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天空
这对夫妻,虽然儿时都被选去为毛主席献花,也不约而同报考中国科技大学,但在被中央戏剧学院提前录取之前并不相识,从16岁相识、相恋后,他们便再也没有分开,通过广播、电影、电视,他们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瞿弦和、张筠英夫妇堪称配音主持界的大师,他们的事业与家庭充满艰辛与欢声笑语,他们夫妻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走出了美丽的人生。
艺术伉俪——瞿弦和.张筠英
瞿弦和,国家一级演员。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瞿弦和的名字、面孔和声音,大家都很熟悉。爱听广播的说他是著名演播家,爱看电视的说他是著名主持人......
张筠英,著名演员、译制片导演。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朗诵艺术家,曾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
当年筠英是他心中的偶像,他们的缘分从童年就开始了,音乐和舞蹈是我们的兴趣,拍摄电影是筠英的机遇。特别是我们都曾代表全国少年儿童向毛泽东主席献花。每当看到这些照片,我们都有无穷的回味,无限的感慨。
瞿弦和老师常年在一些重要的大型晚会中主持、朗诵。他的老伴张筠英经常担任中央电视台译制片导演。他们俩在电台曾播讲多部小说、散文、诗歌。因此即使不知道他们的人,也听过他们的声音。冥冥中命运似乎早有安排,瞿弦和与张筠英老师的成长轨迹有太多相似之处。
童年时期,瞿弦和与张筠英都被选去给毛主席献花。中学时,他们都考入北京市少年宫艺术小组。原本都想考中国科技大学,却双双被中央戏剧学院提前录取,瞿弦和成了张筠英的同班同学。如今身为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的瞿弦和谦逊地玩笑说老伴张筠英才是明星,当年他还追过星。
一九五三年国庆节,筠英向毛主席献花。那天,她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兴地蹦蹦跳跳,毛主席问:“国庆节好还是过年好?”筠英回答:“国庆节好!”毛主席问:“为什么呀?”筠英说:“国庆节能见到毛主席呀!”
原来,张筠英九岁就给毛主席献花,是同学们眼中的小明星。从1951年开始。每年的国庆和五一庆祝游行中,都有一男一女两名少先队员,跑过金水桥,登上天安门城楼,去给毛主席献花。这些孩子,都经过了千挑万选,并由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确定。一张经典的《毛主席和少年儿童》的照片上的女孩子就是张筠英。
1953年张筠英是北京培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品学兼优、胆子大,张筠英被选中代表全国少年儿童为毛主席献花。她告诉记者,给毛主席把花献过去,跟毛主席握了手,她站在毛主席右侧。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壮观的游行队伍,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长辛店机车车辆厂,一个火车模型,做得很大,天安门上看得很清楚,它那个蒸汽机冒着蒸汽,轮子转,看着觉得太逼真了,所以就高兴地跳,看小火车还冒烟儿呢。
毛主席就俯下身来问我,你在看什么,那么高兴,我就手指着那个,这时候,摄影记者就跟过来,赶快噼里啪啦的拍。” 张筠英老师告诉记者:“毛主席问我叫什么名字啊,我说张筠英,他手指着胳膊,意思就是说你是几道杠啊,我就说两道杠,中队委。又问学习好不好啊,我说,还行,功课还挺好的。毛主席看到我又蹦又跳的快乐的样子,问是国庆节好还是春节好,我回答:国庆节好。
毛主席又问:为什么,我一时语塞,抬头看看魁伟的毛主席脱口而出:因为国庆节可以见到毛主席’。就这样1953年的国庆张筠英在毛泽东身旁度过。虽然当时没有电视转播,但“张筠英去献花了”的消息依然广为人知。她成了那个时代最让人羡慕的人:“回来以后,很多人跟我握手,问毛主席的情况,大家热泪盈眶,现在想想那是种幸福和荣誉。”
张筠英说她胆大的性格得益于父母的“教育”,张筠英家5个孩子,3个男孩2个女孩,她排行老五,大学毕业的父母认为女孩子在社会上容易被人忽视,所以在家里对女孩子的教育更开放,父亲很喜欢性格像男孩的张筠英,所以只要她提出的要求,父亲都会尽量满足,妈妈却因为父亲把她宠得太闹腾,而要求张筠英绣花,表现不好就要写检查,功课好的张筠英总是帮同学补课,以至于后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也留在学校当了老师。
1955年,敢说敢笑的张筠英在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中扮演杨永丽,这肯定与当年献花有着一些联系。张筠英能歌善舞,浓眉大眼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但开始知道自己演个没入队的“坏学生”,张筠英还不同意,她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不能演杨永丽,导演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勉强同意。
按照现在的说法,张筠英老师是童星,她也有做演员的潜质,但是学习优秀的她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考大学时,她想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生物物理,中央戏剧学院到学校招生,选上了她,她却说妈妈不让考艺术院校,班主任告诉她艺术是特殊人才一定得服从国家需要,就这样妈妈抱着最好别考上的心态勉强同意她去参加考试,她自己则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却很顺利地考上了。
1955年7月1日,弦和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向主席献花(左一为弦和)
与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张筠英老师不同,瞿弦和老师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5岁随父母回国。“很多人以为我是华侨富商的孩子,其实不是。我父亲是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参与者。后流亡海外,先后在印尼、新加坡教数学,妈妈教体育,建国后就回来了。”1955年7月1日在中山公园中山堂瞿弦和给毛主席献了花。
1955年,北京市少年宫成立艺术团招收第一批成员,瞿弦和和张筠英都入选了,张筠英在舞蹈组,瞿弦和在戏剧组。那时少年宫有很多活动,慰问演出、夏令营,经常一块演出。中学时代,瞿弦和在北京二中,张筠英在北京女十二中,两个学校又是友好学校,学校联欢活动的时候,两人也曾在一起演出过,但两人都从未说过一句话。
冥冥中早已安排他们要牵手一生
在北京市少年宫,我们是舞蹈组和戏剧组的第一批组员;在中学时代(北京二中、北京女十二中)我们都曾连续三年获得优良奖章,并获得北京市教育局颁发的“银质奖章”;在报考大学时,我们的第一志愿都是中国科技大学,而又同时都被中央戏剧学院提前录取;在中戏我们是同班同学,一起练功,一起温课,一起演戏,一起毕业……
瞿弦和老师自信地说:“我们都是当年的中学生银质奖章获得者,高考我们第一志愿都是报考中国科技大学,我相信到了那我们也得是一对。”虽然老天爷早已注定他们今生的缘分,瞿弦和老师说能进张筠英家门不容易。张老师在一旁笑着默许这样的说法。
瞿弦和回忆说:“我考上大学后,开学前,我去她家找她,还没进门,站在第一个院子台阶上,她妈妈问我是谁,我做了自我介绍,说想在开学前找同学玩一玩。她妈妈说,‘上大学是为玩还是为学习?筠英还没回来。’我就这么走了。
”第二次去张筠英家是上学后,张筠英病了,瞿弦和想去看她,又站在那,这次被告知她已经回学校了,这次瞿弦和仍旧没有进第二个院子就走了,后来结完婚后,瞿弦和跟丈母娘说:“妈,进您家门真难。”
说起两人互相了解并相知,还得感谢班里一个男同学编演的《草原之夜》的交流小品,这个小品本来是由那个男同学和张筠英一起演,演完之后老师觉得瞿弦和来演男主角更加合适。这是一个恋人走散后又相认的戏,因为当时大学不让谈恋爱,而瞿张二人总有恋人的感觉,老师便改成了兄妹相认的戏,在小品的情景里,最后有一个妹妹扑进哥哥怀里的镜头,老师觉得情节设置还是像恋人,于是便又换成了姐弟相认,瞿弦和便扑到张筠英怀里。
就这样,互相熟悉的两人,感情的幼芽也在慢慢萌发。瞿弦和有一次到学校资料室,看到了和张筠英演出小品时的那张剧照,遗憾的是,这张照片后来在“文革”时就再也找不到了。
身为学习委员的张筠英从大学一年级就是瞿弦和学习榜样,学习认真的瞿弦和也让张筠英刮目相看:“他长得像娃娃一样,很单纯,我没有他用功,他能每堂课都记笔记,包括形体、台词、声乐、表演。中戏表演系没人像他这般记课堂笔记。”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复习功课。
1966年,他们中戏毕业,瞿弦和响应号召,奔赴大西北青海,张筠英则留校任教。北京到青海的距离,从地图上看几乎横跨了近大半个中国。而在那时,这段距离意味着张筠英与瞿弦和相见,至少要坐上两天两夜的火车。
这年年底,“十年运动”刚开始不久,父亲因为不堪忍受迫害而自杀。从小被父亲娇惯的张筠英遭遇到人生最大的打击:“妈妈学经济,爸爸留学日本学法律,他们说父亲是日本特务,要找枪,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父亲自杀了。
”张筠英给远在青海的瞿弦和写了封信,表达了分手的意思,不想在政治上牵连他。没想到瞿弦和当即回信说:“我们马上结婚吧!”并让自己的姐姐去看望张筠英,瞿弦和的妈妈也执意把张筠英母女接到自己家里宽慰。
婚后经历8年分居生活
“家”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是我们最放松、最幸福的地方。
瞿家和张家三代人都是瞿姓和张姓组成的家庭,弦和的妈妈姓张、夫人姓张、儿媳姓张,没准将来孙子瞿聪融也会娶个张小姐呢!再过几个月瞿弦和和张筠英将迎来50年金婚纪念。
1967年3月,瞿弦和和张筠英结婚了:“他从青海革委会开了未婚证明,双方亲戚在在他家吃了顿饭,还是新娘子我做的。”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张筠英心里冲淡了一些家庭变故的打击。
婚后,他们却开始了8年的两地分居生活,说起那段分开的日子,张筠英老师很淡然,他在青海生活很苦:“我去青海看他时发现,副食店里空空的,只有海带和蕨麻。”瞿弦和一年一次短暂地探亲回北京,张筠英到青海探亲一年也只有短短的12天。
分别的日子,张筠英每隔12天都去火车站给弦和带吃的、用的,就是怀孕一边吐还一边不忘了送吃的:“每隔12天,有一班北京开往青海的火车上有熟悉的列车员,我有时去火车站,有时去列车员公寓去送给他带的东西。
他的生活习惯我知道,只有送了吃的,我心里才有些安慰。”每次瞿弦和老师收到了北京捎来的他喜欢的果丹皮、松花蛋糕等好吃的,包括北京的酱油……他显得特别富有,常常大大方方地请客。
1968年2月和1969年11月,他们的儿子瞿佳和女儿瞿维相继出生。两个孩子的出生,瞿弦和都没有陪在妻子身边,儿子出生时他远在青海,二十多天后才回到北京。
女儿出生的时候,瞿弦和倒是正好在家休假,只是当他出门去给妻子买住院用的东西时,女儿已经在产房呱呱坠地了。有了孩子之后,张筠英去看望瞿弦和就更为困难了,“带着孩子也买不起卧铺,坐着两天两夜硬座,到了青海以后我的腿都肿到膝盖以上,所有站我都不能下去,因为要看着孩子和东西。”有一段时间张筠英到农场去锻炼,只能让姥姥带佳佳,让奶奶带维维,一家人分居四处,直到1973年,瞿弦和从青海调回,一家四口才得以团圆。
因为8年的异地生活,以至于瞿弦和调回北京的时候,年幼的女儿对他根本没有太大印象,只有曾去青海探望过父亲的儿子认识他。当瞿弦和搭乘的火车进站以后,儿子冲着瞿弦和叫爸爸,小女儿却茫然地四处张望跟着喊,不过她并不知道眼前的哪个人才是爸爸。这一幕,既有趣又心酸。
回到家以后,张筠英问女儿,爸爸回来高兴吗?女儿说,高兴。然后又告诉女儿,爸爸这回住下来就不走了。女儿却哭了起来,突然爸爸不走了,女儿倒不适应了。
8年的日子是怎样熬过来的,这八年对于夫妻俩来说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张筠英曾抱着儿子坐着两天两夜的硬座火车去西宁看望爱人,下火车的时候,双腿肿到了膝盖!回望这段岁月,瞿弦和在现场潸然泪下,不停地感谢妻子张筠英。从瞿弦和和张筠英老师淡淡的描述中,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吃了很多苦,然而当一切都过去后,他们没有抱怨依然相互扶持,不断前行。
尽管年过古稀,但瞿弦和的骨子里一直有着浪漫情怀,每年在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生日等重要节点,都会用尽心思为爱人张筠英准备惊喜的礼物,在现场展示时,让思思都艳羡不已
到今年,正是夫妻俩结婚五十五周年的年份。五十五周年被称为“绿宝石 婚 ”,象征着圣洁和坚固的爱情。对于夫妻相处之道,瞿 弦 和 有自己的“独家秘籍”,他说:“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她的生日,东西方的情人节,这我是肯定送礼物的,五十五年,我没断过,没重样。”
瞿弦和、张筠英这对相爱的夫妇走过了五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其间有压力、苦楚和摩擦,更有顺遂、幸福和成功,岁月的磨砺,更能让这一对艺术伉俪相濡以沫,相互抚慰。
祝福瞿弦和、张筠英夫妇健康长寿!艺术生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