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且尽书意,文心更启新程 ——南大新生午餐读书会邀您共赴书香盛宴

文摘   2024-10-31 21:37   江苏  

阅读能力和习惯培养是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悦读经典”传递知识、传承文化是新生教育的重要传统。秉文书院一直致力于“书香秉文”新生育人文化的养成。为进一步深化师生读书交流,提升人文社科专业新生科研素养与能力,今年5月,秉文书院在新生学院指导下联合高研院、行知书院打造“午餐读书会”,以 “如何阅读学术书籍”为主题,联合新生导师、文科学院专业教师和高研院驻院学者等师资力量,引导大一新生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为早期科研训练提供良好平台。

首季读书会共分六场,以午餐会形式展开,按特定的学科专题,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翼青教授文学院程少轩教授历史学院孙扬副教授哲学系蓝江教授外国语学院但汉松教授政府管理学院于京东副教授六位老师分别开出12本指定阅读书目并主持细读。每次活动由来自秉文书院和行知书院的2位同学作专题读书报告发言,领读老师进行简介、导读和点评,并组织讨论。12位发言同学作为固定成员参与全部6场读书会,每场读书会还会向全校开放20余个旁听名额,同学们与同侪一同探索理论深邃,与学术大咖们近距离碰撞思想火花。每周三中午12点,老师们和同学们齐聚逸夫馆9楼高研院报告厅,共赴一场书香盛宴。

后浪与良师“双向奔赴”



韩怀宇同学汇报的书目是《邓小平时代》,在这场跨学科阅读的旅程中,他在人文社科领域有了新的开拓。“我坚信开卷有益,学无止境,所以对读书会活动一直是向往之至。虽然这本书我高中便略读过,但这次我特意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精读并研究书中邓小平的人才选拔,受益匪浅。这次汇报不仅使我的学术能力提升,还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这次尝试既证明了自己又战胜了自己。我将继续支持读书会的发展,愿读书会越办越好!”

新生的表现也让老师们很是惊喜。孙扬老师对参加这次读书会感触颇深:“参加读书会于我而言,既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发现与惊喜之旅。”他感慨道。


图为孙扬老师在进行点评

但汉松老师用“后生可畏”和“未来可期”两个词来概括读书会给他带来的最大感受。“我能感觉到无论是导读的同学,还是台下的听众,都具有求知若渴的智力好奇心,他们并不担心这些书可能过于艰深,而是雄心勃勃地去探究书中的观点和见识。两位分享的同学对导读书目的吸收与消化令人赞叹,她们显然不止是在做一个梗概式的信息提取,这方面AI完全可以比人做得更好。她们试图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敏锐捕捉每一本书的问题意识。讨论的时候,一些同学更是让我意外,因为他们显然也相当谙熟这些颇具难度的人文社科专著,而且可以做出很大胆的阐发。”

后浪奔腾,雏凤声清。初入学术大门的同学们得遇良师指导,幸甚至哉;导师们得见扶桑日升,从共同研讨中精进思想,教学相长。这正是:科研调研方有道,“双向奔赴”始道高!

文字与思想“交相辉映”



“经典著作的文字,犹如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和诠释才能拂去表面的尘埃,让文字背后蕴含的知识的光芒从字里行间透出来,照亮我们的心灵。蓝江老师表示,只有在这样的光芒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摆脱蒙昧的黑暗,在苍茫的大地上留下人类智慧的痕迹。书籍是世界的外延,文字是文明的注脚,而阅读与诠释的过程正是文字与我们的思想共振的过程,文明的遗珠将在我们的努力下焕发新的光彩。

李佳闻同学发言的书籍是《神圣人》。当问起他对读书会的感想时,他告诉我们:“从福柯、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到奈格里、齐泽克的批评,准备一月有余的读书会着实达成了胡老师原初的目的,即‘强迫’我们多读些书。讲演时常有的磕磕绊绊、偶尔的激扬文字,及蓝老师画龙点睛的点评,都构成了那个中午思想迸发的精彩图景。进行否定性的批判,从而保护我们的real self。正如蓝老师在学期总结中所说,种种理论的探索,终于是要解蔽出我们的感性自然,我们的读书会的意义,大概就在这里。”


图为李佳闻在进行《神圣人》分享


读书会对新生早期科研训练起到了思维上、方法上的启迪作用,我们的思想在与经典文字对话的同时获得了极大成长。程少轩老师认为,人文学科新生成长为“研究性人才”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传播观点的能力。而读书会为大家的问题意识培养提供了绝佳平台,让大家进入一种“问学”的状态中,不再是围绕特定的学科专业,而是敢于跨学科去思考某些“大问题”。我们读过的每一页书都会点滴汇聚成一条叫自我的河流,最后成就波澜壮阔、独一无二的人生。


图为程少轩老师在进行点评


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文字留白处掩卷沉思,思想碰撞后品味咀嚼。这正是:知性与理性双强“珠联璧合”,文字与思想两星“交相辉映”!

阅读——足以精彩,足以成才



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副院长施佳欢老师对同学们的阅读求学寄予厚望:“相较于带有具体目标的‘工具性’阅读乃至‘检索’、‘快餐式’的阅读,希望新生的阅读静下来、慢下来,更加关注阅读体验,在共同的阅读经历中体验思维的过程。这些与新生学院所致力营造的氛围是一致的,我们希望为同学们构筑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与教师交流、与来自不同背景学生对话的机会,在接触、体悟南京大学这一个学术共同体的价值文化的过程中,萌发创新的种子,勇于打破边界,更好地探索个人兴趣!

高研院副院长胡翼青老师是读书会的策划者之一,他希望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能在读书会的滋养下不仅在学术上有进展,也在气质上真正成为南大人。“我对新生读书会有着强烈的情感,我认为读书是大家进入文科学术环境当中的重要路径,也对读书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南京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只有在这样的高等学府中,读书才会被看做是一种风尚、一种境界,被理解为一种没有功利性的目标和追求。” 


从左到右为胡翼青老师在点评,张心仪同学进行发言,廖桢扬同学对发言人进行提问


读书为我们还原了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纷繁驳杂,为科研打下真正坚实的地基。“大一处在高中向大学生活的过渡阶段,读书既是扩充知识视野的方式,也是平和心态、充实心量的一种选择,尤其在数字化、多媒体与短视频流行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看书,是非常不容易的。尽管时代在变,但是在读书会这种较为传统的智识活动中,依然能够看到南大人延续着的诚朴求知的精神。”于京东老师也被每一次都能坚持参加、认真对待并发挥创意的同学们感动,他鼓励阅读某种程度上都是我们去识读自身、周遭与世界的途径,不必局限于文本,影像、展览、旅行、调研,他期待未来的读书会可以有更多的媒介、空间与实践参与。

阅读,足以精彩,足以成才。文字既是思想的艺术,亦是灵魂的碰撞,更是共振的寄托。在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拓展了学术视野,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理解。读书会成为学术探索的起点,激发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为新生早期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想之光,必将照亮前行之路;必由之路,必将创造更大辉煌。

如今,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接2024级新成员的加入,仿佛春风拂面,为读书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我们将继续携手,在理论的海洋中遨游,以书为舟,以思为帆,共同探寻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之光。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2024年秋季学期新一季新生”午餐读书会“得到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倾情联合支持,共同引导新生品味书香,悦读经典。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的读书会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彼此的心灵,引领我们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愿每一位新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让梦想与智慧在这里交相辉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编丨吴储同

供图丨吴储同  吴雨航

美编丨孙昕旻

封面|盛家祺

责编丨秉文书院

南京大学秉文书院
南京大学秉文书院官方认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