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国务论坛”圆满举行

教育   2024-11-13 17:08   意大利  


……

应对数字时代的新治理挑战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关切。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的治理方式和机制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中国作为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大国,需要放眼全球的开阔视野,关注数字治理机制、国际合作框架以及解决全球性挑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需要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提供数字时代有效治理的中国方案。青年学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力量,理应担负起探索现代化治理新图景的光荣使命,在研究中将数字技术发展与提升治理效能的中国路径结合起来。如何认识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治理问题,如何将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到治理场景之中,如何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治理挑战,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命题。

由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2024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国务论坛”于11月9日成功举办。本次博士生论坛以“数字时代的治理图景:全球视野与中国路径”为总主题,设有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三个分论坛,旨在通过多视角、跨学科和建构性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认识数字时代的治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搭建本学科内促进研究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事业奉献思想智慧,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善治的“中国方案”添砖加瓦。

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各高校同学的198篇稿件,经过评审老师的盲审评分,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基层治理三个分论坛共计48篇论文入选展示,最终有24篇论文获奖。


开幕式

开幕式邀请到国务学院副院长张骥老师致论坛开幕词。张老师首先对参与本次论坛的所有同学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从“回应时代重大问题”“重视学术融合和宏观视野”“同时具备中国视野和国际视野”三方面对同学们提出勉励。

张骥老师指出,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对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都带来了技术冲击和安全需求的双重挑战,但冷战以后形成的理论在解决中国、世界遇到的问题时出现乏力和失效,博士生的选题一定要回应时代重大问题,寻找到具体问题和时代宏大问题之间的关联。复旦的政治学研究一直有着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际政治学交叉融合的传统和研究路径,在回应时代重大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学科融合的意识和宏观视野,需要聆听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中国的实践已经到了必须要承担大国角色的时候,我们应具备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创建中解决中国问题、面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学术眼光和敏锐性,处理好中国模式与人类普遍问题之间的关系。大家生逢其时,希望同学们能为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共同问题发出新的学术一代的声音。



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是本次论坛新增设的环节,由国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复旦国际关系评论》主编郑宇老师从编辑的视角向大家分享关于学术研究的独到见解。

郑宇老师围绕学术研究的差异性和同一性这一主题开展讲座。郑老师首先以国务学院博士生近年来的部分发表情况为例,打破了同学们对发文困难的几大刻板印象,随后就如何做研究为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指导。郑老师指出,第一,学科间的议题重合度越来越高,研究方法也越来越趋同。要培养跨学科思维,打破学科界限,要去考虑一些本学科领域不包括的内容,互相借鉴。第二,进行差异性发问,好文章有因果关联、差异性的解释,需要问出有关“为什么”的问题。第三,重视比较研究,从对比中发现差异性和相似性,既可以做横向比较,也可以做纵向比较。第四,关切中国问题,郑老师强调,许多优秀学术文章尽管研究的是国际问题,但关照的仍是中国自身的议题,这样才能融入到关于中国模式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术讨论中。



分论坛

开幕式和专家讲座结束后,参会同学分别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基层治理三个分论坛进行现场汇报,并由评审嘉宾进行点评。会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郁。


分论坛一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分会场共有15篇文章入选,郑宇老师、温尧老师、银培萩老师、沈逸老师、陈拯老师、秦倩老师、汪晓风老师出席现场进行点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郑宇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研究选题,强调关注研究的解释力度,在定量分析方面提供了细致的建议,并建议同学们超越单一案例研究,做多案例比较分析。温尧老师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学理性,建议同学们在既有文献回顾、具体解释机制的探索上都进行进一步深化,要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挖掘。银培萩老师肯定了部分同学新颖的研究视角,重新梳理了部分研究的论述逻辑,强调应明确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适当的分类。沈逸老师基于对现实的洞察在明晰基本事实、选取测量指标上提出了建议,并强调国际关系学生的分析不应过度依赖于政策文件解读。陈拯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在研究选题、前沿方法、扎实论证、文章完整度上的不同亮点,也在研究设计上提供了许多针对性的细致建议。秦倩老师关注研究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和议题层次,指出多数投稿在选题方面有价值,但需要在实质性的论证上再多下功夫。汪晓风老师强调研究首先要保证对基础事实的准确理解和判断,强调需要明确和聚焦文章的核心概念和问题,并对部分文章的政策建议部分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分论坛二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分会场共有11篇文章入选,吴洁老师、庄梅茜老师、张兰老师、曾庆捷老师、李海默老师、邓涵之老师出席现场进行点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吴洁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研究的规范性,强调研究应更加聚焦和深入,讨论不应过于宽泛,概念界定上要更加精确,避免概念混淆和模糊,并针对文章涉及的不同议题在论述细节上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庄梅茜老师肯定了大家研究问题的价值,并在具体研究方法的改进,如理论框架、指标量化、比较研究的对象选择上为同学们提供了进一步建议。张兰老师肯定了部分研究的选题价值和规范写作,建议在题目表述上更加精准,在理论框架上避免概念模糊,在比较分析中明确各案例的定位。曾庆捷老师提出研究可以更加关注普适性,注重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还为文章进一步修改提出了部分可供参考的文献著作。李海默老师赞赏了部分扎实充分的文章,并对概念表述及各概念间的关系、变量和案例对象选择依据、文献引用的丰富程度提出了修改建议。邓涵之老师强调在提出论点时分析需更加细致,案例选择时需给出依据,并建议丰富研究资料使论证更加有力。


分论坛三

基层治理(一)


基层治理(一)分会场共有11篇文章入选,郑冰岛老师、孙思睿老师、陈醒老师出席现场点评,郑磊老师线上点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郑冰岛老师重点点评了同学们的实证检验部分,指出在定量研究中应注意研究假设的提出、概念和变量的对应、测量方法是否常用、样本选取依据等,也建议部分文章可以对不同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孙思睿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扎实的实证分析,建议对实证结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在事实基础上提炼详细的理论框架,也提醒同学表述需清晰精简、避免冗杂。郑磊老师肯定了部分同学详实的文献和访谈,同时指出文献综述应更加聚焦于核心问题,调研对象要更全面,定性研究要更具开放性、批判性,强调需关注自己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何边际贡献。陈醒老师强调应明确文章研究意义,注意被解释变量的可靠性和部分分析结果不显著的原因,并建议完善修改优化路径部分的分析。


分论坛三

基层治理(二)


基层治理(二)分会场共有11篇文章入选,唐莉老师、周凌一老师、孙思睿老师、孙磊老师出席现场进行点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唐莉老师在肯定各项研究的不同亮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建议同学们明确研究的创新点和升华意义,清晰表述文章的逻辑链条,注意研究案例方法的严谨性。周凌一老师肯定了部分研究的研究视角,强调应重视理论与事实间的平衡,有些研究理论性不足,有些研究理论性强但缺乏现实背景和具体案例分析,此外也提醒同学们在文献回顾上仍有改进空间。孙思睿老师肯定了部分研究的问题意识,强调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在研究设计上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建议,提醒同学在政策建议分析部分需更有针对性。孙磊老师提醒同学们应在描述研究背景上更加详细,概念界定和论证逻辑需更加清晰,并注意排除替代性解释。

在老师们精彩的点评之后,同学们明晰了文章的改进方向,并向老师们提供的各项细致且中肯的建议表示感谢。



闭幕式


滑动查看更多


论坛闭幕式上,国务学院院长助理、团委书记胡业飞副教授宣布了获奖名单,向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胡业飞老师、李海默老师、庄梅茜老师共同为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一等奖获奖者合影




二等奖获奖者合影




三等奖获奖者合影

论坛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在会场合影留念。2024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国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感谢所有为此次国务论坛顺利举办作出贡献的老师、同学!除上述出席论坛的嘉宾、评委外,也特别感谢殷之光老师、余博闻老师、张楚楚老师、张雪滢老师、胡鹏老师、彭泽宇老师、左才老师、刘晔老师、张平老师在论文初审阶段对本论坛的大力支持!请老师、同学们继续关注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来年再会!


获奖名单


注:排名不分先后


文案丨蔡思怡、高登怀   

摄影丨杨泽鹏 翟灵 刘子奕   

排版丨胡彦   

审核丨王英豪 何越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研究生团学联
此订阅号用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团学联的宣传和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