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吟慢酌//蔡玉崇:评点蔡旭散文诗(八 则)

文化   2024-10-16 00:00   广东  
点击上面蓝色字,每天一起品读经典原创美文~


文|蔡玉崇(深圳)

图|网络



评点蔡旭散文诗

(八 则)


青春的力量

读蔡旭老师的《关注林中一棵树》,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绿色的海洋,与那棵枯树一同经历了岁月的起伏。

文中的这棵老树,在青春的汪洋中坚守,它抱紧沧桑,却又渴望青春。它曾差点被淹没,却始终未沉,这种坚韧令人动容。当它消失又重现,焕发新枝,我感受到了希望的喷薄。那或许是春风、春雨的力量,更是青春的力量。

这棵树让我思考起人生。我们都会经历衰老与困境,但只要心怀青春,靠近青春,追随青春,或许就能如它一般重获新生。它的故事是一个奇迹,也让我相信,在生活的波澜中,总有一股力量能支撑我们前行。

蔡老师以细腻的笔触,让我看到了一棵树的坚持与重生,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待。愿我们都能如这棵树,在岁月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2024年831日)


动物的深情回报

读完蔡旭老师的《动物的感恩》,我深受触动。文章中,大象的感恩之举,让我看到了动物世界的深厚情感。它们虽无法言语,但用行动诠释着知恩图报的美德。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倾其所有,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濒危动物,这种大爱令人敬佩。而那些被他救助过的大象,每年都在他离世的那一天,默默地回到他的家门前,用它们的方式表达着哀思与感激。这一幕幕,无不让人动容。

动物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它们的行动却是最真挚的感谢。正如文章所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应有知恩图报之心。”这一点,在动物身上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纯真的感恩之心,珍惜与身边每一个生命的互动,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生的世界。

蔡老师的文字简练而深刻,通过动物的感恩行为,反衬出现实社会中人类有时对于感恩的缺失。连“大笨象”都懂得的道理,我们人类岂能忽视?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动物情感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感谢蔡旭老师,用他细腻的笔触,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感恩的力量。

(2024年831日)

评点《三只羊》

在蔡老师的描述下,领略了《三只羊》这幅作品的深刻内涵。

画中,大树如保护伞般屹立,而树下的三只羊——两只小羊与它们的母亲,则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与希望。

小羊的快乐嬉戏与母羊的慈祥注视,共同构筑了一曲和谐安详的生活乐章。

这幅画不仅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更隐喻着家与国的紧密联系。

202475日)

醉于荔波小七孔

读蔡旭老师的《荔波小七孔印象》,我仿佛也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

小七孔的石桥,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让人感叹岁月的沧桑与古人的智慧。那如盆景般的山,满目青绿的森林,石头上生长的树木,流水中摇曳的树林,无一不让人心生向往。而水,更是小七孔的灵魂所在,静若处子的潭湖,动若脱兔的溪河,还有那风情万种的瀑布,或飘逸,或磅礴,令人目不暇接。

在蔡老师的笔下,我感受到了小七孔的美是如此多样,如此令人陶醉。面对这样的美景,语言似乎显得苍白无力。那些赞誉之词,“低头九寨沟,抬头张家界”“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都不足以完全展现它的魅力。千百万游人的脚步,是对它最美的认可。

读完这散文诗,我渴望有一天能亲身感受小七孔的美,去触摸那山、那水、那林,让自己也沉醉在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2024919日)


奏响民族脊梁的旋律

——读《国歌的诞生》有感


拜读蔡旭老师笔下《国歌》的诞生历程,心中久久难以平静,那是一种对历史的敬重,对先辈的缅怀,对国歌深深的热爱之情。

在那个民族危亡的黑暗年代,田汉以笔为剑,在十行格纸上写下的不仅仅是歌词,更是一个民族痛苦与愤怒的呐喊。他身处险境,却依然坚守党员的使命,用文字唤起民族的觉醒。而聂耳,这位年轻的音乐天才,怀着满腔热血与对祖国的赤诚,主动接过作曲的重任。他在危险的追捕下仍精心打磨曲谱,将自己的政治热情与才华融入其中,那一声声“前进!进!”仿佛是对民族前进的有力呼喊。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后,是无数的艰难险阻,是革命者坚定的信念与爱国情怀。它见证了民族的苦难,也见证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歌声中奋起反抗的英勇身姿。从代国歌到正式国歌,它一直飘扬在新中国的上空,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居安思危,在和平年代也不能忘却曾经的血与泪。它是我们心中的歌,当那激昂的旋律响起,我们心中的爱国热情便熊熊燃烧,它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写满了历史的厚重与伟大。

(2024928日)


以树喻人,蕴含哲理

蔡旭老师的《给一些树木打分》(二章)通过对桃花心木和盆架子树的描写,传递出深刻的说理意味。

对于桃花心木,诗人描绘出其低调内敛的美。它将美藏于心中,默默孕育,不急于展示,却有着长久稳定的魅力。这就如同生活中的很多人,他们内心充实美好,不张扬,有着自己的自信与底蕴,在合适的时机才展现独特的价值。这一描写启发人们去关注内在美,不被表象所迷惑,也教导人们要有耐心去沉淀自己。

盆架子树则是优缺点并存。它有着众多的优点,如美观、实用、能抵御台风、遮阴等,但又有秋季花朵刺鼻的缺点。园林部门对它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扬长避短的智慧。这也反映出世间万物的共性,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我们应学会接纳事物的不完美,发挥其长处,规避短处。蔡老师以树为切入点,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让读者在认识树木的同时,领悟到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哲理。

(2024105日)


《走入息烽集中营旧址》中的精神叩问

蔡旭老师的《走入息烽集中营旧址》,宛如一首激昂的情感史诗。文章开篇以墙外阳光与墙内黑暗的鲜明对比,将息烽集中营那地狱般的景象呈现于读者眼前。

文中对集中营历史背景的交代,国民党特务在民族存亡之际,仍执着于迫害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行径令人发指。那些冰冷的数字,如先后关押的人数、被杀害和折磨致死的人数以及下落不明的人数,都像沉重的石块砸在读者心上。然而,“这里没出过一个叛徒”这一事实却如黑暗中的曙光,让人心生敬意。那些共产党人、爱国志士坚守真理、信念,顽强抗争的身影跃然纸上。

蔡老师在描述中融入深沉的情感,他的惊喜、他所看到的不屈抗争,无不体现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黑色的地狱中,燃烧着红色的火焰”一句,生动而深刻地概括了先辈们的精神品质。而文末蔡老师不断重复的自我叩问,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追问,更是对所有人的警醒。这声声叩问,让我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在当下如何传承与践行革命精神,如何不忘初心、坚守信念,让这篇作品充满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2024年1010日)


走进历史的深情凝视

蔡旭老师的《到宋朝去见香山名人》(三章),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宋朝的香山,去触摸那些鲜活的灵魂,感受那一段段厚重的历史。

在《在曹边村见到香山设县发起者》中,蔡老师用细腻的文笔勾勒出曹边村的地理风貌,仿佛将读者也带到了那个三面环山、一水枕流的宁静之地。梁杞的故事在他的讲述下充满了温情与敬意。从他的还乡到奏请立县,虽历经漫长岁月未能亲见结果,但他的功绩却被香山人世代铭记。蔡老师面对梁杞铜像时潮水般的感动,也传递给了每一位读者。这种感动源于对历史人物的敬重,对他高瞻远瞩开创之举的钦佩,也源于那饮水思源的质朴情怀。

《“功建铁城梁公祠”探秘》像是一场解谜之旅。蔡老师带着疑问走进宋朝,探寻铁城的故事,梁公祠背后的秘密。他抽丝剥茧般地将建城的曲折过程、梁氏父子的功绩一一展现。那座富丽堂皇的梁公祠,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梁氏一族薪火相传、为香山发展作出贡献的见证。蔡老师对梁公祠的赞叹与钦佩,体现出他对历史文化传承者的敬重,他从建筑中看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区的历史脉络,让读者感受到历史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寻访抗元英雄马南宝》则充满了悲壮与豪情。蔡老师沿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沙涌村,去寻找马南宝的身影。马南宝开仓饷军、高歌《满江红》的豪迈,组织义军掩护少帝的英勇,以及最后壮烈殉节的悲壮,在蔡老师的笔下生动呈现。那座傲然耸立的牌坊,是对马南宝的铭记与昭彰,也是蔡老师抒情的落点。他让读者看到,英雄虽逝,但英魂永存,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忠义之士。

蔡老师的这三章作品,题目新颖风趣,吸引读者开启宋朝香山之旅。他的写作风格独特,抒情自然而真挚。他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情感融入到简洁而生动的叙述之中,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充满温度的故事。他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进读者的心田,引发读者对历史、对先人的深深敬意和无限遐思。

(20241012日)









作者简介:


 蔡玉崇,出生于广东汕头市海田村庄人,现居深圳,深圳市海田建安实业有限公司管理人。诗文作品见《中华诗文大典》《世纪诗典》《当代经典创意情诗》《咱们村》等及文学平台。



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微刊平台,全力打造国内高端文学原创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兼顾纸刊,微刊所发作品均作为年选备选,欢迎来稿。


微信不收稿。投稿邮箱:lantianyan525000@126.com


由于编辑及工作事务繁忙,作者应尊重编辑劳动,文章发表后应积极转发。作为新媒体,实行编者、作者、读者互动,两天阅读量原则上要过百,少于五十阅读量的作者稿件后期将减少用稿甚至不再用稿。连续三次低于一百者他投。


郑重声明:投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并且没有在其他微刊(公众平台)发表过,严禁抄袭、侵权,一经发现抄袭者或者一稿多投者,将会列入黑名单。


欢迎您来这里——品读 | 创作 | 点评



编辑部:


顾问:蔡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谯达摩(京,教授,原《诗刊》编辑)





南粤作家
立足南粤,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的家园,打造一流原创平台。来稿请投邮箱:626210117@qq.com。欢迎来稿,感谢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