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至11月28日,我校已持续开展了十二期“正向教养”家长成长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唐艳梅老师主持,家庭教育指导师万美兰老师主讲,有20多位家长齐聚莲塘一中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共同参与。
“认可感受”主题分享
万老师从看、听、感觉三个方面介绍了识别感受的方法。看表情、看肢体语言,听语音、语调、语速,听对方语言背后的需求。万老师强调每位家长都是识别感受的大师。在孩子刚出生时,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哭声里识别孩子的所有需求:饿了、尿了、困了......我们的感觉也无比精准。当我们真正与对方在一起时,哪怕对方什么也不说,我们也能感知对方的情绪变化。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感受。
为了让家长们有更直观地感受,万老师邀请八位志愿者进行了两轮体验练习,四位作为父母,四位作为孩子。第一轮体验,父母用直觉反应的话语回应孩子,孩子们的感受是被否认、被指责、委屈、难过等,觉得父母一点都不理解自己,觉得愤怒和委屈,不想再与父母沟通,甚至决定我行我素。第二轮体验,父母用认可感受的话语与孩子交流,孩子感到怒气瞬间消失了,有种被尊重理解、被支持的感觉,下次还会与父母分享。最后,万老师总结了认可感受的四个注意事项:
一是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二是不替孩子解决问题;
三是认可孩子的感受;
四是少说道理,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修复。
父母帮助父母解决问题
本期志愿者家长带来的困扰为“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如何缓解焦虑”。家长们通过头脑风暴共提出“找到孩子的兴趣,陪他一起做”“坚持运动,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少关注孩子”“爱人先爱己,允许孩子做一个平凡人”等7条建议。志愿者家长选择了“持续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知足常乐”“当有情绪时,出去散步”“把学习交给孩子,父母和孩子各尽其责”等建议进行新的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志愿者家长选择扮演孩子,通过两轮角色扮演的对比体验,她发现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学习关注更多,对孩子的感受关注更少,使孩子越来越不愿与自己交流。同时,对自己关注得太少,让自己陷于对孩子学习、孩子未来的焦虑之中。
活动结束后,有家长反馈以前和孩子相处时,家长和孩子没说两句就会吵起来,常常闹得不欢而散。现在在有情绪时懂得积极暂停,冷静下来后能用不伤害孩子的一致性语言沟通——说事实、谈感受、讲希望。家长情绪稳定,孩子也能平静下来,会自主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亲子关系更和谐了。期待更多的家长走进成长沙龙,与孩子共同成长!
一审一校:魏敏涛
二审二校:熊云文
三审三校:孔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