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正式发布《进一步复制推广“蓝色循环”经验加强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的实施方案》,温州市平阳县积极响应政策,借鉴“蓝色循环”等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海洋塑料废弃物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形成协同治理格局,推动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建设“蓝海驿站”
强化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
平阳县在海西镇跳头村人工沙滩和鳌江镇下厂渔港码头率先建设两座“蓝海驿站”,该驿站主要用于海洋垃圾收集与回收利用,具有智能收集、高效储存和环保运输等功能,并依托智能化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快速响应并高效处理各类海洋垃圾问题。此外引入人脸识别、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起海洋垃圾处理全程数字化、可视化的监管体系,严格把控垃圾处理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海洋垃圾治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为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字化监管
拓展海洋塑料回收渠道
平阳县不断深化“蓝色循环”治理模式的宽度和广度,推动从单一的塑料瓶向渔网渔具等全品类海洋塑料回收利用拓展,挖掘区域塑料再生企业资源,在全县形成收集-转运-处置闭环管理体系。针对海洋塑料来源复杂、难以追溯的问题,平阳县通过数字化监管体系,对收集的海洋垃圾在“蓝海驿站”唯一性赋码标识后,实现在温州蓝海链平台全程可追溯闭环管理,确保治理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积极鼓励制造企业采购再生海洋塑料粒子替代原生塑料粒子,履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推动海洋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深化“蓝色循环”理念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平阳县始终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蓝色循环”体系中,同时也在探索打造更多高值转化治理模式,培育特色多元的绿色新增长点,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积极谋划结合“蓝海驿站”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环保主题宣传场所,以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到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治理中来。如今,“蓝色循环”品牌效应正日益突出,形成了区域协同、扩面提质、社会合力的治理格局,实现了海洋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的全方位融合发展。
平阳将践行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共富理念,鼓励企业为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点建设、海洋塑料废弃物处置再生等提供更多选择和支持,优化“蓝色循环”模式面向公众应用场景,探索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与再生产品盈利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推广海洋环境保护行动。
来源 |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平阳分局
编辑 | 李安琪 初审 | 金雨桐 审核 | 万哲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温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