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本禹往事:35岁显赫,54岁出狱,85岁离世

文摘   2025-01-03 00:02   辽宁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引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戚本禹”这个名字可谓是显赫一时,特别是1966年5月,田家英逝世之后,戚本禹取而代之,一跃成为中枢人物。


这时候的他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谁也想不到,当年这个在上海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会有朝一日乘风而起。


而谁又能想得到,才高光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又跌落了凡尘。


1968年1月14日,戚本禹被要求“请假检讨”,属于他的舞台大幕也徐徐落下,这一年,他36岁。


1986年1月,戚本禹刑满出狱,被安排在上海图书馆收藏部,当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这一年,他54岁。


人生仿佛就是个圆圈,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平凡


戚本禹虽然出生在上海,但老家却是山东威海,他身上更多的是,有着山东人特有的豪爽性格,即使是在晚年的时候,他也改不了风风火火,爽爽朗朗的性格。


戚本禹的仕途是从秘书室开始的,这秘书室是由田家英所管理的。


田家英可以说是戚本禹职场生涯的第一个贵人,田家英比戚本禹大了九岁,这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文笔和爽朗的脾气,让田家英对他青睐有加。


田家英就让戚本禹这个见习秘书,在自己身边工作,帮着整理一些资料和公文。


及至后来,田家英看戚本禹不错,工作能力也强,就把他推荐去了信访科那边,当了一名小科长。


或许,田家英自己也没想到,1966年5月,自己遭难的时候,戚本禹也会来拉踩一下。


气得田家英对自己的妻子董边愤然说,“戚本禹是个小人”。


1962年,戚本禹被调到了《群众反映》,担任这本刊物的主编,这一年,他31岁。


王广宇,和戚本禹共事过,他评价戚本禹“官瘾很大”,这话确实有些把准了脉搏。


在戚本禹的身上,看到了这句话:学而优则仕。


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走仕途,当官,并不断升迁。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正常人,谁不想往上走;不过,凡事过犹不及,飘得太偏,上进心也就变了味儿。


31岁的戚本禹,是愁闷的,为啥?


因为一个有着上进心的人,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就像那刘备,四十好几的人了,看着自己日益肥美的腿,也不禁长吁短叹。


而一个31岁的男人,仕途不进,原地踏步,怎能不让人愁云满布,怎一个“伤”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963年,趁着一篇文章的东风,戚本禹快马加鞭,驰骋在辽阔的仕途上,一骑绝尘,犹如那惊鸿一瞥,只留下道道残影。




这一年,32岁的戚本禹发表了一篇文章,名曰《评李秀成自述》,这篇发表于《历史研究》刊物上的文章,让“戚本禹”这三个字,激荡起了大水花。


李秀成这人吧,被俘虏后,到底是真投降?还是想学姜维想玩一出花活?


千年前姜维的事情都搞清楚了,这百年前的李秀成,反倒弄出一场扑朔迷离的谜团。


反正,史学界对于李秀成这事,“假投降”,或者是压根就没有“投降”,是暂居主流的看法。


但是,戚本禹独辟蹊径,就摆明了态度,李秀成就是“投降”,要批判。


而且,戚本禹确实有着好几把刷子,他的历史功底深厚,擅长的就是借古喻今,以历史来写当下。


并且,他行文犀利,那一个个方块字,犹如李寻欢手里的飞刀一般,刀刀击中要害。


让人读来,那叫一个荡气回肠,就像是喝了一口野生菌汤一般,回味无穷,鲜美异常。


阎长贵,是关锋的得意门生。1963年,32岁的戚本禹凭借“李秀成”开始声名鹊起的时候,他这时候还是人大哲学系的一个学生。


在看到戚本禹的文章后,阎长贵这才知道了这个名字,并且被此人的文章所吸引。按照阎长贵的说法,当时他周边的学子们,都在谈论这个事情,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这时候的阎长贵也想不到,自己日后,会和当时自己所崇敬的戚本禹产生瓜葛,后来也是戚本禹的推荐,让他当上了江的首任机要秘书;再后来,关锋和戚本禹出事后,阎长贵也受到了波及,被江送去了监狱。


这命运真是调皮,不知道下一秒会给你安排什么剧情。


不管怎么说,有争议,就有市场,就有名声。


在外界争论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这时候在小山村里搞调研的戚本禹,还不知道他那篇文章,已经让自己声名鹊起了。


原来,在文章发表之前,他就去到一个小山村搞调研去了。


直到文章发表一个月后,他才从山村里走出来。出来一看,我滴个乖乖,火了!我火了!


随后,他又趁着热度,发表了几篇评击李秀成的文章,名声更上了一层。


文人出名,大抵上都是文章,有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才能被人高看,才能让人觉得,原来这人有水平。


崛起


一个人的成功和崛起,必定是少不了平台的助力。


可以这么说,没有《红旗》,就不会有后来的戚本禹。


在戚本禹凭借着“李秀成”这个话题出名的时候,他也引起了陈伯达的注意。


时任《红旗》杂志总编辑的陈老夫子,把戚本禹调到了杂志社;一开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编委。


后来,他被提拔为历史组的组长,和他齐名的关锋,当时是杂志社哲学组的组长。


别看“组长”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个芝麻小官,其实不然,这可是首长级别的待遇。


伟人最为看重的就是历史和哲学,这《红旗》杂志就是他老人家盯着创刊的,对于《红旗》,他是很看重的。


而杂志社里的“历史组”和“哲学组”,更是关注得更多,所以,能坐上历史组的头把交椅,意味着什么。


还有这《红旗》杂志的重要性,我也不多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红旗》、《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被统称为“两报一刊”,三大平台的一篇文章,能定风向,决生死。


33岁的戚本禹,正式开启了自己人生成功的大门,这一年,是1964年。


而距离他落幕的人生,还剩下不到四年的时间。


这成功,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倒计时。


1966年的5月23号,喜福堂的图书室里,田家英于此结束了自己44岁的人生。


之后,戚本禹取而代之,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名字,也排在了穆欣、姚文元之前。


这时候的戚本禹,也开始从“小将”,向“戚大帅”转变;他的行政级别,也从秘书16级,一跃成为首长了。


时人把戚本禹和另外两个人,即王力、关锋,统称为“王关戚”。不过,关锋却不赞同这个排名,他认为戚本禹应该排在前面,应该叫“戚王关”。


为何?


虽然戚本禹在三人当中,资历浅,年龄也是最小,但在得势的时候,他的能量是最大的。


从1966年的5月下旬开始,一直到1967年,这段时间内,戚本禹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他在各大场合进行了多达120多次公开讲话。


不断的抛头露面,再加上他一米八的个子,声音洪亮,因此被人称之为“戚大帅”。


落幕


王力、关锋、戚本禹,是红旗杂志社的三驾马车,三人的名字是绑在一起的,谁也离不了谁。


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三人的关系,是很贴切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967年8月底,关锋和王力被要求请假检讨,戚本禹亲自送二人去钓鱼台2号楼关押的时候,或许也从二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王、关”二人好歹还在别墅里静静待了小半年,才被送去秦城的;戚本禹就有些点背了,他是在1968年1月14日,直接被送去了秦城。


唉,怎么说呢?和“江、陈”混一个圈子,能有什么善局呢。“王、关”二人都出事了,他们是是决计不可能让戚本禹独善其身的。


在江身边工作的人,哪个不是触了霉头,90%的几率,最后都是要被送到秦城的。


也就只有程汝明师傅,烧得一手好菜,抓住了她胃,才没受过刁难,没被送去秦城,有了一个欢喜的结局。


像笔杆子这类人,都是属于随时可弃之物,毕竟笔太多,不缺货。


1986年的1月,戚本禹刑满出狱,这一年,他54岁。


出狱后的他,回到了上海,被安排在上海图书馆收藏部,做了一个普通的图书管理员,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退休。


戚本禹出狱后,和妻子邱云英一起生活,和老两口一起居住生活的,还有小儿子一家三口。


戚本禹和老伴共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在日本留学,女儿在北京东城的一家商店工作,早已成婚生子。


晚年的戚本禹没啥爱好,也就是读书写作,他晚年的著作大多都是在历史领域,所写,所出版的书籍,大多都是历史类。


晚年的著作,他所署名的大多是这两个笔名:戚文或者司马琪;关锋晚年的著作,基本上用的是“古棣”这个笔名。


两人曾合作写过一本百来万字的书,名曰《孙子兵法全解》,这本书的编撰者,署名是“戚文”和“古棣”;其实就是戚本禹和关锋二人了。


后记


1、有的书里,或者是文章里,说什么当“王、关”出事后,戚本禹为求自保,写了很多材料检举二人;这在我看来,就是胡扯,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戚本禹揭发那二人,不就等同于检举自己嘛;这时候的他,能做的就是冷处理,还怎么可能再抛头露面,还去检举“王、关”。


2、有的文章里,说戚本禹是1980年被逮捕的,这也是胡扯。

1968年1月,他被送去秦城,1980年7月14日才补办了逮捕手续;1984年11月2日,他才被正式判处有期徒刑18年。


3、他当年做了什么,当年判决的时候,都记录于“京检字第42号”的起诉书中,不是秘密,早已是公开的资料。


4、他的刑期是从1968年1月开始算起的,所以,1984年11月2日作出宣判的时候,他的刑期还剩下差不多两年。


5、王力、关锋没有被判刑,两人都被免于起诉,只有戚本禹是三秀才当中,被判刑的一个。


2016年4月20日7时58分,戚本禹于上海离世,时年85岁。


五颜六色的天空
五颜六色的天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