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为什么乱?
小民哥曾经解读过东南亚是地缘碎片、国际政治的地震带。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多民族分布,而且融合程度不足。
缅甸也是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民族矛盾经常激化为武装斗争,成为缅甸最严重的国内问题之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也是缅甸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缅甸民族的数量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缅甸共有 135 个民族。另一种说法是 42 个民族。前者是根据缅甸独立后对民族进行初步调查和分类后得出的数字,后者是现在缅甸政府正式对外公布的数字,也是目前通常为人们所了解的数字。
按照缅甸官方的说法缅甸所有 135 个民族都包含在“缅甸民族”(Myanmar)当中,类似于我国所有的民族都可以纳入到“中华民族”之中一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缅甸的正式国名是“缅甸联邦”(UnionofMyanmar)。
在缅甸,有约五千万的国民,68%为缅族,是缅甸人口最多的民族。除此之外,还有掸族(9%)、克伦族(7%)、若开族(3.5%)、华人(2.5%)等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原住民民族(4.5%),但是缅甸官方目前并不承认缅甸华人(果敢华人除外)为法定少数民族。
民族分布大致存在这样的状况,缅族人主要集中在缅甸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在边境地区。缅族在全国各省、邦均有分布。
打开今天的缅甸地图,很好辨认的一点是,以缅族人占主体的行政区划称为“省”,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则称为“邦”,并且以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来命名。
这里非常值得细说的是,作为少数群体的华侨华裔在缅甸的发展历史。当然,这也是小民哥的观察立场,从我们民族的主干与支脉关系来展开解读。
这倒也不是我的私心,因为忽略了中国,东南亚的历史显然是不完整的。就如同今天的韩国,在极力否定中国影响的同时,也阉割了自己民族的历史观,变得十分奇葩。
关于缅甸华侨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元代,即十三世纪末,就有零散的、小规模的华人到南洋讨生活。到了明代,伟大的郑和下西洋,正式拓宽了南洋航路,中国人到缅甸逐渐增多。
从明朝晚期到清代,不仅华侨人数增加,而且在缅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人有的从事耕种,更多的开矿或经商。
十七世纪中页,明、清政府更迭,曾出现向海外移民的高潮。清朝政府对汉等民族反抗采取严厉措施,比如留头不留人、圈地运动,使得不少华人流向海外。
清军追剿南明永历帝和平定“三潘”之乱,尤其给云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而云南人口密度和开发程度较低,这对寻求谋生机会的内地农民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江南、湖广、四川人,纷纷前往,除从事农业外,还到边疆地区开采银矿。
他们中间一部分人就在缅甸留居下来,成为华侨。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破产或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为了谋生而离开祖国。当时缅甸北部的波龙、茂隆两家银厂各有矿工数万,几乎都是华侨。
到了康熙帝时期,为了切断对郑成功的接济,清政府进一步执行激进的迁海政策,烧毁广东、福建地区的沿海村庄、收割他们的庄稼,迫使不少东南人士流入缅甸和东南亚其它国家。
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云南南部一些地区,进行了反改土归流的斗争而被镇压后,清军趁势南下,直接杀到缅甸。
“焚栅湮沟,深入千里,无险不搜”,到处屠戮就近逃入缅甸的反抗力量。这些人只能继续逃亡,更加深入东南亚腹地。
到乾隆时期,又发生过两次中缅战争。战争结束后,“中国战俘凡二千五百名,仍羁缅京,或事种植,或事工艺,娶缅妇为妻”。
此外,到缅甸的华侨除了政治(战争、逃难) 、经济(经商、开矿)等原因外,还有的是血缘姻亲关系。有部分华侨经多年经营,有了产业,需要儿子前往继承,也有的是各种亲戚关系,跟随前往侨居。
缅甸成为华人迁居的主要目的地,除了土地接壤以外,还有政策原因。缅甸的国内情况和缅王朝的相关政策,客观上鼓励了华侨迁入缅甸。
与中国明清相对应的时期,缅甸也一直是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这种“缅甸式的封建社会结构,使得不论缅甸的封建主还是农奴,都很难以摆脱原来的社会地位,转化为商人。”
这样在滇缅之间,长期形成的密切的互补经济关系,需要大量商人来互通有无。这就使华商很受欢迎,其中多数为云南人。
到了十九世纪,意大利一名天主教神父在《缅甸帝国》一书中,曾记载第一次英缅战争前缅华侨的情况,“从云南、广东、以至于从海峡殖民地来的华侨,都已在很早以前留居在缅甸,并渐渐繁衍,遍布全国。有许多村落中的巨室,都是华侨”。
缅甸华侨大多数出身贫苦,初到缅甸时赤手空拳,勤俭成家。他们的职业主要是开矿、经商和经营小手工业。也有一部分人从事农业。工矿业方面,主要是开采银矿、玉石矿、锡矿和从事锯木业。还有一部分广东、福建人做铁匠,制造农具和建筑工具。
说明当时来缅甸的华侨很多,分布范围也很广。经过多年的经营,有少数人已发展为富户大族。
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国势逐渐衰弱,缅甸也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侵略者常常唆使缅甸排华,挑拨缅甸人民和华侨的关系,千方百计地抑制华商和排挤中国商品,使华侨商人处境日益困难。
为了打击华侨商人和中国商队,英国侵略者又唆使缅甸国王于1854年宣布棉花贸易由国王垄断,限制了华侨商人对棉花的贸易,使中缅两国人民都遭受严重损失。
这里验证了两点:中原王朝对东南亚华侨仍然起到了支撑作用,是他们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根基。与传统印象中,中原王朝视华侨为余孽,恨不得切断关联,由其自生自灭,大有不同。
第二,小民哥看来这很好的说明了,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幸福。这句话是多么的虚伪、多么的脆弱不堪。
1824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侵缅战争。如果将交战双方的力量加以对比,英方显然占有优势。
首先,战争打的是资源国力消耗。
19世纪20年代英国国力正处于上升时期,炼钢、造火药和机器制造都居世界第一,这些正是“船坚炮利”的保证。作为英军大本营的印度,能提供其他军需品。孟加拉盛产粮食,充分支援西线和南线的英军。
而缅甸国穷民贫,财库空虚。战争旷日持久,无法筹措军费。
其次,从武器装备来看,英军远胜于缅军。缅军使用的却是旧式步枪和简陋帆船。这当然是两军交锋时英胜缅败的重要原因。
而且,英印政府战前就煽动反缅势力发动叛乱,挑起边境事件,以此来制造舆论、混淆视听。
英国前后发动三次英缅战争,占领缅甸全部领土,与法国一起完成蚕食东南亚。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就是英法殖民帝国边疆从此与中国接壤,有利于他们进入中国的西南大门进行侵略、渗透活动。
殖民者从中国东南到西南遥相呼应,形成夹击之势。
占领缅甸和实行殖民统治的结果,首先是英国资本家获得了巨利。而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华侨和缅甸人民一样处于受压迫受掠夺的地位,他们与缅甸人民一起英勇地进行了抗英斗争,有些人为此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可以总结出,华侨与西方殖民者有本质的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国外掠夺原料,占有商品市场和输出资本,有组织地大规模向国外移民,建立自己的殖民统治。
他们自视为上等人,强迫当地人民进行奴隶式的劳动,掠夺他们的财富,剥夺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
与殖民者相反,华侨旅居缅甸主要通过参与建设当地、繁荣经济,在尊重当地约定俗成、当地政府规则下,换取互惠利益。
随着英帝国的到来,殖民主义者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给缅甸民族关系带来了更为疏远和冲突更多的后果,使得少数民族和缅族地区分化,导致在社会制度和行政制度等方面出现了更大的差异。
当时,缅甸被分为缅族人居住的缅甸本部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两大部分。在缅本部英国殖民者实行直接统治,缅甸封建国家政权机构和传统势力被废除。
在缅甸山区,英国殖民者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在保证英国最高统治权的前提下,殖民当局基本上不触动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政治组织和经济体制,保留其上层分子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
总结起来,明末清初的战乱及康雍乾时期的改土归流、中缅冲突导致了中国军民落籍缅甸,形成了庞大的华侨群体。中缅边贸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缅王朝奉行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华侨在缅甸的生存。
最终又伴随着中原王朝的衰落,以及西方势力的进入,而引发缅甸以及东南亚政治经济利益重新洗牌。遗留下了深重的民族矛盾,一直到今天。
小民哥总结,民族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问题,表象是文化冲突,借口是历史原因。这在缅甸也是一样的。多少年来,民族问题是缅甸最严重的国内问题之一,民族问题也成为阻碍缅甸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1990年缅甸大选后,缅甸的少数民族武装大多延续了各自为战。这也导致了缅甸北部、接近中国的地区,缅甸军政府驱虎吞狼、不择手段,让这里成为了祸乱之地。
什么电X园区,本质上是寄希望于把发展矛盾和成本转嫁给中国人,以掩盖缅甸政府无能发展的现实。缅甸现在是一个军政府统治的国家,最高领导机构为“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由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兼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
所谓的四大家族,正是军政府打击当地民族武装的工具,放任他们从事电X黑产,军政府则可以从中抽水、收取保护费。
现在缅北团伙被全面扫荡,对我们来说纯属于正本清源,但实际上也打断了缅甸军政府的一根财政支柱。
最后小民哥想起了《让子弹飞》鹅城里的老爷们,他们之所以发家不是贩卖烟土、就是拐卖中国人口,这与刚刚发生过的事又何其相似。
而据考证,鹅城大概在中国西南某省,甚至很可能与缅甸接壤。
不同的是,鹅城的故事正是中国衰落之时,殖民者与买办勾结,直到榨取中华最后一滴血,而今天的缅北团伙,则能够被远程摧毁。
这才是缅北的最大真相、地缘底层逻辑。
部分观点与资料来源:
《清代缅甸华侨》杨万秀
《试论清前期缅甸华侨的骤增》陈俊
《英缅战争与缅甸殖民化》李霞
《缅甸民族问题探析》梅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