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2009年,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停播三个月,主持人方静退出大众视线。
就在节目粉丝摸不着头脑时,一位曾在央视《焦点访谈》做顶班的主持人发帖引爆网络。
他说方静受异国男友的影响成了间谍,主持《防务新观察》是窃取机密,已被逮捕。
一言激起千冲浪,方静就为这个荒谬的消息被调查,之后口碑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完全崩塌。
从小就是极为优秀的孩子,毕业于知名院校,工作之余不断深造拿到博士学位。
曾主持过《中国新闻》《朝闻天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国际观察》等知名栏目。
一生未婚没有后代,方静的生命终止于44岁。
问其原因,是癌!
究其根本,是那次将人推入泥沼洗不干净的“间谍门”诋毁!
而方静的早逝,也让那对疼爱孩子的父母从此陷入悲痛的深渊……
优秀的孩子走优秀的路
1971年出生于北京,方静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了名气。
模仿着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
走进北京电视台的文艺演出成为不少妈妈喜欢的小童星。
没想到郭兰英也注意到这个小家伙,感兴趣地在台下那么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
于是主动找到方静收其为徒,之后更是把她留在身边手把手教。
师徒俩一起登台一起唱,方静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以后说不好会成歌唱家。
可别看小姑娘年纪小,她对未来早有打算。
1980年,方静9岁了。
从电视上看到某外交官义正严辞地说:“不打别人的牌,也决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的牌。”
她为这样正义的气势、严肃不可侵犯的语气和非凡的气度折服。
告诉郭兰英老师自己想成为外交官。
之后小姑娘在老师的鼓励下放缓声乐的学习,开始主攻文化课和外语。
方静与郭兰英
“我父母不会跟我说这件事难不难达成,只会问我有没有信心做到最好。我说有,他们就全心督促支持我,教我做人做事要踏实稳重,不能急躁,要严谨自信自爱,不能畏缩。我受他们影响这样成长,后来发现,这样的品行其实也很适合做播音主持。”
高中时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方静朝着目标一心一意地前行。
没想到就是去北京广播电台录个音,她的未来就有了改变。
“是一个朗诵录音,录完后收音室的老师说我声音条件好。后来还有几个播音界的前辈跟我聊天,说我特别适合做播音员,劝我一定去考北广。”
其实方静当时已经拿到了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机会。
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冥冥中有份指引吧,我当时连做主持人需要具备什么都不知道就去考了……”
1990年,方静与上千名考生现场角逐拿到入场券,成为北京考点10个录取人员之一。
走进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方静的同学说:
“她对自己要求特别高,高到我们这些同学都把她当追赶目标。就说英语吧,没人要求她具备优秀的英文听说能力,但她觉得这应该是她必备的素质之一,就一直没中断过学习,水平毫不逊色科班出身的英文节目主持人。”
只要自己觉得应该具备,那就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掌握。
这样的方静优秀在1994年被挑到央视海外频道实习3个月。
也用纯正流利的英文与国足前外籍主教练施拉普纳交流,让台里领导惊讶连连。
之后央视海外中心专题部接到采访外国企业领导的任务。
领导一推荐,方静就抓住机会,完美又得体地结束采访。
3个月后,她成功成为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解说助理。
走出校门自然进入央视,也从解说助理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持人。
只用两年时间她就小有名气。
走优秀的道路遭人妒
“我选择从事播音完全是盲目的,但学习与工作之后,我从内心深处认定,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充实。”
于是在事业起步态势良好,正应该一鼓作气争个最高的时候。
方静遵从本心决定再入学校,加深文化素养,提高个人实力。
1996年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她的研究方向是社会学。
“新闻学的知识我在工作中接触比较多,社会学我也有接触,但没有系统了解过。这两门学科本来就有交叉和融合,我一门都不想放过,我都要掌握。”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绞尽脑汁安排好台里主持任务和课程的时间。
没有社交,没有娱乐消遣,也没有享受生活。
方静选择日夜兼程榨干时间,丰富内心。
好在星光不服赶路人。
1998年,方静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而这时候,她的事业也乘着东风扶摇直上。
从《中国新闻》走到《国际观察》,又被调往《东方时空》栏目。
成为新闻频道到哪里都吃香,就让搭档最放心的女主持人。
方静也没有忘记持续提升自己。
2002年,她向台里递出了一份申请书,想要去往美国交流学习。
好像一个在学海中不知疲倦,力求上游的拼命三娘。
“我始终觉得自己有所欠缺有所不足,需要去学习,去补充。只有我更优秀了,我才能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
央视的领导支持方静的决定。
于是她先是去往美国的哈佛大学,在那里做了半年的访问学者。
之后又在福克斯新闻集团做了半年的考察交流。
这一年,方静也谈了场短暂的恋爱。
对方与她一样是位新闻工作者,但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彼此陪伴,两人的感情很快消散。
只为这段来去都突然的感情稍微伤神,2003年,北京因一场“非典”人心惶惶。
得知国内的情况,方静没有挽回恋人,而是提前结束行程回国。
舍去个人安危扎身一线做报道。
病情过去回归央视,她坐在了《焦点访谈》的直播间。
用专业的态度解读新闻,用敬业的态度在岗位发光。
2006年,方静受邀成为《防务新观察》的女主播。
有位军事专家曾说过:“不用看是哪个军事节目,只听主持人问的问题我就知道这是方静,因为她的风格和看问题角度很突出,别人模仿不来。”
在《防务新观察》栏目3年,方静成了无数军事迷最喜爱的女主持人。
可谁也没料到,这份喜欢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间谍风波”打破。
2009年《防务新观察》因为调整方向和内部整改暂时停播。
主持方静在这期间销声匿迹,没有在其他节目中露面。
刚开始观众并不觉得奇怪,只是耐心等待节目的开播。
但是当一篇名为《考试作弊已实现了现代化》的博文一出现时。
网上的轩然大波瞬间淹没了方静,也彻底改变了方静的人生走向。
遭人妒后换条路
这篇博客的发布人名叫“阿忆”,全名周忆军。
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也曾是央视主持人,与方静是同事关系。
他帖文的部分内容是:
好像调侃一般的语气,发出重磅之言。
他还在后面的博文中继续跟进,称方静在美国交的男朋友是名军事间谍。
而方静与其恋爱后被迷得晕头转向,逐渐被同化成了对方的傀儡。
她回国后主持《防务新观察》是别有用心。
谣言来得突然,再加上“阿忆”顶着央视的名头,说话似乎更有“信服力”。
网友们没等到方静第一时间的回应,便认定这是真的。
于是上百万的网上转帖和评论肆起,众人的谩骂声走高。
仅过去两个晚上,方静就成众矢之的。
6月11日晚,方静在自己的博客中声明——
“本不在意这件子虚乌有的事,只是没想到这荒谬的说法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我是方静,我在此澄清:我不是间谍,也绝不会做出有损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任何事。为此我愿意接受国家的任何调查,同时,我会考虑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与声誉。”
方静的声明发出不久,“阿忆”就立马删除了自己的造谣博文。
紧接着发布道歉声明,表示自己没弄清楚状况瞎说一气,希望对方原谅。
只是大多数网友只关注着前半部分故事,义愤填膺地继续辱骂方静。
事件的走势渐渐不由个人控制。
国家不得不出动,对方的人际关系和在美事宜,包括日常生活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
6月13日,方静出现在新浪聊天,再次认真地解释了这件事。
之后的调查结果虽然未在多个媒体上转发。
但方静回归央视开始主持新闻频道的《世界周刊》,由此可见她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可本以为风波已过,但很多不知道事情进展的网友依旧在网上发文攻击。
而那些知道事情进展的网友中也有部分自此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他们留言说方静已经不能够被信任。
作为一个面向全国的公众人物,形象遭到质疑,口碑大面积滑落。
尽管台里知道方静没有错,但出于对外的形象考虑,方静还是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没再主持过央视金牌节目,一点点被边缘化在各个频道游走。
跑现场做记者,串活动做主持,被从中央电视台调往中国教育电视台工作。
方静的事业自此一落千丈。
不过应了那句“有能力的人到哪儿都能发光”。
用很长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对未来的规划。
方静尝试着转型,在做主持人的同时也肩负起制片人的工作。
“在很多人眼里,我做着风格固定,收视人群也固定的节目,似乎就只能是新闻人的模样。但我不想被这样定义。从业以来我做过很多优秀的名牌栏目,这是我的幸运。但后来我遇到了挫折,这份挫折也让我更想要有所突破,我要做一个自己确定风格的节目。”
换路成坦途,遇病魔挡道
于是2013年初,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纪录片解读类栏目《静观》。
而这档节目的主持人和制片人,就是默默无声了好几年的方静。
她在节目中选取有时效性的国际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展开讨论。
不管是金融、科学、文化、社会、时政等哪方面的问题,她都能与嘉宾高谈阔论。
而此节目开播仅半年就霸占同类型节目收视率榜单前三。
也在国内迅速聚集起大量忠实粉丝,在国外引起不少权威杂志和媒体的关注。
还有一些专家十分肯定《静观》“朴素”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节目立意。
传媒业的不少观察者也呼吁,电视行业制作人能够丢弃劣质炒作和媚俗手段做节目。
坚持内容为王,输出有意义的高品质节目,像《静观》这样推动电视行业的良性发展。
方静的这次转型十分成功,她也用实力达成了“要做一个自己确定风格的节目”这份理想。
只是这次没能看到理想之花开满花园。
2014年,方静被查出患有癌症。
刚得知消息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置信,疯狂流泪。
但哭过之后决定自己扛下所有,她没有跟任何人说,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工作。
顺顺利利做完病灶切除手术之后回到工作岗位。
2015年5月9日,在俄罗斯举行胜利日阅兵期间。
受央视邀请,方静去往现场进行了实况转播。
时隔多年再在从前的平台现身。
无数当初喜欢她的粉丝还记得她的模样,在后台留言“好久不见”。
可但这份“好久不见”的喜悦没得到回应,方静的癌细胞扩散了。
好像意识到自己这次可能撑不过去。
方静哭着给家里人打了电话,想要把最后的时光留给家人。
同样是肝肠寸断地嚎嚎大哭。
方家父母怎么也不能接受,自己才44岁的女儿怎么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
他们想送方静去国外接受治疗,但昂贵的治疗费用让方静怎么都不同意。
后来有位工作中认识的朋友建议她去台湾地区的一家医院治疗。
说那里水平好,而且费用又比海外低不少。
离开舞台与病魔抗争,方静最终还是于这年的11月18日,病死异乡。
当消息传回北京,方静曾经的同事和多年的好友震惊又难过。
在后来方家父母为女儿办的追思会上,央视主持人董浩哽咽到说不出来话。
只将自己悲痛中作的一幅画放下,说“这是我和你长存的友谊”。
匆匆结束人生路,到死有心结
一生没有结婚,一生无儿无女。早年间方静也考虑过婚姻的问题。
她曾在个人采访中透露:“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总会要求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应该做的事做到最好。我给自己做过规划,年轻时倾力工作、学习,在事业上定有所成。之后找个真心爱我,我也爱他的伴侣,后半生留出二十年去享受生活,孝敬长辈……”
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在年轻时一心发展事业,也做到了定有所成。
可没成想一份“间谍门”的谣言碎了方静最初的路,让她尝到了痛彻心扉的苦。
也让她的感情受被误解的名声所累,两次得不到好的结果。
而这朵曾绽放于央视里的美丽的花凋零后,她的父母几近崩溃。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旁人难以理解。
后来相互依靠着扛过那段恍惚的日子。
这老两口至今记得女儿的音容笑貌,也记得女儿爱吃的糖果小吃。
会在每年的清明和忌日时准备好物品,好好给女儿扫个墓。
方静是个十分优秀的人,从童年到中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被称为“榜样”。
她的一生光鲜亮丽过,也坠入低谷过。
努力从泥沼中探出头,没想到生命短暂,她会以如此悲情的结局告终。
方静的同事曾透露,自从“间谍门”以后,方静的心理压力从来就没有减轻过。
作为公众人物,大家都十分在意名声的对外形象。
况且方静还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她那次的被污蔑,一直是她的心结。
老话有说:“谣言止于智者。”
但在网络信息传播飞快的年代,谣言和网络暴力的威力实在致命。
做十件好事被人们记住的程度,抵不过被污蔑做一件坏事,在人们心里留下的印记深刻。
直到离开人世,还有很多人在提起方静时,会谈到“间谍”两个字。
他们不记得方静在诸多栏目中的精彩表现,只记得她身上的污点。
而当初那个诋毁她的罪魁祸首是“阿忆”。
他的事业没有遭到任何影响,声誉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现在还在网络上活跃,拥有不少支持者。
“阿忆”的一封道歉信揭过自己的错。
但害了优秀的方静偏离了原本的人生轨道。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给事件一些时间,也许它很快就会被证实是个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