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见筑"第九期:追随脚印,再读经典

学术   2024-10-10 16:11   江苏  


 前


城市与建筑的认知实践活动是专业学习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读城见筑”系列认知活动旨在建立一个平台,引领同学们实地探访国内外优秀建筑师/规划师的建成作品,并邀请设计师本人对作品进行深入导引与讲解,加深对优质建成环境的理解,为设计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

9月25日下午,“读城见筑”第九期活动拉开序幕。召集人吴佳维老师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洁萍副教授为同学们导览钟训正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展、张旭副教授实地讲解亚洲建筑档案馆的建筑改造工程。同学们强烈感受到一代建筑宗师的建筑理念和精神内核,深入了解了建筑活化再利用中面临的种种约束与灵活应对。本次活动由22级本科团支部承办组织。



01

嘉宾介绍


陈洁萍老师

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景观都市主义、景观资源学方向的研究、教学与实践。主要教授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理论与设计系列——地形学、景观资源与评价等课程。此外,还指导雨水花园、社区微更新等社会专业实践,指导学生作业曾获得专指委、海峡杯建构大赛金奖等奖项。


张旭老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SIA注册建筑师,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硕士,有多年国内外的建筑实践经历。目前教授建筑构造、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以及建筑设计课程。建筑实践与教学研究关注建造的基本问题,并且重视设计思想与建造的一致性。致力于通过建筑实践和教学研究,摸索在国内半工业化、半手工化建造条件下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关注设计与建造,结构与空间,构造与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文字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官网)



02

活动过程


钟训正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展

下午三时,同学们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南门集合,首先参观钟训正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展。陈洁萍老师担任讲解,为大家介绍了举办此次纪念展的目的:追随建筑学前辈的脚印,领略钟先生的建筑意匠,激发后辈对建筑学的求索精神。随后,同学们在陈老师的引领下了解了钟先生的生平以及感受到钟先生对建筑学的热爱和痴迷。陈老师告诉同学们,钟先生对绘画的热爱贯穿他一生求学工作的不同阶段,画画不仅是为了表现,在那个时代也是学习、推敲建筑设计的方法

钟先生部分画作、笔记

在讲解钟先生的作品时,陈老师结合自己对于景观建筑设计理论的理解和对钟先生设计理念的了解,给同学们细致讲解了作品的设计思路,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建筑学的美感不仅在建筑本身,更在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成

展厅内部空间与展出的模型

纪念展参观最后,陈老师启发同学们在建筑设计时能够尝试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传承钟训正先生的建筑理念和精神内核,在未来的建筑学习中始终保持对建筑学的热爱。

陈老师为同学们总结展览内容


东南大学亚洲建筑档案中心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东南大学亚洲建筑档案中心,由张旭老师为同学们讲解这座建筑的前世今生。张旭老师着重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在不破坏房屋外墙结构的基础上,将旧有普通砖混建筑改造成一个具有恒温恒湿功能藏品室,并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印记。

张老师为同学们介绍档案中心历史

东南大学亚洲建筑档案中心平面图

进入档案中心前,张旭老师带领同学们首先绕行房屋一圈,透过建筑外墙窗户观察既有外墙与新建内墙之间约三十公分的空腔,内外双层“皮”保护了原建筑的完整性。立面上,由张老师精心挑选的新的下悬窗在外观上遵从了历史建筑的小块玻璃分隔样式;而为满足当代的热工性能,窗户实则为整块玻璃,仅在外侧由窗楞做装饰划分,其材料截面形式也很考究。在另一侧,建筑本身留存的窗子被制作成展览窗,增强了建筑艺术性的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一种全新的美感体验。


同学们聆听张老师讲解窗户结构

在档案中心内,张老师由上至下讲解了整个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理念。屋顶尽可能保留了原有构件,在一些望板上,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来自日本多地的木材表面的文字。张老师告诉同学们,屋架在改建施工时发现了白蚁啃食的痕迹,导致团队在修补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启示同学们建筑修缮需要紧密联系现场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木地板在建筑原有室内地坪之上架高近五十公分,这不仅是为了让房间内部与外侧路基相平,更可以为设备管线留足布置空间。开放的阅览室具有多功能的属性,有开放性的会议桌(展台)和一间管理兼讨论室供学者、师生研究、查阅或者举办研讨、展览等活动。阅览室东侧是展览空间,展出了许多历史文件与图纸。前后门也经过特殊设计,例如前门处设计一面墙壁以减少穿堂风,从而为活动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阅览室空间


东南大学校史馆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东南大学校史馆,导览员带同学们了解了东南大学的历史变迁,领略了东南大学砥砺奋进、辉煌灿烂的办学历程

校史馆导览员为同学们讲解东南大学校史



03

活动总结


如何追随前辈脚印,学习建筑设计理论,陈洁萍老师和张旭老师分别以钟训正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展和亚洲建筑档案中心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在两位老师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对于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前辈的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此次活动必将让同学们铭记这份感悟,也将成为一份独特的经历。


建筑背景补充

亚洲建筑档案中心

亚洲建筑档案中心由东南大学前校长张广军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外籍院长戴维·莱瑟巴罗教授提议,东南大学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于2019年1月揭牌建设。亚洲建筑档案中心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建设的国际建筑文献、档案中心,以档案集藏、文化交流、学术研究、高端引智为基本功能,促进东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该中心在档案的收集、研究等方面,都将以国际一流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为基础,并在全球学术视野中进行定位,从而推动学科发展。

(文字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官网)


钟训正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展

为纪念钟训正先生为中国建筑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钟训正先生诞辰95周年学术活动及展览。本次展览整理收录了钟训正先生生平照片和影像、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和模型、教学科研资料以及AI复原的工程项目影像,还特别展出了钟训正先生手书笔记、手绘图纸、手绘效果图以及工作学习中的用品用具,展现了钟训正先生在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和建筑绘画等方面的非凡学术成就和艺术造诣。

(文字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官网、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官网)


东南大学校史馆

东南大学校史馆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馆舍为建于1918年的工艺实习场,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学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为实现文物保护与科学利用,校史馆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新旧对比鲜明,展馆展品融为一体,展现了学校砥砺奋进、辉煌灿烂的百年办学历程。

(文字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网)


—END—

海报 | 朱奕帆

图文 |  仇泓钧 张耀天

编辑 | 张耀天

审核 | 吴佳维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公众号,这里会发布学院新闻公告、教学科研、校院文化、校友活动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