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吟低唱//阿虎哥:《今又重阳》诗三首及赏析

文化   2024-10-04 00:00   广东  
关注南粤作家,每天一起品读经典原创美文~



文|阿虎哥(谢永杰)

图|网络

今又重阳诗三首及赏析

  

     

《今又重阳·登高》


重九登高纵目遥,

秋峦菊盛逸韵飘。

清风抚袂襟怀畅,

且忘繁嚣意兴骄。



《今又重阳·思亲》


重阳复至惹愁思,

远念椿萱岁月驰。

旧日欢慈频入梦,

遍插茱糵盼归期。



《今又重阳·客旅》


客逢重阳意何堪,

天涯羁旅念家山。

茱杯酒暖愁难散,

独向秋林泪潸然。


以下是对《今又重阳》这组诗的简单赏析


一、《今又重阳·登高》

1、艺术表现

1)意象与意境:诗中运用了“重九”“秋峦”“菊”“清风”等意象。“重九”明确了时间,为整首诗奠定了重阳的节日氛围。“秋峦”描绘出秋季山峦起伏的景象,是登高望远的大背景,给人以开阔、雄浑之感。“菊”是重阳的代表性花卉,象征着高洁、长寿等美好寓意,其“盛”与“逸韵飘”展现出菊花盛开时的蓬勃生机和高雅气质,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清风抚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登高时的惬意之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清风的吹拂下,衣袂飘飘的自在形象,与“襟怀畅”相呼应。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清新、开阔、宁静且富有诗意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重阳登高之处,感受到诗人登高时的惬意与舒畅。“且忘繁嚣意兴骄”则将这种登高所带来的超脱尘世喧嚣的愉悦心境推向高潮,整体营造出一种开阔、清幽、愉悦的意境。

2)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色的描绘间接表达情感。首句点明登高之举,随后描写秋景,最后以“且忘繁嚣意兴骄”收束,展现出一种由登高观景而产生的愉悦心境。这种情感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中自然流露,没有刻意的雕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超脱尘世喧嚣的情怀。

3)表现手法

在描写手法上,以视觉描写为主,如“秋峦菊盛逸韵飘”,让读者看到秋日山峦上盛开的菊花。同时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逸韵飘”将视觉所见的菊花形象与听觉、嗅觉等感觉相融合,使菊花的美更加立体。在结构上,遵循起承转合的规律,首句起兴,引出登高之事;次句承接,描写登高所见之景;第三句转折,由景入情,清风拂袂引发襟怀的畅快;末句合情于景,表达出忘俗的意兴。

2、艺术价值

1)文化内涵的体现

重阳登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这首诗通过对登高的描写,传承和弘扬了这一文化传统。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都与重阳登高文化紧密相连,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重阳登高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艺术美感的呈现

从格律上看,符合七言绝句的规范,平仄相间,韵律和谐。韵脚“遥”“飘”“骄”押平声韵,诗句的平仄安排较为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具有七言绝句的韵律美。用词方面,“逸韵”“襟怀”等词汇典雅优美,展现出古典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的营造富有层次感,从宏观的秋峦到微观的菊花,再到无形的清风和诗人的心境,使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美感。

二、《今又重阳·思亲》

1、艺术表现

1)意象与意境营造

此诗运用了“重阳”“椿萱”“茱糵”等意象。“重阳”是引发情感的契机,是全诗情感的导火索。“椿萱”指代父母,这一古老的意象直接点明了思念的对象,使情感有了明确的指向。“茱糵”是重阳的传统习俗元素,在诗中暗示着团圆的时刻,而如今亲人不在身边,插茱萸的行为反而更衬托出思念的痛苦。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运用得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充满思念、略带忧伤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重阳佳节对父母深深的眷恋。既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依托。

2)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直接而深沉。尤其是在重阳佳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首句“重阳复至惹愁思”直抒胸臆,表明重阳佳节引发了愁思。接着“远念椿萱岁月驰”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出对父母(椿萱)的思念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浓烈。“旧日欢慈频入梦”通过回忆往昔与父母相处的欢乐时光频繁入梦,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思念之情更加具体可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最后“遍插茱糵盼归期”将现实中的重阳习俗与盼望与父母团聚的期待相结合,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使得思念之情更具感染力。

3)表现手法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往昔与父母相处的欢乐和现在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同时,诗中时间的跨度从过去到现在,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织,使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感。在结构上,也是起承转合,首句起兴,重阳引发愁思;次句承接,思念父母且岁月匆匆;第三句转折,回忆往昔欢乐;末句合情,插茱萸盼归期。

2、艺术价值 

1)情感共鸣的引发

这首诗所表达的思亲之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都是永恒的主题,诗中的情感真挚、深沉,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2)韵律美:

韵脚“思”“驰”“期”,其中“思”读去声,整体韵律和谐,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具有七言绝句的韵律美。

3)文化传统的延续

重阳思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中通过对重阳习俗、对父母(椿萱)的传统称呼以及思念情感的描写,传承了这一文化传统。深刻地体现了重阳节思亲的文化传统,从思念的触发(重阳佳节),到思念的对象(椿萱),再到与重阳习俗(插茱萸)的关联,全方位地展现了重阳节思亲文化的丰富内涵。使读者在感受情感的同时,也能了解到重阳思亲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今又重阳·客旅》

1.艺术表现

1)意象与意境营造

诗中的“重阳”“天涯羁旅”“茱杯”“秋林”等意象构建了独特的意境。“重阳”再次强调了时间背景,“天涯羁旅”点明了诗人客居他乡的身份,这一身份与重阳佳节形成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一种漂泊、孤独的氛围。“茱杯”是重阳的象征,本应是欢乐团聚时的饮品,但“酒暖愁难散”,这种反差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秋林”是典型的萧瑟之景,与诗人内心的愁苦相呼应,整个意境充满了孤寂、凄凉的色彩。构建出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重阳佳节,手持茱萸酒,独自面对秋林落泪的画面,画面感很强,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诗中的孤寂与愁苦。

2)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客居他乡之人在重阳的遭遇来表达情感。“客逢重阳意何堪”开篇就以一种反问的语气表达出客居他乡之人在重阳佳节时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惆怅。“天涯羁旅念家山”进一步点明客居天涯、思念家乡的主题,使这种情感更加具体。“茱杯酒暖愁难散”通过茱萸酒暖与愁绪难消的对比,深刻地渲染出客旅之人内心的忧愁。“独向秋林泪潸然”则以一个孤独的人物形象(独向秋林)和落泪的细节描写(泪潸然),将这种客旅思乡的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3)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突出,如茱萸酒暖与愁难散的对比。同时,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来烘托情感,如“独向秋林”这一行为和“秋林”这一环境,都增强了孤独愁苦的情感表达。在结构上,首句提出客旅重阳的不堪,次句点明思乡主题,第三句通过对比深化愁情,末句以人物形象的描写收束全诗,情感表达层层递进。

2、艺术价值

1)社会现象的反映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客居他乡之人在节日期间的思乡之苦这一普遍现象。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

3)韵律:韵脚“堪”“山”“然”,押平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3)艺术感染力的体现

诗中反映了重阳节时客居他乡之人的思乡之情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对茱萸酒、秋林等元素的描写,将客旅思乡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诗歌的情感表达之中。诗中孤独愁苦的情感表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客旅之人在重阳佳节的那种无助和思乡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强烈冲击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三首诗总体艺术角度分析

一、意象运用

这三首诗都巧妙运用了与重阳相关的意象。如《今又重阳·登高》中的“秋峦”“菊”“清风”,《今又重阳·思亲》里的“椿萱”“茱糵”,《今又重阳·客旅》中的“茱杯”“秋林”。这些意象不仅准确地烘托出重阳的节日氛围,还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情感表达

每首诗从不同角度切入,情感表达丰富且细腻。《登高》侧重于表达登高时的畅快惬意,通过景色描写间接抒发情感;《思亲》以重阳为引,深切地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回忆往昔,虚实结合,层层递进;《客旅》则着重刻画客居他乡之人在重阳的孤独愁苦,对比手法的运用让情感更加浓烈。

三、画面构建

这三首诗都具备很强的画面感。读者能在脑海中构建出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洒脱画面、思念亲人时回忆往昔欢乐的温馨画面以及客旅之人独对秋林落泪的孤寂画面。这种画面感的营造使诗歌更具可读性和艺术美感。

四、语言风格

整体语言风格古雅简洁。用词准确,如“逸韵飘”“意兴骄”“远念”“羁旅”等词,既富有古典韵味又能精准地表达诗人的意图。诗句通顺流畅,遵循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平仄相对,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三首诗总体艺术价值分析

一、文化传承

从文化价值来看,这三首诗很好地传承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重阳习俗(登高、插茱萸)、重阳情感(思亲、客旅思乡)的描写,使传统节日文化在诗歌中得以延续,让读者感受到重阳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审美价值

在审美方面,诗中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意境的营造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情感的真挚动人引发读者的共鸣,古雅的语言则符合古典诗歌的审美标准,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三、诗歌创作借鉴

对于诗歌创作而言,这三首诗在主题挖掘、意象选择、情感表达和格律遵循等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如何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如重阳),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并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方面,为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作者简介:


 阿虎哥原名谢永杰(又名谢永雄)。广东茂名人。职业广告平面设计师,业余画家,摄影师,诗人。爱好广泛,生活简朴,礼佛参禅,广修善缘,热衷文学书画创作。

    学生时代曾担任校刊《罗江源》文学社骨干,常任理事。发表的诗词多次受到老师好评与嘉奖。早年服务于广西公安消防玉林消防支队,业务干事。现居深圳,经营广告摄影图文行业。矢志不忘初心,耕读不辍。


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微刊平台,全力打造国内高端文学原创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兼顾纸刊,微刊所发作品均作为年选备选,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投稿邮箱:lantianyan525000@126.com


1. 来稿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稿件被录用的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3002052633。

2. 稿费源于赞赏,前一个月赞赏的60%发给作者,40%用于平台运作和文学活动以及计划结集出版纸刊(赞赏自愿,不愿被赞赏者可在邮件中提前告知)。十元以上才发放。

3.由于编辑及工作事务繁忙,作者应尊重编辑劳动,文章发表后应积极转发。作为新媒体,实行编者、作者、读者互动,两天阅读量原则上要过百,少于五十阅读量的作者稿件后期将减少用稿甚至不再用稿。


郑重声明:投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并且没有在其他微刊(公众平台)发表过,严禁抄袭、侵权,一经发现抄袭者或者一稿多投者,将会列入黑名单。


欢迎您来这里——品读 | 创作 | 点评



南粤作家
立足南粤,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的家园,打造一流原创平台。来稿请投邮箱:626210117@qq.com。欢迎来稿,感谢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