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充满了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会拥有一颗爱人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将温暖和关爱带给身边的人,当一个人将给予别人爱变成习惯的时候,她自然也会得到同样对等的爱的回报。
“宗教、田园、钢琴、英语和民主精神,使这个家庭与当时中国万千个普通家庭相比较,处在一种‘世外桃源’的优越环境中,既有基督教严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谐、欢乐和诗情画意的氛围。”
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生性善良、乐善好施,一直致力于教会、学校、医院、赈济等各种慈善事。宋庆龄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从家庭中获得了良好的家教和爱亲人、爱他人的习惯,她的一生都在将这种爱不停地传递下去,温暖着周围的人。在国母的光环之外,将温暖和关爱别人当成一种习惯,才是她得到身边人尊重和爱戴的真正原因。
16岁来到34岁的夫人身边,只因夫人一句话,就决定一生伺候她
人生在世都是孤独的,都渴望得到爱,那究竟要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真心的爱呢?或许宋庆龄和陪伴了她53年的保姆李燕娥之间的动人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李燕娥16岁来到34岁的宋庆龄身边,只因为宋庆龄的一句话,她就发誓一定要守候她一辈子。宋庆龄从未将她当下人对待,给了她亲姐妹般的关爱,李燕娥也用同等的爱回报给了宋庆龄。
和旧社会的许多可怜女性一样,李燕娥有着一个非常悲惨可怜的身世,对孤苦无依的李燕娥来说,遇到宋庆龄是她一生的福气,遇到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贵人,才让她从凄苦的命运中逃离了出来。反过来,李燕娥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宋庆龄,将一生的陪伴和忠诚都给了她。
1911年十月初十,李燕娥在广东中山出生,比1893出生的宋庆龄小了十八岁。李燕娥的父母都是船工,虽然家中一贫如洗,如果有父母陪在身边,她还是能够在辛苦的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感觉,偏偏她还没长大,父母就双双离世。成了孤儿的李燕娥,由心地善良的叔父收养,从小就跟着叔父在船上生活。
1927年,李燕娥长成了一个16岁的大姑娘,到了该出嫁的年纪,“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一次嫁人的好坏,就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命苦的李燕娥,幼年失去双亲,嫁人的时候偏偏又遇人不淑。李燕娥的丈夫不仅整天无所事事,还动不动对她大打出手,将她当成生活不如意的出气筒。
李燕娥虽然从小跟着叔父长大,但也从来没有忍受过这种非人的折磨,她骨子里还是非常倔强的,不愿意忍受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李燕娥的心一横,决定离开这个讨厌的丈夫,自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只要有一双勤奋的双手,不相信会被饿死。
但是究竟要去哪里?李燕娥的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不定,不过她知道有一个同乡谭妈在上海打工,于是就千里迢迢地从广东跑到上海去投奔谭妈。李燕娥和宋庆龄的缘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谭妈当时正在宋庆龄的家里当保姆。
当李燕娥找到谭妈以后,谭妈见她可怜,也很乐意帮她在上海找一份工作,于是就把李燕娥介绍给了宋庆龄。这个时候孙中山已经去世了两年,宋庆龄的身份特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要应对复杂的政治形势,家中找来的下人也得问清楚来历。
李燕娥来到宋庆龄家中,见到这个女主人说话温声细语,对人的态度也非常尊重友好,当时就觉得很是亲切,她也很想得到这份工作。在宋庆龄问她家中情况的时候,李燕娥仿佛突然遇到了倾诉不幸遭遇的知心人,她满眼含着泪水,诉说了自己坎坷的身世,不幸的婚姻。
宋庆龄在充满了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从小受到母亲倪桂珍的教导,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总是充满了同情,也总是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当时的李燕娥才16岁,却已经遭遇如此多的的不幸,宋庆龄听完后连声叹气,同情地对她说:
“你多么不幸,你多可怜呀。”
也许对于一个经历过不幸和痛苦的人来说,这样简单的一句同情之语就是最大的安慰,宋庆龄当即决定,要把这个可怜的女孩留在身边,让她做自己的保姆。
但宋庆龄身边的下人也不止李燕娥一个,为什么宋庆龄后来和李燕娥的感情格外深厚呢?这也和李燕娥对宋庆龄的忠诚和爱护有关。
当得知宋庆龄答应把自己留下来,给自己一份工作的时候,李燕娥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从见第一面开始,只因为宋庆龄的一句话,李燕娥的心中就决定了要一生守护宋庆龄,她发自肺腑的说道:
“夫人,我愿意服侍您一辈子。”
从两个人一生的经历来看,李燕娥的这句话并非是一时兴起的虚言,她确实用一生的时间来实践了她的诺言。
名义上是主仆,实则情同姐妹,陪伴半生相依为命
当初违抗了父母的意愿,嫁给比自己大三十多岁的孙中山,宋庆龄从32岁开始,就过起了单身的生活,李燕娥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摆脱了糟糕的婚姻,之后也是终身未婚,在53年的漫长时光里,两个人相依为命,虽然名义上是主仆,实际上却情同姐妹。
李燕娥能够得到宋庆龄的尊敬,和她自身的品性有很大关系,宋庆龄对别人称赞李燕娥,说她是“不拿枪的警卫员”,李燕娥虽然没读过书,却是非分明,有着一片赤胆忠心,在复杂环境之下,也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宋庆龄评价她:
“李姐虽然没有文化,但是非分得很清楚,是位坚强高尚的女性。”
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掀起四一二政变的腥风血雨,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宋庆龄对此强烈反对,发表声明严厉声讨,和蒋介石公开决裂。
宋庆龄说:
“蒋介石一背叛革命就开始杀人,因此,只要他是国民党政府的独裁者,我就不在其中任职;如果他也算是个基督徒,我就不做基督徒。”
作为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的态度有极高的影响力,蒋介石对宋庆龄的行为非常气愤,又不能拿她怎么样,就派特务去拉拢宋庆龄身边的人,想通过这种方式监控她的行为,和宋庆龄形影不离的李燕娥自然成了他们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一开始特务通过送钱、找待遇更好的工作这种方式来引诱李燕娥,都被李燕娥严词拒绝。1931年,宋庆龄居住在上海,身边只有李燕娥照顾,每天早上李燕娥都会从门口取回信件,有一天她取回了一个沉甸甸的信封,宋庆龄打开一看是两颗子弹,但丝毫没被吓倒。
金钱搞不定,沈醉受戴笠指示,又准备用人情牌来打动李燕娥。李燕娥到一家裁缝店给宋庆龄做衣服,经常碰到一个姓张的广东老乡,叫张妈,张妈说自己也在大户人家当女佣,去裁缝店是给乡下的妹妹做衣服。时间长了,李燕娥就和张妈熟悉了起来,李燕娥为人热情,张妈很关心她,两个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但是后来,张妈开始经常有意无意地打听宋庆玲的情况,这引起了李燕娥的警觉,她回家就把自己和张妈认识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宋庆龄,宋庆龄断定这个人是女特务,因为一个女佣不可能经常去高级裁缝店给妹妹这么贵的衣服。
一计不成,沈醉又相处了一个“美男计”,李燕娥当时才三十几岁,对爱情还抱着期待,沈醉找来一个男特工,假扮出租车司机,经常和李燕娥偶遇,从未坠入过爱河的李燕娥这次确实心动了,和这个男朋友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李燕娥又来请示宋庆龄的意见。
看到李燕娥找到如意郎君,宋庆龄也很替她高兴,但是为了李燕娥的幸福着想,宋庆龄说还是要调查清楚这个人的底细,结果一查,发现这个人又是个特务,这次李燕娥真的伤透了心,她坚决和这个所谓的男朋友分手,而且对宋庆龄说,自己以后都不会再起结婚的念头了。宋庆龄安慰她,如果以后遇到真爱,还是要争取,自己也会真心地祝福她。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让这个两个女人一直互相陪伴在一起。解放后,宋庆龄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住在北京,李燕娥就留在了上海。宋庆龄开玩笑说:
“到北京去是上班,到上海来是回家。”
李燕娥就是留在上海看着这个家,她们每个星期都会通信互报平安。1961年,李燕娥遭遇了一场人生的大劫难,让宋庆龄担忧不已,亲自回到上海照顾。
宋庆龄在上海的寓所,请了一个广东顺德来的厨师,名叫何元光,为人很不老实,喜欢对女性动手动脚,1959年的一天,李燕娥正在做饭,何元光跑过来欺负她,性格泼辣的李燕娥哪里受得了这口气,拿着锅铲盛了一铲油泼到了何元光的脖子上,烫得他身上起了泡。
何元光怕丑事被人发觉,只好撒谎说是自己烧菜时不小心被烫伤的,这次何元光的心里就和李燕娥结下了梁子。李燕娥为人刚直不阿,何元光却喜欢小偷小摸,经常偷东西到自己家里去,都被李燕娥当众揭发,何元光一直伺机报复,1961年11月,李燕娥被何元光在厨房中持刀砍伤、昏迷不醒,幸亏管理员周知康等人及时发现,推开厨房门制服了何元光,将李燕娥送到了华东医院抢救。
家里人怕宋庆龄担心,都把李燕娥受伤入院的消息瞒着她。但宋庆龄每周都要和李燕娥通信,这次连着很长时间都没有收到李燕娥的回信,像是有感应一样,宋庆龄的心中非常不安,再三询问才得知了李燕娥头部被砍伤的消息。
宋庆龄急匆匆地回到上海,看到李燕娥头上的伤,眼泪就止不住地留了下来,对着李燕娥说道:
“李姐,你受苦了,我在夜里梦见你满头是血,吓得我一夜难眠。这像是梦,亦真亦假,今天总算弄清楚了。”
虽然宋庆龄比李燕娥大了将近二十岁,但她却一直称呼李燕娥为李姐,还记得专门给她过生日。
1971年,宋庆龄给上海寓所的管理员周和康写信说:
“现在委托你办一件事:旧历10月10日是李燕娥的生日。她在我处服务快40年了,我应该对她忠心耿耿的工作有些表示。请你在9日那天代买一只熟的大油母鸡及8斤苹果、2斤香蕉送给她(连同这张贺片)。多谢你!”
宋庆龄一直以尊重和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李燕娥的房间住在二楼,还有一个朝北的阳台。宋庆龄喜欢拉着李燕娥一起吃饭,还把坐北朝南的主座让给她,李燕娥不肯,她推辞说:
“您是领导,这个位置应该您坐才对,我坐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啊?”
宋庆龄笑着回答:
“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啊!要是我老是高高在上,那还说个什么平等嘛!”
1979年,李燕娥患了子宫癌,宋庆龄把她接到北京亲自请人照料,看着李燕娥越来越严重的病情,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宋庆龄,在就要失去最亲的人时,也悲伤得无所适从:
她给朋友写信倾诉自己的担忧:
“我亲爱的管家患了可怕的疾病,使我十分心烦意乱。她跟随我50年了,她是那么的忠诚,也是我最可信任的朋友。我害怕她很快会死去……她躺在床上全然不知真正折磨她的是什么病痛!我是如此悲伤和六神无主……”
1981年2月,李燕娥病逝,在她弥留之际,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宋庆龄:
“我去了以后,谁来照顾你呢,我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啊!”
对于李燕娥的后事,宋庆龄说:
“我一直答应让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旁边,要立她的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
1981年5月,在李燕娥去世100多天之后,宋庆龄也因病离世,生前她对自己的后事也已做好了交代:
“千万别把我和丈夫埋在一起,让我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吧,我想陪陪他们。”
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中间是宋庆龄父母的合葬墓,东侧是宋庆龄墓,西侧对称位置是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李燕娥墓,墓碑上刻着“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敬立”。
同命相连,相伴半生,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她们将永远相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