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念
刘婧
生命中,没有哪一件事情,能够像写作这样,一坚持就是20年;
生命中,没有哪一件事情,能够像写作这样,时时刻刻牵绊于心。
20年前的一个个晚自习上,总有一个人,端着茶杯,在教学楼那空旷的楼道里转悠。趴在这个教室的后门窗户上朝内望望,顺着那个教室前门的门缝往里瞅瞅。当看到教室里没有老师、听到里边比较嘈杂的时候,他就会推门而入。
接着,他便会站在讲台上,循循善诱地开始教导我们。
他,就是杨延存老师。
他教导我们的内容,无非和天下所有为师者一样,希望我们好好学习,不负众望。
可他那生动的语言,良苦的用心,快慢适中的语速,以及引经据典的渊博学识,总能引起我的注意。
在他教导我们的过程中,总是时不时地引出他所研究的新教育课题,穿插着他的新教育理念——“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引出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鼓励我们“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苦口婆心的说教,极力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期间,他利用自习、晚自习的时间来到我们教室,鼓励我们写随笔,并把他的邮箱写在黑板上,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稿件投到他的邮箱,由他给我们发到网上,发到他在教育在线论坛中为我校创建的专栏里,发到语文天地网上他特意为我校开辟的网上文学社中。他说那样的话,我们的习作就会得到来自全国各地师生的点评,并鼓励我们:“我们即便再弱小,也有人关注”。
他一次次耐心细致的介绍,一番番苦口婆心的话语,引得我有些心动。
那时候,网络是个新兴事物,还未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让我们了解新教育,为了引起我们读书与写作的兴趣,某个周三的下午,利用最后两节自习课的时间,他把我们全班同学带到了学校的阅览室,让我们坐在了阅览室中平时不允许学生随便上网的电脑前。
在他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教育在线网站。
上网间隙,我顺带搜索了一下当时所学的语文课文的解析。没想到网上关于某篇课文的解析立刻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
那是我第一次上网,就体会到了网络的无穷魅力。
当时我就心想,如果我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那我再也不用为了查个语文课文解析而一趟趟地跑去图书馆、翻遍各种资料了。
周五放学回家,我给爸爸说了网络的好处。
爸爸听后,说:“你想要的话,我也给你买一台电脑,咱们也上网”。
那台电脑,花了他四个月的工资。
也正因为有了那台电脑,有了网络,更因为有了杨老师的引导,我的写作生涯从此启航。
起初,我把自己每周利用上课间隙在纸上写好的1-2篇随笔在电脑上打成电子版的发给杨老师,由他负责传到教育在线论坛、语文天地网的文学社中,然后由全国师生点评。
他第一次见到我的文字,是一篇名为《爱的悲剧》的读后感,是我对沈从文的《边城》的一点感想。他看过后,给予了那稚拙的文字中肯的点评。点评中,他说我“视角独特、思维清晰”,并说了句“是老师没有及时发现”这样温情的话语,令我备受鼓舞。
从此以后,我的写作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对网络的渐渐熟悉,我可以自己把随笔发到杨老师指定的网站中,发到他鼓励我们办起的个人博客里。上传之后,用不了多久,其中的很多文章都可以看到他的线上评论。
从此以后,他在给我们上语文教材教法课的时候,在晚自习再次来到我们教室、鼓励我们动笔写作的时候,甚至在别的班级教育学生或者与其他老师闲谈的时候,总喜欢提及我。他告诉同学说我“读的书多、不停地在思考”,他跟其他老师说我们这一级的写作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记得有一次,我去其他班级旁听他的课,上课期间,他鼓励同学多读书写作,然后就随口说了句:“你们全班同学写作文都写不过最后排那个旁听生”。全班同学听他一说,全部回头望着我,我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杨老师信奉的教育方式。在杨老师的热情鼓励下,我的求学生涯充满着阳光与喜悦。我用一支笔,记录成长足迹,定格花季雨季,抒发无限亲情,感念难忘师恩。在杨老师的不吝赐教中,我坚定前行,我努力汲取书中的养分,淬炼着自我的思想,生命也日益丰盈。
可天下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
如此阳光快乐的日子,仅仅陪伴我不到两年。
2006年,因为他教学出色,被学校选去教我校附中的高中语文。
那个暑假,注定不平凡。
当我得知他去了附中后,着急地给他打电话。电话中,我语无伦次地问了很幼稚的问题:“你咋不给我打招呼呢?”
杨老师不教我们了,但我的写作绝对不能停止。
我依然坚持,依然把自己的随笔发到他曾经指定的各类网站上。
就像他还在我身边那样。
而去附中教书的他,依然关心着我的成长,关注着我的写作,依然给我的文章写着各类评语。
听附中他带的学生说,杨老师在给他们上课的过程中,为了鼓励他们积极读书写作,时不时地提起我。
他把我的那篇现在看来稚拙的散文《母亲那盏灯》,给他所带的高中学生每人打印了一份,然后进行点评。
杨老师,其实一直都在我的身边。在他不教我们、在我仍旧上学的那段日子里,每当孤单寂寞的时候,我就会这样想。
在杨老师去附中教书的日子里,每当想念他的时候,我总是利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去附中看他,到他办公室跟他聊天。每次准备下午去找他的时候,当天中午,我就会很庄重地换好自己比较像样的衣服。
毕业前夕,要试讲了,我选的课文是我最喜欢的史铁生那篇《我与地坛》。为了能够试讲成功,我再次去附中找了杨老师。
在他那间简陋的集体办公室里,我搬了把椅子,坐在杨老师身边,他非常认真地看着我,给我讲着如何导课,如何说课,如何上课……
那天下午,明媚的阳光照进他的办公室,照在他的办公桌上,也照在了我的脸上。
我感觉有点热。
其实,是心热。
在他给我讲授上课技巧的时候,我稍微走神了一下。我心想,他已经不再是我的老师了,完全没有义务给我讲这么多。
可他,毕竟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在我毕业之后,他跟其他老师闲谈时,偶尔还是会提起我。
毕业之后,抵挡不住那份对师长的思念与眷恋,我偶尔还是会去学校。
每次去的时候,必然会联系杨老师。
很多时候,杨老师的办公室,甚至是我再次回校后踏入的第一站。
很多时候到他那里,他都会给我熟识的一些老师逐一打电话。电话中,他告诉别的老师:“刘婧上来了,咱们放学后一起吃饭……”
言语之中,透着欣喜。
韶华如驶,时光如掷。倏忽之间,与杨老师相识已经整整20年,这也意味着我的写作也已经坚持了20年。20年,能让幼稚孩童长成健壮青年,也能让风华正茂者变得老态龙钟。回想自我练笔的20年,欣喜中夹杂着痛苦,期待里隐忍着艰难。可这一切,我无畏无惧,无怨无悔。
而当年,那个精干利落的杨老师,那个冬天里总喜欢穿一件黑色皮夹克或者土黄色棉衣的杨老师,那个晚自习时总爱端着个茶杯这个教室进那个教室出、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指引我们的杨老师,也已双鬓斑白。可在我青春的记忆里,他永远都是那个瘦瘦的、戴着一副眼睛,不因学生的弱小为小,极其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甘愿牺牲自己休息时间、额外付出很多的好老师!
文学以60年为一个单元。而我的写作才刚刚坚持了20载,还很年轻。未来的岁月中,我依然会坚定前行。因为杨老师当年播种在我心中的那颗已经萌芽的种子,因为成年累月养成的一种习惯,更因为身边那一双双给予我无限韧性与承载力的关爱的目光。
【作者简介】刘婧,女,陕西延安人。自幼酷爱读书,喜欢写作。先后在《西北文学》《延安作家》《华商报》《延安日报》《宝塔山》《延河水》、陕西政协刊物、延安人大刊物等书籍杂志上发表文章共计百余篇。参编《陕北女作家》《时文典藏》《延安名胜凤凰山》等书籍。现为延安市作协会员、宝塔区文联会员、延安青年文艺工作者协会会员。著有《成长的足迹——刘婧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