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下//焦水奇:去岭脚看秋

文化   2024-10-10 00:01   广东  

关注上方南粤作家,品读原创诗文。

文|焦水奇(安徽)

图|网络


去岭脚看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黄山市休宁县新安源头那浓浓的秋意吸引着我,正是深秋时节,开车百余里,沿率水河而上觅一路秋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斑斓,层林尽染诗如画的山水相映,尽收眼底。

   “水墨晕开的风淡云轻,一头挂在黄山的松针间,一头飘到钱塘的繁华里。”新安源头的秋色正透出迷人的魅力——美丽、宁静、忧郁、热情、悠远。泰溪,珠帘,桃源,碜溪……率水河畔的这些小村落,如诗般的名字已让人沉醉。再看那粉墙黛瓦掩映在茂林修竹的河洲里,一水潺潺将绿绕,真让人感叹这山村的美好。过冰潭,澄江静如练,江水如块块翡翠镶嵌在山的褶皱里,安静而祥和。“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到山后村,山的苍翠欲滴逐渐被山崖间斑斓的火红,微熏的潮红所取代,像喝醉了酒,不胜微风的娇羞。

 到了,过一座几百年沧桑的三益桥,“石屋坑”,“岭脚”的路牌告诉我,相隔十二年之久的红魂绿韵的汪村已再一次展开怀抱欢迎我了。到岭脚水口,五百年之久的银杏树参天而立,金黄的树叶在微风吹拂下纷纷扬扬,像一只只彩蝶随风飞舞。黄叶铺满一地,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地毯。银杏树旁有巍然屹立的红豆杉,火红的枫树,翠绿的乔木将村庄围在了怀抱中。潺潺流水穿村而过,沿河两岸,古朴民居像古人手中的折扇一折一折打开。一簇簇,一丛丛的芭蕉树,像忠诚的卫士傲然挺立在白墙黛瓦的屋前屋后。

 苞芦松是新安江源头岭脚村的特色产业。每家门前,沿河铺上干毛竹,在秋日的艳阳下,金黄的苞芦松片,格外的显眼。它以本地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先将山玉米磨成细粉,经细粉箩筛去皮层,和水搅拌煮成糊状,经冷却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食用时,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金黄的苞芦松铺展在阳光下,地毯似的,又像叠叠的浪涌向天边。视野所及的是铺天盖地的黄色,黄色笼罩之下是一抹淡淡的、浪漫的光韵。那美亲切和谐,是迷人、也是魂牵梦萦!青山绿水旁,房前屋后就成了晒秋的世界,只见一片辉煌的金黄色。那金黄与黑色屋顶之间重重叠叠,甚是壮观,再加上绿的芭蕉与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简直就是一幅斑斓水彩图。我见过休宁黄村、歙县呈坎那铺铺张张的晒秋美景,也见过婺源篁岭那天街层层叠叠的晒台展示的壮丽,而岭脚的晒秋则多了一份因地制宜的智慧。岭脚土地逼仄,土地的空间极为狭小,为了不破坏原生态的村容村貌几乎全一色的民居土楼,这样的房屋少了立体空间,晾晒是多多少少受影响的。但岭脚人,用生存的智慧在河岸之间架起了天桥,天桥相当于晒场。秋日的暖阳从山谷的狭罅中照过来,把金黄的苞芦松晒干,晒透,晒出了休宁一道独特的美食。

 沿河而上,走过一段平整石板铺就的村道,芭蕉树一路相随,若即若离的泉水鱼塘在路两旁呈现,都养着乌黑的草鱼,红色的鲤鱼相映成趣。走进一户院内,素洁的院墙下芭蕉树簇拥,山色拥翠的倒影绰绰地映在院中的水池旁。泉水叮咚,日日夜夜地顺着山势流进院中水塘又悄无声息地从出水口流出。清洌的水塘中就游弋了数十尾的草鱼。大的十多斤,乌黑透亮,叫人心生喜爱。五六个操着江西婺源口音的游客正在点菜准备用餐。看到我们,都连连称赞这里的农家乐正宗,说他们都是回头客,年年来此赏秋品鱼游玩。

 新安源头村有盛、汪、张、方、余姓,都是本地望族,岭脚村以张姓居多,历史可上溯千余年。村中曲折的巷弄,低低的房檐,房屋一幢连着一幢,挨挨挤挤的。除了平房外,这里多树皮房和石头屋。树皮房住的人家已经不多。这房子里面是木架结构,因地制宜地用杉树皮和竹片夹成墙面,看上去古老而沧桑。还有一种石头屋,多已损毁或坍塌,地基和墙面都是用这里的片石垒成的。像层层叠叠的页岩,又像荡漾的层层波浪。这房屋决不是浪漫,而是让人觉得心酸,那是苦难岁月的痕迹和见证。这里的村落都躺在河湾里,捉襟见肘的土地已是房屋簇拥,不多的余地种着茶树和果树。远处山峦红叶层林尽染,灿若云霞,美不胜收。

 午餐在农家乐享用。山肴野簌,杂然前陈。还有“苞芦松”松脆弥香,“炒玉米”特殊工艺制成秘而不宣,咸香爽口。但我最爱的是泉鱼,那鱼汤清丝滑,奶白色的汤表还浮了层乳花。啜一口,清香而爽洌,醇厚馥郁芳香,回味悠长。若不是这甘甜的山泉水浸润是绝对长不出这好鱼的。大块吃鱼,大杯喝酒,大快朵颐,快哉乐哉!酒暇静坐,清风云语透窗而入,满目秋色自目入怀,但觉时光流长,气象舒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朋友!让我们走进新安源头岭脚村,乐享金秋美景,品味“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清幽与闲适吧!



  

作者简介:


焦水奇   1978出生,初中语文教师,黄山市作协会员,休宁作协理事,获得过休宁县首届最美教师,休宁县优秀教师等称号,所带班级获评县优秀班集体。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黄山日报》等报刊。


南粤作家》征稿启事:


 中国·广州

《南粤作家》微刊平台,全力打造国内高端文学原创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兼顾纸刊,微刊所发作品均作为年选备选,欢迎来稿。

投稿要求:


微信不收稿,投稿邮箱:

(1)lantianyan525000@126.com

1. 来稿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稿件被录用的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3002052633。

2. 稿费源于赞赏,前一个月赞赏的60%发给作者,40%用于平台运作和文学活动以及计划结集出版纸刊(赞赏自愿,不愿被赞赏者可在邮件中提前告知)。十元以上才发放。

3.由于编辑及工作事务繁忙,作者应尊重编辑劳动,文章发表后应积极转发。作为新媒体,实行编者、作者、读者互动,两天阅读量原则上要过百,少于五十阅读量的作者稿件后期将减少用稿甚至不再用稿。


郑重声明:投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并且没有在其他微刊(公众平台)发表过,严禁抄袭、侵权,一经发现抄袭者或者一稿多投者,将会列入黑名单。


欢迎您来这里——品读 | 创作 | 点评



顾问:蔡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谯达摩(京,教授,原《诗刊》编辑)

(阅读量低于一百者他投)


南粤作家
立足南粤,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的家园,打造一流原创平台。来稿请投邮箱:626210117@qq.com。欢迎来稿,感谢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