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名额陆陆续续到了基层单位,最近几天确定对象上报。按照我们队伍的议事流程,被一级党委作为拟转业对象上报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动。
我昨天一天和今天早上竟然接了7个电话,有老同学的,有老部队战友的,有其他关系不错朋友介绍的,都是咨询西安转业相关问题,但情况却各不相同,很有意思。一是不想转业却被动员。
2个人是自己符合条件但不想转业,单位他这个级别的名额多了,领导就在符合条件的人里做动员。
他目前没有任何关于转业的思想准备,就想找我咨询下转业回来的相关信息,包括安置政策、工资待遇、职级岗位之类的,方便他对比纠结,决定是走是留,决定如何响应领导的动员。
就像我曾经在《选择转业的三种姿势》提过的。
有相当一部分战友出于各种原因,短期内都没有离开部队的打算,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无奈,部队出于人员结构和流动性的考虑,“新陈代谢”是必须的。而退役总名额确定的情况下,走职务较高的干部相对来说效果比较明显:一来,职务较高的岗位空一个出来可以动一串干部。走个正团可以从副团到排长依次提一个,走个排长就只能再分配个新学员。二来,职务较高的人一般军龄较长,除转业的安置方式外还多个逐月的选择,对干部个人和国家来说都是多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提前抽空想想你或许有一天会离开部队,提早做一些打算与准备是必要的。
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在合适的时候离开部队,回归社会。
二是想转业却没名额
这个主要矛盾在连排职干部,本来这个级别名额就少,想走的人又多,即使各种条件卡了之后,不少单位符合条件能走的人依旧是名额的2倍还多。其实这并不是我军特色,美俄德印等各主要国家军队对初级军官的退役都有严格的限制。只是我们前几年军改时因为撤降并改需要调整一些人员结构性矛盾放开些口子,走了一些年轻干部,趋于稳定之后又恢复常态而已。有个小兄弟说有个军龄没他长,资历没他老的人转了,他想不通,想找领导闹,被我劝住了。毕竟,都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名额给谁,本来就是一级党委的权力。不论在部队还是回地方,不论在体制外还是体制内,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很多事情,“你想要”和“你符合条件”之后还有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是“领导同意”或者“客户同意”。有个小兄弟说他们新来领导搞了个赋分排名,因连职申请转业且符合条件的人比名额多,就把军龄、任职年限、立功授奖、岗位(主要分主官和非主官岗位)以不同的权重加分汇总,最终按排名走,结果他因没当主官没有立过功,刚好被排在名额之外。他想不通,感觉这个赋分政策就是“戴帽”让**转业,明明能立功,能当主官的人对部队贡献更大,为何部队要把他们转业了,却把他这个30多的老参谋留下。我说虽然你不爱听,我对你们具体的赋分细节也没有研究,但让“能干的人选择更多”这种思路我很认同,对整个队伍的导向更健康。有个战友折腾几年终于如愿,结果却有些失落。他想转业几年了,当初就是因为想转业,领导让他调副营的时候就没调,结果连续2年因为各种原因没转业成,眼看离达龄不远了。今年名额下来,他终于如愿以偿。但一个和他同批的排长副营任职时间也够了转业条件,而且因他们单位副营职数与正营差不多,几乎都能顺调,副营级转业没有竞争。他俩同时分到部队,同时转业,他是正连,人家是副营。他说如果当年不是想转业调了副营,今年也能转业,而且职务还高一级。我安慰他说副营正连回来都差不多。通话的时候脑子里却不自觉地想起了在《想转业,到底是熬达龄还是好好干?》所写:想转业与好好干一点也不冲突,甚至可以说,好好干才是你实现想法的捷径,毕竟最后决定你走的是“领导”而不是“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