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塘河:从V类到Ⅲ类的绿色征程

政务   2024-12-26 17:45   浙江  

南起三甲,北至蓝田,永强塘河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大罗山东侧永嘉场平原上。曾几何时,永强塘河因受周围产业结构影响,水质一度亮起红灯。钢铁铸造、金属表面加工、电镀等行业带来的污染,成为制约河道水质提升的顽疾。面对这一挑战,龙湾区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扛起水污染防治大旗,谋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了从V类水质到Ⅲ类水质的华丽蜕变,见证了龙湾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智慧创新。



科学布局

水岸同治显成效

水质治理非一日之功,需从源头抓起、科学布局。为此,龙湾区谋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项目。永强塘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项目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补助高达4600万元,经过精心施工,于2023年9月顺利完工验收,并成功进入常态化维养阶段。此外,结合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投入约2.2亿元,完成全域排水管网排查整治,确保污水不再直排入河。2024年通过三级排水管网特许经营项目,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在入河排放口排查整治方面,龙湾区同样不遗余力。对所辖10个街道开展全面排查,通过无人船走航、人工排查等手段,共排查登记排口5461个,发现问题排口503个,并全部完成整改。

河泥荡公园  项锋 摄


强化监管

精准治污显智慧

龙湾区政府充分发挥部门监管作用,研究并制定了《永强塘河综合整治攻坚重点工作任务》三年行动计划。区生态环境分局建立并完善了塘河主河、支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及分析报告制度,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属地街道通力协作,全力完成70项主要工作任务。针对河道本底氟化物超标的历史遗留问题,紧盯氟化物指标,谋划并实施东片污水处理厂尾水降氟应急服务,确保尾水氟化物低浓度排放。同步开展涉氟工业企业溯源排查,锁定氟化物排放偏高区域,通过市政管网层层布点监测,并依法查处非法涉水企业。累计出动300人次开展涉氟工业企业排查,排查企业93家,查处非法涉水企业5家,确保东片污水处理氟化物进水浓度低位运行。


树立标杆

数字赋能展新姿

龙湾区积极探索智慧治水新模式,创新运用“巡、测、溯、查、执、治”六步法,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水环境“提质增效”的全方位综合治理。率先构建“五水智治”数字化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创新应用“一表通管”等技术,实现了对河道水质的全面监测与科学管理。该系统不仅能够直观展示河道水质状况,还能快速定位并解决重点排口、途径管网、污染源等问题,实现“预警、溯源、控源”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此外,龙湾区还引入无人船走航,以声纳技术检测排口、管道,切实提升水环境污染问题高效发现、靶向查办能力,有效遏制偷排、漏排问题发生。




12月初,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对永中断面开展2024年度最后一次采测。检测结果显示,永中断面水质2024年度已达到Ⅲ类,为龙湾区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优良率100%的目标补上了最后的短板。永强塘河实现华丽转身,成为龙湾区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 |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湾分局

编辑 | 李安琪   初审 | 金雨桐  审核 | 周洛嫣


长按二维码关注温小保



温州生态环境
环保宣传与环保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