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家讲传统文化,品音乐剧之美,“道启南雍”实践研修营活动顺利举行

文摘   2024-12-28 16:30   江苏  

12月21日下午,南京大学新生学院“道启南雍”实践研修营走进由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等主办的“名家有约”读书会,聆听南京大学文学院莫砺锋教授主讲《传统文化视野中的苏东坡》专题讲座。实践研修营并于12月22日晚集体观看在江苏大剧院上演的反映苏东坡人生故事的音乐剧《大江东去》,以这种现代艺术形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的形式,全面了解这位传统文化大家的波澜人生和他的家国情怀、民本情结。这也是本年度秉文书院传统文化月活动的收官之作。







21日下午的讲座上,莫砺锋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力、典雅又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带领在场听众走近苏东坡,清晰感悟他历经坎坷、穷且益坚的情操,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体会中国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人生目标。

莫砺锋教授从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他眼中的苏东坡:高风亮节的政治家、仁政爱民的父母官、勤奋好学的天才、“拥抱整个人生”的生活热爱者,以及“风雨人生中毅然走过的逐客”。在莫教授风趣而旁征博引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穿越千年的文化巨擘的坚韧灵魂,向在座的我们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实践了“讲最好的中国故事”。

现场气氛热烈,莫教授金句频出,台上下不时互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与莫砺锋教授及苏轼三十一世孙欣喜合影留念,留下宝贵记忆。



22日晚,音乐剧《大江东去》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描绘了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灵魂蜕变,演绎其从大学士、朝廷好官到醒世悟道、怜悯民众的东坡居士的人生嬗变。剧目以25首匠心独运的曲目为经,以宋代美学为纬,交织出一幅幅淡雅留白的舞台景致。演员们以情带声,将苏轼的风骨与深情演绎得动人心弦,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邂逅一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浪漫之旅。


活动感悟

24级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仇心怡

舞美颇有山水画古韵,置景犹如枯木怪石图,工笔的人物行走其中,诗词投影宛若画上题字;“东坡”的设计更是巧妙,似布满乱石有待开垦的天地,又似东坡坎坷丛生的仕途,附上浪涛的投影便成了江中岩石。最喜《赤壁赋》一幕“没有鹤,没有友人,甚至没有赤壁”。烟、雾、波涛,东坡在人生境遇的荦确中挣扎,转向佛、转向道,终于在明月清风中、在民众中间,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24级 人文科学实验班 潘弘辉

作为语文课本上的常客,苏轼的故事我们早已了然于心,但每每再遇东坡,又会被他折服。从莫砺锋老师的讲座《传统文化视野中的苏东坡》到音乐剧《大江东去》,再一次见到了赤壁矶上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东坡,那为民请命的大政治家,那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此刻我亦故国神游,与君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4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 陈子成

听完莫砺锋老师的讲座,看完《大江东去》的演出,我对苏轼在黄州的蜕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亦明白了“挫折式教育”对年轻人的重要性。要成功要先学会怎么接受失败,而学会接受失败的方法就在天地之间,在百姓之中。

24级 大数据传播实验班 李佳晨

听完莫砺锋教授的讲座,带着对苏轼被贬黄州的思索,我们观看了《大江东去》。起初,苏轼的豁达或许有故作之态,但历经乳母离世、婴孩溺毙诸事后,他或许真正领悟到豁达的真谛。面对困境,不再只是表面的故作洒脱,而是内心深处的坦然。是以诗词抒怀,在困境中绽放光芒。

24级 大数据传播实验班 汪彦廷

东坡的江湖不只有他自己张开双臂热情拥抱整个人生,亦有人用爱拥抱着他。人间有苏轼,黄州有东坡。所幸东坡爱着的生活也爱着东坡,所幸子瞻燃尽余生、照亮长夜,所幸先生高风亮节、一生胜负皆可爱。

24级 西班牙语专业 陈瑞熹

莫砺锋教授的讲座真好!短短一个半小时里,莫教授用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风趣的谈吐风格牢牢抓住了我们所有观众的心。讲座结尾的抒情真是感动,我们都该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再配上精彩的音乐剧,又是一个愉快的周末!

24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 吴嘉明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乌台诗案后,你被贬黄州,政治生涯中的苏轼落入低谷,而文学创作上的东坡却迎来高峰。一蓑烟雨,山间竹林,皆入眼帘。定慧海棠,赤壁仙鹤,皆入诗篇。苍生黎民,自然造物,皆入心间。

无论是莫砺锋老师的精彩讲座,还是优美的音乐剧《大江东去》,都不约而同地从乌台诗案这一苏轼的人生节点启程,缓缓铺陈苏东坡的传奇故事。这或许是因为,被贬黄州后的苏轼,虽背负戴罪之身,却也因此得以褪去官袍,深入民间,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真实图景。这一转变,让他的作品不再悬浮于云端,而是深深扎根于大地,成为反映民生疾苦的百姓诗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南京大学的新生,在“道启南雍”实践研修营参加精彩活动后,同学们表示将继续从学习、赓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中吸取精神养料,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将人生之舟锚定在为人民服务的航道上,立志未来奔赴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文字 | 齐梦欣、孙筱雅等

配图 | 南大南京校友会、汪彦廷

美编 | 陈欣怡

审核 | 秉文书院


南京大学秉文书院
南京大学秉文书院官方认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