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韵·青年说】国家奖学金|张廷祯: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文摘   2025-01-18 22:26   山东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张廷祯

张廷祯,男,汉族,2002年11月出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021级地质学专业本科生。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2次);校“优秀学生”(2次)、校“优秀学生干部”(1次)、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学生通讯员”;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标本鉴定竞赛”单项特等奖、团队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地质技能及地学知识竞赛”特等奖、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二届“大学生地质技能及地学知识竞赛”一等奖、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届“大学生地质技能及地学知识竞赛”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一届“中纬杯”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三等奖、第八届青岛市大学生科技节-第六届青岛市大学生地球文化节“摄影大赛组”个人一等奖。


1


心有山海,砥砺深耕


地质学对于我而言,是一门既神秘又新奇的学科,大地如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卷,岁月在其中默默流淌,万物在上面生生不息。每一块岩石,每一条断层,每一寸土地,都是地质的印记,刻写着地球从远古到现代的变迁与痕迹。作为一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我常常觉得自己仿佛与这片大地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在暑假野外实习的时光是我最难以忘记的,在辽宁兴城实习期间,我常常会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那一座座巍峨的山脉,那一条条蜿蜒的河流,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才展现出如今的面貌,尽管实习过程十分艰苦,每天都精疲力竭,但我仍乐在其中。我常常在思考,地质学为何能让我如此心驰神往。或许,正是因为它与大自然的每一寸肌理都息息相关。地质学并非只是一门冰冷的学科,它承载了千亿年来地球演化的故事。而我,作为地质学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正是这段故事中的见证者与解读者。


2


业精于勤,精益求精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我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地质学无论对于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能力都要十分高的要求,我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在专业课领域,我的学习诀窍就是“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读书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要遵循学习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要坚持阅读和实践相统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书本所学用于解决问题。大学三年,我始终名列前茅,到大三实现超越成为专业第二。

作为一名海大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一直是我的努力目标。海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承载着无尽的资源与无数的未知,逐梦深蓝的梦想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时代的召唤。现在我以录取考核第一的成绩推免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在海洋地质领域继续深造。我将勇敢地迎接挑战,乘风破浪,在海洋的广阔天地中,逐梦、追寻、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深蓝篇章。




3


砥志研思,笃行致远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我始终相信,挑战自我才能不断成长。2023年我毅然报名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培训,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备战比赛,说实话,培训的过程十分艰苦,每周末都能在学院显微镜教室看见我们忙碌的身影,暑假期间我们更是提前返校前往秦皇岛进行野外培训,镜下的矿物眼花缭乱,野外的剖面错综复杂。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标本鉴定单项比赛特等奖,是我院第一次获得该项目比赛的特等奖,是历史上的首次突破!
培训的过程尽管十分艰苦,但我现在十分感谢当初能够坚持下来的自己,我不仅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也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每一次竞赛的经历对我来说都十分宝贵,感谢陪伴我坚持到此的培训负责老师与小组成员。作为一名地质学的学子,我知道,真正的地质学家,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的人。他们不仅能够从书本中汲取智慧,也能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自己的认知。未来,我希望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野外的实地经验结合,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去探索地球深处的秘密,为科学和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实干笃行,奋楫争先

实干担当,践行使命

我团结同学,认真做好学生工作,担任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新闻宣传中心主任,负责学院微信公众号运营,建设学院坚实的舆论阵地,在新闻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在追寻与传递之间徘徊,而这条道路的终点,并不是某个头条的闪光,而是我们心中那份对于真相和责任的坚持。无论风雨如何,我依然坚定前行,因为我知道,新闻的价值,永远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它更是一种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我多次参加优秀学生讲党课活动,配合学院党委、团委工作,所在党支部获评中国海洋大学“五星党支部”,我努力服务同学,用热爱诠释青春担当,为实践赋能。

我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充满了感激。是学院的师长们,赋予了我勇气和信念,是同窗们的互相支持与鼓励,让我在艰难时刻不曾放弃。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是他们在我困难时期给予我理解与支持,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砥砺前行的决心。

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李四光先生讲过:“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无论我未来走向何方,我都将继续秉持着在这里培养的科学精神与责任感,勇敢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继续在深蓝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来源:张廷祯

责任编辑:秦沐言

审核1:栾立卓

审核2:张廷祯 赵小玉 曹琪琪

审核3:万斌 胡业文

中国海大地学院
地院之声 为你而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