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建筑学2024级研究生设计课简介

学术   2024-09-14 20:41   江苏  

南大建筑自2000年率先开设研究生设计课程(Design Studio),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逐渐构筑起较为成熟的体系,并成为南大建筑教育的标志性特色。2024年研究生设计课,南大建筑继续以“基本设计”、“概念设计”、“城市设计”和“综合设计”四大板块组织课程,邀请校内外富有经验和探索性的教师执教,聚焦一系列直指建筑学本体和前沿的课题,展开研究性设计教学。

SAUP


基本设计

宅基地住宅设计





/ 指导教师:傅筱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研究生基本设计课程“宅基地住宅设计”从“场地、功能、行为、结构、经济性”等建筑的基本问题出发,训练学生对建筑逻辑性的认知,并让学生理解有品质的建筑是以基本问题为基础的整合设计。




基本设计

概念与结构





/ 指导教师:潘幼建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物物(木河)”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结构常仅被当作建筑克服重力的工具,而忽视其在建筑学范畴上具有的意义,我们也常在设计的最后阶段才展开对于结构的讨论,而忽视在设计的最初阶段结构对概念的推动。一个合适的结构可以推动一个优秀建筑的产生,结构的创新也是建筑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概念设计

智慧博物馆的空间感知





/ 指导教师:窦平平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不是对传统博物馆实体空间的颠覆,而是以更深层的互动,全方位的互联,来创造观众个性化的体验与经历。物理环境是承载各种媒体信息、感知方式的媒介,沉浸式物理环境依然是博物馆作为物的场域延伸。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重感官系统,融合博物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不同学科视角,以多角度完善感知体验,加强观众的身临其境之感。本次课程设计以正在实施中的苏州科技馆为对象,进行长江流域蚕桑丝织文化的智慧博物馆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

智空间.智慧邻里中心设计





/ 指导教师:钟华颖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智慧建筑发展做为建筑设计重要方向之一,智能智慧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创造新技术条件下 新的建筑发展模式。以基本建筑设计为载体,巩固统一建筑设计的一般流程和设计技术设计标准。结合智能建造,智慧空间最新技术,以邻里中心设计为例,探讨智慧建筑设计新范式。巩固基本建筑设计技能,培养新技术条件下创新开发能力。




综合设计

乡村建筑活化利用与再造研究

——以佘村为例



/ 指导教师:金鑫、龚桓 /

反几事务所FANAF合伙人


自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接连发布了针对“三农”工作的指导文件,旨在不仅提升农业实力,还要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因此,除了聚焦农业生产发展等热点话题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把“扎实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围绕加强村庄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部署。

乡村振兴离不开宏观政策的引领,同时也需要基层政府、投资者、规划师、建设者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建筑师如何通过设计推动乡村振兴?课程以南京江宁的佘村为例,探讨基础设施完善与乡村产业升级,力求展示设计师们对乡村环境、生活方式和建筑实践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综合设计

场所重塑与空间激活

——红创PARK沿街地块设计





/ 指导教师:吴子夜 /

米思建筑创始合伙人


真实的项目往往要面对多方的制约和复杂的问题。场地的信息、处理问题的方式均会影响建筑的功能和形式生成,而功能和形式最终又推进了建筑空间的呈现,并以此重塑场地,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状态和场所精神。本次课程希望通过场地—功能—空间—场所这一线索,让同学们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循序渐进,逻辑清晰的概念思考,并完整呈现出一个能激发地区活力的公共空间。




综合设计

建筑都市性研究Ⅱ

——科创园区空置村庄综合设计研究





/ 指导教师:程向阳 /

南华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合伙人/总建筑师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庄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现象,村庄变迁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本研究的对象是村民安置后剩余的空置村庄。以现状留存的典型现代村庄建筑组群作为形态基底,我们能做什么?

建筑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关于形式的问题,本研究更试图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策略与功能(Program)”以及与空间的关联性,思考一种创新性方式来使用这种关联性,提升与加速现存状态的转变,且空间可以进行操作。

选址: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窦村村庄集中区。




城市设计

利于公共交通出行的

步行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 指导教师:唐莲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周边街区的步行空间的结构和质量,可以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在我国快速城市建设进程中,地铁站点周边的城市街区呈现了多样的城市形态特征,其步行空间结构决定了各功能地块与站点的连接距离、方式,步行空间临近的功能、空间要素配置决定了出行过程的舒适与愉悦程度。设计以南京市多个不同类型地铁站点周边街区(1kmx1km)的步行公共空间为操作对象,结合街区内不同功能(办公、居住、商业等)与地铁站点的路径分析,以优化步行空间质量为目标,通过步行空间结构的梳理、功能的提升与优化、空间质量的评估与设计干预,重塑站点周边街区的公共空间结构,最终形成高品质的城市多层次空间体系,综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提高地铁站点周边地块的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设计

从魔法阵到长波台:

场地机器与工具性景观的建构





/ 指导教师:华晓宁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景观(landscape)同时具有“如画性(picturesque)”和“工具性(mechanical)”两面。当下,其工具性业已日益成为当代城市和人居环境一种有力的操作性媒介。通过调动场地上各种景观要素,重构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特定的景观格局(pattern),调控和影响人居环境的品质,从而将场地转化为一架精心构筑的“机器”。




城市设计

社会凝结器,

郊区TOD站域城市更新设计





/ 指导教师:胡友培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借用上世纪20年代苏联构成主义的概念“社会凝结器”,针对郊区地铁站域诸多城市问题,以城市建筑整合的视角,对站域空间展开概念性城市更新设计,旨在探索高效集约、具有形式质量与强度的郊区TOD站域范式。


编辑 | 陈洁

审核 | 胡友培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公众号,这里会发布学院新闻公告、教学科研、校院文化、校友活动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