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5)班的徐诗瑶。今天我站在国旗下,带着沉重的心情,与大家一起回顾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12月13日,这个星期的星期五,正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不仅是历史的伤痕,更是我们民族记忆中永远的痛。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在日军的铁蹄下沦陷,日军在此开始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烈火烧红了黯淡的天空,鲜血浸透了苦难的大地,惨叫四起,尸骸遍地。日本侵略者无情践踏着南京城,肆意屠杀着中国人,30多万无辜的中国同胞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惨剧,也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忘记的国耻。
回望历史,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沉痛与愤慨。“1937.12.13”这个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了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而“300000”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了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12月13日也最终被确立为我国的国家公祭日。
多少年风雨沧桑,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更加坚定了自强不息的信念。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这段历史绝不能被遗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但要有“以史为鉴,发愤图强”的信念,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在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刻苦,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提升能力与素质;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不气馁,不退缩。
我们更要有深沉的爱国情感,这种情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行动中。它是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是对国家荣誉的珍视与捍卫,是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与践行。当看到国旗飘扬,我们心中涌起的自豪与敬意,听到国歌奏响,我们热血沸腾的激情与振奋,都是我们爱国情感的真实流露。
同学们,最后让我们铭记历史,发愤图强,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以青年之躯,铸民族之魂,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永远屹立不倒!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 文 | 梁祖彬
编 辑 | 万 欣
一 审 | 钟启亮
二 审 | 邓江辉
三 审 | 孔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