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投机半句多”,当中国终于选择在英国的1900亿大项目上“抽身而退”,整个英国和媒体都急了。面对中方的撤资,英国人不是反思自己,反倒开始指责中国“不讲诚信”。结果难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1年初,中国企业宣布从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撤资,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核电项目,动辄投资高达200亿英镑(约合1900亿元人民币),一度被认为是中英合作的旗舰项目。
而在中国企业的参与下,欣克利角C的建设被看作是中国技术和资本“走出去”的重要标志,项目预计能够满足英国7%的电力需求,甚至为当地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核电行业的复兴。
然而,尽管这座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昂贵核电站的项目能够带来如此多的好处,英国却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设下重重障碍。
自2016年英国正式批准项目之后,英国方面便不断提出各种附加要求,拖延了项目进展。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将增加的成本全部算到中国企业头上,理由竟是“中国是最大股东”,这一“甩锅”式的做法,无疑加剧了中方的不满。
时间到了,2021年,经过3年的漫长拖延,中广核最终宣布退出项目。事情的发展表明,中广核并非无法承担额外的成本,而是在面临不断无理要求时,选择了“止步”。
一方面,建设工作进度拖延,至2021年为止,项目甚至未能完成一个厂房的建设,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成倍增加;另一方面,英方的不合理要求让这一项目变得越来越像是个“烫手山芋”。
事实上,早在2018年,部分日本核电公司就因项目超支而撤离英国市场,这次中广核的撤资无疑是让这一现象再次浮出水面。曾经被英国寄予厚望的“欣克利角C”,如今已经陷入停滞。
就在中广核宣布撤资后,英国媒体并没有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反过来指责中国企业“不讲诚信”。这反应迅速,似乎不知为何突然间成了英国的“代言人”。这些媒体不是反思政府为何让一个大项目变成“烂摊子”,而是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企业,真是“倒打一耙”!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得非常直白:“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干扰,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然而,英国媒体显然并不买账,继续通过各种报道渲染中国企业的不“诚信”。面对这种偏见的反应,许多人开始质疑:难道英国真打算将中英合作“割席断交”?
尽管眼前的局势让人觉得中国企业从欣克利角C核电站撤资是一次“受损”决策,但换个角度看,英国却可能是最终的“输家”。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英国在中国投资新增612家企业,总投资额达到12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英国在中国的投资意愿仍在上升。根据趋势,未来几年的中英经贸合作仍会保持稳定增长。
换句话说,英方的不当行为不仅削弱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更可能影响到未来英国在中国市场的立足点。从目前来看,英国的行为显然更像是一种“自毁前程”的做法,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