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至12月12日,我校携手南昌县唯创社会公益家庭教育导师团已持续开展了十四期“正向教养”家长成长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江蕾主持,家庭教育指导师饶晓芬老师主讲。
“积极暂停”主题分享
积极暂停是良好沟通的必备工具。饶老师与志愿者家长共同演绎了常见的生活冷战事件“一双乱丢的袜子”。大家很快发现当对方行为不符合自己期待时,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情绪,容易恶语相向,激化矛盾。此时,并不适合继续沟通,需要按下暂停键,冷静下来。饶老师强调静能生慧,积极的暂停可以让自己和对方的大脑有更多处理情绪的时间和空间,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即当人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
为了让大家学会积极暂停,而不是惩罚式暂停,饶老师带领家长们共读了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并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打造的暂停角落——舒心台。在饶老师的感染下,家长们也开心地与同伴分享自己对积极暂停角的设想。接下来,饶老师还运用生动具体的案例着重提出帮助孩子创建暂停角的两个要点:一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二是在自己情绪爆发前去“暂停角”,给孩子做出示范。
父母帮助父母解决问题
本期志愿者家长带来的困扰为“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该如何应对”。在第一轮的角色扮演完成后,家长们通过头脑风暴共提出六点建议:
1.先认可孩子的感受,再和孩子共同商议达成约定。
2.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再去和孩子沟通,并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慢慢的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3.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描述事实、说出感受,让孩子决定接下来怎么做,如果孩子需要可以适当提供帮助。
4.为孩子写作业计时,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学会管理时间。还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奖励孩子。
5.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
6.不指责孩子,通过“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的行为感化孩子,引发孩子的思考。
志愿者家长选择了第二和第三条建议进行了新的角色扮演。
两轮角色扮演中,志愿者家长都选择扮演孩子。孩子在第一轮扮演中感觉害怕、不安、烦躁、不满、厌烦、无聊,因为妈妈态度不好会想和妈妈对着干。而在第二轮扮演中感觉轻松愉快,觉得妈妈很温暖,很理解自己,愿意和妈妈交流,也愿意做得更好一些。妈妈在第一轮扮演中感觉很着急、失望、生气、焦虑、郁闷、苦恼,孩子无所畏惧的表现让自己很想树立威信,觉得必须盯紧孩子。而在第二轮扮演中,发现自己平静了很多,而孩子似乎更配合自己,交流轻松自在了许多。
家长们反馈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自己从不知道到知道,而且从知道慢慢可以做得到。现在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了,家庭的氛围也在悄然的变化。还有不少家长反馈学习的方法用在同事关系中也特别有效,感觉大家关系都融洽了很多。期待更多的家长走进成长沙龙,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一审一校:魏敏涛
二审二校:熊云文
三审三校:孔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