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蒲鞋市街道通过建设学院路“无废街区”,充分发挥街区在绿色生活、低碳消费、环境治理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示范带动和集成展示作用,构建“无废社会”体系,日影响5万人的绿色生活习惯。
科学规划布局
强化源头减量
引领推动绿色设计,摒弃大拆大建的城市商业开发模式,实行修旧如旧的“微改精提”有机更新,实行加固修缮、旧材再用、配套提升的绿色改建方案,累计减少建筑垃圾约3000余吨。改革推进温州城区最大体量的双井头马路菜场整体限塑,通过实行“组织建设+宣传发动+创先争优+长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限塑五步走实施计划,构建具有内生动力的“政府主导、联盟自治、金融加持、群众参与”四方共赢运行机制,连续12个月实现马路菜场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日均减少“白色垃圾”1吨。创新全国首个“无废会员日”商业模式,消费者已逐步养成“提篮买菜”的消费习惯,“每逢30逛双井”成为老少街坊环保新时尚。参与起草《温州市“无废商圈”建设指南》以及鹿城区“无废商圈”公众十大倡议,引导商户针对餐饮光盘、自带杯消费等提供长期优惠。建设易腐垃圾处理装置,实现商圈易腐垃圾就地减量。
全程减废降碳
鼓励循环利用
启动共享“食”光公益行动,将街区餐饮、超市、食堂销售不完、尚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品免费分享给居民、外卖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商圈主动搭建旧物交换平台,举办“自然会有答案”“无废夜市”活动,促进旧物置换循环利用。双井坊街区定期举办的市集坚持搭建物料重复使用。同时挖掘易腐垃圾潜在价值,在生活小区搭建建设一米菜园、蚯蚓塔、酵素DIY桶、堆肥池等易腐垃圾回收利用场景。在油水分离去油去盐后将易腐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构建了垃圾真分类、资源内循环的回收利用体系。此外,针对商业街区经营户开通垃圾分类专用“站点+线路”收集模式,形成“商户提前准备-收运车音乐提醒-迅速投放-以桶换桶转运处置”(店存—装车—进站)的全程对接,实现垃圾不落地。线路覆盖2座农贸市场和16条商业街、176家各类水果生鲜店铺,每日收运易腐(生鲜)垃圾约4.3吨。
坚持党建引领
实现管理增效
通过大综合一体化执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每周五限塑检查;创新街区商户顺位管理法,提升街区环境品质与管理质效。探索“交通微循环”改造,实现停车收入反哺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并通过党建联建发动辖区机关单位和两新机构党组织开展无废创建,街区范围内现已创成无废细胞22个。双井头菜场党员商户牵头组建无废联盟,小区党员积极参加“无废会员日”志愿服务、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形成无废志愿活动报名全靠抢的热闹氛围。此外,合作研发面向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投篮机、跳舞机、智能学习机,开发“无废城市棋遇记”,寓教于乐宣传环保知识。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付费无废研学活动,吸引艺术家布置无废艺术展,有效引导全民主动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来源 |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
编辑 | 李安琪 初审 | 金雨桐 审核 | 万哲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温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