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联组)讨论|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政务   2025-01-18 12:18   陕西  


“你们歌舞团的普通演员一场演出费多少?”

“相比一时火热,更要可持续发展。”

““更开放、更融合、更创新”

……

1月17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联组)讨论会现场,围绕“融合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主题,来自中共、民盟、民进、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特邀界别的委员与到会听取意见建议的省委书记赵一德亲切互动、深入交流,共话在文物保护中传承文明、在文明传承中繁荣文化。


  本组主题:

融合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1月17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联组)讨论现场。(陕西日报记者 母家亮 摄



赓续文脉 讲好陕西故事


悠悠文脉,弦歌不辍。

伫立在中华文明的岁月星河,陕西如何循着历史的脉络,绘就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画卷?


拜根兴

省政协委员、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唐史学会会长


“钱要用在刀刃上!”省政协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拜根兴率先发言,对周秦汉唐文明的传承提出建议,“我省应在第五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中,在陕西师范大学设立‘唐文明重点研究基地’,在相关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汉文明重点研究基地’,引进并培养高端人才,为新时代汉唐文明的研究提供政策保障。”

基地花费标准如何?拜根兴认为,可以借鉴河南省“宋文化研究中心”模式,省政府以五年为期,每年投入350万元,打造海内外文化研究阵地。


陈玉玲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
台盟陕西省委会主委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多次带领台湾同胞前往黄帝陵拜谒先祖,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台盟陕西省委会主委陈玉玲发现,相比外省公祭典礼活动,我省公祭黄帝陵规模偏小,港澳台和海外侨胞参加人数受限。“可以进一步提升公祭活动规格,适当增加有代表性台胞公祭名额,形成千人现场祭祀庄严场景,让更多寻根问祖的台胞拜谒祖先,促进两岸心灵契合。创新祭陵活动形式,借助米龙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两岸民祭黄帝活动,开展线上线下‘两岸公祭’,通过云祭祀让更多青年台胞体验祭祖仪式,使寻根祭祖成为台湾民众的自觉行动和广泛共识。”她说。


刘妮 

省政协委员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


“小青马个头不高,人骑在上面的时候刚好双脚能点地……”在会场,省政协委员、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用“革命功勋马”小青马的故事现场诠释了“红色故事”的魅力。为讲好红色故事,刘妮建议,参照国家版本馆,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高标准建设延安革命文物典藏馆,实现以展代藏、以物证史,发挥研究好、解读好、阐释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外宣阵地作用。同时,高水准建设斯诺专题纪念展,传播以美国记者斯诺为代表的100余位外国记者、作家到访延安的故事,让红色文化实现“出海”。


刘勇

省政协委员
省工商联副主席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刘勇从体验者角度出发,建议在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革命场馆等设置标志性体验项目,针对重要红色旅游景点,加大旅游演艺项目的支持力度,制作陕西红色文化多语种宣传片,扩大陕西红色旅游国内外影响力。“宣传片可以分10分钟精剪版,30分钟、1小时科普版等,在微信、抖音等多渠道社交媒体播放。”


李枫艳 

省政协委员
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三线建设实施60周年。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陕西投资与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二,全省范围内遗留了大量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李枫艳建议,制定三线建设旧址的认定标准,加快三线建设旧址调查,准确掌握旧址的数量和规模。同时,开展陕西三线建设的档案和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开展三线建设旧址重要成果、重要产品、重要人物、重要精神和特大事件的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创新开发模式,推动三线建设旧址和旅游融合发展。

1月17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联组)讨论现场,刘妮委员正在发言。(陕西日报记者 母家亮 摄



守护传承 激发非遗活力


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2024年年底,在快手平台的支持下,甘肃秦腔演员安万带领剧团在西安演出,呈现出台上百人演、台下万人齐声和、网上千万点赞的景象。

侯红琴

省政协委员
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省市政策常年安排我们下乡搞惠民演出,观众反响很好,但只在村镇演出,限制了观众的受惠面。”省政协委员、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侯红琴为扩大秦腔影响力开出一剂“良方”:合理布局惠民演出地点,既走乡串镇,也应走进城市中心,尤其在人流聚集区、标志性景点安排演出场次,多唱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让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广大戏迷参与进来。同时,在省级层面推动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战略合作,加大秦腔在相关平台的推送力度。


沙莎

省政协委员
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郎在对门哎唱山歌喂,姐在房中哎织绫罗哎。”会场中间,省政协委员、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沙莎清唱的几句陕北、陕南民歌,引得会场热烈掌声。沙莎说,相较于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影响力较小,但陕北、陕南民歌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建立陕北、陕南民歌研究平台,让三秦大地的民歌越唱越响。


尚飞林

省政协委员
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


和沙莎一样,省政协委员、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尚飞林也心系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目前,陕北民歌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新作品很少,创新乏力。”他建议,进一步组织音乐家深入生活,挖掘整理创作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的陕北民歌作品,利用陕北民歌和陕北音乐元素,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和交响乐作品,最大限度地丰富城乡文艺舞台,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待。


王文礼

省政协委员
陕西江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陕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咸阳茯茶等4个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秦腔等9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族刺绣等766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政协委员、陕西江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礼建议,借鉴榆林市定边县将剪纸、霸王鞭、柳编、秦腔等非遗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做法,将非遗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结合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传承,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同时,在部分高校、职业院校、民族高校设立非遗相关特色专业,培养知识层次较高的专业非遗传承人才和研究人才。对现有非遗传承人进行教育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张红春

省政协常委
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西安的碑林,宝鸡的石鼓文、九成宫碑,汉中的‘石门十三品’都是全国乃至世界书法爱好者日常临习的范本,陕西书法文物数量之多、品质之高、内容之丰富为外省所不及,然而众多书法爱好者并不知道大量著名碑帖的实体在陕西。”省政协常委、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建议,精心设计书法旅游线路,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微博等新媒体矩阵平台,重点向书法爱好者群体集中推送我省书法旅游相关短视频及手机电子版线路图,抓住中小学研学游市场火爆机遇,精心打造我省书法研学游路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深化国际交流,促进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团体来陕开展书法研学游。

1月17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联组)讨论现场,沙莎委员正在发言。(陕西日报记者 母家亮 摄



以文兴业 推动文化繁荣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指出,深入实施“十百千”培育工程,壮大出版、演艺、文创等产业,发展人机交互虚拟电影、微短剧、动漫游戏、电竞等新业态,培育壮大领军、骨干文化企业群体。

2024年,陕文投出品的《西北岁月》在央视热播,为“陕剧”又添一精品力作。

李晓敏

省政协委员、陕西航天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第二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


省政协委员、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李晓敏着眼“陕剧”创作,提出要积极拓展“西部影视”和“文学陕军”战略合作,打造西部影视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评估遴选优秀文学作品,孵化优质影视项目,积极搭建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作家、影视人才、网络写手、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专业人才库,积极促进省内骨干影视公司与优酷、腾讯、芒果、爱奇艺等国内四大视频网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一线网络平台增加“陕剧”曝光率。


史佳

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
(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


2024年,我国微短剧海外总流水约40亿美元。陕西是微短剧行业第一批入局者,目前有微短剧相关企业5700余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省政协委员、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史佳认为,应抓住机遇,制定微短剧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微短剧产业园区或拍摄基地,为微短剧企业提供集中办公、拍摄制作等场所,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用好我省与“一带一路”、中亚国家的合作资源,将微短剧合作纳入国际人文交流框架,推动我省微短剧产业国际化。

申大鹏

省政协委员
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


作为陕西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柳青为代表的“文学陕军”曾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作品。

“根据42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数据,陕西拥有注册网络作家10万余人,签约作家3300余人,然而每年创作文学作品仅千部,江、浙两省的签约作家数量是我省的五倍,年创作量均超过1万部。”省政协委员,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申大鹏建议,对标江苏“金键盘”奖、四川“金熊猫”奖,设立陕西省网络文学专项奖和陕西网络文学创作专项扶持基金,依托“陕西网络文学论坛”,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积极吸纳高校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人才入会,文学评论、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多效互动、齐头并进。


李震

省政协委员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疫情期间,在上海,一场越剧的云剧场演出,在线观看人数就达170万,而陕西的秦腔剧社却仍满足于在几百人的剧场演出,我们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省政协委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建议,由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合理论证、科学布局,制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和创新型省区建设的政策与方案,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文学艺术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文艺创作、文化产业、文化制造业新业态。


杨超

省政协委员
西安美术馆馆长


“建设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经营才是重中之重。”凭借自身经验,省政协委员、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认为,美术馆经营要突破国有美术馆的管理制度,实行国有民营或混合所有、专人管理的模式,以体制机制吸引国内外人才、创新激活美术馆发展活力。“西安美术馆作为全国第一家国有民营美术馆,已经成功实践15年,不仅打造了西安美术馆的强大品牌,也成为全国多个城市学习的模板。”

1月17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联组)讨论现场。(陕西日报记者 母家亮 摄


会上,省政协委员王运林、列席会议的海外侨胞汪永兴还对文化“出省”“出海”提出不同建议。

“把短剧打造成陕西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文化惠民政策我们研究调整”“把握入境游机会”……针对委员们的建言,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作了回应。

“委员们有思想、有见解、水平高,体现了政协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服务大局的能力,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加以落实。”赵一德表示。


界导报记者 冯倩楠


END

监制:刘小龙

审核:刘菁

责编:李旌

编辑:马娜

陕西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