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二、活动具体介绍
第一部分:个人PK赛
1.蹴球项目介绍:相传蹴球最先是中国古代蹴鞠“二十五法”的其中一支,至清代演化为 “踢石球”游戏,在满族、回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较为流行。后经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的体育学者挖掘整理为现代体育项目,在1999年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7年,蹴球正式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蹴球运动吸取了蹴鞠游戏的一些文雅的特点,舍弃了蹴鞠激烈对抗的打法,融娱乐性、运动性、智力性、竞赛性为一体,形成了文静高雅,对技术、战术水平有很高要求并具有很高观赏性的体育项目。
2.体验赛赛事规则:(本次活动以体验为主,因而对竞赛规则做了大幅度简化,与官方竞赛规则有出入)
(1)蹴球比赛是按照竞赛规则,双方运动员用脚底“蹴”球,使球通过脚底向前移动,依据所“蹴”之球碰击对方或本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以任一方先达到或超过规定分数而决定胜负的体育竞赛项目。
(2)比赛场地:
①场地规格:长10米、宽10米的正方形平坦地面。
②中心圆:在场地中央,为一个半径2.4米的圆圈。
③发球区:在场地四角,每角一个,为半径0.5米的扇面,按逆时针方向编号为1、2、3、4区。
(3)赛制:
两人一队,自主报名组队,不限性别。计划共设8队参赛。采取单局决胜淘汰赛赛制,每局比赛率先达到30分者获胜。共分四强战、半决赛、三四名决赛、决赛四轮,共计8场比赛。最终对冠、亚、季军颁发奖品,对全体参赛队伍颁发名次证书。(8进4出局队伍并列第五名)
(4)竞赛通则:
①发球:在裁判员主持下,由双方队长猜拳确定开赛发球顺序,胜者可选择任何一种颜色球(1、3号球为红色,2、4号球为蓝色),开赛按1、2、3、4号顺序发球。
②死球与活球:球被击出场外后成为死球,直至轮到该序号发球轮时重新从发球区发出,成为活球。
③蹴击球动作:蹴击球时以脚跟先着地,由脚掌触及球面,稳定后将球向前蹴出或挤压出。直接以脚尖捅球等其他动作计为犯规,本次蹴击球无效,由裁判员将球复位重发。
④连蹴:每一球的发球轮蹴击球击中任何一球(包括本方球),可以用本方任何一球连蹴一次。(即一个发球回合最多可进攻两次)
⑤计分细则:
本方球击中对方一活球,但未击出界,得1分。
本方球将对方一活球击出界得4分。
本方球击中本方另一球,但未击出界,对方得1分。
本方球由死球成为活球,从发球区发出,未触及中心圈线者,对方得1分。
本方球发球出界或将本方球击出界,对方得2分。
注意:蹴球中如遇多种情况同时出现,除上述计分规则中已作出特别说明的,按事实,相应累计得分。
(例:红色方3号球从发球区发出,未触及中心圈线,且击中了本方的1号球,则对方【蓝色方】得2分且本方获得一次连蹴机会;假设连蹴时又将对方2号球成功击出界外,则红色方3号球发球轮造成的场上积分变动共为:【蓝方+2】、【红方+4】)这是蹴球的一项重要算分规则,可体现策略和智慧的重要作用。
1.滚铁环项目介绍:中国传统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其历史源远流长,“铁环之戏”远在汉代就为百戏之一。传说古代的农牧民为了防止狼的偷袭,在墙上画许多圆圈用来吓唬狼,当时还有这么一句顺口溜:“狼怕圈,虎怕鞭,狗怕低头拣土砖”,于是少年儿童都准备一个铁圈防身玩耍,久而久之,耍圈的游戏就逐渐演变成了推铁环。现代滚铁环作为一种儿童游戏,尤其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
2.滚铁环竞速赛规则:
(1)50m分组计时,每组4人,每人有两条跑道区域,超出两条跑道区域则犯规取消成绩;
(2)铁钩不离环,离环者取消成绩;
(3)行进过程中若铁环倒地,需原地扶起后继续比赛。
3.赛制:允许至多32位同学报名比赛,分为至多8组,每组4人,预赛分组计时后取总排名前四的选手参加决赛,决出冠、亚、季军。最终对冠、亚、季军颁发奖品,对成绩前八位选手颁发证书。本次活动以体验为主,暂不设男子、女子分组。
1、投壶得分竞赛介绍: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2、投壶得分竞赛规则:
(1)分组计分,每组2人。
(2)壶与人距离1.2米。身体任一部位越线本次投掷不得分。
(3)每人有8支箭8次机会,可自主选择正面或背面投掷。正面每投进1次记1分,背面每投进1次记3分。
(4)正面或背面投进后箭飞出壶内时,竞赛者可以越线抓住飞出的箭并重新投掷。如若再次投进并且不飞出,则两次投掷(两次投掷方式可以不同)均有效累计计分,且只算使用了1次机会。如若飞出后未能抓住或后一次投掷未能进壶,则记本次投掷不得分。
(5)每人投掷限时150s,超过时间未能投完按已有成绩计分。
3、赛制:本组比赛最多允许24人参赛,每组2人,最多分为12组。得分最高的三位竞赛者成为冠、亚、季军;如遇得分相同,则以所用时间较短者为优。本次活动以体验为主,暂不设男子、女子分组。
1、捶丸游戏介绍:捶丸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捶”即击打,“丸”即小球。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2、捶丸体验赛规则介绍:
(1)分组计分,每组4人,依次击球。
(2)球基与球窝距离3.33米。每人开始有5筹,每轮击球3次,3次全进则认定为本轮击球成功,只要有1次没进则本轮击球失败。4人都击球失败则4人均失1筹,都击球成功则4人均不增筹也不失筹;1人成功则失败的3人每人需给成功者1筹;2人成功则失败的2人每人需给每位成功者1筹;3人成功则失败者需给每位成功者1筹。
(3)淘汰条件:失去全部“筹”,或比赛中已有竞赛者达到10筹,或进行8轮后所持筹数不处于领先地位。
(4)晋级条件:率先达到10筹,或进行8轮后未至10筹但得分领先。
(5)如若进行8轮后多人得分处于领先地位,则处于得分领先地位的竞赛者加赛,直至该组产生第一与第二的分差决出晋级者。
(6)决赛率先达到10筹者为冠军,若此时其余3位竞赛者存在得分并列,则加赛直至产生分差决定为亚军和季军。
(7)越线击球和重复击球将取消本轮成绩。
3、赛制:本轮比赛最多允许16人参赛,分为4组进行预赛。4组组内获胜者进入决赛。决赛中率先取得10筹者为冠军,得分第二为亚军,第三为季军。本次活动以体验为主,暂不设男子、女子分组。
1、木射游戏介绍:木射是中国古代球类游戏之一。以木柱为“候”,木球为“矢”。游戏时取十五个木柱,其中十个用红色书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五个用黑色书写:傲、慢、佞、贪、滥。红黑字柱相间并排,竖于场地一端。游戏者站在另一端依次持木球从地面滚射木柱,击倒红字柱者胜,击倒黑字柱者负。始于唐代,有人认为木射是现今保龄球的雏形。
2、木射得分体验赛规则介绍:
(1)不作分组,依次进行,每人有5次投球机会。
(2)投球起始线距离最远的木柱5米,竞赛者需将木球贴地推出。共有10个红色木柱、5个黑色木柱。木球每击倒1个红色木柱得1分,每击倒1个黑色木柱扣1分。
(3)每次投球结束后不重新放置,当场上全部红色木柱都被击倒时可提前结束个人比赛。
3、赛制:本组比赛最多允许35人参赛,依次进行比赛。根据比赛得分决出冠、亚、季军。本次活动以体验为主,暂不设男子、女子分组。
第二部分:团队巅峰赛
1.规则:每队统一报名十位同学,两位甩绳八位跳绳,男女比例不限。比赛时八位同学依次来回跳过长绳,按三分钟内总个数排名。最终对冠、亚、季军团队颁发奖品,对每个团队颁发名次证书。
1. 规则:每队报名15名同学,男女比例自行选择,但男生上限7人。每轮开始前均可调整人员名单,班级全体同学都可作为替补上场参与比赛,以防受伤情况。
2. 赛制:
实行淘汰制:
(1) 初赛:通过抽签把8支队伍分成4组进行两两比赛,分别晋级和淘汰四支队伍。
(2) 复赛:再次抽签把4支队伍分成2组进行比赛,失败队伍在决赛中争夺季军,胜利队伍在决赛中争夺冠军。
(3)决赛:复赛中失败的两支队伍比赛,胜利方为季军,失败方为第四名;复赛中胜利的两支队伍比赛,胜利方为冠军,失败方为亚军。
3. 比赛结束后将为每支队伍颁发名次证书,未进前四统一为第五名。
1、规则:
(1) 每队报名6名同学,男女比例自行选择,但男生不得超过3名,每轮比赛前均可调整人员名单。
(2) 队员们需排成一排,腿部由布条绑牢固,比赛中若布条脱落,每脱落一条增加比赛成绩增加1秒
(3) 鸣哨后,六人同时启动,六人躯干全部到达终点线内方可停止计时。
2. 赛制:
(1)比赛距离为30米,比赛按每队用时多少计时取名次。
(2)根据计时决出前三名队伍为冠亚季军;所有队伍均颁发名次证书。
三、奖品设置与活动福利
四、活动报名方式
文编丨刘力文
美编丨孙昕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丨秉文书院团学联