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秋风送爽。正值金秋时节,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3级硕士生班联合环境系2023级本科生班共赴奉贤区南桥镇橘米公社开展实践活动,党建劳动齐推进,本研共践增情谊。
田园采撷·秋果盈筐
橘米公社位于南桥镇华严村,是一座融合集体土地、集体资金、集体劳动、村民共享理念的园林式农业庄园,规划区域160亩,体现了上海新农村建设的风貌和成果。10月13日上午,师生一行抵达橘米公社,大家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游览了整个果园,学习了橘子的栽种知识,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劳作习惯,当然也进行了趣味满满的采摘之旅。
“橘子挑硬的还是软的?”“如何快速省力地摘到心仪的橘子?”“当地居民是如何实现增收的?”……橘树丛间,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师生挑选果实,品尝劳动成果,介绍聚合式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大家在实践中体验着大自然的馈赠与劳作的乐趣,空气中也弥漫着清新的果香和青春的气息。
2023年5月,习近平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谈到,当代中国青年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在劳动实践中,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总书记这一嘱托的理解,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性,鼓励青年“自找苦吃”,勇于担当,这不仅是对农业学子的勉励,也是对所有青年人的期望。我们应当深入基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研对话·初心共鸣
采摘结束后,同学们带着沉甸甸的果实,共同漫步于奉贤区南桥镇华严村,参观学习乡村建设相关成果。在田间地头,“美谷2号”喜获丰收,自主水稻品种助力端稳“饭碗”;在骑迹驿站,318公路主题布置吸引了众多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为村民创造流量收益;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治融合”筑牢基层依法治理根基,践行“人民乡村人民治”的理念。
随后,大家在午餐会上分享交流劳动心得与学习体会。硕士生们结合个人的本科学习经历和专业知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拓宽学科视野,环境系的同学和老师们结合专业所学分析了当地的发展模式,本科生学业导师也鼓励大家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主动联系理论与实际,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国家、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
见贤思齐·溯史明志
下午,师生前往位于金海湖畔的奉贤博物馆进行参观。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奉贤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奉贤人民修筑海塘的历史,同时也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学习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了奉贤文化。同学们也在行走中感悟奉贤新城发展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所在,并结合自己在上海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深入思考个人在上海市人民城市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联建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增进了彼此感情,更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我们将这份美好记忆和收获转化为日常行动的力量,继续携手前行,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文案丨刘晋昕 虎雪
摄影丨廖恒
排版丨秦楚宇
审核丨王英豪 何越 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