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初见 止于终老

文摘   2024-12-29 00:02   辽宁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他与她,35年婚姻,始于“有意”的偶遇,止于“无预告”的永别:他曾爱过她人,但最后还是回归了家庭;她深知对方的脾性,从不与他红过脸,吵过架;他曾不忠,她会忍受,他道过歉,她能接受。从始至终,两人一直都是和谐夫妇,他是作家老舍,她是画家胡絜青。

至于另一个她,在心上人逝世后的33年后,她日日晨昏一炷香纪念着对方,纪念着这个“受尽委屈的人”。为了他,她可以终身不嫁;为了他,她舍得将两人多年来所写的信全部烧掉,只为保住他的形象;为了他,她选择闭口不谈这段感情,不愿让世人过多揣测他的为人。尽管从头到尾,他们之间的事便是“公开的秘密”,她是作家赵清阁,而他依旧是老舍。

正如作家张爱玲所说:“每个男人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或许于老舍而言,胡絜青便是“红玫瑰”,而赵清阁就是那“白月光”。

图 | 老舍先生

“非偶然”的邂逅

1930年,老舍31岁,胡絜青26岁。这一年,两人初相识。

胡絜青自幼就很要强,小小年纪便已经很聪明。她不仅有着优越的成绩,先后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还有着成熟的思想。她曾和母亲说过要靠念书自食其力,自己不想依靠男子。

正是因为胡絜青这股拼搏劲,才会到了26岁还是孤身一人。胡母看着女儿天天忙着研究文学,内心越来越焦躁。毕竟“文学”不能当伴侣,在胡母看来,胡絜青再不嫁出去,那就难办了。

于是,为了女儿的婚姻大事,胡母托胡絜青的好友罗常培帮忙物色一下人选。刚好,罗常培心中还真有个人选,那便是自己的好兄弟老舍。

同年初春,老舍从英国回北平,虽然他这时已经是个有诸多作品的成功作家,但还是一枚单身男子。而且,老舍的母亲也正处于和胡母同样的状态,恨不得孩子立刻有个伴。

因此,作为了解两家现况的罗常培,为了当好一个好媒人,也为了让自己的好兄弟老舍有个家,让胡絜青有个好归宿,他和胡母安排了一个计划,让这两人有了一次“偶然性”的会面。

在罗常培的安排下,胡絜青作为北师大文艺社团“真社”的骨干,受命前去邀请老舍来校讲演。两人在教务长白涤州先生家中会面,商讨讲演事宜。

明面上看,这只是偶然的会面,无目的的相识;实际上讲,这其实是一场特别的相亲,安排好的邂逅。不过,两人对彼此的动心可不是计划好的,而是无意识的。

在白家见完面后,胡絜青一回到家就被胡母问东问西,问来问去都是关于她对老舍的印象。胡絜青被自己的母亲问多了,只好支支吾吾地回答“还行”。而另一边,老舍也正遭遇着同样的境况,他的母亲也问他对胡絜青有什么感觉。不懂母亲意思的老舍便老实答道“不错”。

一个“还行”,一个“不错”,可见这第一次见面是成功的。

图 | 1931年胡絜青的毕业照

短暂的幸福生活

在爱情里面,若是两方都太过于谨慎,那么便难以会有发展的苗头。如果有一个人踏出了一步,那故事便有了后续。

在白家分别后,老舍与胡絜青接下来并没有再联系过。看着两个好友这么磨磨唧唧,罗常培再次出手,经常拉着老舍同许多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其中便包括胡絜青。

可惜,两人都是文人,还是极其内敛的人。若是没有共同话题,双方都不会聊天,尽管两人都想和彼此交流,可就是开不了那口。因此,每次在饭桌上,只能看见老舍与胡絜青偶尔的眼神对视、错开、再次对视,以及再次错开。

等到快要离开北平的时候,老舍这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舍不得胡絜青,他终于发觉自己对胡絜青的留恋。于是,为了让这份心意能够得到回应,老舍开始踏出了追爱的第一步——写信。他说:“饭,我们是吃了,酒,我们也喝了,再往下我们还要见面,不能总靠吃人家饭来见面吧。我们心里话很多,有的当面可以说,而更多的难以说出来,因为要说就要有勇气,而我的勇气只够把那些难以说出的写在纸上……”

且不管这信写得好不好,心思表达明不明确,就老舍敢主动写信表明自己想法,都足够让胡絜青开心打滚了,因为她也有着和老舍一样的心思。因此,收到信的胡絜青也没有小女生做派的扭捏样,马上就给人家答复了。老舍一看,兴奋不已。

图 | 老舍与胡絜青的结婚照

于1931年7月,胡絜青与老舍结婚。婚后,老舍曾对她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

他说要“和睦相处”,她遵守了,两人从来没有吵过架。可他还是亏欠了这样温柔的胡絜青。

老舍与胡絜青在过了几年美好生活后,由于战争的爆发,两人不得不分居两地。老舍继续写作,而胡絜青则带着孩子回北平照顾老舍的母亲。

这一次分别,分的不仅仅是“地”,还有老舍的心。

比邻而居的暧昧

“一个是尚且懵懂的少女,一个是已有了妻儿的教授,本不应该存在的恋爱”。——赵清阁《落叶无限愁》

1938年,老舍39岁,已婚,但正孤身在武汉。这一年,他结识了24岁的才女赵清阁。

因为战争,当时的华中图书公司老板唐性天特意找了赵清阁一起商量推出与抗战相关的杂志《弹花》,以此来寓意“子弹开出的花”。其中,《弹花》的头条便是老舍的文章《我们携起手来》。

不过这个时候,两人尚未认识。赵清阁与老舍的初次会面是剧作家胡绍轩牵线的,即同年2月,胡绍轩邀请了诸多作家一起聚餐,其中就有老舍和赵清阁,这便是两人的首次邂逅。过后,两人又一起在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里合作,老舍任负责人,赵清阁任组织干事。

许是两人合作次数渐多,彼此渐生感情,但也不排除是两人都对对方有所倾慕。因为老舍曾这样评价赵清阁:“流亡到武汉,我认识了许多位文艺界的朋友,清阁女士是其中的一位。那时候,她正为创刊《弹花》终日奔忙。她很瘦弱,可是非常勇敢,独自办一个刊物已非易事,她还自己写稿子……《弹花》并不能给她饭吃,还须去做事挣来三餐。”

不管是如何,随着老舍与赵清阁之间的紧密来往,两人已产生了情愫。就像诗人邵燕祥所说:“孤身一人的老舍与单身女作家赵清阁之间,有一段不容后人亵渎以对的感情经历。”

至于为何“不容后人亵渎以对”,那便说来话长了。两人之间的爱恋并不是轰轰烈烈,也不是细水流长,而是朝夕相伴,互相钦佩。

图 | 赵清阁

那时,赵清阁正在着手编“弹花文艺丛书”,为了编好这本书,她找了老舍要稿。老舍也很讲义气,很快就写了篇话剧剧本《张自忠》。只不过,赵清阁对这个剧本很不满意,她觉得老舍缺乏戏剧经验。老舍也说:“这时候清阁女士已读完了那个剧本,她又浇了我一场凉水。我说明了写作时所感到的困难,但是并不足以使她谅解。”

赵清阁很信任老舍的能力,她认为以老舍的文学才能,将会写出更好更杰出的佳作。而在老舍眼里,赵清阁也同样的很有才华。

一次,抗战伤残军人萧亦五找老舍合写《虎啸》剧本,老舍一听,便想起赵清阁。若有赵清阁相助,这个剧本一定非同凡响。不过,一开始赵清阁并不同意合作编剧,若不是老舍力劝,赵清阁根本就不会参与进设计故事结构的环节。

但也正是因为两人一起合作这个剧本,两人的感情才会更加炽烈。本来老舍与赵清阁是想再一起合作写一部《桃李春风》的,可惜赵清阁刚好在那时因为阑尾炎住院,不能一起共事,只能分开写。虽然不能一起写,但老舍闲暇时还是回去医院探望赵清阁。

到了1943年10月,剧本已完成,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偏偏老舍也得了阑尾炎。而这次,轮到赵清阁去看望老舍了,附带二十四小时精心照顾。

且不说文学工作上两人便经常在一起,就连私下,老舍也经常与赵清阁会面,这无疑会成为大街小巷的“话柄”。正如报人刘以鬯所说:“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赵清阁的名字常与老舍联系在一起。”

虽然赵清阁曾和友人阳翰笙说:“对于女性,做人更难。他会给你造出许多难以容忍的想入非非的谣言。”但刘以鬯所说的话并非是所谓的谣言八卦,而是事实。文学家梁实秋也说过:“老舍搬到马路边的一排平房中的一间,我记得那排平房中赵清阁住过其中的另一间。”

比邻而居,怎能让人不生疑?

图 | 赵清阁和好友王莹

退让的三角恋

“让我们想法子逃到遥远的地方去,找一个清静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任天塌地陷,我们的爱情永生。

这段话出自于赵清阁的《落叶无限愁》中主人公邵教授之口。有人说,邵教授便是老舍,是以他为原型的角色。可老舍当不了邵教授,因为他逃不了。

1943年11月17日,胡絜青带着3个孩子前往老舍住处。本是一家人团聚之时,老舍却并不开心,反而是陷入了苦闷。对此,梁实秋曾说:“那时候他的夫人已自北平赶来四川,但是他的生活更陷于苦闷。赵清阁只得退让”。

换句话说便是,胡絜青的到来让老舍与赵清阁不得不结束亲密关系。毕竟,老舍深知,胡絜青已经为他做了许多许多,不仅仅是为他生孩子,承担整个家上下所有事,还帮他尽了孝,一直照顾着老舍的母亲直到送终。

种种情分,老舍已经亏欠胡絜青太多了。而且,在两人分离的这6年间,老舍没有一天不对胡絜青感到内疚,他曾说:“我感谢她,我必须拼命地去做事,好对得起她。”因此,他不可能为了一个赵清阁而去放弃胡絜青,纵使他确实爱着赵清阁。

虽然赵清阁也爱老舍,可她也有原则,她不想做第三者。如果老舍真的离不开她,那他一定要和胡絜青离婚,否则赵清阁也不会和他在一起。可这是不可能的,老舍不可能抛下胡絜青,那么,赵清阁也不强求,她爱老舍,不会故意为难他,所以她选择退步,退出这段三角关系。

于1945年,赵清阁决定返回上海,老舍虽然舍不得,但是却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让她留下,他只能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风雨八年晦,霜江万叶明。扁舟载酒去,河山无限情。”

图 | 老舍和胡絜青、女儿

败给现实的情谊

为了快点逃离这段感情,赵清阁不得不上街摆摊卖旧衣服,赚取路费。昔日才女落得如此地步,她的好友怎能看得过去。这不,文学家郭沫若就看不下眼了,他出声建议赵清阁画国画,并且题字后再卖出去。或许于郭沫若看来,这才是才女赚钱的正确途径。

除了郭沫若之外,其他好友在听说赵清阁的近况后,纷纷给她寄钱,让她能够熬过那段清贫日子。确实也是多亏了好友的帮助,赵清阁得以到上海担任《神州日报》副刊主编,也得以再次接手发表老舍的文章,以及与他再次相见。

1946年3月,老舍赴美讲学,赵清阁登船送他。别离之时,就算沉默相对,也不阻碍感情的传达。

1947年,赵清阁完成小说《落叶无限愁》,这篇小说是她在向世人坦承自己的过去,也是她对自己与老舍感情的告别。或许正如她在小说中所写的那样“邵环倒在泥泞中,落叶寂寞地埋葬了他的灵魂”。如今,现实埋葬了她的爱情。

然而,据说在1948年,老舍曾写信告诉赵清阁自己在菲律宾马尼拉买了房子,就等她去住了。此话之深意便是他想和胡絜青离婚,明媒正娶赵清阁。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他的身份,他的友人,他的家庭,不允许他这样做。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赵清阁又再次与老舍联系,她受上级要求,写信劝老舍回大陆。有人说,正是因为两人从未完全断过联系,才会如此剪不断理还乱,而赵清阁也才会一直不嫁人。

但归根结底,其实是老舍的关怀让赵清阁舍不得完全离开。她只要能够远远地看着他,就足够了。


图 | 老年后的赵清阁

1959年,赵清阁被上海电影制片厂逼着写一部歌颂“三面红旗”的剧本,若是她不写,她就没钱赚。为了维持生计,赵清阁不得不写信求助老舍。老舍见信,便立刻去银行取了800元人民币。这是他私藏的稿费,是他对胡絜青说谎才取出来的钱,也是他的一片情谊。

仅仅只是一点点关心,一点点温暖,她也满足。

而就赵清阁终身未嫁一事,她的远房姑妈曾对老舍说:“你骗了清阁,让她以为能有一个归宿,要不然她早就走了,也不会吃这些苦头。”

可就如作家杜宣所言:“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

赵清阁的独身并非是老舍所害,她是心甘情愿的。而且,感情中并不存在骗与不骗,并不是老舍想负赵清阁,而是他无法给予赵清阁一个未来。赵清阁可怜,老舍也可怜,一个爱不得,一个不能爱,只能是错过。至于胡絜青,守得住老舍的人,却绑不住他的心,她的婚姻其实也不是完全的美满。

    

五颜六色的天空
五颜六色的天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