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韵·季风圈】岁末寒冬的风之诗章

文摘   2025-01-20 20:24   山东  

恍疑雪满前村。
醉看墨花月白,
寒炉美酒时温。
冻笔新诗懒写,
da han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古人就制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此后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大寒作为其中最后一个节气也得以确定。最初二十四节气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

    



大寒·历史
2025/1/20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记载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意思是大寒与小寒相比,寒冷的程度更为强烈,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中国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此时母鸡开始感受到春气,准备孵小鸡;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猛禽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在空中盘旋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三候水泽腹坚,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整个冰面变得非常坚固。











大寒·养生
2025/1/20











   

     早睡晚起:应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养阴气,保证充足的睡眠,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


    

    注意保暖:重点做好颈部、腰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可戴围巾穿立领装防止颈寒;双手搓腰温暖肾腰,预防腰寒;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以42℃左右为宜,水位超过脚踝,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以暖足驱寒。



    温补脾肾:可适当食用羊肉、牛肉等温性食物,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同时,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






责任编辑:杨佳兴

审核1:赵小玉 曹琪琪

审核2:胡业文

中国海大地学院
地院之声 为你而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