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边境口岸实践队丨第三站:云南瑞丽

教育   2024-09-12 19:57   上海  


国之兴盛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2024年是复旦大学政治学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实施教育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助力复旦版“强国之路”“大思政课”建设,动员广大同学在投身强国建设、复兴伟业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持续打磨“中国之治”国情育人项目,推出重点社会实践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采取跨院系组队模式,定向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带队,组织师生发挥多学科优势,前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治理实践点,感受火热的治理实践。


其中,边境口岸城市是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窗口,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相关区域发展政策的提出和深入推进,具有独特地缘、族缘优势的边境地区及边境口岸城市,逐渐成经济发展的边陲末梢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依托和龙头。本次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之治”实践队将以“边境口岸治理与发展”为主题,围绕边境口岸城市的卫生、经贸、文化发展开展调研。瑞丽市是中国西南边陲重要口岸城市,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具有独特的地缘位置与发展优势,是本次实践的第三站。




第三站:云南瑞丽

2024年8月18日至8月23日,“中国之治”边境口岸实践队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吴洁老师带领下前往瑞丽市,通过实地调研,深度学习了当地在强边固防、兴边富民以及推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现状与成就。实践队走访了瑞丽口岸、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银井分站,了解国门安全的守护防线;同时,也考察了“一寨两国”、姐相镇、银井村、中缅友谊街,了解瑞丽基层治理创新举措、边境贸易现状;另外,实践队还调研了瑞丽市卫生健康局及瑞丽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卫生院,了解瑞丽市在做好边境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努力;实践队还走进环山工业园区三家企业及外籍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了解瑞丽产业发展状况及外籍人员管理举措;走访瑞丽市规划展览馆及网格管理调度中心,了解瑞丽城市发展概况和网格管理建设情况。


01

“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

8月19日,实践队首先前往“一寨两国”。“一寨两国”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位于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村,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村。在寨子中,两国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据介绍,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两国边民共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同赶一条街,通婚互访,民族同宗,习俗相源。

实践队调研“一寨两国”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这是1957年12月14日,中国副总理陈毅在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挥毫赋诗《赠缅甸友人》,赞颂中缅两国间的“胞波”友谊。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上致辞:“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缅友好交往和合作发展的历史潮流,一定会像同宗同源的中国澜沧江和缅甸伊洛瓦底江一样,跨国崇山峻岭,越过激流险滩,始终奔腾向前。”实践队员们在一寨两国内近距离观看“一井两国”“一桥跨两国”“一秋荡两国”“一塔佑两国”等景观,感受着中缅两国独特的人文风景、见证了中缅人民一衣带水的胞波情谊。


实践队调研“一寨两国”


在“一寨两国”内,实践队还走入了“先进外事界务员”瑞孟同志的家中。“有事就找界务员”是分布在国界两旁中缅两国20多个村寨村民们的共识。界务员的职责是定期在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碑、界桩和界桩标志物,防止过耕、过牧、过伐等。在村民心中,界务员是他们的“草鞋外交官”,一旦发生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界务员。维护中缅两国边民融洽相处、守护每一寸边境线是瑞孟同志的日常工作。


实践队在瑞孟同志家中




02

民族团结共进步,强边固防展新局

接着,实践队前往了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银井分站。作为中缅边境线上的“安全守卫者”,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银井分站始建于1978年,驻守在中缅边境71号界碑一侧,主要承担银井通道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的检查及通道两翼50米边境管控任务。在这里,实践队在工作人员介绍下了解了党政军警民合力构建强边固防新格局的做法,体会到边境检查站在维护边境社会安全稳定、促进中缅胞波情谊方面的作用。

调研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银井分站


下午的第一站,实践队前往银井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这是由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姐相边境派出所联合姐相镇司法所、中缅双方村干等部门组建的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中缅两国边民亲切地把它称为“国际小法庭”。实践队通过翻阅展柜中的调解卷宗、观看中心的宣传视频,了解中心日常工作。瑞丽市的姐相镇与缅甸12个村寨田地交错、通婚互市,更有一个村寨横跨了两个国家的地理奇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因耕种、放牧、边境小额贸易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往日的好邻居经常会因“小利益”变成今日的“冤家”。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7月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正式建立,以“申请—审核—调查—调解”的工作流程,由当事人口头或者书面申请,调处中心审核后对于符合条件的纠纷立即展开调查,并根据纠纷复杂情况和难易程度,采取现场调解、庭式调解等方式分别调解,最后制作调解书并定期进行回访,使传统的调解方法逐步转变为有组织、依法律、多部门联合调解方式,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大幅提升。涉及跨国婚姻、跨国财产等矛盾纠纷的调解是中心的常规工作,中心在接到两地居民报案后,充分利用傣族尊重老人、老人威信高、说话有人听、有人信的民族习惯,会邀请双方当事人亲属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进行劝导、疏通及说服教育,降低了矛盾双方的对立情绪,再通过涉外矛盾中心调解员耐心、细致、公正调解,最终使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在中缅边民的眼里,调处中心是一个主持公道的地方,当出现边境上的磕磕碰碰和涉外纠纷时,边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涉外矛盾调处中心。通过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及时将两国边民之间的纠纷调处平息在民间层面,真正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辖区治安格局。



调研银井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


第二站,实践队走进了银井村,漫步村中道路、走进居民家中,了解银井村在兴边富民、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方面的做法。银井村作为边境村,强边固防、平安建设、爱国教育等工作尤为重要。在银井村村支书家中,师生们和支书面对面沟通,在交谈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了更多支书“稳边疆、固边防”的工作日常。他积极参与走国界、巡边境、矛盾纠纷调解和党的创新理论、民族团结、平安建设等宣传活动。在这里,实践队还了解了“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银井小学的故事。学校始终秉持“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的理念,缅籍学生只需出具相关机构翻译的身份证明和出生证明,就可以到校报名入学,与中国学生接受一样的义务教育,学习一样的课程,享受一样的“两免一补”和营养早餐,其学籍与中国学生一样纳入省网、国网进行统一管理。





03

贸易富民掀热潮 产业赋能兴口岸

8月20日,实践队前往瑞丽口岸调研。瑞丽口岸是中缅边境口岸中人员、车辆、货物流量最大的口岸,其东、南与缅甸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市相毗邻,东有我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国家一级口岸,西有章风二类口岸。瑞丽口岸联检中心位于姐告大桥西侧400米,是集旅检、货检、边贸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联检中心,是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的重要保障。这里人群熙攘、车辆川流不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交汇。不同的肤色、语言和文化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景象。在瑞丽国门,等待通关的卡车排起了长龙,客商穿梭往来;在瑞丽口岸联检中心,集旅检、货检、边贸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联检大厅里,各窗口正高效运转。据介绍,瑞丽边检站正不断探索完善边检大数据运用和智慧口岸建设,进一步升级智能查验管控系统,这不仅提升了通关效率,也大大增强了口岸的安全保障能力。

实践队与口岸工作人员交流

实践队在瑞丽口岸前合影


随后,实践队还前往了中缅友谊街。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中缅两国的边民摆着小摊做着小本生意,同时也可以看到街边大小型免税店林立,售卖着种类齐全的来自东南亚的免税商品。


下午,实践队前往瑞丽治理网格化管理调度中心。据了解,瑞丽市充分利用大数据+智慧网格等信息化技术,搭建具有边境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暨基层治理信息平台,科学高效、融合推进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瑞丽市域治理网格化管理调度中心的大屏地图上,可动态显示全市总人数和网格分布情况,可实时查看细分网格挂包单位、对应管理人员、辖区总人数等情况,能够直观展现每一座房屋和人员情况。目前调度中心现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域,包含251个一级网格、1008个二级网格和6000多名网格管理员,调取数据过程精准高效,为科学开展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队调研瑞丽治理网格化管理调度中心


接着,实践队前往瑞丽试验区综合展示中心,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一座馆解读一座城。在这里,实践队进一步探寻瑞丽的前世今生。翻开古老的贝叶经,瑞丽曾经是果占壁王国四个王朝的京都所在地,有过近千年的峥嵘岁月。在近代史上,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以及边关重镇畹町,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写下光辉的篇章。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周恩来总理和缅甸吴巴瑞总理从畹町桥步行入境,共话中缅胞波友谊。瑞丽和畹町是中国西部率先开放的重要边境口岸,被誉为大西南边境上两只闪亮的“眼睛”。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瑞丽作为中国连通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的作用日益显现。




04

壤壤相接互助力,沿边开放新高地

8月21日上午,实践队深入探访了瑞丽沿边产业园:环山工业园区。近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瑞丽沿边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强化要素保障,做实政策支撑,做优政务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随着一批央企和具有影响力的民企先后落户该产业园区,以口岸为纽带、园区为载体、产业为支撑的沿边开发开放新模式在瑞丽的创新探索中逐渐形成。

实践队调研环山工业园区


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到:“瑞丽与缅甸壤壤相接,仅以瑞丽江为界,长期以来两地同处一个坝子,双方来往密切,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十分相似,瑞丽延边产业园借助这一特点发挥区位优势,一个新兴的区域性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和进出口加工制造中心初具雏形。”


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了雅戈尔、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音皇公司负责人介绍到:公司于2018年10月进驻环山工业园片区,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音响类产品制造企业,产品出口美国、印度、墨西哥、菲律宾、伊朗、缅甸等50多个国家。目前,项目已完成全产业链搬迁,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预计3年后工业总产值每年不低于5亿元。




05

服务管理一体化,质量效率有保障

结束了工业园的探访后,实践队员们前往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这是一个集海关、公安、司法、澜-湄职业培训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办事服务平台。办事大厅里能看到前来办证的外籍人员熙熙攘攘,他们拿着表单穿梭于各个柜台之间,据工作人员介绍外籍人员计划在瑞丽务工的需在管理中心办理健康证、务工证、居留证等相关证件,中心除体检窗口外均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为缅籍人员提供了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澜-湄职业培训是外籍务工人员必须参与的一个环节,由云南民族大学相关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日常中文用语,法律法规,疾病预防,地区概况、民风民俗,交通安全等等。

实践队与中心工作人员交流

实践队在瑞丽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合影




06

山川相连接触密,防艾防热靠基层

8月21日下午,实践对前往瑞丽市卫健局进行座谈,张应宏主任就瑞丽市疾控体系改革、医疗资源现状、疾病防控工作特点、主要传染病病种、中缅合作防疫、外籍人员就医情况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答。

实践队调研瑞丽市卫健局


与内陆地区相比,瑞丽市疾病防控主要特点是:①长期面临境外传染病威胁,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瑞丽的传播链最为复杂,多呈现从输入向本土发展,从边境向内地发延;②艾滋病、结核病、登革热、疟疾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③境外务工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外籍人员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内。区别于其他口岸城市,德宏州一百八十多公里的边境线两侧都是往来密切的两国群众,因此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常威胁当地公共卫生安全,为全力保障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瑞丽市相关单位采取一切措施积极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包括:基层工作人员实地前往各农户家“翻盆倒罐”以切段传播途径,严格落实网格管理、哨点监测,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等,切实抓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重点虫媒传染病防控、救治工作,为推进瑞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贡献卫生力量。




07

家庭医生深入户,逐级转诊有成效

8月22日上午,实践队员前往姐相镇和勐卯镇卫生院,对瑞丽当地基层卫生资源、医保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医院信息化建设、慢病管理、艾滋病防控工作等内容进行了解。两个卫生院辖区内同样存在流动人口多缅籍人员多等特点,在妇幼卫生、精神疾病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压力,艾滋病防控工作上,当地十分重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傣族节日、赶集等特殊时间节点广泛宣传相关防护知识,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开展各类疾病预防工作,依靠当地村医和家庭医生深入各家各户宣教,督促患者随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保报销比例在基层大幅提升,逐步引导群众下沉到各乡镇卫生院就诊,各类政策向基层倾斜在瑞丽取得成效,据勐卯镇卫生院院长介绍,当地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良好,群众普遍遵循医生建议到相应医疗机构就诊,实现了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群众获得了及时、有保障的卫生服务。

实践队与卫生院工作人员交流

实践队在基层卫生院合影

瑞丽市集国际政策之天时,面向印度洋核心区位之地利,人才济济之人和为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结合实际聚焦建设家园、聚焦强边固防、聚焦文化交融,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乘万里之长风西,当响彻于寰宇”,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丰富多彩的“胞波之城”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图文丨边境口岸实践队

排版丨吴莉莉

审核丨王英豪 虎雪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研究生团学联
此订阅号用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团学联的宣传和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