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专著20余部。


科室现有医师10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医学博士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作者介绍

常靖升 住院医师 医学博士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门诊时间

嘉定院区:周四全天


注: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供稿:风湿病科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