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 | 微讯】耳石复位后仍有头晕怎么办?

健康   2024-10-14 15:58   上海  




耳石症,也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为表现。本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在60-70岁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耳石复位是治疗的首选有效方法,但对于复位治疗无效或治疗后仍有头晕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

耳石症经相应的复位治疗后,部分患者仍有残存头晕(RD),不同于耳石症发作时的天旋地转的眩晕感,表现为非旋转性头晕,行走不稳,漂浮感等,此症状可能持续存在或者在头位变化时候出现,特点是不伴有眩晕和眼震。据相关数据统计:RD的发病率为13%-61%,复位治疗后次日统计发病率最高,1周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耳石复位后为什会发生残余头晕?

1、复位不彻底,半规管内仍残存细微的耳石碎片,引起轻微眩晕。

2、半规管功能紊乱, 耳石器官(椭圆囊或球囊)本身存在病变,在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内,引发半规管功能紊乱,引起眩晕,耳石复位后,但半规管功能紊乱的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3、中枢或前庭性功能障碍疾病,耳石症的同时,可能伴发外周或中枢性等其他前庭系统的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小脑梗塞等。

4、精神心里障碍,耳石症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会短期加重患者复位后的不稳感,特别是残存头晕超过1周的患者。

5、中枢代偿未完成,由于管结石复位后需要更长时间的中枢适应导致延迟恢复。

6、相关因素:年龄,病程,复位次数。患者年龄越大,从耳石症发病到成功复位之间的病程越长,耳石复位成功所需要的次数越多,复位后更容易出现残余头晕症状。


出现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怎么办?

出现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即耳石复位后存在头晕、走路不稳、漂浮感等症状,要积极就诊,请专科医师进行相关检查评估,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中医治疗

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耳眩晕”范畴,内经最早记载了眩晕的资料,而后各朝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方药治则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医学认为眩晕多与肝肾相关,分为发作期与间歇期,虚实夹杂,实者,多为风/火/痰饮为患,虚者,多为脾虚或肾虚。耳眩晕作为眩晕的一种,最突出的特点是与耳相关,发作时多具有旋转感。中医治疗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从整体入手,辨证施治,调整脏腑阴阳功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中药内服

风邪外袭:疏风散邪,清利头目,服用桑菊饮/银翘散;

痰浊中阻:燥湿健脾,涤痰止眩,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汤合二陈汤;

肝阳上亢: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服用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

寒水上泛:温补心肾,散寒利水,服用济生肾气丸/真武汤合五苓散;

髓海不足: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服用杞菊地黄丸/左归丸;

上气不足:补益气血,健脾安神,服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

2、中医外治法

包括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针、头皮针、微针、推拿等疗法。上海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翳风穴穴位注射结合针刺(百会、四神聪、耳三针-耳门 听宫 听会、合谷、风池)、艾灸(足三里)、穴位贴敷(双太冲、双翳风、双涌泉)、耳针(内耳、神门、肝肾)以及头皮针(晕听区、平衡区)治疗耳石复位后头晕。

 

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预防?

1、少吃辛辣刺激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2、避免有水进入耳朵

3、睡硬板床,用荞麦皮枕头

4、耳石症复位后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

5、耳石症复位后的患者不要开车

6、耳石复位后三天之内避免向患侧卧位

7、耳石症要早诊断,早复位治疗


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的患者是一类临床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常常自觉就诊困难,精神心里障碍严重,但相信经过医生仔细的诊查,患者积极的配合,准确的对因治疗,可以更快帮助患者摆脱残存头晕的问题。


作者介绍

丁毅

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

周一、周三下午(芷江路院区)





供稿:耳鼻咽喉科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