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动图来自SOOGIF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行我以后不能再吃零食了”“吃完这包再也不买了”“再买零食我就是‘小狗’”……
结果没几天,你就会看见说这些话的人又抱着零食吃了起来。
很多人拒绝零食的理由,一般就是觉得零食高油、高糖、高盐,对身体不好。但很多时候,真的很难控制住吃零食,而且在生活中完全不吃零食,也确实少了很多乐趣。
那么,对于爱吃零食的人来说,到底什么样的零食相对更健康呢?有哪些健康的零食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说说。
别被“低卡零食”迷了眼
动图来自SOOGIF
图片丨自己拍的
选择低钠、低糖、低脂肪食品
之所以外面餐厅的饭更诱人,主要是由于其“重口味”,而这个“重口味”是由食盐、精制糖、脂类物质等调味品所决定。
但是,钠吃多了必然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甚至会造成损伤;精制糖的过多摄入会导致机体被龋齿、肥胖、糖尿病等问题侵袭;脂肪的大量摄入更会增加机体患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选购零食需关注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购买钠、糖、脂肪含量低的“轻口味”零食。
动图来自SOOGIF
选择新鲜、卫生、低加工食品
相对而言,新鲜、卫生的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味道更纯正、安全系数更高。加工程度低的食品,所含的食盐、精制糖、反式脂肪酸等更少,更能保证身体健康。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动图来自SOOGIF
儿童、青少年吃零食
要更加注意
动图来自SOOGIF
动图来自SOOGIF
2~5 岁学龄前期要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同时进食零食时应保持安静,谨防呛堵;
6~12 岁学龄儿童同样要以正餐为主,要额外注意早餐的合理搭配和摄入量,并且少量吃零食;
13~17 岁青少年要吃好三餐,尤为注意避免用零食替代正餐。
1.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膳食指南推荐2岁以上健康人群每日摄入水果 200~350 克,奶类 300 克,坚果约 10 克。需要额外提醒大家的是,果汁(无论是买的鲜榨果汁还是自家制作的水果榨汁)不能代替水果;含乳饮料不等同于液体奶;对于喝奶后出现腹痛、腹泻、肠鸣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儿童,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奶制品,亦可少量多次食用,并与其他谷类食物同食,不要空腹饮奶。
2.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烟熏油炸零食。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含钠 ≤120 毫克/100 克(固体)或 100 毫升(液体)为低钠食品;含糖 ≤5 克/100 克(固体)或 100 毫升(液体)为低糖食品;含脂肪 ≤3 克/100 克(固体)或 ≤1.5 克/100毫升(液体)为低脂食品。
3.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饮酒。
4. 零食(如水果)要新鲜、营养卫生。
5.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五比五”零食红黑榜
动图来自SOOGIF
1
红榜零食
红榜零食 1 号:酸奶
推荐理由:酸奶不但营养丰富,还易于消化吸收,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尤其适合乳糖不耐受者。每天喝一些牛奶或酸奶,可以获得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常饮酸奶能促进肠道运动,软化酵解结肠内容物,增加粪便排泄量,预防便秘发生。
富含营养: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红榜零食 2 号:纯牛奶
推荐理由:多喝牛奶可以预防儿童成年后的肥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有脱脂、半脱脂和全脂牛奶可以选择。
富含营养:矿物质钙、优质蛋白。
动图来自SOOGIF
红榜零食 3 号:原味坚果
推荐理由:饱腹感强,能阻止脑血管病变、保证血液流量,帮助你保持大脑的健康和兴奋状态。
富含营养: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有丰富的维生素 B、维生素 E 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的含量较高。
红榜零食 4 号:全麦饼干
推荐理由:饱腹感强,麦香浓郁。
富含营养:膳食纤维、谷维素、木酚素。
红榜零食 5 号:奶酪
推荐理由:有利于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
富含营养:钙、蛋白质、活性乳酸菌。
2
黑榜零食
黑榜零食 1 号:调味坚果
不推荐理由:调过味的坚果增加了糖、盐以及其他调味剂,经过调味的坚果可以掩盖坚果的变质问题。
黑榜零食 2 号:乳饮料
不推荐理由:添加了白砂糖、蔗糖、果糖等糖成分的乳饮料增加热量以及肥胖风险。
动图来自SOOGIF
黑榜零食 3 号:蔬果脆片、红薯片等
不推荐理由:经过真空低温油炸脱水的果蔬脆片只要经过油炸,都会带来额外的油脂摄入以及额外的糖和盐的添加。
黑榜零食 4 号:肉脯、蛋类零食
不推荐理由:此类零食多数是熏制或者酱卤出来的,含有大量的油、盐、糖、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在制作过程中,食物丧失了许多营养,还添加了少量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以及增色剂,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
动图来自SOOGIF
黑榜零食 5 号:果汁
不推荐理由:水果榨汁破坏植物细胞壁,让水果汁中的游离糖增加,从而增加血糖反应,因此吃完整的水果比喝果汁有益。
作者丨徐朗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