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为何执着于一条海岸线?

政务   2024-12-20 17:33   浙江  




苍南坐拥全国少有的山海兼具的自然海岸线,海岛、沙滩、渔港、古村、海防遗址星罗棋布。长达168公里的最美生态海岸线“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不仅是浙江省生态海岸带的四个先行段之一,更是苍南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苍南围绕“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推进168黄金海岸线生态环境治理,打造海岸沿线亮丽风景。




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


实现全域环境升级

为有效提升168海岸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苍南开展海岸线整治、全域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168海岸沿海森林建设,完成基干林带保护修复3464亩,在大渔湾、赤溪湾等海湾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整治红树林宜林生境170公顷,种植红树林93公顷,构建牡蛎礁区35公顷,修复沙滩长度3.8公里。在168黄金海岸线的尽头,沿浦湾红树林成了生态修复的亮点,近1700亩的红树林在滩涂上筑起一道景色宜人的绿色堤坝,为海洋生物及候鸟构筑了栖息圣地。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湾区海域的海洋生物增加到358种,其中浮游植物147种、浮游动物125种、底栖生物87种,另有30余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经此补给迁徙。







强化滨海旅游品质


扮靓海岸绮丽景

为进一步提升海岸线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滨海旅游提质升级,苍南县邀请国际顶级AECOM设计团队制定“苍南县168生态海岸带建设总体概念规划”。根据规划,苍南县谋划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绿色通道联网等六大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231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已超过百亿元,精建精美地呈现了“一站一风光”的苍南山海志。依托这条海岸线,苍南县精心布局了精品民宿、排档夜市、休闲体育等多元化业态,串联沿线67个景观节点,形成相对集中且配套的产业链和消费链,搭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随着绿色旅游业态的丰富多样,苍南县的滨海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168黄金海岸沿线接待游客由2022年的30.53万人次增至203.35万人次,同比涨幅566.06%,沿线全域旅游经营收入增至3967.01万元,同比增长3034.48%,激发苍南消费市场活力。







扩清洁能源规模


绿能蓝碳协同发展

在这条16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苍南谋划出新,按照“核风光水蓄氢储”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深耕清洁能源及其关联产业发展,开辟一条由千亿核电与千亿风电引领的动能转换新路径。今年11月,位于霞关镇的浙江三澳核电一期联网工程投运,正式接入国家电网。随着海上风电送出工程等一批重要电网项目的持续推进,苍南沿海的大型电源将源源不断地并入电网,为苍南乃至浙江能源低碳转型注入强劲的绿色发展动能。为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理念,苍南在沿浦湾区域先行先试,探索司法蓝碳、渔业碳汇交易等工作。结合沿浦湾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了区域内碳排放要素,摸清了沿浦湾碳排放现状,发挥沿浦湾绿色碳汇和蓝色碳汇的“双碳汇”功能。目前,沿浦湾温室气体核查陈述已通过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认证,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湾”。







来源 |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编辑 | 李安琪   初审 | 金雨桐  审核 | 周洛嫣


温州生态环境
环保宣传与环保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