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将按需出行服务
纳入郊区公共交通
(Incorporating Mobility-on-Demand into Public Transit in Suburban Areas)
2024年11月4日上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浦口校区浦2-203教室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将按需出行服务纳入郊区公共交通:一个成本有效性的比较评估”(Incorporating Mobility-on-Demand into Public Transit in Suburban Areas: A Comparative Cost-Effectiveness Evaluation)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邀请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城市设计与规划系教授、研究生院跨学科城市设计与规划博士项目主任、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的主要创始人及前主席沈青教授。沈青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郊区公共交通创新模式的精彩演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固定线路公交系统在面对郊区低密度、分散化的人口分布时,往往难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也制约了郊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探索新的公共交通模式,特别是将按需出行(Mobility-on-Demand, MoD)融入郊区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与交通研究的重要课题。
沈青老师的讲座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通过介绍和分析北美城市在按需出行与公共交通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旨在探讨如何将按需出行服务纳入郊区公共交通系统,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服务优化策略等,为郊区公共交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低密度地区的公共交通困境
讲座伊始,沈青老师首先介绍了低密度地区公共交通面临的主要挑战。他指出,固定线路公交在这些地区的运营成本过高,主要是由于服务需求分散、服务频率难以保持、以及难以覆盖关键目的地等问题。此外,服务区域和时段的限制也限制了其吸引力,如周末停运等问题,使得有车一族更倾向于自驾出行。
按需出行服务的潜力
随后,沈青老师详细阐述了按需出行服务的潜力。他指出,按需出行服务能够灵活应对需求变化,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出行体验。通过设立虚拟站点、按需调度车辆等方式,可以显著降低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出行成本。同时,按需出行服务还能够与现有公交网络形成互补,提高整体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覆盖面。
纳入按需出行的公交服务
(TIMOD)
接着,沈青老师提出了将按需出行服务纳入公共交通系统的新模式——TIMOD(Transit Incorporating Mobility-on-Demand)。具体来说,按需出行与公共交通的融合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接驳服务:这是按需出行在郊区公共交通中最常见的应用形式。通过提供从居民区到最近公交站点的接驳服务,可以有效解决郊区居民乘坐公交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这种服务还可以作为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的补充,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覆盖面。
(2)区域按需公交服务:在郊区的一些低密度区域,由于人口分布分散,传统的固定线路公交往往难以覆盖。此时,可以引入区域按需公交服务,根据乘客的实时需求灵活调整线路和班次。这种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公交系统的灵活性,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3)多模式综合交通系统:沈青教授还强调了多模式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性。他指出,未来的郊区公共交通应该是一个包含多种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轻轨、自行车、步行等)的综合系统。通过按需出行与这些交通方式的融合,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便捷化的出行选择。
他指出,TIMOD模式可以视为传统公交服务的一种补充或替代,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来满足郊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在TIMOD模式下,公交机构将扮演主导角色,通过与私人部门合作(如交通网络公司TNCs等),共同推动按需出行服务的落地和实施。
成本效益分析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沈青老师详细介绍了TIMOD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他指出,传统的成本分析往往关注平均成本而非边际成本,这导致了对新服务模式的误解和低估。沈老师指出,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服务的供给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还要考虑用户的货币和时间成本。此外,还需要考虑外部成本,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按需出行在郊区公共交通中的可行性和效益。
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成本分析框架,该框架不仅考虑了服务供给成本(如车辆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还考虑了用户成本(如时间成本、货币成本等)以及外部成本(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通过这一框架,沈青老师对TIMOD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出行者角度看,由于按需出行和补贴票价的存在,TIMOD的成本低于固定路线公交和TNCs;从服务供给角度看,TIMOD的运营成本虽然高于固定路线公交,但能够带来出行便利和更高的乘客满意度;从外部成本角度看,由于共享乘车方式更普遍,TIMOD的外部成本略低于TNCs。
敏感性分析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沈青老师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他发现,随着时薪的下降,开车节省时间的优势变得并不明显;而TIMOD等待时间的减少可以显著提高其相对于固定线路公交的成本效益。此外,他还分析了不同人口密度地区TIMOD模式的成本效益差异,发现人口密集地区TIMOD的相对成本有效性更高。
本次讲座亮点纷呈,不仅理论扎实、内容详实,而且案例丰富、实践性强。沈青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他提出的TIMOD模式为解决郊区公共交通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引发了现场和线上近百位师生的关注和讨论。
撰文 | 徐红
编辑 | 陈洁
审核丨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